第499章 贏了他一次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4      字數:5804
  自上個月廢除冀州偽帝,向洛陽天子上表稱臣後,袁紹的處境就好了很多。

  劉備撤軍,公孫瓚也緊縮了防禦,至少雙方在明麵上,已經並不存在劍拔弩張,頗有點握手言和的趨勢。

  袁紹自己也很清楚,朝廷需要緩和冀州這邊的矛盾,需要調節他與劉備公孫瓚的衝突,所以劉虞才同意了他的請求,最後雙方罷兵止戰。

  並不是朝廷不想把冀州收回來,而是冀州和青州幽州加起來的體量實在太大,已經達到了四五十萬兵力級別的大戰,劉虞不是沒有權力的劉協,他能夠命令得了劉備。

  朝廷同樣有一群智囊,楊彪朱儁趙溫等一批公卿依舊還存在。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朝廷也不敢貿然就與袁紹決一死戰,因而需要一個緩和期休兵。

  戰爭隻是政治的延續,很多時候,能夠用政治手段解決,就盡量不要用武力。

  後世醜國花了幾十年的時候,深陷中東戰局,耗資無數才學到的經驗,早在幾千年前華夏老祖宗就早已經運用得爐火純青。

  朝廷有朝廷的顧慮,陳暮有陳暮的打算,他不僅需要公孫瓚被趕出冀州,防止這個不穩定因素到最後與劉備翻臉。同時還得兼顧南方穩定,所以袁紹渴望休戰,他同樣渴望這一點,對於他來說,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至於袁紹。

  緩和壓力是其次,最重要的,就是穩住青州和洛陽,以實現他自己的圖謀,因而這場冀州廢除偽帝,袁紹將所有罪責推諉給王芬,然後向朝廷上表稱臣的政治作秀,其實屬於三方都想要的結果。

  大勢力之間的博弈,往往不是在刀光劍影與戰場廝殺之中,而是朝廷之間的較量。而唯一被蒙在鼓裏的,或許也就隻剩下公孫瓚和袁術了。

  鄴城。

  在天還未亮的時候,趙恭就打著傘出了門。

  八月在陽曆就是九月,已經是秋季,南方的秋天往往都是時冷時熱,被稱為秋老虎。

  而北方的秋天則不一樣,氣溫是肉眼可見地在下降,特別還是漢末小冰河時期,溫度愈發寒冷,連綿秋雨不絕,天空陰雲密布,雷鳴轟動,站在凜冽的風中,吹得人骨頭都快化掉。

  趙恭長袍飄飄,斑白的兩鬢下垂在胸前微微擺動,門口停了輛馬車,他緩緩坐了上去。旁邊沒有什麽人跟著,除了馬車夫以外,就隻有一老仆,一隨從。

  在廷尉府對麵是一處高門大院,占地數畝,朱樓灰瓦,白色的牆壁透露著幾分豪氣。

  這是魏郡太守袁譚的府邸,府邸門口蹲著幾名士卒,以袁譚的身份將府邸坐落在廷尉府對麵倒是很正常,但誰都知道,他府門口的兵丁,大部分都是用來監視對麵的廷尉府。

  青年黨人領袖袁紹上位之後,第一個忌憚的卻是扶持他上位的一批老黨人,這何嚐不是一個諷刺?

  但現在卻成了事實。

  不管是曆史上還是如今眼下,袁紹都曾經借用黨人替他揚名,其中還有不少黨人為他爭奪天下出了大力氣,比如推舉盟主,威脅韓馥,謀取冀州。

  否則以其袁家庶子的身份,又有袁術這個同樣參與謀誅宦官的袁家嫡子在,他憑什麽有資格成為討董聯盟的盟主?

  而如今黨人們培養的優秀後輩,在這一刻,卻成了反噬他們的主力軍。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人心吧。

  雨滴打在青石板上,發出劈裏啪啦的響聲。淅淅瀝瀝的雨點順著房簷落下,馬車緩緩駛入了北街,來到了一座府邸門前。

  相比於廷尉府,太尉府的守衛就森嚴了數倍,台階上屋簷下,左右兩側分列著士兵。

  這些人分六批,每兩個小時換一次崗,十二個時辰不休息。美其名曰保護太尉,但監視的意味顯然更濃一些。

  趙恭不是第一次來太尉府,自從他們那一批老黨人被嚴密監控起來之後,雖然日常生活被袁紹控製著,可至少他們還能夠聚聚會,不然的話,到了這把年紀,還不能時常見一見,那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一些。

  “廷尉。”

