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神奇的戰術(上)
作者:青椒      更新:2020-10-13 07:42      字數:2589
  1939年8月底,莫斯科郊外,米哈依爾戰鬥群訓練場。

  霍津少將正端立在掩體中,觀看前方一個內衛軍步兵班的進攻訓練。

  作為享譽世界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霍津少將在工作繁忙之餘,竟能抽出時間來觀看這種小規模的班組訓練,實在是一件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

  要是換成其他部隊,敢提這種要求,多半連霍津少將的麵都見不到,就被他的助理給輕易打發了。

  開什麽玩笑?

  伏龍芝軍事學院可是蘇聯軍隊中的將帥搖籃,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美國西點軍校,以及法國聖西爾軍校並稱為世界“四大軍校”。

  通常就算招募新生,學院要求至少也得是營團級以上的優秀幹部,像眼前的這些班長和列兵,就連走進學院大門的機會也沒有。

  但今天,霍津少將還是隻能耐著性子,跑來觀看這些士兵們表演。原因無他,隻是這些內衛軍士兵們的身後,站著一位風頭正盛的大佬——米哈依爾。

  說起這個米哈依爾,霍津少將就有點頭疼,也不知道他怎麽就說服了中央高層,不但拿到了裝備調整權,甚至連部隊訓練也要插手。

  你說你一個內務部出身,平時管管兵工廠就算了,怎麽偏偏手要伸這麽長?當我們這些搞戰略戰術研究的,都是飯桶麽?

  米哈依爾離開莫斯科前,就曾找過霍津少將,希望伏龍芝軍事學院能夠采納他的一些建議,增加在教學計劃中,並擴大每年的招生人數。

  雖然米哈依爾在遠東打過勝仗,但在霍津少將看來,這些不過是小規模的戰役衝突,還不足以表現出什麽,便委婉的拒絕了。

  誰能想,米哈依爾非但不生氣,反而立下一個賭約,說是過些日子給他看些好東西,如果看完霍津還不心動,那此事便就此作罷。

  看著眼前稀拉散開的十幾個步兵,霍津滿臉狐疑的看向身邊的米哈依爾,那表情仿佛在問,這就是你給我看得好東西?

  周逸龍嘿嘿一笑,也不說破,示意對方繼續往下看。

  米哈依爾戰鬥群剛剛成立時,周逸龍就交給安德烈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挑選精兵強將,首先搭建一個教導營出來。

  這個教導營全部由老兵和精銳士官組成,戰術素養和理解能力極強,他們的訓練計劃,自然也是周逸龍親自擬訂。其目的,就是優先消化周逸龍給出的先進戰法,然後再示範推廣給全軍。

  今天最先出場的這一個班,就是來自戰鬥群教導營。

  內衛軍的步兵班,目前擬訂是12人,其中班長和三名士官裝備火力凶猛的衝鋒槍;一個兩人機槍小組,機槍手裝備一挺DP27輕機槍,

  副射手裝備一把步槍;最後剩下的六名士兵,全部裝備步槍。

  這種配置,在蘇軍中還算正常,隻是衝鋒槍數量有點多,霍津少將隻是瞟了眼,也沒多說什麽。

  隻是當他的目光,無意中落到那些士兵手中的步槍上時,卻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咦:

  “這是……SVT—38半自動步槍?”

  “正是,不過它們已經被改良過了!”

  周逸龍得意的一笑,SVT在二戰中可是一大法寶,從名字上就能聽出來,它屬於射速極高的“半自動步槍”,而不是那些傳統老式的栓動步槍。

  SVT使用10發彈匣供彈,槍口初速840米每秒,有效射程高達800米,精度威力上接近莫辛納甘,射速上則是完全碾壓。

  早在1938年時,蘇聯就研發出這種武器,並持續改良出後人熟知的SVT—40型。

  這種步槍是如此優秀,就連德國佬也心動不已,後來參考它研製出了自用的G43步槍。

  但奇怪的是,這麽優秀的半自動步槍,卻在蘇聯陸軍中評價不高,士兵們反複抱怨它可靠性不佳,容易出現故障。

  反倒是蘇聯海軍步兵對它的評價很高,大量裝備了一批。

  前世周逸龍曾專門查閱過資料,最後發現,問題並不是出在槍上,而是出在使用它的人身上。

  SVT雖然性能極佳,但作為半自動步槍來講,它的內部結構較為複雜,需要專業的保養知識,才能維護它正常使用。

  而這一點,隻有在接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海軍身上,才能得到體現,對於陸軍來說,還是皮實耐操的莫辛納甘和波波沙更稱手。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周逸龍才沒有考慮SVT的大量生產,隻要能滿足內衛軍和特殊兵種的使用就足夠了。

  現在霍津少將看到的,就是手持SVT半自動步槍,頭戴藏藍色大簷帽的內衛軍精銳步兵。

  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這一個班的內衛軍士兵,換上莊嚴的新式軍帽,再拿上清一色火力強大的武器後,還真給人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

  當然,霍津少將作為軍事專家,顯然不會隻在意這些,他很快注意到,這個班的士兵展開後,迅速呈現出一個從未見過的奇特陣型。

  他們熟練的分成三個小組,每組三人,各由一名手持衝鋒槍的士官帶領兩名步槍手組成,組與組之間保持距離,呈現出一個清晰的“品”字形結構。

  班長走在品字形中央,與此同時,兩人輕機槍小組也跟隨班長行動。

  看著,看著,霍津少將的眼神就慢慢認真起來,他發現這個看似簡單的結構,卻包含著許多重要的軍事原理。

  首先,一個小

  組在前,兩個小組在後,非常便於試探對方火力。而身後的兩個小組,也可以用交叉火力,隨時支援前方的第一小組。

  至於班長居中的好處是,可以隨時指揮三個小組行動,並且,輕機槍在班長控製下,可以更好的發揮出支援火力。

  這是什麽陣型?

  他剛剛準備開口詢問,卻見身旁的周逸龍,拿出一個大話筒,對著訓練場大喊道:

  “攻擊受阻!立即處置!”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訓練場上傳來重機槍的空包彈掃射聲,走在最前方的第一小組立即匍匐在地,模擬出攻擊受阻的情況。

  但很快,位居中央的班長就反應過來,他一邊組織輕機槍進行壓製反擊,一邊指揮身後的兩個小組,從側翼展開,迎著假想的“敵軍機槍陣地”包抄上去。

  霍津這才吃驚的發現,原來這個陣型並不是一成不變,它的三個小組可以靈活變動,互相變換出攻擊、掩護、支援的角色。

  當一個小組進攻時,必然會得到另外至少一個小組的火力掩護。

  進攻小組會使用熟練的戰場動作,低姿態快速突進一段距離,然後果斷停下,躲避敵軍火力打擊,同時準備掩護其他小組躍進。

  在這種交替戰術下,不但能有效牽製對方火力,更是能極大的減少己方傷亡。

  麵對如此優秀的戰術,霍津心動了!

  此時二戰各國,雖然也有班排級進攻戰術,但根本沒有眼前的這麽靈活高效。

  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忍不住看向周逸龍問道:

  “快告訴我!這到底叫什麽戰術?”

  周逸龍哈哈一笑,自豪的揚起頭說道:

  “這個,就叫做三三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