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章 半個學生沈三娘
作者:約翰牛      更新:2020-08-14 02:35      字數:2662
  一行人各有心思地抵達韓記營寨,司馬橫如展示特製竹牌帶領著眾人魚貫而入。

  隻見營寨中秩序井然,並無多少安保人員,也沒有大批人員接待,反倒是在主屋傳出朗讀之聲。

  秦會之與呂通是臨時決定巡視,對此並無非難之意。

  出於職業習慣以及一路行來所見所聞的慎重,秦會之向司馬橫如提出是否可以察看讀書的所在。

  他想看看,目前流民稚童的學習場景,以便判斷韓記高層辦學的真實態度,到現在他還是對韓逍遙這個首領人物保持著相當的戒心。

  司馬橫如並沒有阻攔,擺出悉聽尊便的姿態,眾人便循著讀書聲來到主屋窗外。

  透過窗戶可以看清,原本諾大的主屋可以坐立百人,如今隻有十餘名稚童搖頭晃腦誦讀,其中還有若幹是女童。

  正麵牆上掛著一塊黑黝黝的木板,上有白粉塗寫的字跡,學童並無課本紙筆,隻是盯著黑板熟讀記憶。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原來是啟蒙的《百家姓》,秦會之點點頭,表示認可。

  雖然條件簡陋,但這年頭書籍昂貴,學子們大多互相借閱書刊,有條件的買回紙張抄錄已是難得,韓記學堂如此土法上馬實在無可厚非。

  待秦會之看見帶領學員們頌讀的居然是一名女童,頭上兩個發髻紮著紅頭繩,看著尚未到豆蔻之年,卻一本正經地領讀。

  再聽仔細,學員們並非將百家姓全文誦讀,而是節選了前四句十六個字,大概是擔心貪多嚼不爛的用意。

  就在眾人感歎之餘,忽然有稚童說道:“三娘姐姐,你看滴漏沒水了。”

  領讀女孩正是韓記財務主管沈三娘,看看一旁懸掛著的瓦盆,果然不再滴水,便說道:“嗯,那就下課,一刻鍾後都要回來學習算術!”

  “嗷~”十幾名孩子早就憋壞了,從座位上站起身衝著三娘鞠躬後撒歡地跑出了屋子,在空地上玩耍起來。

  這一幕令秦會之呂通大惑不解,上課期間還可以自由玩耍一刻鍾?

  司馬橫如雖然也有些不理解,但韓逍遙最終還說服了他,按照接近後世的課間作息時間。

  一節課半個時辰,課間自由活動一刻鍾,上午三節課,下午兩節課。

  “這叫作‘勞逸結合’,或者比作一張一弛的文武之道,這兩日我測試過,對於孩子們的功課並無明顯不利,待試行月餘再做考量。

  至於女童求學,也是本著‘有教無類’的辦學宗旨,而那名領讀女孩隻能算半個學生……”

  半個學生?

  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是女娃娃付不起束侑嗎?

  “不是這樣的,三娘子還有助講的身份,於普通學子而言其可稱半師。”

  哈哈,這樣的娃娃也能當作助講,號稱半師?

  得知其原為大名府富農之女,此前並無私塾就讀經曆,秦會之舉步進屋,有心考校一番。

  沈三娘忽然見到司馬橫如及一幹人等進入課堂,站起身上前問候。

  “司馬爺爺好!各位叔伯們好!沈三娘有禮了!”

  司馬橫如簡單介紹了秦會之的情況,問道:“三娘子,秦大人當年高中進士及第,現為東京太學學正,有心考校你這三天的學識,且好好作答。”

  “是!”沈三娘回答的幹脆利落,沒有絲毫膽怯的感覺。

  先考《百家姓》,沈三娘從趙錢孫李一直背到金魏章雲,而且還能寫出前八個姓,雖然用石膏條在黑板上寫的不算工整,但筆畫都沒錯。

  因為聽到他們還要上算術課,於是接著測試最初級的加減法,靠著黑板上演算,一百以內的沈三娘都做的準確無誤。

  看著蚯蚓般的字符以及豎式演算法,得出來的答案竟然分毫不差,秦會之歎為觀止之。

  誇讚之後隨口問道:“這可是大食數字?這種新奇的算式極為便利,是何人傳授於你?”

