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馬芳回京
作者:辣條不夠味      更新:2020-09-24 13:38      字數:2067
  “再有半個月拍賣會就開始了,如今可以籌備教武堂的工作了。”乾清宮中秦川開口說道。

  他想開辦教武堂,最初的出發點,就是古代軍隊的戰鬥力主要來源於不斷的戰鬥積累的老兵,而這些老兵和軍將把長期作戰中的戰鬥經驗傳授給自己的子孫或者新兵,並不存在像現代軍校和戰爭素養培訓真正的戰術指揮和作戰技巧還是依靠父傳子,老傳新來傳承。

  在古代,人們往往更看重是將領,比如嶽家軍、戚家軍這類的就是將領一人撐起了一支軍隊。但後果就是將領死了,這隻軍隊必然會煙消雲散。

  這就是缺乏擁有足夠多和優秀的中基層軍官,而教武堂的目標就是培養這些中基層軍官。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軍事這個領域秦川就是個弟弟。讓他去玩軍事,那就是拿大明國祚開玩笑。

  那皇帝懂軍事嗎?

  懂軍事的皇帝,那倒是非常多,不過肯定不包括如今還是小正太一枚的朱翊鈞。

  既然都不懂軍事那就找太監去吧。

  史書上倒是有那麽寥寥幾個懂軍事的,不過萬曆朝保證一個都沒有。

  皇帝不懂,太監也不懂,那就隻能找大臣了。

  戚繼光和李成梁這兩個守在大明邊關的雙子星闖入了秦川的腦海中,但都被他否決了。

  一來,按照曆史的進程萬曆元年蒙古就會叩邊。這時候掉他們回來主持新辦的教武堂,弄不好要出亂子的。

  二來,在明朝,能對付蒙古騎兵的,隻有騎兵!明朝車陣、火器,都是防守利器,蒙古騎兵會傻到和你玩攻堅?除了說書先生,以及被逼上絕路外,沒有一個指揮官會這麽用騎兵。

  而馬芳呢?提出了“以騎製騎“的作戰思路。又結合南宋吳階的“疊陣法“,發揮明軍在火器技術上的優勢,為邊鎮騎兵大規模裝配火器,作戰中火槍騎兵,騎射兵,刀兵相互配合,反複衝殺。這簡直就是最佳人選。

  深秋的郊野,一場秋雨過後,路上鋪滿了厚厚的落葉。

  天近中午,宣府總兵馬芳和長子馬棟在接到聖旨後經過半個月的跋涉趕到了京師。他們來到廣寧們外,兩人剛想鬆一口氣,隻見滿街的人呼地湧動起來,一名龍套冷不丁斜刺裏衝來,一頭撞向馬脖子,一個趔趄坐了個墩兒。

  那馬平白挨了撞,頓時一聲嘶鳴,前蹄騰起,就要踏那龍套,馬芳急忙勒住韁繩,製止住戰馬。龍套見闖了禍,爬起來拔腳想跑,卻被馬棟一把扯住。

  馬芳問道:“都發了瘋似的奔走,後麵有鬼在攆你們不成?”

  “您還不知?”龍套見有人問,來了精神,“出大刑,殺欽犯!幾百口人呐!”

  馬芳心中一驚,忙問道:“怎麽會殺這麽多人?”

  “一聽這話,就知道您就是外地來的,陛下讓海瑞主持京考,半個月足足抓了幾百個貪官,今兒個都要問斬了!”

  說完一溜煙兒失了影兒,向大明門前的天街卷走去。

  “走,跟著去看看!”

  京城百姓都知道宣武門是死囚必經之門,早是人頭攢動。

  將近正午,宣武門轟然大開,兩列校尉並馬開道,中間是三名監刑官,後麵便是長長的囚車隊,上麵足足有一百多號人!再後就是兩列紅巾紅衣的劊子手,浩浩蕩蕩,殺氣騰騰奔了西市口。

  臨近午時,鼓聲轟隆隆響起,百姓議論聲漸漸消停。

  高台上傳來大喝道:“傳監斬官大人令,人犯就位,驗明正身。”

  片刻之後有了反應,持刀立在人犯背後的劊子手齊聲回應:“回稟大人,一百三十一死囚,全部驗明正身,靜候命令。”

  “鳴炮行刑,斬!”

  三通號炮之後,貪官們的腦袋被鬼頭刀如切瓜般哢嚓了,頓時血開紅花,熱血飛濺上半空,頭滾黃塵。瞬間,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鬱的血腥之氣。

  嘶……

  馬芳倒吸一口冷氣,雖然還未見到皇帝,但他本能的覺得少年皇帝行事頗有太祖之風。這次麵聖需要留個心眼!

  就在這時數十名錦衣校尉與東廠番子在路上奔行,高喊道:“奉大明天子令,貪官不殺不足以謝天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天子聖明!”

  驀然,萬千京師百姓眼裏噙著淚水,突然自發的吼叫起來。

  。。。。。。。。

  一陣細碎急促的腳步聲由遠至近。響起在乾清宮。

  “慌慌張張的做什麽?沒瞧見皇上在批閱奏折嗎?難道後麵有鬼趕著你不成,連規矩都不要了。”張維站在殿門口低聲訓斥著急衝衝趕來的小太監。

  小太監傾身上前耳語了幾句,便被他摒了回去,“知道了,你先下去忙你的。”

  張維望一眼龍椅上看著奏折的朱翊鈞,遲疑著稟道:“皇爺,大同總兵馬芳遞了牌子急著要覲見!”

  “哦?到京了?宣他進來吧!”朱翊鈞麵現喜色,揮手命張維快去。

  不多時,一陣風也似地闖來一個滿麵胡須的壯漢,朱翊鈞見他五十幾歲的年紀,滿麵黝黑,一臉的彪悍之色。

  馬芳走進殿內,滿臉的彪悍之色卻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突然之間矮小了許多,神情謙卑,恭聲稟道:“末將馬芳奉旨覲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翊鈞問道:“起來吧,朕可是聽說你是阿勒坦部的克星啊!”轉頭對張維說道:“賜座。”

  馬芳奉詔進入紫禁城還是頭一次,見識了皇家森嚴氣象,想及皇帝威儀,饒是久經沙場戰陣,也禁不住戰戰兢兢,心頭亂跳,等進了乾清宮,見朱翊鈞,麵貌清秀,言辭溫和,漸漸心安。聽皇帝這麽誇獎趕忙回答:“這些都是先帝指揮得當,將士們舍生殺敵,末將不敢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