  值班的衛士長見到趙恭過來,並沒有在意,隻是按照以往一樣行禮打了聲招呼。

  趙恭點點頭,就準備進門。

  就在這個時候,身後忽然有人喊道:“廷尉。”

  他回頭一看,是逢紀。

  逢紀是南陽派係,如今沒有了沮授田豐之後,冀州本土勢力並不強橫。

  而且相比於曆史上袁紹麾下潁川、南陽、冀州三派鼎立,現在還多了一個閔純耿武派係。

  他們二人一個出自關中閔氏,一個出自高陽耿氏,都沒有派係,因而抱團在一起,組建了新的派別。

  為了平衡勢力,袁紹就將四派各一名主力大將進行了分配。

  比如將南陽派的許攸帶在麾下,逢紀留在鄴城。潁川派的郭圖在外領兵,荀諶留在身邊。冀州派的劉惠出使,審配待在前線。

  閔純和耿武也是如此,一個留在鄴城,一個在他麾下。

  這樣與曆史上冀州派係一家獨大相比,至少目前袁紹麾下的各派係謀士還算是達到了一個不錯的平衡。

  隻是平衡是一回事,爭權奪利又是另外一回事,派係太多,就更加複雜。

  七八名主要謀士,再加上十多名地位不算太高的小謀士,比如目前的辛評李曆辛毗等人,互相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跟養蠱似的,總有一天會有爆發的時候。

  趙恭見到來人是目前鎮守鄴城的別駕從事逢紀,就問道:“原來是元圖,有何時啊?”

  逢紀早年也是黨人,跟何顒、荀攸關係不錯,與很多黨人都有交情,向趙恭拱手一禮,笑著說道:“紀見過廷尉,倒也沒什麽事情,剛才上街巡視,恰巧路過此地,見到廷尉,因而冒昧打擾。”

  趙恭內心冷笑一聲,這大雨天,又是大早上,剛好在巡街,又剛好路過太尉府?糊弄鬼呢?

  不過他知道現在老派黨人與袁紹這一派正處於很微妙的關係中。

  袁紹設計將他們個個許以沒有實權的高位,至少在表麵上看,他似乎很器重老派黨人們,除了沒有權力以外,對他們都很尊敬,束之高閣,將他們往天上捧。

  老派黨人們雖然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吉祥物,可又無可奈何,因為人家也沒有翻臉,好吃好喝的供應著,他們若是翻臉,不義的反而是他們。

  所以麵對逢紀,趙恭也是擺出了一副虛偽的麵孔,淡笑道:“哦?那還真是碰巧了。”

  “嗬嗬。”

  逢紀笑了笑,目光卻是在侯栩和太史慈身上打量,沒有說話。

  趙恭見他似乎一副不打算走的意思,就說道:“元圖還有別的事情嗎?若是無事的話,我今日正要拜訪太尉,就不與元圖閑聊了。”

  逢紀便說道:“倒也無事,隻是廷尉府邸幾名隨從紀都見過,可今日見這二位,卻是麵生的很,故而問問。”

  趙恭淡淡地道:“這是我新招的隨從,周福和周大,難道我招兩個隨從還要請示元圖?”

  侯栩和太史慈向著逢紀微微欠身,算是打了個招呼。

  “不敢不敢,隻是問問。”

  被趙恭夾槍帶棍地懟了回去,逢紀連連擺手,笑著說道:“隻是最近城裏不太平,就怕有敵人混入城中作亂,因而擔心廷尉的安全,還是得查查他們的身份才是。”

  查身份?

  趙恭內心頓時緊張起來。

  他可知道侯栩的身份絕對夠刺激,黃巾出身,現在又是朝廷官員,一旦被查出來,那下場怕是......

  然而麵對逢紀的查詢,侯栩陪著笑臉對逢紀點頭哈腰道:“見過從事。”

  “你認識我?”

  逢紀疑惑。

  “小老兒是繁陽人士,來鄴城已經七八年了,一直住在西城,在西街做點小買賣,之前從事巡街的時候,我見過從事多次。”

  周大的資料侯栩都背得滾瓜爛熟,麵對逢紀的盤查,十分順暢地說出來。

  “哦?”

  逢紀問道:“那為何來了廷尉府?”

  侯栩歎氣道:“隻因最近生意不太好,聽聞廷尉府招奴仆,待遇不錯,因而攜犬子應招。”

  “原來如此。”

  逢紀點點頭,轉頭對身後的兵丁道:“去把管理西城百姓丁口的戶曹令史叫來。”

  “唯。”

  兵丁飛奔而去。

  逢紀轉過頭笑吟吟地看著趙恭。

  趙恭臉色很難看,似乎是在強忍著怒氣,低聲喝道:“元圖莫不是在懷疑老夫?”

