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震動世界(下)
作者:青椒      更新:2020-08-08 04:09      字數:3512
  1938年9月16日,張伯倫從慕尼黑飛回倫敦,當晚就召開內閣會議,在同僚麵前大肆鼓吹,隻有把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才能避免戰爭。

  他很快又邀請了同樣軟弱的法國總理達拉第,到倫敦會談。

  9月19日,英法兩國政府飛速達成一致,向捷克政府發出照會,強迫他們接受這個方案。

  由於捷克人民的惱怒和反對,9月20日,捷克政府拒絕了英法建議。

  對此,英法政府十分惱火,威脅捷克政府說,如不改變態度,就要負起“挑起戰爭的責任”。

  英國以不給捷克援助、法國不履行《法捷條約》相要挾,終於迫使捷克政府就範。

  9月21日下午,捷克政府屈辱的照會英法政府,“以沉痛的心情接受英法兩國的建議”,並對捷克人民發表廣播說:“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我們被人拋棄了。”

  張伯倫猶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一般,變得喜不自勝,他到處宣揚自己是歐洲的“和平大使”,兵不血刃的解決掉了一場巨大的戰爭隱患。

  殊不知,正是因為英法兩國的短視自私行為,傷了所有國際聯盟成員國的心,以致後來希特勒大軍突起時,比利時,荷蘭等國紛紛宣布中立。

  英法竟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張伯倫在一片輿論指責中,於1940年很快去世。

  當然,現在是1939年6月,德國還沒有撕去身上的羊皮,張伯倫也因為製止戰爭的功勞,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但這並不代表,整個內閣議會都是他的忠實追隨者。

  伴隨著粗獷的敲門聲,一個洪亮的聲音大聲響起:

  “首相先生,我們需要談一談。”

  張伯倫頭疼地揉了揉腦門,又是那個該死的海軍大臣丘吉爾。

  他粗暴酗酒,性情剛烈,成天幻想著戰爭會爆發,跟溫文爾雅的張伯倫簡直就是格格不入。

  但他親自找上門來,自己又不能不見他,張伯倫無奈的回應道:

  “進來。”

  一陣疾風刮來,張伯倫還沒看清門是怎麽開的,丘吉爾就風風火火的衝到了張伯倫的身邊。

  他高舉著手裏的一份摘要,大聲說道:

  “遠東地區出事了,蘇日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謝謝您,丘吉爾先生,我已經知道了。”張伯倫一臉無奈地攤開了雙手說道。

  “這一次,我們不能再袖手旁觀了,必須在國際上發出我們的聲音,要反對這種肆無忌憚的侵略行徑,如果任由其發展,遲早會引發更大的戰爭。”

  丘吉爾是個極富感染力的人,他一邊高聲發表自己的見解,一邊揮舞著自己的手臂,將整個事情講的熱血澎湃。

  但張伯倫卻一臉的無動於衷,他耐心地說道:

  “我們要做的是安心發展,而不是挑釁那些危險的國家,將英國帶入可能的戰爭災難中。”

  “如果我們將頭縮在家裏,任由他們恣意妄為,才一定會把英國拖到戰爭的深淵。”

  丘吉爾大聲咆哮起來,他對於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早已心懷不滿,兩人已經不是第一次公開發生爭執了。*¥愛奇文學 .i7wx. #!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丘吉爾的無禮行為,讓張伯倫心中很不悅,他板著臉,堅持為自己的觀點辯護道:

  “就算要發生戰爭,也不應該首先由我們英國人開始,隻要我們保持忍耐,希特勒就會逐步將眼光投向東方。這才是我一直保持克製的原因。”

  “你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醒醒吧,首相先生。”丘吉爾開始越說越激動。

  張伯倫已經有點失去耐心了,不希望無休止地跟這個強硬的家夥糾纏下去,開始下逐客令道:

  “好了,我們已經討論過這個話題了,我還有工作需要處理,請幫我帶上大門。”

  “該死,你會後悔的。”丘吉爾“砰”的一聲,甩手關上了大門。

  丘吉爾是一個性格強硬,不屈不撓,極富冒險精神的人。

  如果換一個人,總在首相這裏碰壁,一定會慢慢地放棄這種嚐試,隻有丘吉爾始終如一的,反對張伯倫的軟弱政策。

  這或許跟他早年的經曆有些關係。

  早在1899年,25歲的丘吉爾,以《晨郵報》記者的身份前往南非,采訪英布戰爭。

  在隨英軍士兵行進途中,突然遭到布爾人的優勢伏擊,丘吉爾雖然隻是隨軍記者,但他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奮勇地參加了戰鬥。

