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將膽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4      字數:5571
  下邑。

  孫堅已經連續發了幾天高燒。

  吳夫人幾乎將整個梁國的醫師請遍,診斷後,都說無藥可醫。

  因為這種病在古代叫做“瘍”,後世叫做傷口感染。

  在沒有抗生素之前,傷口感染一直是古代戰爭中最大的殺手之一,僅次於瘟疫。

  往往一場十萬人的戰爭中,如果死亡率達能到五萬以上,那麽很大概率,都不是因為戰損,而是瘟疫。

  而死亡率如果在三萬以上,不用問,基本都是戰後很多受傷的士兵因傷口感染而死。

  正常來說,這種大規模戰爭,在戰場上的死亡率,能有個一萬都算多。

  傷口感染之後,傷口一直不能愈合,最後細菌引發一些其它的並發症,最後導致敗血症死亡,在古時候非常常見。

  在這個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一旦出現傷口感染的問題,就意味著患者除了硬扛過去以外,沒有任何辦法。

  孫策到了下邑之後,看到這種情況焦急如焚,可他再急也沒有用,他又不是醫師,隻能幹著急。

  最後還是吳夫人深明大義,讓他領兵回前線去。哪怕父親重病,可基業不能丟。

  孫策帶著四部將以及兩萬大軍前腳剛走,劉備曹操大軍後腳就到了。

  山陽與梁國咫尺之隔,從昌邑到下邑,攏共不到二百裏。數萬大軍,即便算上前中後各輜重部隊,快則兩三天,慢則四五日,很快就能抵達。

  劉備曹操鮑信急急來看望孫堅,才剛進入庭院,就聞到院子裏彌漫著一股藥味,將原本臨近八月綻放的桂花香都掩蓋過去。

  吳夫人攜帶著兒女,孫權、孫翊、孫匡、孫尚香等孩子在屋內,看到三人進來,掩麵哭訴道:“三位使君。”

  “夫人。”

  劉備和鮑信都是認真拱手一禮。

  曹操看到吳夫人楚楚可憐,風韻猶存,當場犯病,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不過好在身為奸雄,尚有理智,連忙也是拱手一禮。

  “文台。”

  劉備行完禮之後,轉身看到了床榻上躺著的孫堅,立即走過去坐在床沿上探望。

  就看到孫堅臉色煞白,發著高燒,肩膀處用麻布做成繃帶包紮著,但還是能聞到陣陣惡臭,顯然傷口感染發炎,普通治療傷口的藥物根本起不了作用,瘡口正在發膿潰爛。

  “夫君已經連續發熱數日,昏迷不醒,醫師說這是得了瘍潰,無藥可治。”

  吳夫人眼睛都快哭腫了,可她也沒有辦法。

  劉備的臉色頓時嚴肅起來,認真說道:“必須馬上送往青州。”

  “青州可以醫治?”

  吳夫人頓時燃起了希望,早聽說青州泰山學宮醫學院乃是天下醫師聖地,甚至之前也有不少醫師推薦他們過去,莫非那裏真的有辦法治療?

  劉備搖搖頭:“沒有十成把握,但之前我的士兵每逢得了瘍潰,用華佗治療瘍潰的方子,基本都能救過來。隻是時間拖不得,越拖的話,治療機會就愈加渺茫,所以必須盡快。”

  華佗有治療瘍潰的辦法,瘍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些像敗血症,不過敗血症是瘍潰最後的階段,在那之前,隻要補充維生素C以及控製傷口潰爛,還是有救。

  可一旦病情發展到敗血症的地步,那就很難搶救過來。所以病情越拖,越難以治療,劉備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盡快安排送去青州醫治。

  吳夫人已經沒有了主見,但她知道,在下邑已經給孫堅判了死刑,雖然不知道去青州會怎麽樣,但至少還有希望。

  因此當下也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同意了劉備的建議,果斷率領全家,跟著孫堅去了青州。

  劉備安排了士兵一路護送,自己則再次領兵南下。

  幾日後,大軍抵達宜路縣。

  此地南下依次是新陽、宋國,過了穎水,就是固始。

  但當他們抵達宜路縣之後,前軍探馬斥候已經在遼闊的平原上,遇到了袁術的遊騎兵。

  七月下旬,已是孟秋時節,河南氣溫不高不低,白日炎熱,傍晚清涼。

  劉備派出去的騎兵由張遼統領,這次南下,除了負責北麵的臧霸,負責水軍的太史慈和黃忠以外,其他人全部帶了出來。

  麾下謀士沮授田豐以及數名在曆史上沒有名字的參謀,武將張飛典韋張遼高順牽招,實際上還不止,在徐州東海國還有一部分兵馬鎮守,有陳暮的親戚蔡陽和秦琪,可以隨時從徐州調兵。

