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快去請陳子歸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09      字數:2568
  中平六年三月,天子就下了命令,劉焉為益州牧,黃琬為豫州牧。

  其實在這之前,也並非沒有州牧。

  比如皇甫嵩曾經短暫做過冀州牧,但他這樣的州牧,其實就是臨時性質,很快就會被撤銷掉。

  而現在則是直接把益州與豫州的刺史提升到了州牧這個級別,並且成為固定官職。

  州牧是兩千石,與太守的級別相當。

  可與刺史不同的是,刺史對太守隻有監督權,而沒有處置權。

  州牧不僅對太守有處置的權力,還有任命官員的權力。

  如此一來,軍政一把抓,地位堪比一方王侯。

  涼州二月末。

  這個時候皇甫嵩與董卓已經趕到了長安,董卓向皇甫嵩建議急速進軍,皇甫嵩認為:“冀縣縣城防備堅固,涼州叛軍必然無法攻克,我軍隻要按兵不動,以逸待勞即可取得全勝。”

  於是不聽從董卓的建議。

  朝廷征董卓為少府,董卓不肯受命,上書推辭:“我下屬的湟中義從、匈奴士兵都來攔住我的車,苦求我不要拋棄他們,我製止不了他們,隻能留下來寬慰他們,如果有情況有變我再向朝廷匯報。”

  朝廷也無可奈何,十分擔憂。

  中平六年春三月,韓遂二十餘萬大軍攻破了冀縣,蓋勳與傅燮原本想與城池共存亡,殉國盡節。

  士孫瑞等人與殘存的士兵帶著他們強行突出重圍逃跑,都尉馬騰與部下龐德等人率部投降了韓遂,加入到了叛軍之中。

  皇甫嵩認為涼州叛軍已經圍攻了冀縣兩個多月,雖然攻克了冀縣,卻已經非常疲憊,戰鬥力不是很好,於是下令攻擊,以北軍數萬人馬攻打韓遂二十餘萬大軍。

  董卓勸阻,認為“敵人人多勢眾,我方隻有數萬人,不易進攻,應該在三輔之地防守為主。”

  皇甫嵩則認為:“叛軍雖人多,但人困馬乏,正是進攻的時機,不能讓他們休整,調整好狀態。”

  隨後,皇甫嵩讓董卓負責殿後,自己率軍追擊,連戰連勝,斬首萬餘級,叛軍首領王國逃走後不久病死。

  董卓因此非常忌恨皇甫嵩。

  三月中旬,靈帝下詔拜董卓為並州牧,其下屬軍隊轉交給皇甫嵩。

  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軍隊,上書辯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關係太好了,都要為我賣命,我乞求帶這幫士兵去並州,效力邊垂”。

  皇甫酈勸說從父皇甫嵩趁機除掉董卓,皇甫嵩不從,隻是將董卓不肯交出兵權的事上奏朝廷。

  於是,靈帝下詔責備董卓,董卓對皇甫嵩又更加怨恨。

  最終,董卓帶了五千人向並州出發,但是停留在河東郡就不走了。

  而幽州的局勢還算明朗,漢靈帝下詔,如果公孫瓚還不能擊破幽州黃巾,他就讓劉虞擔任幽州牧。

  現在的公孫瓚跟劉虞其實沒有仇恨,問題是幽州牧是公孫瓚覬覦的位置,自然不希望讓劉虞得手,於是聯合鮮卑與烏桓,猛攻幽州黃巾,很快擊敗了幽州黃巾。

  不過公孫瓚在擊敗了幽州黃巾之後,漢靈帝也並沒有讓他擔任有州牧,畢竟州牧之職是重中之重,他在將劉虞是放在幽州還是冀州這兩個地方之間猶豫不定,索性就讓公孫瓚以度遼將軍之職管轄幽州。

