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開會(中)
作者:青椒      更新:2020-08-08 04:10      字數:2680
  朱可夫也是個天生氣場強大無比的人物,絲毫沒有受到布瓊尼元帥影響。而且,他手中還帶了一打精心準備的材料,明顯是有備而來。

  隻見朱可夫慷慨激昂的論述道:

  “關於坦克缺乏協同作戰,導致攻堅能力不足的情況,我們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既然在傳統戰爭中,騎兵可以拖掛機槍和火炮進行協同,那坦克為什麽不行?

  誠然,坦克的行軍速度較快,重型設備和步兵難以跟上,但我們為什麽不轉換下思路,給大炮和步兵都裝上履帶,讓他們也成為機械化兵種的一員?

  而不是反過來,讓坦克去遷就步兵、騎兵和炮兵的速度,這就白白浪費了坦克寶貴的機動能力…………”

  朱可夫的這番話,正是他自己多年摸索以及跟周逸龍長談受到的啟發,接下來他還列舉了許多在諾門罕實戰的數據,來證明坦克在得到足夠支援後,能夠發揮極其強大的戰力。

  不得不說,朱可夫的研究是非常充分的,這一番引經據典,立刻得到了蘇軍中很多新銳將領的讚同。

  比如,坐在周逸龍身旁的科涅夫,就顯得大受鼓舞,一看就是個坦克派的堅定支持者。

  但布瓊尼能夠成為一代戰神,顯然也不是那麽好打敗的,他很快抓住了朱可夫沒能解決的問題,繼續指出道:

  “那坦克的穩定性如何解決,如果在實戰中,大量坦克無故趴窩,會直接影響到行動的成敗!

  而騎兵,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

  這個問題有點偏技術,就連朱可夫都感到難以回答,他皺起眉頭,不覺將目光轉向了身旁的周逸龍。

  周逸龍一看這形式,隻能親自站了起來,他沒有急著發言,而是先拿起手中準備好的兩份圖紙,直接擺在了會議桌的正中央。

  布瓊尼詫異的看了眼周逸龍,不明白所以的發問道:

  “這是什麽?”

  周逸龍昂首答道:

  “T—26和BT—7的改進圖紙,請大家隨意觀閱。”

  布瓊尼好奇的拿起來看了幾眼,但因為這種圖紙實在太過專業,隻能轉向周逸龍道:

  “這能夠說明些什麽?這兩種坦克我們已經進行過多次改進,也沒有徹底解決故障率的問題!”

  周逸龍微微一笑,自信無比的說道:

  “元帥,您擔憂的穩定性問題,其實隻是任何新興技術發展中的一個必然過程。

  隨著時間推移,很快就能解決,比如這兩種坦克,我們結合實戰經驗,再配合兵工廠同誌的努力,它們的機械故障已經完全排除了!”

  布瓊尼一臉不信任的指責道:

  “軍中無戲言,這些都是多年頑疾,你憑借兩份圖紙

  ,就敢擔保問題都解決了?

  胡亂言語,幹擾國防建設,可是要追究重責的!”

  這番話有點重,布瓊尼本以為能夠嚇到對麵的年輕人,誰知周逸龍毫不畏懼,反而一臉堅定的說道:

  “元帥,請您相信,這些都是我跟兵工廠的同誌們反複確認過的,很快,經過改良的坦克就會生產出來,到時隻需實際測試下,就知道真假了!”

  布瓊尼見周逸龍說得如此肯定,一時倒是信了幾分,畢竟是真是假,日後一試就知,想必沒人敢在最高軍委會上開這種玩笑。

  猶豫了一下,布瓊尼決定不在穩定性上繼續糾纏,默默的坐了下來。

  第一回合,坦克派占上風,巴甫洛夫明顯感覺到,位居中央的斯大林同誌,看向周逸龍的眼神中,多出了幾分明亮。

  巴甫洛夫有些嫉妒的想到,這小子的確有點門道,坦克改良的技術竟然也會弄,就算換我是,也會喜歡這種年輕人呐!