  嚴格來說,張遼並不是斥候騎兵,而是前軍統軍將領,親率五千人為大軍開路,但他本人不喜歡在軍中,因此命令副將領兵,自己則親率斥候出來查探。

  天色漸晚,張遼帶著幾十名斥候在前方奔馳探路,忽然在傍晚晚霞的映照中,看到了在不遠處一座數丈高的丘陵小山包上,隔著約百丈距離,有七八個黑點正俯瞰他們。

  張遼舉目眺望,那是一個個穿著紅色漢軍軍服,外套小劄甲,頭戴武冠的士兵,為首的人戴了鐵質頭盔,與劉備軍的軍服特色幾乎一致,沒有什麽區別。

  但張遼還是認出了他們並非自己的士兵,漢末的時候,大部分諸侯的士兵服飾依舊延續著漢朝士兵服飾,外麵是紅色軍服,再加上一件小劄甲,不戴頭盔,戴布質武冠。將領則是各種甲胄,有劄甲、魚鱗甲、盆領鎧、襦鎧、筒袖鎧等。

  所以為了區分開來,各路諸侯還是做了一些細節調整。比如劉備的士兵就不再戴武冠,而是戴比普通將領稍微薄一點的頭盔,這得益於青州的冶金和開采技術發展,鐵器不再匱乏,就連小兵都可以戴頭盔,減少傷亡率。

  對方的士兵沒有戴頭盔,而最近一段時間,張遼也知道,孫策為了給父親報仇,不僅親自挑選丹陽精兵組建成了一支白衣黑甲的江東軍,還讓普通士兵都不戴武冠隻紮紅巾,以表與袁術呂布決一死戰的決心。

  那麽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在固始戰場附近的人,自然也就隻有袁術的部隊。現在袁術還未稱帝,他不承認現在的洛陽朝廷,但明麵上卻還是左將軍,承認的是劉辯的朝廷,所以軍服沒有改動。

  確認是敵人之後,沒有一點點猶豫,也沒有一絲絲顧慮。張遼低聲吩咐了一句,左右包抄過去,然後拔出了馬側的長弓,開始策馬狂奔,與身後十多名騎兵一起向著小山包衝去。

  並州遊騎能與西涼鐵騎,幽州驍騎並列,自然有它的過人之處。離小山包隻剩下三十丈的時候,還在奔馳的馬背上,張遼就左右開弓,箭矢如流星一般向著敵人射來。

  張遼下的命令太果斷了,小山包上的敵人猝不及防,那個戴頭盔的小將當場被射死。其他人連忙做鳥獸散,調轉馬頭從後方下坡往回奔跑。

  由於他們離了一段距離,短時間內倒也沒有追上,但張遼箭術不差,雖比不得呂布,然也是弓馬嫻熟,輕易就射下幾人。

  前方逃跑的袁術斥候見敵人弓箭厲害,立即呼嘯一聲,兵分三路,四散而開。

  “將軍,窮寇莫追,先向明公稟報吧。”

  斥候小隊長一邊駕駛著馬匹,一邊對還在馬上張弓搭箭的張遼大喊。

  張遼卻道:“敵人已經知道了我們的位置,必須將他們全部殺光,否則我們已經抵達的消息會通報給袁術,到時候敵人有了防備,我們就失去了先機。”

  “可是他們分兵逃跑,已經難以追趕。”

  斥候小隊長瞭望了下背影。

  敵人現在還有二十多人,兵分三路,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追誰。

  “那我們也分兵,你們去追左路,其他人去追右路,保持兵力優勢即可,再來幾人跟著我追中路。”

  張遼同樣下達了指令。

  他們的斥候比敵人多一倍,總數大約在五十人左右,一路分吃二十人,去追左邊,另外一路分出二十人去追右邊,其他人則跟著張遼,約十人,追向中間那一路。

  廣袤的曠野上,夕陽卷著紅彤彤的火燒雲,豫州平原大地上,除了森林湖泊以外,就連丘陵小山包都很少。

  道路兩側長滿了樹木,荒蕪的田地全是雜草,麋鹿群、野兔、獐子、麂甚至象群、狼群,乃至遠方的叢林裏傳來陣陣虎嘯,都告訴著人們,這片土地上不僅僅有人類生存,還有其它的土著繁衍生息。

