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孔融與尚爽
作者:橘貓本肥      更新:2020-03-12 18:39      字數:2165
  “如今天下紛亂,朝中黨爭不斷,我欲東歸太學,養名望,待政治清明之時再趁勢而起。”

  因為王允按血緣關係算得上是自己的親族,並沒有相關的利益之爭,便沒有避諱王允,而是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啪!”

  剛說完,王允便一巴掌打在了張林的頭上,氣的胡須直顫,指著張林的鼻子喝道:

  “食君之祿,卻不知忠心為國事,遇事不思抗爭,反而想要棄官而逃,還想政治清明時複起,殊不知,若朝中名臣賢將無一人願意死諫,不與朝中奸黨相爭,反而一心想要逃遁於深山之中,等待他人整肅朝廷,重整乾坤,最終隻能空老於山林,整個天下也再無整治之日。”

  接著深深地歎了口氣,稍稍收斂了一下自己心中的憤怒,而是有些失落的說道:

  “寧安得蒙盧中郎,左中郎等朝中重臣看重,雖遠遁前來避禍,但我也從未想過寧安經會膽小至此,真是讓你祖上蒙羞,未戰先怯,還未與朝中奸黨相交鋒,便想要棄官而去,熟不知你孤身入曲陽時的膽氣又在何方?”

  見王允神情有些沮喪,張林也隻好尷尬一笑,說道:

  “舅父多慮了,我並非真的害怕閹黨,隻是身在軍中,掌管諸多事物,偶感自己能力不足,想要前去太學修習一段時間罷了,不然今後若是外放,竟連一地風俗人情,人文地理都不知道,那說出去,害怕羞煞了旁人。”

  王允眉頭未解,但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兒,說道:

  “我不管你是真的想要去太學修習也好,假的也罷,你是我外甥,我便一律當成真的,但我現在又不知究竟該如何評價於你,往好說,可以叫你一心求學,可往壞了說,那就是迂腐。”

  吐了張林一臉的唾沫星子,王允不停地數落道:

  “若是你真的一心想要做學問,那便當我沒說,但若你還想在朝堂上有一番作為,那你何必一心往太學跑?太學裏仁人誌士很多,這不假,但真正名滿天下的治世之臣,太學又出了多少?”

  緩步走到案前,喝了口水,接著說道:

  “寧安久在軍中,營中之事自比我清楚,那就應該明白,若單單隻是讀了幾本兵書,那是做不成將軍的,就算最後被趕鴨子上架,那也隻能像趙括一般,害人害己,想要將手下軍士變得如臂使指,那就得自己長時間的帶兵,從數十人,數百人,在到數萬人,古之名將,無一人是出世便能指揮若定的。

  而我等做官也是一樣,沒人能夠天生就是賢相,若我不是少為郡吏,曆經了各個官署的重重考驗,我又怎能走到今天呢?天子又怎會放心的將豫州交給我。”

  聽罷,張林心中一突,隻好點了點頭,麵露苦笑,心道:

  “的確可能是自己想當然了,以為自己有著來自後世的經驗,認為自己隻需看幾本書,便能在曹操起兵時投到他帳下,發揮餘熱。

  當然,憑借著我與他共同經曆了黃巾的交情,想要混碗飯吃倒是不難,但等到荀彧等人到了之後,那我便隻有退居二線,提前去過我的養老生活了,畢竟一個單單隻是嘴裏說的好聽的人,怎麽比得上真正的國之幹才。”

  恭恭敬敬地朝著王允躬身一禮,說道:

  “舅父所言極是,是外甥魔障了,以為隻需看幾本書就能知曉天下之事,今後之事還請舅父多加指點。”

  王允頷首,見張林聽從自己的教導,王允稍稍有些滿意,但依舊還是有點兒害怕張林眼高手低,於是說道:

  “先不說這個了,跟我一起來的有幾位大賢,還需帶你去見見。”

  說罷,便帶著張林去見尚爽、孔融二人。

  剛進院門,還未進入其中,便聽見有二人正在吟詩作賦,張林心中微動,便知此二人應該就是朝廷為舅父王允所征召的兩位名士從事,尚爽、孔融。

  孔融美須容,身長八尺,舉著文雅,雖飲酒賦詩,卻書卷氣不失,尚爽比之孔融,略顯富態,卻同樣身材高挑,衣著簡單,卻又透露不凡。

  一進門,王允便朝著二人大喊道:

  “文舉,飛軒,我外甥張寧安剛從曲陽回來,不知二位可有意見乎?”

  二人停下了飲酒,抬頭一看,便見王允帶著一個年輕人走了進來,於是舉著酒杯,說道:

  “黃巾大敗,我等皆為之振奮,又聞子師甥舅重逢,此皆人間喜事,何不快來與我二人同飲。”

  說罷,便起身引張林二人入席。

  張林自持年小位卑,不敢與之同列,可眾人推搡,便也隻好坐於末位,與三人飲酒。

  飲了片刻,王允突然發聲道:

  “數日之內,前線屢有捷報,先是南方右中郎朱儁大破南陽黃巾,後又有左中郎皇甫嵩大破曲陽,眼見黃巾大勢已去,覆滅隻是旦夕之間,而今承蒙天子看重,將豫州交予我等,不知二位有何高見?”

  見王允問話,孔融二人很是高興,輕啜了一口杯中之酒,說道:

  “張角等人興兵造反,目無法紀,藐視天子,無疑是一州教化的缺失,若我等掌州事,必大興教化,宣揚孝悌,使豫州之民上奉天子,下愛父母,如此,黃巾亂象可解。”

  見孔融發聲,尚爽也很是興奮,舉著酒杯大笑道:

  “文舉所言甚是,若是一州教化得當,各州郡豈會有如此多人跟隨造反,如今局勢糜爛至此,必是各州教喻不當所致,我等執政,當首提教喻。”

  王允並沒有反駁二人,但也並未出言讚同,隻是飲酒,交談,直至傍晚才依依惜別而去。

  回到房中,張林正欲告辭離去,而王允卻叫住了他,說道:

  “今日見兩位名士,不知寧安心做何想?”

  張林稍微愣了一下,說道:

  “孔尚二位從事文采斐然,舉止文雅,忠君愛國,很是值得林卻學習。”

  王允冷哼了一聲,不屑的笑了笑,瞥了張林一眼,有些嚴厲地說道:

  “說實話,甥舅之間,何須如此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