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練兵?練將?(一更沒啥難度)
作者:辣條不夠味      更新:2020-09-24 13:38      字數:2159
  朱翊鈞笑了笑,“你倒是不居功自傲,足見真性情。邊關有你這等武將鎮守,朕就放心了。”

  馬芳心頭一熱,淚水奪眶而出,跪謝道:“末將受陛下重用,感恩在懷,心懷以身許國之誌,就是戰死沙場,也在所不惜。”

  朱翊鈞沉著臉,故作不悅地說道:“殺敵可以,死就算了,朕不允許!朕還要委以愛卿重任呢!”

  “皇上……末將……”

  朱翊鈞看似訓斥實則愛護的話,立馬戳中馬芳的心窩,他離座翻身跪倒在地,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朱翊鈞親自扶起馬芳,有些歉意地說道:“其實是朕有愧於你們,朕知道你們邊關將士的生活,餉不足養家,甲不足護身,兵不足殺敵,訓不足征戰,殘不足撫恤。。。。。。”

  馬芳驚悸不安,趕忙說道:“陛下聖明。但這些過錯,罪在貪墨惡吏。陛下自登基以來,焦勞日甚,末將等耳聞目睹。還望陛下莫要自責。”

  朱翊鈞沒有繼續這個話題,“朕聽說愛卿小時候被蒙古韃靼部落擄走?”

  馬芳點了點,“是的,陛下。”

  朱翊鈞歎了口氣,“太祖曾高舉著日月王旗,向天下漢人奮力高喊‘驅逐韃虜’,率領著天下一切殘存的漢人,向北元發動了猛攻,他們一路向北奔跑,越過了失落三百多年的黃河,抵達了淪陷五百多年的長城,最後一舉擊毀了元大都,再次恢複了漢人河山。”

  “到了成祖皇帝時期更是頻頻開關出征,大明將士騎著馬、帶著刀、穿過長城、越過草原,飲下過斡難河的血水,掃蕩了全漠北。成祖兵鋒所指,有我無敵。”

  “二祖的萬丈光芒,猶如天上的炎炎烈日,讓人不敢逼視。”

  朱翊鈞滿麵得意,與有榮焉。可是轉眼間臉上露出愁苦惆悵的神色,“可如今形勢攻守易形,蒙古諸部,頻頻犯我邊境,以至邊疆淪陷,邊民塗炭。朕每每念此,都心痛如絞。”

  馬芳見朱翊鈞如此作態,吐口而出:“北方戰事已有百餘年,根深蒂固,積重難返,並非可輕易了結。而今陛下留心封疆,宵衣旰食,正是臣子枕戈待旦之時,還望陛下寬心。”

  朱翊鈞望著馬芳說道:“愛卿心中可有克敵計策?若有可與朕說來。”

  馬芳悶頭想了會兒:“克擄之道,重在以快致塊,料敵先發,敵欲動我先動,以我火器騎射之長,克敵弓弩騎射之短,重創敵於塞上,方為製勝之法。”

  “細細說來!”

  馬芳娓娓道來:“韃子有三點我大明無法比擬,一為蒙古軍“天生騎射,弓馬嫻熟“,二為“來去迅即,顧此失彼“。三為“居無定所,進退自由“。”

  “故而想要平定蒙古,必須以騎致騎。如今我大明與蒙古諸部和議成功,末將認為至少五年內不會有大規模的戰亂。陛下可以借此機會訓練出一隻十萬人的鐵騎,足以踏平蒙古。”

  “好”朱翊鈞一揮袍袖站起:“愛卿與朕想到一起去了。朕這次調你入京就是想讓你替朕整頓三大營。”

  三大營即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在永樂朝成型。但是正統十四年發生的土木堡戰役,不僅讓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而且把三大營丟得一幹二淨。

  於少保為了北京保衛戰設置了團營,曆經百餘年,直至嘉靖二十九年庚成之變,團營不堪一擊最終廢止,後不再複設,團營士兵重回三大營舊製。

  朱翊鈞突然笑眯眯地對馬芳說道:“愛卿,朕準備征調你進入五軍都督府,擔任右都督,加封太子太保。你可有信心替朕打造出一支不弱於成祖時期的三大營?”

  什麽叫一步登天,這就是了!

  至今還不明白皇帝為何對自己如此垂青的馬芳,再次被朱翊鈞的話炸得暈乎乎的,一時都不知如何作答。

  “末將有信心,隻是怕京師勳貴們不把末將放在眼裏。”片刻之後,馬芳沉聲回道。

  大明朝人盡皆知,三大營是明朝勳貴們的最後一方樂土。他們豈能這麽容易吐出來?

  朱翊鈞馬上接道:“朕自有處置,不會讓愛卿你樹怨,愛卿隻管替朕練兵就是了。”

  馬芳正準備派謝,隻聽朱翊鈞說道:“古語有言‘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所以朕決定成立教武堂。”

  馬芳問道:“陛下準備兵和將一起練?”

  朱翊鈞點了點頭,真誠的發問:“何謂練兵?何謂練將?”

  “練兵者,主要練其膽量,取良家子弟,三天一操,五天一練,三年之內,可成精兵。練將者,主要練其眼界,取精兵中的優異之材,傳之兵法策略,十年之內,可成良將。”

  朱翊鈞點了點頭,這話說得很中肯,所謂的兵,就是普通士卒,古代不像現代,普通士兵待遇並不好,更不可能每天操練。

  哪隻明軍倘若能做到三天一操,五天一練,那絕對是明軍精銳中的精銳了。倘若統軍將領再給力點,練出個張家軍、李家軍之類的,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所謂的練將,就是培養中、下層軍官。教授他們,策略、弓馬、器械、火藥、車陣、天文、地理,諸如此類,使得他們可以統領士兵。

  朱翊鈞想了想,開口問道:“若是朕要練一軍統帥呢?”

  馬芳笑著回道:“回陛下,一軍統帥,諸如巡撫、總督等,都是文官出身,練是練不出來的,陛下取文官中知兵事者任之即可。”

  聽完秦川一怔,太監王振當真是改寫了大明朝的曆史,讓武將從此成為了文官們低三下四的跟班。

  “至於總兵官、副總兵、參將、遊擊將軍、守備、把總等實際統兵官,即無品級,也無定員。總鎮一方者為鎮守,獨鎮一路者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為守備,與主將同守一城者為協守。又有提督、提調、巡視、備禦、領班等,皆是不可練之輩,隻能從有戰功的世襲勳貴中挑選任用。”

  馬芳說完,含情脈脈地看著朱翊鈞,希望他可以明白自己的潛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