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布局冀州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4      字數:4810
  七月中旬,劉備大軍路過濟北國,匯合鮑信,自東平國南下,進入了山陽郡內。

  鮑信這次並沒有死在黃巾手上,這些年一直幫助曹操穩定濟北國、東平國、任成國等幾個靠近青州的小郡國,將所剩不多的人口集中起來,屯田種糧,為曹操提供糧草。

  由於這些郡國麵積很小,人口也不多,加起來總共也才二三十萬人,而且靠近青州,中間有大野澤、東平湖、八百裏水泊梁山等區域阻隔,呂布攝於劉備的兵鋒以及地形極為不利於騎兵等問題,一直不敢攻打,反而讓鮑信這兩年非常安全,並沒有遭遇什麽危機。

  等到了山陽郡昌邑縣,本該是夏日農忙時節,曠野上看到的卻是一片凋敝的景象,城外的農田裏長滿了雜草,許多村莊房屋皆已經荒廢,就連官道沿途的亭舍,都已經破敗不堪,生滿了灰塵,裏麵早已沒有亭中吏員。

  劉備知道山陽是之前曹操和呂布打仗的前線,雙方在這附近交戰多次,雖然從興武三年,也就是去年開始,兗州原本的蝗災已經被平定,逐漸風調雨順,但人禍還在,百姓依舊艱難。

  當一行人騎著馬來到了城外,曹操已經在城門口等著他們。

  正是晌午,烈陽高照,熾烈的陽光仿佛將大地烘幹,遠處青山模糊不清,空氣都變得扭曲起來。

  遠遠地看到他們過來,曹操立即迎接上去:“允誠兄,玄德!”

  “孟德。”

  “孟德兄!”

  三人哈哈大笑,緊緊地摟在了一起。

  “玄德,數月不見了。”

  曹操不著痕跡地看了眼遠處官道上一望無際的劉備大軍,笑眯眯地道。

  “是啊孟德,不過是短短幾月,這天下又平添幾分亂象。”

  劉備感歎了一句。

  鮑信說道:“外麵炎熱,還是進去再說吧。”

  眾人就往城內走,邊走邊敘舊。

  進入了府邸,曹操沒有坐在主位上,而是將主位撤掉,三人同坐一張席。

  就好像在洛陽那樣。

  等酒上來之後,曹操親自給二人倒酒,感歎道:“可惜文台伯圭不在此,不然我等就又能共討一番大事了。”

  “無妨。”

  劉備笑了笑:“此次南下,我們就與文台匯合,共擊袁術。”

  “嗯。”

  曹操點點頭,在劉備出發之前,就已經寫信告訴過他,此次南下,他也會一同前去,畢竟一日不解決呂布,一日就是他的心頭大患。

  此次眾人濟濟一堂,劉備鮑信曹操三人坐在上首,郭嘉戲誌才曹洪夏侯淵,沮授田豐張飛典韋都分列而坐。

  “來,喝酒!”

  鮑信舉起酒杯,眾人便一飲而盡。

  等第一杯酒之後,劉備環顧眾人一圈,說道:“我之前隻聽聞文台重傷,袁術猛攻汝南,現在還不知南方局勢,孟德以為我們該如何對敵?”

  曹操便讓手下送來輿圖,在桌案上鋪開,指著上麵說道:“玄德請看。”

  劉備湊了過來,看到曹操指的是汝南郡汝陰縣。

  “袁術消滅了劉繇,占據了江東,解決了後顧之憂,開始揮兵西進,北上進攻汝南。”

  “當時文台與我共擊呂布,雖將呂布擊敗,但文台亦被呂布射傷,現在還在養傷,他的兵馬也都在梁國,汝南隻有不到兩萬由他的兒子孫策率領。”

  “袁術兵馬眾多,擁眾十餘萬,占據江淮之地,分兵三路,一路北上取我廣陵、下邳,一路殺入沛國,一路西進汝南。”

  “其中汝南是主力兵馬,達五六萬之多,孫策不能抵擋,因而往北退守,他前兩日已經給我來信,說是目前在固始縣,袁術來勢洶洶,恐怕固始也不能抵擋,此時的汝南,凶多吉少。”

  “所以我覺得,先不用管沛國和廣陵的袁軍,而應該集中兵力,先破掉汝南袁術的主力兵馬,如此其它兩股部隊,也會因袁術被破而自行撤兵。”

  曹操將目前的形勢分析給了劉備聽。

  劉繇被消滅,袁術就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所以兵分三路,除了老家在廬江防守劉表的那幾萬人馬以外,幾乎傾巢而動,目的就是為了同時進攻豫州和徐州。

  其中攻打徐州和沛國的兵馬,經過曹操派人偵查,兩股部隊加起來,也不過是四萬人,並不是袁術的主力。

  那麽很顯然,這隻是側翼,真正的主力顯然是在西麵,袁術的意圖是要得汝南。

  汝南袁氏畢竟根深蒂固,如果讓袁術奪回汝南,必然實力大增,因此曹操認為,沒必要去管廣陵下邳一帶的袁軍,先與孫堅匯合,再去處理袁術主力部隊方為正道。

  “嗯。”

  劉備點點頭:“不錯,正該如此。”

  這是很常規的軍事應對方式,敵人分兵,那你就迎頭痛擊,先集中兵力攻打敵人主力部隊,等攻滅了敵人主力之後,再各個擊破。

  曹操就繼續道:“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呂布。”

  “呂布?”