  交州與荊州南部,袁術作為右將軍,得到了袁家支持,不僅將孫堅調任到了自己部下,還大破區星周朝郭石等人,平息了荊州叛亂。

  袁術立了大功,袁家倒是想出力讓袁術成為荊州牧。

  可惜漢靈帝沒有允許。

  一時間,除了交州之外,涼州幽州荊州的亂象都基本被平定,天下在短時間內,居然隱隱有承平的跡象。

  然而沒過多久,冀州豫州徐州三地的豪強紛紛叛亂,黑山軍趁機占領了常山國,威脅趙國魏郡。

  冀州叛軍以“清君側”的口號,與黑山軍一起,攻城略地,馬上就要殺入河內。

  這些叛軍的主要組成部分,便是冀州各地豪強,在冀州刺史王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叛軍很快聚攏十餘萬眾,幾乎是沒有任何障礙地殺入河內,威脅到河南。

  其實也怪漢靈帝,他讓朱儁帶著冀州各地的郡兵前往並州,導致冀州各地沒有任何防禦力量,於是在有心之人的組織下,很快就掀起一場大叛亂。

  而且這支叛軍的目的也很明確,直撲河內,然後向著河南方向而去,眼看就要威脅到中央朝廷。

  此時漢靈帝急忙命令新組建的南軍把守各地關隘,一邊命令各地軍隊勤王。

  河南尹劉備拳拳報國之心,懷著一腔熱血向天子請求帶領士兵去河內平叛,很快就被允許,於是劉備拿出自己與公孫瓚做生意賺的錢,四處募得一萬士兵,屯兵於河內野王縣,抵擋叛軍。

  同時,劉備亦是給濟南中尉關羽,齊國中尉張飛寫了書信,讓他們帶兵快來洛陽。結果等他們走了之後,青州豪強立即掀起一番叛亂,卻沒想到很快被沮授荀攸鎮壓。

  不過青州叛亂雖然平息,徐州兗州豫州等地卻是遍地烽火,漢靈帝不聽陳暮的勸說,執意要收稅,觸怒了天下豪強的利益,最終也食到了惡果。

  “這些地方官員豪強,都是蠹蟲,都是蠹蟲!”

  西園之中,聽說一夜之間,自己的天下忽然狼煙四起,漢靈帝怒不可遏,一腳踢翻桌案,大聲道:“朕要發兵,朕要將這些犯上作亂之人,全部斬殺。”

  張讓等常侍連忙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喊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呀。”

  “息怒?”

  漢靈帝冷笑道:“這些亂臣賊子,朕怎麽能息得了這個怒.....咳咳咳。”

  忽然天子臉色一白,大聲咳嗽,旁邊的侍女急忙拿過一塊絲巾遞過去。

  漢靈帝用絲巾捂嘴,片刻之後,手顫抖起來,因為絲巾上全是血。

  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天子.....咳血了?

  漢靈帝隻覺得天旋地轉,眼前一黑,暈倒了過去。

  諸位常侍們慌成一團,手忙腳亂上去攙扶。

  在這個節骨眼上,天子居然病了,是重病,已經奄奄一息。

  “怎麽辦,怎麽辦?”

  張讓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現在全天下都以“清君側”的口號要誅殺宦官,他們已經成為眾矢之的。

  這個時候天子病倒,沒有了皇帝撐腰,他們這些宦官可就是待宰的羔羊,要死了呀。

  “快喊太醫令太醫丞,所有的太醫全都過來。”

  蹇碩大喊。

  等太醫曙的所有太醫進去治病的功夫,門外諸常侍緊急商量起對策。

  “如今陛下病重,我等如何是好?”

  “天下四處叛亂,皆說我等禍亂朝綱,萬一朝廷諸公為了平息叛亂,學景帝那般誅殺我等,我等豈不是冤死?”

  “為今之計,隻能請一人了。”

  “誰。”

  “陳子歸。”

  “對,必須喊他來。”

  王鈞提出的建議深得張讓之心,立即準備派人去冀州。

  就在這個時候,天子寢宮宮門打開,有個小黃門出來,低聲道:“諸公,陛下醒了。”

  張讓大喜:“陛下如何?”

  小黃毛道:“不容樂觀,陛下有旨,召陳尚書回來,官複原職,還曾言,若在陳尚書回來之前,朕已隕,諸公一定要聽從陳尚書的話,方才能保全性命。”

  張讓淚流滿麵。

  陛下這個時候還在想著他們,自己這殘軀之人,無以為報,必然以死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