  盡管最後寡不敵眾,丘吉爾被布爾人俘虜了,但他卻並沒有就此屈服。

  在俘虜營裏待了不到三個月,當其他俘虜還在戰戰兢兢,麻木不仁地過著日複一日地囚籠生涯時,丘吉爾就極為大膽地獨自一人越獄成功,並在當地一個英國僑民的幫助下逃到了洛倫索—馬貴斯的英國領事館。

  這一事件使得他在英國的名聲大噪。

  1900年,又經曆了幾次戰鬥的丘吉爾終於回到英國,通過越獄事件而聞名全國。

  最後,丘吉爾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從此踏入政壇。

  試問,如此了得的一個人物,怎麽會輕易地屈服在軟弱的張伯倫之下呢。

  丘吉爾看了看手中,已經被他不小心揉碎的那份摘要,狠狠地揮了揮拳頭:

  “你們這些法西斯,我是絕對不會向你們低頭的。”

  …………

  1939年6月2日,中國重慶,黃山官邸。

  空氣中彌漫著一絲緊張的味道,“滴滴滴”的電報聲和文件被翻動時的“嘶嘶”聲交織在一起。

  辦公廳的中央沙盤邊緣,圍滿了戴著各式肩章的中國

  將領們。

  他們不時對著沙盤指指點點,時而激烈的爭論幾句,報務員人來人往的,穿梭在人群之間,及時將各種電文收發出去。

  蔣介石低頭看著沙盤上的中日形勢,皺眉不語。

  自抗戰全麵爆發以來,日軍不斷侵犯中華領土,中國各界愛國人士雖然積極抵抗,但礙於中日兩國間的巨大實力差距,大片的國土一一淪喪。

  到今年為止,大半個中國竟然都被日軍占領,而國家的經濟也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

  再打下去,不但裝備供應不上,甚至連糧食也無法吃飽。

  就在這兩年,國軍中的很多將領,已經支持不住開始叛變投敵,各種醜聞讓蔣介石大為火光。

  可中國是被侵略者,根本沒有選擇停戰的權利,如果不抵抗,就隻能亡國了。

  就在幾天前,剛剛爆發了隨棗戰役。

  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為了解除國民革命軍對平漢線交通的威脅,以三個師團又兩個騎兵旅團的兵力,向隨縣、棗陽地區發起進攻。

  為了阻擊日軍進攻,中國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所屬部隊編為左、右兩個集團軍和江防守軍進行防禦,並積極實行反擊。

  戰至23日,第五戰區部隊先後收複棗陽、隨縣。

  日軍退回鍾祥、應山,恢複戰前態勢,會戰宣告結束。

  雖然國軍擊斃日軍1。3萬餘人,但第五戰區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這還僅僅是一次規模不算太大的會戰。

  而根據最新的態勢來看,日軍似乎又有攻打長沙的意向。

  長沙地處粵漢鐵路中央,又是湘江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其交通位置之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說。

  誰能控製長沙,誰就能控製整個湘江流域,並可以借由鐵路向南北兩側進發,打通武漢與廣州之間的聯係。

  因此,長沙具有極高的軍事戰略價值,一旦日軍進攻,中國軍隊必將死守。

  但能否守住長沙,蔣介石心裏卻一點底也沒有,這由不得他不發愁。

  正在這時,一個機要秘書,急匆匆地拿著一份文件跑了過來。

  蔣介石抬起頭,愣了以一小會兒,才一把接過這份情報。

  他看了沒兩眼,就情不自禁地念了起來:

  “蘇日之間,於5月28日,在諾門罕爆發激烈衝突………”

  “太好了,委座,如果蘇日爆發全麵衝突,日軍主力就會轉為北上,形勢對我們將極為有利啊。”說話的卻是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部長陳誠。

  他的話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大家都是一副麵帶喜色的樣子。

  “日軍主力大半已深陷我國,還有能力同時跟蘇聯開戰嗎?”提出質疑的卻是人稱“小諸葛”的白崇禧。

  他的分析一向比較精準

  ,讓很多人又低頭陷入了沉思。

  蔣介石也拿不準國際形勢會如何發展,可一旦蘇日全麵開戰,對中國的抗戰局麵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幾年,中國實在是打得太苦了,他不能不對這則情報心動。

  即便蘇聯已經支援了中國許多軍火,甚至還派出了軍事顧問團,援華誌願飛行隊,可蔣介石仍舊覺得杯水車薪,日軍就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他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

  蔣介石背著雙手,低著頭,來回踱著步子,發出“咄咄咄”的聲音。

  少頃,他猛地抬起頭來,向恭恭敬敬站立在一邊的軍統頭子戴笠,下令道:

  “馬上搜集情報,分析蘇日是否有爆發全麵衝突的可能……”

  …………

  一個小小的諾門罕,卻牽動著整個世界的局勢發展,無數目光匯集向這裏,在不久的將來,它終將對曆史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