  “不錯,就是呂布。”

  郭嘉接過話茬道:“呂布如今新敗,逃至陳留,我軍本打算趁勢將其消滅,但袁術北上耽誤了我們的進程。我們猜測,這必是呂布與袁術再次聯合在了一起,一旦我們進攻袁術,呂布從後方偷襲,恐怕不好辦。”

  “哈哈。”

  劉備與沮授田豐等人互相對視一眼,頓時笑了起來。

  曹操納悶道:“玄德何故發笑?”

  劉備笑著說道:“我四弟早已經猜到了這一點,因而讓我二弟領兵兩萬南下,就是為了對付呂布。”

  “哦?”

  曹操也笑了起來,點點頭道:“若是如此,那就萬無一失了。”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這樣就不用再怕呂布偷襲了。

  洛陽的兵馬也要南下?

  而就在所有人都對擊敗袁術充滿了憧憬的時候,唯有郭嘉聽到這個消息,忽然皺起眉頭。

  劉備從前線已經調走了三萬人,如果洛陽再走兩萬,那麽青州與洛陽對冀州的兵力將會大大減少,冀州那邊的正麵壓力,瞬間就會落到公孫瓚的頭上。

  雖然他們也知道袁紹已經廢帝,向朝廷稱臣,但傻子都明白,這是袁紹的緩兵之計,故意讓劉備和公孫瓚放鬆警惕。

  現在劉備大規模調兵南下,一旦袁紹忽然對二人動手,那北方的局勢豈不是?

  等會......

  以陳子歸之才,怎麽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南方局勢都成了這樣,他居然沒有親自跟著劉備過來,那他這是在謀劃什麽?

  故意設陷阱,還是.......

  郭嘉坐在席上,雙手籠在袖子裏,低著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陳子歸。

  他到底想做什麽?

  ......

  ......

  “阿欠!”

  陳暮打了個噴嚏。

  總感覺現在有人在念叨著自己。

  難道是老婆在家惦念,還是兒子想爸爸了?

  “司命?”

  侯栩看著陳暮用毛巾擦了擦鼻子,問道:“是不是傷風了?”

  在古代夏天得熱傷風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沒有電風扇和空調,空氣過於悶熱,會導致人身體失調,在古代中醫裏這叫“熱極生風,所束不得發越所致”。

  陳暮晃了晃腦袋,覺得自己思維還算清晰,就搖搖頭道:“沒事,並無大礙,剛才說到哪裏了?”

  “讓我去冀州見一個人。”

  “嗯,不錯,此事事關重大,千萬要小心行事。”

  “見誰?”

  “你應該問,在哪裏見。”

  “在哪裏見?”

  “廷尉府。”

  “廷尉府?”

  “不錯。”

  “我明白了。”

  侯栩摸了摸下巴。

  冀州之前設立三公九卿,全都是黨人。

  而這位廷尉,就是趙彥之子趙恭。

  從平原縣的國相府邸出來之後,侯栩就騎上馬出了城。

  城外早有人在等著他。

  “子義。”

  侯栩笑了笑,陳暮又派太史慈與他一起執行任務了。

  太史慈則翻了個白眼:“好不容易做了將軍,可以領兵打仗,還要跟著你一起去冀州。”

  侯栩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管是在軍中領兵打仗,還是回軍情司執行任務,都是為明公效力嘛。”

  “好了好了,人在亭舍之中。”

  太史慈擺了擺手。

  侯栩就與他一起進入,到了裏麵,就看到了一老一青,兩個人。

  老一點的和侯栩有八分相似,麵容普通。

  青年人與太史慈長相有些不同,但身高差不多,如果稍微化化妝,或許能有幾分相似。

  “令史,曹史。”

  二人見到他們進來,同時拱手行禮。

  “嗯。”

  侯栩擺擺手:“先坐下。”

  二人便跪坐在了亭舍的廳堂裏,四人相對而坐。

  “令史,我目前的身份是鄴城西街的一個小商販,身份家世十分清白,家中隻有長子,認識我的有左右鄰居以及幾個老顧客,平日裏深居簡出,遭遇盤查時,不會露餡......”

