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黃巾落幕
作者:橘貓本肥      更新:2020-03-12 18:39      字數:2329
  看著王允的質問,張林麵色有些尷尬,歎了口氣後說道:

  “今日與舅父遍觀二位名士,雖儀態,談吐與學識皆非凡,但由我所見,此二位令我稍有失望,感覺有些名不副實。”

  “哦!”王允輕瞥了張林一眼,輕聲詢問道:“從何可見?”

  張林退後一步,躬身行禮後說道:

  “此二人雖享譽海外,學識廣博,說話旁征博引,讓人感覺無所不精,但身為豫州從事,談及豫州未來,張口閉口皆是教化,至於民生,卻一筆帶過,讓人總有種舍本逐末之感。”

  王允點了點頭,看著張林,微笑著說道:

  “現在你該明白我帶你去見這二位名士的用意了吧!”

  張林似懂非懂的點著頭,靠近了一步,帶著少許疑惑的口氣說道:

  “舅父是想讓我引以為戒,休要做那眼高手低之人。”

  王允微微頷首,說道:

  “不錯,就拿這孔文舉來說,出身於曲阜孔家,聖人苗裔,又經張儉一案獲得了碩大名望,甚至可以這麽說,相較於我,孔文舉擁有遠超於我的家世,名望,甚至是文采。

  那為何天子與朝中諸公將這豫州刺史之位交予了我?而不是他孔文舉,還不是因為孔文舉才器粗略,思想空乏,空有淩雲之誌,卻無治世之才。

  若他肯用心到朝中各個署衙學習數年,憑他的家世與聲望,朝中三公,今後必有他一席之地。”

  接著又冷笑了一聲,很是不屑的繼續說道:

  “可是這並不可能,身為聖人苗裔,幼時便因讓梨之事而飽受鄉鄰吹捧,若出仕,必為高位,又怎肯放低身段去做那鄉間小吏。”

  說著說著又忍不住將視線放在了張林的身上,指著說道:

  “孔文舉年少成名,但在我眼中看來卻難成大器,或許百年之後,傳世之物會是其文章詩賦,但絕不會是其政績。

  而如今我觀寧安,卻多與孔文舉相似,年紀輕輕便有多位朝中重臣提攜,又在此戰中多有功績,且有些許恃才傲物,妄圖工於心計,以養望代替實幹,想要一步登天,這是何等的可笑!你若今日不靜下心來,認真做事,十數年之後,你也最多能變成下一個孔文舉。”

  張林苦笑著點了點頭,隨即退後一步,收斂了表情,十分恭敬地朝著王允行了一禮,說道:

  “舅父之意我已明白,今日之後,寧安絕不會再去想一些歪門邪道來代替腳踏實地,還請舅父放心。”

  看著張林臉上凝重的表情,王允心中鬆了口氣,臉上再次流露出笑容來,說道:

  “若寧安能吸取教訓,踏實做事,那我也算得上是不負你父母重托了。”

  看著一臉欣慰的王允,張林有些沉默,不知是這具身體在隱隱的影響著自己還是自己真的感覺寂寞難耐。

  見張林半天都是沉默以對,王允以為張林又想起了自己逝去的父母,便朝著張林輕輕擺了擺手,一臉疲憊地說道:

  “既然累了就去休息吧!記住了,明早按時到我這裏點卯。”

  張林點了點頭,朝著王允躬身行禮,再拜後退出了王允的房間。

  ......

  隨後諸日,張林便一直呆在王允身邊,幫著王允處理著豫州的諸多基層雜務,直至皇甫嵩北破廣宗,朱儁南破南陽,黃巾渠帥孫夏率眾數十萬即將投降的消息傳了過來。

  像往常一樣,張林正抱著從下屬諸郡縣傳來的文書朝著王允的行轅走去,朝著王允門前的左右近衛點頭行禮之後便走了進去。

  剛一進門,便聽到一陣大笑聲傳了過來,王允正手持著一份由前線傳來的戰報而仰頭大笑。

  見張林進來,王允稍稍收斂了一下表情,但依舊還是麵帶喜色的說道:

  “寧安快來,今日有大喜事!”

  張林麵帶疑惑,走近了問道:

  “可是前線又打了勝仗?”

  王允搖了搖頭,搖晃著手中的絹書,說道:

  “雖不中,亦不遠矣!”

  “這......林實在是想不出來!”張林略作思索,卻一時間並未想到究竟是何事,便苦笑著說道;

  “哈哈哈!”王允依舊隻是大笑,將手中戰報遞給了張林,說道:“黃巾已全線戰敗,渠帥孫夏不日將率數十萬黃巾殘部向我等投降,左中郎請我前去廣宗接受黃巾投降。”

  此話一出,立即讓張林驚得目瞪口呆,心中有些措手不及之感,雖說對於黃巾的戰敗早有心裏準備,但真正聽到這個消息時還是有些震驚,曾經轟轟烈烈,席卷大漢七州二十八郡的黃巾起義,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

  微微搖了搖頭,歎了口氣,看著窗外緩緩而落的楓葉,張林有些感慨著說道:

  “歲已入秋,樹葉凋零,黃巾自春日而起,夏日如火如荼,最為鼎盛,到秋日便隨風飄散,倒也應景。”

  聽了張林的話,王允輕輕點了點頭,說道:

  “時經一年,這一直風雨飄搖的大漢終於要回歸平靜了,就是不知今年秋日我治下百姓的收成究竟如何?”

  張林皺著眉頭,稍稍有些無奈的說道:

  “黃巾雖敗,可這大漢七洲二十八郡也皆疲憊,流落異鄉或是死於戰火者不可數,又怎能期待今年的收成呢?”

  聽罷,王允原本高昂的興致也低落了下來,默默閉上了眼睛,不知是對張林還是對著自己喃喃道:

  “今年已至秋日,州中諸物雖已俱廢,但明年之景仍可期,隻要我上奏朝廷,撐過今年,明年終究會好的。”

  說完,便輕甩了下袖子,麵無表情地前去準備受降的事情去了。

  張林看著王允漸漸遠去的背影,抱著竹簡,也隻好默默地歎了口氣。

  -------------------------------------

  天已入秋,轉瞬就是十一月,自我從荒原醒來,我便見到了此世最威武的數位英豪,見到了當世最頂尖的名將,見到了惡名千古永流傳的絕世凶人,我不知道他們麵對我時露出的表情是真是假,但我深知,他們留名於史,胸襟手腕都異於常人。

  相見時,諸豪傑戮力同心,可轉眼又將各奔東西,下次再見便是互相算計,你死我活的光景,我不知道他們今後將做何想,我隻想知道,那些亂世英豪們,有沒有從黃巾身上得知那個道理:

  “發如韭,剪複生頭如雞,割複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張林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