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要體諒“新鄉下人
作者:妖僧普廷      更新:2020-08-06 12:29      字數:3561
  那邊米拉科維奇,去了不列顛,躡手躡腳的開始了商業間諜的大業。

  這邊卡爾·路德維希也大手大腳的開展了他的工廠小業。

  不管是磚瓦廠,玻璃廠,還是木材廠,都是成熟產業,地選好,錢到位,很快就開動起來了。

  既然開動起來,也就沒有卡爾什麽事了。

  畢竟,具體的事務,他也不懂,也不用太擔心,隻要不胡來,現在生產啥都賣的出去,也都掙錢。

  卡爾最近申請幾個專利,一個是空心磚,一個是絮棉瓦,一個是鋼筋混凝土。

  空心磚在強度沒有顯著變化的前提下可以大幅減少重量,在非承重位置上用,有省錢又安全。

  絮棉瓦,其實就是在瓦裏頭加點絮狀的料,就和和泥要放點麥秸一個道理。可以在維持瓦的強度前提下大幅減少厚度,也就是重量。

  鋼筋混凝土更不用說了,直接可以數倍的增加抗拉抗折等性能。

  都是簡單思路和新事物的結合體。

  稍晚也都會有人公開提出,申請專利,甚至早就有人實踐,可能是鄉下哪個旮旯裏的泥瓦匠,沒意識到專利而已。

  與其讓不列顛和法蘭西人把這些專利費收走,那不如卡爾同學親自來收,這個錢,輕鬆又穩定,還能推動社會發展,利國利民利自己,一舉數得。

  當然,這個專利費,對於鄉下,或小城鎮的小作坊是收不到的,但是英法俄奧普,還有荷蘭比利時瑞典等還是有大規模的工廠,能收不少專利費。

  這還有個額外的好處,將來肯定有某些自己用了專利沒付錢的,那就和這些國家打口水官司,你們也用了我的專利沒付款,大家老大別說老二,過得去就行。

  大概算了一下,這些能收上來的專利費,每年都夠他伺候十所八所瑪利亞·安娜公主師範學院這個體量的學校了。

  說到學校,是因為卡爾又和“新鄉下人”瑪利亞公主已經來到這裏。

  這是一周一次的例會,原來是在公主府邸開,現在改到學校開。

  畢竟學校雖沒新建築,但是兵營已經清掃差不多了,學校籌建辦的幾個人,也已經搬進來辦公了。

  在每周的例會上,校長要和學校的投資人講一講進度,公主也要幫學校解決一些校長等三巨頭解決不了的問題。

  “瑪利亞公主殿下,卡爾殿下,現在我們是利用原有兵營,已經完全清掃完畢,可以入學。這些校舍可以容納1500人入住,下半年將迎來第一波學生,估計在1000人左右。”

  巴澤爾校長寒暄過後,就直接把公主和大公殿下最關注的問題先告知。

  “之前也說了,主要是奧語預科班的人為主。他們自己的家庭條件都不算太好,在這兵營的地,艱苦點也可以。”

  這就指出了學員的出身,恰好是符合卡爾和公主的期望,他們也是想以平民和手工業者等為主,而不是地方貴族豪強為主。

  卡爾一開始就和老軍神和瑪利亞公主聊過了,不打算改變已經有了民族意識的貴族和豪強,他們打算團結最普通的平民,來遏製少量的貴族。

  “現在有幾點需要公主殿下能幫我們確認不出問題。”

  巴澤爾身上前探,沉吟一下,還是問了出來。

  “哦,你說。”

  聽到公主的話,他坐的筆直,把問題一一列出。

  “第一個是奧語預科班的教材印製,不知道·····”

  “這個沒問題,我們的印刷機最快速度是每小時印刷五萬張,低速印製的話也在一萬張。隻要你們教材OK,拿過來五個工作日可以給你印製裝訂完畢。”

  卡爾回答,畢竟這是最新的機器。再說了就算這機器歇菜了,不是還有布達佩斯的嘛,來回也不過三百公裏。

  “第二個就是新校舍,也就是正規的教學樓,宿舍,實驗室,食堂等建設,我們已經找人做設計圖。”

  巴澤爾校長一邊說一邊看他們二位的反應,尤其是公主的反應。

  “按目前的進度,就算現在開工建設的話要兩年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也就是,等到明年這個時候招生規模要縮小一點,或讓學生擠一擠?還是再建一點臨時宿舍?”