  老一點的詳細地將他在冀州是什麽身份,接觸到哪些人,一五一十都告訴他。

  這是青州培養司衛時的一種方法,如果需要重要人物前去敵對勢力一方,那麽他就必須有一個身份。

  如今軍情司勢力雖然遍布天下,但隨著人員結構多起來,各地也出現過叛徒,因此青州有軍情司到處刺探情報的消息,很多諸侯都知道。

  好在陳暮對於軍情司下級采取的是單線聯絡,常常在某個敵人勢力範圍,一座縣城內,有五六個軍情司據點,他們互相之間卻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因此哪怕有叛徒,對於造成的損失都不大。

  侯栩和太史慈認真地聽兩個司衛將他們的資料和盤托出,牢牢記在心裏。同時也將他們的資料重新編纂成冊,認識哪些人,對方模樣名字背景,平時有什麽特殊習慣,都要牢記於心。

  對於地下工作者來說,每次出任務,特別還是在敵人占領的區域,都需要小心翼翼,不能有一絲馬虎。

  在將這些信息全都收集整理歸納之後,第二日侯栩和太史慈就啟程。

  從平原去鄴城肯定不能走清河國,隻能繞道兗州,從濮陽北麵進入魏郡,過內黃平陽城等地,進入鄴城範圍內。

  這一走就是走了快十天,侯栩騎了一頭驢,這驢是他取代身份的人平日裏用來裝貨的,因為他的身份是個商販,有一頭運送貨物的牲畜並不奇怪。

  太史慈則牽著驢。

  鄴城郊外,漳水繞城而過,田園無數,青山碧翠,道路兩旁長滿了柳樹,遠處有桑池,來往無數農夫在田間耕作。

  道路上不時有達官貴人的馬車駛過,所有黔首紛紛避讓,不敢攔在路中間。

  在這個時代,平民百姓不算人,被貴族殺了也就殺了,特別是在袁紹的治下,很多受到袁紹器重的手下家中有隨意殺人者,照樣包庇,根本就沒有法治可言。

  等靠近城池邊,看到了這座重新修葺的城市,鄴城作為冀州如今的治所,與曾經的魏縣相連,兩地來往緊密,早已經成為了商業經濟中心。

  南來北往的商人無數,城門口排著隊進去。直到靠近了城池,侯栩才看到了軍隊。

  軍情司對於冀州各地軍隊形勢早就刺探得一清二楚,袁紹在鄴城和魏縣布下了重兵,二城互為犄角,城內儲存的糧食無數,如果洛陽北上兵馬突破了第一道防線,既蕩陰林慮一帶的守軍,即便殺入鄴城,也難以攻破。

  然而侯栩看了眼城外的漳水,輕笑了一聲,然後跟著人流,緩緩地開始往城內走去。

  在交了戶籍資料,證明了自己住在城內後,侯栩和太史慈順利進城。

  “周伯,回來了。”

  還未到西街的家門口,正在往門外倒水的鄰居就熱情地打招呼。

  除了侯栩以外,太史慈和那青年差別很大,但因為特意選了傍晚時分進城,光線比較暗,太史慈又縮著身子低頭,除非特別親近的人,不然一般人很難看出問題。

  侯栩倒是和那老者長相有那麽八分,再加上化妝,有接近九分相似,笑嗬嗬地說道:“是啊,回來了,阿四,最近生意如何?”

  那個叫阿四的鄰居有些奇怪隔壁周伯嗓子好像有點和以前不一樣,不過他也隻是有點奇怪而已,沒有想太多,說道:“還湊合吧,現在到處都在打仗,粟米又漲價了,勉強夠一家老小吃的。”

  “嗬嗬。”

  侯栩一邊開門,一邊隨口應付道:“還好我家就我們父子二人,倒是不愁吃喝。”

  他早在十多年前就40多歲,現在已經50多歲了,太史慈30歲,跟他扮演父子,倒並沒有什麽違和感。

  二人閑聊了兩句,侯栩正要進去。

  身後忽然聽到一陣腳步聲,一個吏員和幾名士兵快速走過來,他們是巡街的曹吏,負責每個街道的人口戶籍資料。

  在漢末這樣人口少的世界,每個城市的人口戶籍都要編纂在冊,外來人口都要登記。

  如果不冒用身份的話,直接進城很快就會被抓住審問。

  所以侯栩才必須用全新的身份過來。

  “你是此家主人?”

  那吏員叫住了侯栩開口詢問。

  侯栩轉過身,問道:“尊駕是?”

  “我是新來的戶曹令吏,前些日子要重新編纂戶籍,你怎麽不在家?”

  那令吏問道。

  “原來是戶曹令吏。”

  侯栩拱手道:“前些日子家中出了些事情,回鄉了幾天,這些都已經向之前的令吏報備過。”

  “我新來就職,必須重新造冊。”

  “令吏盡管吩咐。”

  “你姓什麽?”

  “周。”

  “叫什麽。”

  “周........”

  二人你對我答,侯栩早就將資料倒背如流,倒是並沒有遺漏。

  令吏確認無誤後,轉頭看向鄰居阿四,問道:“此人可是你的鄰居?”

  “是啊,周伯都在這裏住了四五年了。”

  阿四回了一句。

  “嗯。”

  令吏點點頭,說道:“好了,沒問題了。”

  確認無誤,是本人。

  “送令吏。”

  侯栩看著他離去,微微一笑。

  有全新的身份後,在鄴城,就可以方便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