  張遼領著十名士兵風馳電掣般馳騁在平原裏,前方出現了一道丘陵,在丘陵拐角處,忽然緩緩走出一大隊騎兵,約有百人,前方被追趕的敵人袁術軍斥候大喜,紛紛大喊呼喝。

  由於雙方距離不算遠,隻隔了二三十丈,迎風下張遼隱約聽見前麵的人喊的是救命,顯然他們不僅遇到了袁術的騎兵斥候小隊,還遇到了一股大隊。

  “將軍,現在怎麽辦?”

  跟著他過來的斥候小隊長扭頭詢問。

  現在如果停下來,雖然由於慣性,還是會往前衝,但至少敵人離得遠,還能扭頭就跑。

  然而張遼卻高呼道:“狹路相逢勇者勝,今不衝之,則死盡矣!殺!”

  “殺!”

  見到張遼下令,斥候們毫不猶豫地高喊。

  遠處袁術的斥候大隊才剛反應過來,還未列好陣做衝鋒狀,敵人就已經全速向他們衝鋒。

  後世高性能的汽車百公裏加速不到兩秒,可馬匹是動物又不是機械,連陣都還沒列好,衝鋒都還沒有衝,更別說速度提起來。

  而張遼這邊則本身就一直保持著衝鋒奔跑狀態,速度不減,繼續加速,在敵人甚至還沒衝起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來到了對方的身前,在袁術斥候大隊驚恐的目光中,一頭撞入了他們陣中。

  不是他們不想躲開,而是因為陣型、地形等等多方麵的原因,導致他們的隊伍站位極為密集,所有人都集在一團,在軍官的命令嗬斥下擺開陣型準備發起衝鋒。

  結果敵人先發製人,導致他們來不及反衝鋒或者散開陣型,在張遼的率領下,劉備軍斥候,總共十一人,悍不畏死地殺入了敵軍裏。

  頃刻間人仰馬翻,喊殺聲、哀嚎聲、怒罵聲、馬蹄踩踏聲,嘶鳴聲不絕於耳,片刻後就是兵刃交接的聲音。

  張遼仿佛就不會別的陣型,以錐子形直接對著敵人騎陣鑿穿,手刃五六人,已經殺到了敵人身後。再勒轉馬頭,舉著手中的長刀高呼道:“今日不是他們死,就是我們死,殺!”

  “殺!”

  剛才第一輪衝陣死了兩名士兵,但剩下的八人士氣高漲,掉轉馬頭,再次對著敵人發起了進攻。

  此時此刻,袁術軍中最精銳的斥候騎兵,在這一刻仿佛變成了靶子。

  人太多,自己人互相衝撞踩踏,有的人想要散開,有的人想要勒轉馬頭反擊,還有的想逃跑,大家的行動不統一,反而造成嚴重的內部混亂。

  而最致命的是在第一輪衝鋒當中,他們的斥候大隊長被張遼直接一刀砍死,沒有了軍官指揮,剩餘的百十來人亂作一團。

  見到這個大好時機,張遼果斷發起了第二輪衝鋒,這次甚至都沒有損失士兵,再次斬十多人。

  幾輪衝鋒後,光死在張遼手中的敵軍士兵就多達二十多個,將近百來人,死傷過半,最終如喪家之犬一樣,四散奔逃,亡命而去。

  “呼呼呼!”

  張遼氣喘籲籲,一身大汗淋漓。

  呂布曾經單人匹馬,闖入數百人的鮮卑騎陣中殺近百人。公孫瓚也曾經帶數十人,殺入數百人的鮮卑騎陣,殺數十人。

  這兩人都以勇武著稱,張遼雖然不比公孫瓚差,但比之呂布還是差得遠,因而體力已經消耗過半。

  當然,隻是消耗過半。如果拚死之下,帶著士兵們將這百人全部斬殺也不是做不到。

  隻是敵人既然選擇了逃跑,他們的馬匹已經疲憊,沒必要再去追殺了。

  “將軍,現在怎麽辦?”

  斥候小隊長也是一身的血汙,汗水與血水將頭發打結成一絡絡藤條狀小辮,嘴唇幹裂,看著張遼。

  張遼望向遠處敵人騎兵走的方向,悍然說道:“敵人已經出現在此地,就說明新陽宋國等地都已經被敵人占據,我們回去,今夜就發動突襲。”

  “今夜就突襲?”

