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衛所(二更跟喝水一樣)
作者:辣條不夠味      更新:2020-09-24 13:38      字數:2077
  土木堡之戰最大的危害,就是成建製地消滅了明朝一個統治集團:武勳貴族,簡稱勳貴。

  要知道,重八哥起家的班底,就是他那幫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哥們,雖然後來被重八哥下死手殺的幾盡團滅,但總有那麽一小撮幸存活下來的,在加上朱老四靖難時又湧現的一批精英武將,這些人共同組成了大明很有特色的一個統治集團:勳貴。

  勳貴集團和文官集團,在英宗之前,地位是不相伯仲的,當時文官們的地位,還沒高到讓大明武將們低三級的地步。文官和武勳的抗衡,是當時的政治麵貌,而那時的太監們,還在內書堂裏努力讀書哩。

  勳貴和文官之間的轉變,便是土木堡之變了。

  等大戰落幕之後,人們驚訝地發現: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塤,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整個大明王朝武將中樞,幾近一掃而空。這些成年勳貴們的死,讓勳貴集團從此直接斷層,青黃不接。

  當然這場大戰文官集團也死得不少啊,尚書、大學士、六部官員,死了也有上百人,但不要忘了文官集團可是有三年一考的科舉可以補充,而勳貴們呢?死一批,就隻能等還在那些還在玩泥巴的少年勳貴們長大。

  等少年勳貴們可以進入大明這個政治鬥獸場的時候,早已經過去數十年了。大明朝的政治,早就不是他們能玩得轉的了。

  就在這時內書堂的太監們高喊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口號。

  隆重的在大明政治舞台上粉墨登場,並且他們逐漸成為了大明朝舉足輕重的一股政治勢力。

  而朱翊鈞的教武堂的武將,配上三大營的士兵的做法,傻子都能看出來:皇帝是想培養新的勳貴集團。

  明白這點,就能理解馬芳的潛台詞:皇上啊,別折騰了,別在這兒做夢了!大明的文官們,是絕不會允許第二個勳貴集團出現的。

  就算是那幫老勳貴們也不一定支持你,因為他們會麵臨重新洗牌的危險。

  朱翊鈞眯著眼睛上下打量著馬芳,馬芳被這目光看的頭皮發麻,有些發怵,但他又不能不說,皇帝這做法是取亂之道,弄不好會天下大亂的。

  其實朱翊鈞根本不明白馬芳的意思,他隻是沒感情地表演工具。真正懂得秦川,在思考著。

  良久,朱翊鈞才緩緩說道:“愛卿,我大明衛所如何?”

  大明軍製,是朱重八創立的獨具特色的衛所製。皇帝獨攬軍事大權,並且在全國重要的地方設立衛所,軍丁代代相繼,分給田地,軍隊的給養完全依賴於軍戶屯田。

  但是發展到明朝後期,由於大批屯田被豪戶、將校侵占,商屯亦因為“開中法”遭到嚴重破壞而形同虛設,徹底廢弛,軍戶生活在貧困邊緣,開始出現大批逃亡,更有甚者以乞討為生,衛所處於崩潰的邊緣。

  馬芳望著麵無表情朱翊鈞,看不出是哀是怒。但這話又直指皇祖,讓他如何答話?

  隻聽朱翊鈞接著說道:“永樂朝京營勁旅七八十萬,元戎宿將常不乏人,軍官不過二千餘人。而今一衛軍士不滿千餘,一千戶所不滿百餘,額軍不足,軍官卻達八萬二千餘員!”

  “且衛所軍士大多逃亡,但士卒逃亡,軍餉卻不見遞減,且更募新兵,循例遞加,又得新餉!洪武朝軍餉不過五十萬兩,到如今以接近百萬兩!朝廷何堪其重!”

  這些馬芳心裏何嚐不明白,衛所製度雖然弊病不少,但還能維持下去。但倘若衛所製度崩潰,大明朝的根基就得動搖,犯不著冒天下震蕩之險啊。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馬芳不得不開口勸朱翊鈞,可不能讓皇帝把江山玩崩了,“陛下,軍製萬萬不可亂改,弄不好會天下大亂的啊。”

  朱翊鈞看了一眼馬芳,“愛卿放心,朕心中知道輕重。軍製朕不會亂改,但庚成之變猶在眼前,雖說如今大明與蒙古握手言和,但蒙古亡我之心不死,朕不得不做堤防。”

  “再則朕欲如成祖一般,解天下倒懸之苦。為此朕絕不吝嗇封侯之賞,望愛卿努力,愛卿子孫也可世享其福!”

  馬芳當即說道:“臣當盡心竭力,鞠躬盡瘁,不負陛下之期許。但教武堂一事還望陛下慎重,若是陛下想要選拔武將,可以將三年一試武舉的變成一年一試。”

  朱翊鈞納悶了一年一比,文官能同意嗎?可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貓膩,武舉一年撐死了隻能有十幾人入選,而且這些人會被打散了分落在大明各個角落,根本不可能擰成一股繩,組成一股勢力。所以文官們根本不會在意。

  但教武堂不同,它可以大規模的招納成百上千人,而且勢必會成為一股勢力,因為他們有著天然的紐帶關係。這才是文官不能容忍的地方。

  朱翊鈞瞪了眼,這個不識趣地馬芳,說道:“朕意已絕,愛卿莫要多言了。”

  馬芳看了眼朱翊鈞,將到嘴的話硬生生的吐了回去,換了句話說道:“既然如此,那末將必將竭盡全力,為聖上將這個攤子支起來。”

  朱翊鈞讚賞地瞧了馬芳一眼,興高彩烈地將早就準備好的聖旨一一頒布。

  我們都知道,古代皇帝是沒有任何隱私權的,你想想就連洞房花燭的時候,都有幾十號人圍著伺候皇帝。就這?皇帝還敢奢求有隱私權?給你個枕頭,做夢去吧。

  因此發生在乾清宮的這幕,沒用多久,滿朝文武大臣都知道。

  這下可真是捅了馬蜂窩,雪花般的折子立馬堆滿了皇帝的案頭。

  大體的意思隻有一個:整頓三大營我們沒問題,但創辦教武堂,對不起,恕我們不能苟同,皇帝你還是收回成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