  就在布瓊尼坐下時,他身旁不遠處,那個身材魁梧,臉上有道刀疤的騎兵少將卻突然站了起來。

  這位將軍一起身,矛頭就直指周逸龍道:

  “即便故障問題可以解決,我也認為,大兵團的裝甲部隊,不適合我國國情!”

  周逸龍並不認識這位將領,正有點發懵,一旁的科涅夫,突然拉了下他的衣袖,小聲說道:

  “尼基金少將,騎兵第6軍軍長。”

  周逸龍精神一振,能夠在戰前番號排名前六的,可都是蘇聯騎兵中的精銳主力,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日後的衛國戰爭中,改編成了光榮的近衛軍。

  隻是這個騎兵第6軍比較慘,因為開戰時,他們隸屬西部特別軍區,而當時西部特別軍區的負責人,正是巴甫洛夫大將。

  後麵的事情不用說了,因為巴甫洛夫的錯誤指揮,西部特別軍區白白錯過撤退的最佳時機,損失了高達60%以上的部隊。

  在這場災難中,騎兵第6軍沒能突圍出來,一直堅持戰鬥到最後,其軍長尼基金少將,也光榮的戰死在自己的崗位上。

  一想到這裏,周逸龍便對這位頑強戰鬥到底的少將,多出幾分敬意,他頗有耐心的詢問道:

  “為何這麽看?將軍請講!”

  尼基金少將一開口,還真的講出了一條細致的客觀規律:

  “大家知道,我國的主要交通幹道,都以泥土路為主,公路較為稀缺,一旦下雨,路麵就會變成半沼澤的泥地狀態,坦克極容易陷入爛泥中趴窩。

  在這種情況下,大兵團的裝甲部隊極難機動,隻有輕裝的騎兵部隊,才能保有一定突擊能力。

  另外,我國領土麵積龐大,人口卻並不算多,很多

  土地,都是沒有開發過的森林地帶,在這些地區,坦克也是難以行軍的,隻有騎兵可以穿越。

  因此,保留大規模的騎兵突擊集團,才是更適合我軍的發展思路。”

  周逸龍聽得兩眼一亮,這家夥還真有料啊,在諾門罕時,日軍戰車第1團,就因為下雨,在爛泥地裏掙紮了許久,成為最後趕到戰場的日軍主力部隊。

  曆史上也如此,德軍進攻西歐諸國時,因為那些發達國家都修建有完備的公路體係,貫穿全國,導致德軍隻要突破守軍防線一點,其裝甲兵就能沿著這些公路長驅直入,造成極大危害。

  但入侵蘇聯時就不行了,蘇聯經濟相對落後,國土麵積又很巨大,想要修建貫穿全國的公路體係,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大部分時間,德軍坦克都隻能在泥土路上飆車,這要是不下雨下雪還好,一旦下了,那就是不堪回首的慘痛經曆。

  可以說,尼基金少將雖然長相粗獷,但心思卻很細膩,這種細節也被他精準的把握到了。

  他的這個問題一出,不但朱可夫皺眉深思,就連另一邊的科涅夫也陷入了沉寂。

  善於察言觀色的巴甫洛夫,敏銳的注意到,最高領袖斯大林,先是對尼基金少將報以了欣賞的目光,隨即又露出饒有興趣的神情,目不轉睛的注視著周逸龍,似乎在看一場好戲,就看他有無辦法化解了。

  巴甫洛夫忍不住扭過頭,向周逸龍看去,隻見這沒心沒肺的家夥,依舊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要是手裏再插上一把折扇,簡直就是羽扇綸巾的東方神棍了。

  仿佛一切盡在掌中,隻見周逸龍不慌不忙的說道: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也考慮到了,並且,已經有了妥善的解決辦法!”

  “什麽辦法?真的可以解決嗎?”

  這次發言的,卻不是尼基金少將,而是有些迫不及待的科涅夫將軍,他的表情全是期待,就像一個渴望新玩具的大男孩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