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作者:酒千觴      更新:2020-08-15 13:11      字數:2742
  皇帝攜皇後及眾位皇子逃竄, 得知此事的官員權貴們一片慌亂,絲毫沒有替皇帝隱瞞的意思,回家就召集了家眷仆從們告知了此事。

  一傳十十傳百, 不到半日的工夫,京城幾乎已人人皆知。

  百姓們自是慌張不已,守城的軍士們也失去了鬥誌皇帝都棄城逃了, 他們也再喊不出保衛皇城的口號。

  再加上皇帝走時把幾位皇子都帶走了, 連個能暫代他發號施令的人都沒留下, 群龍無首之下,也組織不出什麽有效的抗爭。

  士氣低迷之下,京城就這樣被攻破了, 守城的將士們象征性地抵抗了一會兒,就幹脆選擇了投降。

  晉王等人都是心緒複雜,對視中都看出了彼此欣喜中混雜的不敢置信。本以為京城會是最難的一關,在聽說皇帝逃竄前, 他們甚至準備好了數十日的口糧,做好了長期僵持的打算,卻沒想到這般輕輕鬆鬆就拿下了這座城池。

  可見皇帝棄城而逃的行為, 對士氣的打擊有多嚴重。

  城破的仿佛兒戲一般, 若不是了解皇帝的貪生怕死及平庸愚鈍,寧映寒怕是要懷疑這是在使什麽計謀,打算把晉王誘入城中再一舉殺之。

  晉王仁義, 沒有第一時間率大軍入城,也沒有急著第一時間入主皇宮。

  他先是派了數支小隊,分別去安撫民眾,也給官員權貴們吃了個定心丸,讓他們知道如無必要, 他不會大規模撤換朝臣。

  這些事情都做好後,晉王才在第三日的清晨,率兵入城。

  百姓們得了安撫,暫時去了慌張,甚至有不少大膽的,在街道兩邊夾道圍觀晉王入城。

  一隊兵馬入城,整齊劃一的動作,看得出軍紀極好。鐵馬金戈,引得鮮少得見此景的京城百姓們嘖嘖稱奇。

  當前一批高頭大馬上,端坐著一名四十歲上下的男子,容貌俊朗,拒當天圍觀的百姓們說,看起來就頗有王者之氣。

  晉王身後,並轡而行的是一男一女,看起來均是二十歲上下,那風度翩翩的男子眾百姓不識,但那英姿颯爽的絕色佳人,認出的人卻不在少數那不就是幾個月前才離京的長寧郡主嗎?

  “長寧郡主?在哪兒呢?快讓我看看!”一聽到寧映寒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不少擠在後排的百姓都想湊到前排看看熱鬧。

  似是聽到這邊的動靜,那明豔動人的女子向這邊看了一眼,眼神裏帶點笑意,雙瞳剪水,看得人一時癡迷。

  她身上沒什麽多餘的裝飾,隻一條發帶將綢緞般的長發高高束起,既不帶耳飾也未佩釵環,但仍然美得讓人心動。

  若是有文人墨客在此,也許會吟上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但此時此刻,此地隻有些樸實的老百姓們。

  “李老三,你不是一直說想看看這長寧郡主到底是真好看還是被吹出來的?”一道聲音問著,“現在見到了,你覺得到底好不好看?”

  被稱為李老三的男子看著寧映寒的背影:“我覺得,我的評價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寧映寒不隻美在那一張臉,裝點她的,還有那種千錘百煉出來的氣質。

  李老三並隻知道如何形容,他隻覺得這般女子,他的評價如何,對她又有什麽影響呢?

  旁人沒聽懂他的話,茫然看他一眼,隨即又被那些身著銀甲的兵士們吸引走了注意力。

  晉王站在高高的祭壇之上。

  萬人跪拜,山呼萬歲。

  今日便是晉王正式登基的日子,欽天監算出的吉日。

  走完這一整套流程,晉王正式成為了大啟朝的皇帝。年號元康。

  寧映寒站在眾臣前方,最靠近祭壇的地方。據說,從沒有哪位公主,可以站在這個位置。

  她看著這一切,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那本書中,晉王慘死的結局,已經徹底被她改變了。

  寧映寒突然有些好奇,如果那位穿書者再回來,看到這山河易主,不知會作何感想。

  “映寒,成淵,上來。”她在這邊胡思亂想,卻被台上的晉王,不,元康帝叫上了高台。

  “傳朕旨意,封朕長女寧映寒為公主,”元康帝下了他登基以來的第一道旨意,“賜號安國。”

  安國公主?