  三娘爽快地回答是韓大哥教的,自己隻用了三天就學會了。

  雖然不清楚韓逍遙從何得知,但沈三娘的聰慧也是無可置疑的,尤其在算術領域遠超同齡稚童,稱一句“神童”毫不為過。

  當孩子們結束課間活動,返回課堂時,秦會之即興勉勵孩童,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為朝廷為官家效力。

  又在司馬橫如的提議下時板書蒙學《千字文》開篇四句十六個字,並做了深入淺出地講解。

  即便是初次使用石膏粉筆在木板上書寫,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依然寫得極為漂亮,使得原有同列板書相形見拙。

  領讀兩遍之後,見沈三娘已經熟讀通順,便與學生們話別離開。

  司馬橫如見多識廣,知道秦會之與書法上極有天分,再看看自己寫在黑板上的字,心生蕭瑟。

  這年頭的年輕人,一個兩個都這麽變態的嗎?難道我真的老了?

  唉~不服老不行哦!

  行走在營寨裏,得知諾大的營寨隻居住著傷者和孤寡的婦幼數百人,其他人等包括韓逍遙一律住在草窩中,秦會之越發想見到這位神奇的韓會長。

  這個少年是怎麽想的,他將一盤散沙的流民聚攏在一起的會作些什麽?他又會怎樣改良土壤沙化、鹽堿化的問題?他有足夠多的錢財米糧救濟流民嗎?

  很快,他就見到了傳說中的青衫少年,甚至不需要介紹,秦會之一眼就確認了對方。

  瘦弱卻有神,俊朗而謙和,這種感覺……對,這便是“君子如玉”的最好注釋。

  當秦會之進入營寨時,以韓逍遙為首的荒原大小巨頭正明爭暗鬥地激烈交鋒,當他再三確認得知來訪者姓名之後,也不免為之失神。

  對於這位九品的秦學正,曆史上其從金國南歸之後的所作所為,曆朝曆代已經蓋棺定論。甚至牽連到其夫人王氏,也不得不陪他跪在嶽爺爺的墳塚前,供後人唾罵淩辱。

  史料記載北宋滅亡前,秦學正位卑未敢忘憂國,屢屢提出後世看來正確的建議,可惜未能獲得統治者的認可與重視。

  從人性來分析,幾乎沒有任何人在無緣無故的情況下,會背叛民族國家,尤其獲得過進士及第的榮耀,以及自幼忠君愛國的思想熏陶下的秦會之。

  當然,人是會變得,對於其在金國那段不堪的日子裏遭遇了什麽,後世不得而知,不過客觀來說,在被女真北虜之前,秦會之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並無明顯過錯。

  這人,可以見一見。

  韓逍遙之所以重視流民學堂,主要是基於兩點考量。

  於公,持續教育是團隊強大興盛的先決條件;於私,是韓記以小博大揚名立萬的最好杠杆。

  韓記商會會長,絕大多數官員會笑臉相迎,可在他們眼中,你與肥羊是同義詞。

  韓記學堂山長,恭喜你獲得登堂入室坐而論道的待遇,畢竟文化人的圈子就是這麽耿直!

  偉人說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偉人還說過:這個陣地你不去占領,對手就會占領。

  君子之道,無非文攻武衛!

  左腿商會,右腿學堂,手執安保利刃,假以時日可稱雄天下。

  所以,這位秦大人,必須好好地談一談!

  再怎麽說,來者都是客嘛!

  (沈三娘:下麵我給大家表演一段歌曲《賣報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鮑的小行家……韓逍遙:???坑爹的小郎君吆,起的啥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