  “不敢不敢,隻是擔憂廷尉的安全。”

  逢紀綿裏藏針。

  “哼,你要查就查吧,以後你若敢來老夫府邸,老夫打斷你的狗腿!”

  趙恭怒氣衝衝,拂袖而去。

  他不是拋下侯栩和太史慈不管,而是進了太尉府想找荀和。

  畢竟荀和的地位最高,如今已經是僅剩的黨人元老之一,也許逢紀會賣他點麵子。

  趙恭一走,逢紀臉色頓時板了起來,目光森然地看向侯栩和太史慈。

  侯栩佯裝害怕,露出討好的笑容看著他。

  太史慈有點壓抑不住火氣,想抽刀把逢紀砍死。但侯栩在哈腰的時候輕輕碰了一下他,示意他忍一忍。

  其實他們在城內還有據點,如果鬧出動靜,想要跑的話並不難。可以隨時跑到據點裏,趁著城門來不及關之前,利用據點藏起來的馬匹快速逃出城去。

  不過這次來他們是帶著任務來的,而且事關重大,馬虎不得,因而不得不暫時先忍讓一番。

  幾個人都不說話,氣氛逐漸凝固。

  這邊趙恭找到了荀和,他正在庭前盤坐,品茶觀雨。

  聽到回廊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透過廊下的珠簾看去,見是趙恭,便笑著道:“子謙,你性子還是那麽急。”

  “出事了公舒。”

  趙恭四處看看,見周圍沒有人,便湊到荀和身邊說道:“朝廷派來了使者要見我們,被逢紀攔下。”

  “朝廷的使者?”

  荀和皺起眉頭:“他是打著明麵上的身份來的?”

  “不是。”

  趙恭搖搖頭:“暗地裏來的,我家中正招奴仆,他上門自薦,然後才道出身份,我正想帶他們來見你,不料在門口被逢紀攔住。”

  “走,去看看。”

  荀和噌一下站起身,二人打著傘,快步來到院外,等靠近門口的時候,忽然又停下了腳步。

  “怎麽了?”

  趙恭問。

  荀和看著大門的方向。

  平日裏太尉府的大門都是關上的。

  因為外麵全都是袁紹派來的士兵,即便出門這群人也得跟著,為了眼不見心不煩,所以荀和幹脆緊閉大門,府邸的下人也都是用的王芬時期招的一批奴仆,不給袁紹插內應的機會。

  剛才趙恭進來,敲門之後由門房開的門。

  現在大門半開著,隱約能見到外麵人影綽綽,老邁的門房在旁邊回廊下的小屋躺著,見到他們過來,忙站起身走到近前彎腰行禮。

  “把門關上。”

  荀和忽然道。

  “公舒。”

  “去把門關上。”

  荀和又說了一遍。

  門房便匆匆過去,將大門緊閉起來。

  趙恭微微皺起眉頭:“公舒,你在做什麽?”

  “在保護你。”

  荀和靜靜地站在大門內側的回廊下,淡淡地道:“如果他們的身份被查出來,你就得第一時間撇清關係。”

  趙恭緊皺的眉頭又深了幾分,他知道荀和的意思,但這樣,總覺得心裏有點不是滋味。

  可那也沒辦法,老一派黨人失勢,走又走不得,留著就得如履薄冰。

  如果讓袁紹查出他們與朝廷有勾連,哪怕當年曾經在一起談笑風生,訴說著將來對朝廷美好期望的一群誌同道合的黨人,恐怕他也不會念什麽舊情。

  到時候趙恭就得死。

  所以荀和也隻能看著,不能出手相助。

  兩人就這麽站在原地,雙手籠在袖子裏,雨水滴答滴答,敲打著二人的心靈。

  府邸外,戶曹令史急匆匆地被找了過來。

  侯栩見到他,眼睛一亮,馬上又彎腰行禮道:“王令史。”

  逢紀狐疑地看著令史,問道:“你認識他?”

  戶曹令史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定睛一看,詫異道:“老周頭,這不是西街的老周嗎?你在這裏做什麽?”