  小隊長詫異道:“可是敵人已經知道我們來了,打草驚蛇,肯定會有所防備。”

  “他們不可能準備得這麽快,兵貴神速,立即出發。”

  張遼大手一揮,眾人開始回程。

  他所率領的前鋒軍五千人為他的本部人馬,在其後就是張飛的前軍,然後是劉備親率的中軍,至於高順的士兵則在後軍。

  由於重甲步兵長途跋涉不能穿戴盔甲行動,所以隻能將鎧甲放在輜重部隊,士兵也必須跟著輜重部隊。

  一是為了保護後軍,二是一旦發生狀況,就能夠立即穿戴甲具進行反甲。

  而且前鋒軍與後軍之間,相隔百裏。所以現在張遼手中不僅隻是五千士兵,且自己後方最近的張飛部,也相隔三十多裏路,幾乎沒有後援可言。

  但他是一個有自己判斷力的將領,何況青州軍序列當中,到將領級別,是有資格進行臨陣調整策略,不需要一定按部就班地執行命令。

  這就是發揮將領們的主觀能動性,很多大將並非單純的武將,也有戰術思維,比如關羽張遼張郃徐晃徐榮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簡單來說,他們屬於帥才,不可以壓製他們自己的領兵天賦。

  張遼回到自己本陣中,立即下令全軍突襲。

  士兵們急行軍二十裏路,幾乎是在半夜抵達了新陽縣,就看到城外鑄造起一片城寨,原來新陽縣城在前些年黃巾之亂的時候就已經破敗,城牆倒塌,一片殘垣斷壁。

  袁術率領大軍北上,包圍了固始,同時軍隊擴散出去,新陽就由袁術部將橋蕤占領,在此地修建營寨,防止孫策棄城北上逃跑。

  哪知道劉備的援軍已經疾行南下,殺到了他的營寨附近。

  橋蕤從斥候那裏得知有一股敵人斥候殺散了他的斥候大軍,位於西北麵二十裏外。

  “這一定是孫策的兵馬。”

  橋蕤毫不猶豫地說道。

  他的副將納悶道:“將軍為何這麽說?”

  “孫策從梁國取兵回來,固始已經被左將軍包圍,隻能退守鮦陽,想必是他無法從西北麵攻進去,決定從北麵攻打。”

  橋蕤一頓操作猛如虎地分析。

  之前孫策被袁術大軍擊退,兵馬退入汝南腹地固始縣,自己跑到梁國去探望孫堅,順便把孫堅帶去的兩萬人帶回去。

  結果一來一回,耽誤了時間,導致袁術已經將固始包圍,朱治率領孫賁徐琨吳景等人頑強抵擋。

  而孫策本人則是領著黃蓋程普等四將率軍兩萬駐紮與固始西北麵的鮦陽。

  袁術在二地之間布置大量兵馬,阻止孫策朱治往來。

  橋蕤以為孫策從鮦陽過來道路被阻,所以才決定從北麵的新陽找突破口。

  然而他哪裏知道劉備早在袁術攻打豫州之前,就已經開始啟程,按照袁術那幾個謀士的分析,還以為現在劉備才剛得知消息呢。

  “萬一是曹操的人呢?”

  副將提出異議。

  橋蕤笑道:“曹操如果敢來,他的兗州不要了?呂布已經與左將軍達成盟約,隨時會一同進攻。”

  “原來如此,將軍英明。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副將又問。

  橋蕤擺擺手:“我料這隻是孫策派出來查探的斥候兵而已,沒什麽大不了,不用去管他,孫策如果有所行動,左將軍那邊必然會給我們傳信,大家安心即可,不要自己嚇自己。”

  他以為孫策哪怕是派兵從北麵過來,但鮦陽也在袁術的偵查範圍,一旦孫策有所行動,他們這裏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根本就沒有認為這些斥候身後有大軍。

  而在這個時候,深夜時分。新陽縣廢墟袁軍營寨外,一片森然的樹林中,不斷有戴著頭盔的腦袋從林木間冒了出來,一個兩個三個....無數個。

  他們動作輕盈,走路像是沒有聲音,唯有那一雙雙清澈的瞳孔裏,泛著一絲詭異的紅光。

  張遼走在了最前麵。

  一將乃一軍之膽,而他張遼,便為將膽,連青州諸將之中,能有他這樣膽色的人,也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