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章 三日之約
作者:約翰牛      更新:2020-08-14 02:35      字數:2927
  雙方都忙了一上午,作為地主,韓逍遙也準備了午餐招待客人。

  秦呂作為貴賓。

  韓記五大股東,以及學堂代表司馬橫如作陪客。

  得益於每日運送鮮魚進出東京城,韓逍遙特別購置了一些急需的藥材、糧食、農具、竹木、布匹、文教用品等物資,另外還有不那麽寒酸的幹果茶點酒水以及食材等。

  午餐,韓逍遙稱為工作餐,采用分餐製,就餐之人吃得都一樣。

  一壺篩酒,一份雙倍魚膾,一份叫花雞,時蔬,鮮果,銀耳羹,主食為米飯與花卷。

  雖然極為簡陋,但秦會之依然能看出,烹製與菜品組合還是花了心思的。

  荷葉包裹的叫花雞香嫩肥美,又大又白的花卷鬆軟可口,皆為秦呂二人所不曾聽聞過的食物,但品嚐之後卻印象深刻。

  經曆過後世大華夏美食鋪天蓋地的陣仗,諸如黃泥?荷葉?香料?雞=叫花雞,酵母?麵粉?蔥花?蒸籠=花卷,此類簡便易行的烹飪技巧韓逍遙也沒有敝帚自珍,指點了夥夫幾句便不再多問。

  雖然今日首次嚐試,但看到秦呂二人果然有所偏好,便安下心來。

  都說自古以來華夏人的腸胃相差無幾,從這兩款後世美食來看,通殺!

  司馬橫如飲食有道,三娘、孫誌、張誠倒也算規矩,唯有二娘吃的狼吞虎咽無所顧忌。

  秦會之屢次為之瞠目,連三娘都羞紅了臉,韓逍遙卻任之隨之,更是將自己的叫花雞送予二娘。

  二娘自不會嫌棄,確定韓逍遙確實真心相送,道謝過後便眉開眼笑地大快朵頤起來。

  秦會之看看韓逍遙,再看看沈二娘,莫名覺得兩者都是妙人。

  通過餐前的相互介紹,秦會之發覺,這韓記真的很有意思。

  十六歲的少年當會長,十四歲的傻丫頭管生產,十二歲的小才女管賬目,彪悍的屠戶統帶民夫,新晉的廂兵都頭亦步亦趨,年邁老叟主持文教,自己身邊這位八麵玲瓏的吏員,更是拉下身份合夥做買賣。

  這麽看來,小小會長是打算吃定我了麽?

  我,秦會之,政和五年進士及第,豈能如這般等閑之輩任你操控?

  工作餐後,其餘人等各自歸位,會客室僅剩韓、司馬、秦、呂四人。

  寒暄幾句,便進入正題,司馬橫如剛開口,秦會之便順勢將話題引到上午的荒原協商大會上。

  “喜聞流民自救會剛剛落幕,見韓會長一身輕鬆,想必定有佳音,不知秦某猜得對否?”

  這個問題,司馬橫如也不知詳情,此時不便接話。

  這個問題,呂通同樣格外關注,他與馮豫著眼點不同,認為韓記一統流民,確實能起到安定局麵的作用。

  而且以韓逍遙的行事手段,隻要不觸犯對方核心利益,還是比較好說話的,至少能取得雙贏的結果。

  但白軍師比馬八斤更為狡詐,也更善於偽裝,如今對韓記肯定提高警惕,若是硬碰硬打敗對方,韓記不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幾乎不可能。

  韓逍遙忽然無奈地笑著說道:“非常抱歉!這次秦大人可真是高估韓記了!

  今早協商時,韓記提出聯合管理統籌規劃的方針,取得了大多數頭領的認同,唯有白軍師一方仍堅持劃區管轄互不幹涉的分裂意見。

  雖經韓記與其他各方一再讓步,卻依然未能與白軍師達成共識,不得不說頗為遺憾。

  但我個人認為,既然有第一次協商就會有第二次,隻要雙方願意拿出誠意,荒原之上安定繁榮的局麵一定會到來!”