  沒人想到這位帝王上位後的第一道旨意,竟是給自己的女兒加封。更何況,這個封號,安國?未免太重了些吧?眾人心中驚疑,但自然沒有誰會沒眼色到開口頂撞新帝第一道旨意。

  元康帝似乎知道眾人心中在想什麽:“安國公主於元平十八年護朕次子次女入京,一力護持,又於半年前抱著必死的決心獨身留京為質,離京後在領兵時多有建功。可以說,沒有安國公主,就沒有今日的元康帝。無論是從父親這個身份對她的虧欠,還是以帝王身份對她的封賞,安國這個封號她都當之無愧。”

  這個解釋一出,眾人也再無異議。

  寧映寒的功勞,確實是值得賞上一賞。

  有人難免回想起當初那場宮宴,當時在場所有人都驚懼不已,一句話都不敢說的時候,長寧郡主那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模樣。

  絕代的美人手持一杯桃花酒,“敬在座諸位一杯,敬你們即將見證的曆史”。言猶在耳,但當時在場的人誰也沒想到,他們真的就見證了一段山河易主的曆史。

  那場宮宴,隻要經曆過的人誰能忘懷?

  元康帝又封了寧成淵為楚王,隨他打江山的諸位將軍也各有封賞。

  至於晉王妃、寧念暖、寧成瀾等人,要等他們至京時再行賜封。

  元康帝要做的還有很多,逃跑的皇帝還沒有抓到,還要整飭朝堂,重建邊軍,還有些人需要清算。

  武平侯當然是要被清算的人之一,元康帝已經請了童學士的遺孤回京,待人一到,便是他的受審之日。

  武平侯大概也猜到了這一點,動作迅速地求見了寧映寒。

  元康帝把宮中除帝後寢宮外最好的宮殿賜給了自己的女兒,但寧映寒不太願意待在宮裏,此時仍住在之前在京裏住的宅子。

  元康帝也是無奈,寧成淵身為成年皇子,要出宮建府自不必說,寧映寒卻也不願意住宮裏,隻希望念暖和成瀾這兩個乖孩子到時候不要也被哥哥姐姐帶的天天往外跑才好。

  武平侯上門後,聲淚俱下地請求寧映寒的原諒,甚至下跪賠罪,說以前是自己不懂事,得罪了公主殿下。

  “過往的那些小事,我不會與你計較。”寧映寒淡淡地讓他起身。

  還未等武平侯露出喜色,她又補充道:“但童學士一案,會交於刑部審理,此案我不會插手,該如何就是如何。”

  武平侯麵色慘白,但當初無權無勢的寧映寒就敢對他動手,此時已成了安國公主的寧映寒他又哪敢繼續糾纏?

  他失魂落魄地打算離開,卻正巧撞上了進門的寧成淵。

  這位新晉的楚王很是不滿地看他一眼,問清他的來意後,更加惱怒:“我妹妹當初在京孤立無援之時,你這個做舅舅的仗著她柔弱可欺沒少欺辱於她,此時又有何臉麵上門求情?”

  武平侯欲哭無淚,到底是誰欺辱誰啊?

  他目光呆滯地看了一眼寧成淵口中“柔弱可欺”的妹妹,試圖把寧成淵口中的形象與那位懟過他、威脅過他、打過他、拐過他的女兒、對他的□□和心靈都造成過極大摧殘的寧映寒聯係起來。

  不得不說,父親和兄長總覺得寧映寒這個小可憐在京城沒少被人欺負,實在是個極大的誤會。

  武平侯被寧成淵的顛倒黑白刺激到了,離開的時候雙目發直、失魂落魄,連寧映寒都忍不住向他投去了同情的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