  侯栩苦笑道:“這不是最近生意不好,家裏頭沒了進項嘛,我們父子還得吃飯,隻得想點其它轍,聽聞廷尉府正招工,我們便應招為奴,都是為了養家糊口而已。”

  “從事,此人是西街的老周,叫做周福,繁陽人士,那人是他的兒子周大,在西街住了快七八年了。”

  戶曹令史向逢紀解釋道:“街坊鄰裏都認識他,身份並無問題。”

  “哦,是這樣啊。”

  逢紀轉頭看向侯栩,盯了一會兒,忽然輕笑道:“做人奴仆,哪有當平民來得好,我看你兒子體態健碩,應征入伍吧。一樣也能管一家人的飯。”

  侯栩頓時驚慌失措道:“那,那怎麽行,我就一個兒子,這戰場上會死人的,若有閃失,我老周家就要絕後了。而且我兒從小性格孤僻,隻會賣死力氣,不愛與人交談,入了軍中,怕是什麽都不會。”

  “如今我冀州正需要青壯為州牧出力,你兒子年輕力壯,正合適,就他了吧。你若再敢囉嗦,一家都下獄。”

  逢紀目露凶光,他還是有些不放心。

  即便證明了他們父子二人身份,也不能讓新來的陌生人靠近那群黨人,萬一他們被人收買了呢?

  更何況現在袁紹確實有新的圖謀,一旦開戰,就要打仗,需要青壯為他去送死。

  把這父子二人從趙恭身邊弄走,可謂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嘎吱!”

  便在這個時候,太尉府邸大門忽然打開。

  荀和與趙恭緩緩走出來。

  “見過太尉。”

  逢紀看到他,不得不行禮以示尊敬。

  “我嚐聽聞,袁本初有強征豪強家奴仆丁口去前線為士卒的,倒是沒聽聞還有敢來征九卿府邸奴仆的。”

  荀和雙手負在身後,漠然地看著他:“元圖啊,你也曾經是青年黨人,我看好的後輩,莫非是以為跟了袁紹之後,就能夠胡作為非,欺我等老而無力了?”

  “不敢不敢。”

  逢紀連忙擺手搖頭,對於趙恭他還能說幾句,但荀和身份就太不一樣。

  不談老一批黨人領袖的身份,單說他曾經也是引天下豪強入洛陽清君側,也曾執劍進宮誅殺宦官為大將軍報仇,後來幫助王芬治理冀州,功勞赫赫。

  荀和在士人、黨人、百姓以及天下諸多豪強心中威望都很高,且他與很多世家豪強關係都不錯,這也是袁紹不敢輕動他的主要原因。

  袁紹的名望不僅靠的是袁家,同樣也是靠黨人幫忙宣傳。甚至陳暮當初與荀和做交易,也是為了讓黨人替他揚名。

  如果袁紹擅殺荀和陳逸這幫威望最高的老派黨人,造成的後果會非常嚴重。天下各大世家豪強有可能會對袁紹充滿失望,沒有了世家豪強的支持,袁紹兵馬再多,也是必定一個失敗的下場。

  所以麵對荀和,逢紀自然不敢造次。

  荀和淡淡地道:“行了,你走吧,今日子謙來找我敘舊,我就不多留你了。”

  “那就不打擾太尉了。”

  逢紀拱手一禮,轉身帶著兵丁們離開,門口就隻剩下之前一直站崗的那群士兵。

  荀和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再扭頭看了眼侯栩,好歹鬆了一口氣。

  這是一場暗處的較量。

  因為侯栩的身份,就是一個把柄。

  如果逢紀查出了侯栩是朝廷的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荀和出麵,幫趙恭撇清他們的關係,明哲保身。

  沒想到侯栩居然藏了一手,這自然就另當別論,他必須出麵趕走逢紀。

  因為逢紀沒有拿到這個把柄,要他不出麵的話,反而是做賊心虛,現在人家身份清白無誤,他態度硬氣一些,就會顯得理直氣壯。

  這裏麵的交鋒,稍微表現得軟弱一點,都有可能前功盡棄。

  荀和。

  也算是越老越成精。

  唯有侯栩微笑地看著他。

  當年荀和在幕後率領黨人追捕自己,二人互相算計,勉強打了個半斤八兩。

  可誰又知道,最後卻是司命笑到了最後,同時算計了他們兩人。

  而今日,卻是同樣如此。

  似乎司命早已經看穿了一切,提前準備好了身份,化解了所有的潛在危機。

  跟司命比起來,自己跟荀和,稚嫩地像是幼童一樣可笑。

  想到這裏,侯栩心中就更加覺得有趣。

  他忽然湊到荀和身邊,用隻有他們兩個人聽得到的聲音輕聲道:“侯栩,見過太尉。”

  侯栩?

  這個名字,為什麽有些耳熟?

  轟隆一聲,悶雷翻滾。

  腦海中閃爍起無數浪花。

  記憶中許多事情,一下次浮現出來。

  那個.....黃巾賊寇?

  荀和瞪大了眼睛,愕然地看著他。

  侯栩見到他驚訝的表情,嘴角就忍不住露出得意的笑。

  自己。

  終於贏了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