  韓逍遙隨即命人取來《首屆黃河北堤荒原會談紀要》(下簡稱《紀要》,交與秦會之過目。

  秦會之瀏覽之下,又是一番驚訝,紀要中明確記錄了各方代表的具體意見,同時還保留了每一位代表的簽字畫押與指印。

  從中可以明顯看出,對於聯合統籌的提議,韓記、塗家、祝氏均表示支持,八大王中立,白軍師明確反對。

  這無疑凸顯了白軍師是荒原唯一的不安定因素。

  憑著這份紀要,韓記掌握了大義,即便將來主動進攻白軍師也是師出有名。

  將這份三四頁不起眼的《紀要》交還韓逍遙時,秦會之卻再無半點輕視之意。

  不怪馬八斤白軍師之流愚蠢,實在是韓逍遙太過於妖孽!

  聚民心,謀發展,合縱連橫,驅狼吞虎,這是典型“內聖外王”的帝王術!

  假以時日待其羽翼豐滿……又會是何等氣象?

  秦學正不敢再想下去了。

  “咳!”

  秦會之端起茶盞抿了一口,整理思路後說道:“若是白軍師一直固執己見,韓記又當如何?”

  這句話實際上包含了兩層意思,韓逍遙人情練達,自然不會認為正式洽談時,以秦會之的智商會無的放矢。

  說白軍師固執己見,表明對方認可自己的聯合統籌主張。

  單問韓記如何,則在試探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把握。

  “謝過秦大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無論是誰,妄圖對抗民心必然徒勞無功。如今民情似火刻不容緩,為爭取萬餘民眾之福祉,為表示韓記的殷殷誠意,我等將恭候三日!”

  三日?

  隻用三天,韓記就能做好對付白軍師的準備?

  秦呂二人再度交換視線,都看到了不可置信的眼神。

  從人數對比上看,白方號稱敢戰士千餘,韓方安保隊員不足五百,白方優。

  從攻守態勢上看,白方本土作戰密集防守,韓方則深入敵腹以少打多,白方優。

  以百無病的智謀,必定吸取八大王潰敗的前車之鑒,強化三營之間的配合與聯絡,很可能采取同攻同守策略,防止韓記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

  任你韓逍遙再神奇,由於人數短板的製約,注定不可能僅僅三天就擊敗白軍師。

  但是,兩人都沒有勸阻的意思,呂通希望兩方都打得頭破血流元氣大傷最好,他可以兩邊撈好處。

  秦會之認為韓記勝了,大力扶持韓記學堂對自己有好處,若是輸了也不虧,同僚的炭補已經落到自己手裏。

  閑聊期間,韓逍遙妙語連珠,眾人時而大笑不止,隨著時間流逝,秦會之呂通提出告辭。

  到了營寨門口,二娘也帶著捕魚隊返回,韓逍遙安排給秦呂二人各備了一筐鮮魚,聲稱不值錢的土特產。

  一筐魚三十餘斤,市價平賣也要價值百貫,秦呂二人也沒有推辭,卻對韓逍遙心生好感。

  秦會之上車之際,卻見元十四帶著一隊人抬著兩筐鮮魚向東而去,隨口問道:“元隊正意欲何往?”

  元十四也隨口答道:“韓先生讓俺送兩筐魚去白軍師的大營和左營……唉,俺這熱臉去貼冷屁股,指不定被人家怎麽取笑呢?天色不早,秦大人一路順風,俺也要緊走慢趕的才行……”

  說罷,元十四歎息著送魚去了。

  咦?白軍師有大營、左營與右營,唯獨右營不送……

  秦會之忽然想到一個典故:二桃殺三士。

  呂通當然也知道這個挑撥離間的經典案例。

  “韓會長使得一手好計謀!”

  韓逍遙哈哈笑道:“哪裏哪裏,隻餘下五筐魚,雖說為了荒原安定示好白軍師,但韓記總要留下一筐照顧自己的老弱病殘,實在是迫於無奈啊!”

  呂通嘿嘿直笑,要不是知道你小子無利不起早,我還真就信了!

  秦會之卻意有所指地問道:“韓會長準備每天都送兩筐過去嗎?”

  “看情況吧,若是明日魚不夠多,大概隻能送給左營一筐。”

  秦會之提醒道:“聽聞白無病博覽群書足智多謀,二桃殺三士可能適得其反。”

  韓逍遙點點頭,看著元十四的隊列,隨意笑道:“本也沒想著成功,看不看破都無礙大局。”

  秦會之很是驚訝於韓逍遙的灑脫,覺得對方的心思實在難以琢磨,反正三日後見分曉,便不再糾結乘車歸去。

  (韓逍遙:賣魚嘞,賣魚嘞!白無病:老子吃兩條魚是看得起你,還敢收錢?韓逍遙:怕是我這魚好吃不好吐啊!一刀揮出,白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