  專家考慮問題是動態的,巴澤爾這個態度值得肯定啊。

  卡爾看了一眼瑪利亞,瑪利亞點頭,他就回答道:

  “都不用,到時不管是教學樓,宿舍,還是實驗室或食堂都能在一年內投入使用。”

  波特蘭水泥來了,就可以用鋼筋混凝土做承重,加上空心磚來減輕建築重量,再有絮棉瓦的結實耐用,和玻璃帶來的窗明幾淨。

  卡爾對這些效率還是滿認可,比起哥特式,大型動輒十年八年的建設周期,小型建築也要兩三年的建築周期。

  有了混凝土,空心磚,絮棉瓦等“新科技產品”,這個學校教學樓,宿舍等小型建築都能控製在一年以內,甚至半年就能完工。

  而且造出來的房子,看起來輕巧明快,和哥特式的敦實厚重完全是兩碼事,年輕人都會喜歡。

  嗯,晚點還得把搞設計的人請過來一起聊聊,省得他們按照哥特式厚重型規劃。

  “嗯,要是到時有問題,就安排在公主家住,這下你們放心了吧。”

  卡爾看到他們不太相信的眼神,空口白牙的也不好說,又不能賭咒發誓,隻得把公主家府邸拿出來給他們當定心丸吃。

  “公主殿下,招生通告,我們也設計好了,準備發布到整個奧地利帝國,和巴爾幹半島,亞平寧半島,以及黑海北岸的各個主要城市城鎮。”

  副校長杜登匯報一下他主管的招生。

  “杜登校長,目前我們校舍尚未建設完畢,可否等規劃圖和設計圖出來,把規劃也加進招生廣告裏去?”

  “公主殿下,我們是這麽想的,這次廣告先粗略的介紹一下,畢竟第一次招生主要還是伏伊伏丁那地區,也就是諾維薩德的南部和東部的人······”

  卡爾頻頻點頭,覺得工作考慮的不錯,不論好壞,那是本事問題,這認真考慮,就是態度比較好了,再說,都是自己人推薦的,本事肯定也小不了。

  “······明年我們主要幾棟建築都好了以後再在廣告裏詳細介紹一下,那時有圖有真相,效果會更好。”

  “好,杜登校長考慮周全,我們想拾遺補缺都沒機會。嗬嗬。”

  瑪利亞公主把這個西裏西亞人誇了一頓。

  “公主殿下,教材裏,除了奧語預科培訓班,我都采用維也納大學的成熟教材。他們同意免費供我們使用,隻要我們幫他們每本書多印50本即可。”

  來自巴伐利亞的教務長丹尼爾說道。

  嗯,維也納印製成本肯定比我們高,聽到教務長的報告他就猜測到了。

  可以讓普雷斯堡的印刷廠去接他們的活,除了日報這種對時間要求高的,其他印刷生意都可以搶,不管是教材,聖經,還是周刊以及學術刊物。

  維也納和普雷斯堡的鐵路好了,連日報也可以印刷。至於維也納開辦印刷廠,還是低調點好,暫時不去人潮人海中喧囂了。

  “我們的教師都是從哪招聘的?”

  卡爾隨口問了一句。

  “主要是維也納,也有小部分是慕尼黑和柏林等城市。怎麽了卡爾殿下?”

  副校長杜登回答,心有疑問,難道這個你們也要管?過分了啊。

  “不僅僅是維也納,其他的奧語城市,比如布魯塞爾,柏林,漢堡,德累斯頓,法蘭克福,斯圖加特,布雷斯勞都可以,別把維也納給挖空了,哈哈。”

  公主替小卡爾給他解釋一下,並嘲諷一下維也納科教人才不足。

  “隻要是德意誌地區,奧地利語為母語,都可以過來,教授各種客觀的學科。來年我們開曆史課的時候,需要奧地利人過來教課。”

  卡爾還是自己解釋一下,人才嗎,還是要尊重滴,不要產生誤解的好。

  “或者認同奧地利帝國史觀的德意誌人都可以,甚至可以擴大到認同奧地利史觀的非德意誌人,隻要他奧地利語講的好,對哈布斯堡忠誠,對奧地利忠誠,都可以。”

  公主又加了一句補充。

  “如果這幫學生和老師,都和奧地利對著幹,都和德意誌對著幹,那就有違我們的初衷了,瑪利亞姑姑和我,可不想掏錢培養人跟我們作對。”

  卡爾決定再強調一下這個事情。

  “我也希望生活在一個對哈布斯堡,對奧地利友好的環境中,你看,我可以花點錢去創造這個環境。”

  瑪利亞公主把話說到委婉一點,而且她正在這麽做,花錢來創造奧地利式的環境,還有什麽比教育來改造年輕人更快容易的事呢。

  “公主殿下,大公殿下,我們非常理解並支持你們,放心吧,我們這一塊會把關。如果後期發現有人不符,我們也會請他離開。”

  話說到這個份上,三個負責人都清楚這是底線。

  其他的都可以他們三個人說了算,這個必須要遵守。

  他們三個也理解,說到底,這也是人之常情,期望在認可自己支持自己的人身上花錢,而不是在反對甚至要推翻自己的人身上花錢。

  尤其是瑪利亞公主從國際大城市維也納的“城裏人”,跑到這兒成了“新鄉下人”,有失落感,有寂寞感,都很正常,她提這種要求必須要理解,必須得支持啊。

  “最好能在錄用的合同上就有這一條,到時也好依章應對,省的有人說我們把人忽悠過來又忽悠走,也影響你我和學校的聲譽。”

  卡爾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並把三巨頭和學校,和公主等綁在一起。

  這是操作層麵,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六歲的孩子能想到的了,不是說他們老哈家都是半傻不傻的嗎?

  這一波操作下來,幾個人都要對這個小小的卡爾·路德維希大公另眼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