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北意南匈,帝國支撐
作者:妖僧普廷      更新:2020-08-06 12:29      字數:3666
  PS,這章是主角卡爾的近期總結,是本書種田部分的依據。

  ···········

  倫敦那邊鴉片股、東印度股和海東青股,隨著“通商戰爭”的節奏一驚一乍的,自動收割機經過預設買進賣出,也在那揮來舞去割韭菜。

  卡爾·路德維希同學,數錢數到手抽筋。

  他曾有個樸素但猥瑣的想法,就是要把不列顛政府在海東青那索賠的錢賺回來。

  可是,卡爾你個混蛋,我們還沒來得及索賠呢,索賠那也是兩年後啊,你怎麽現在就跑來割韭菜了,此為不列顛畫外音,怒罵。

  而且我們現在打仗的成本還在持續增加呢,雖然多少能搶點,但是真的不劃算啊,做生意和搶的那點,真的不如槍炮彈藥和大兵們的餉銀高啊。此為不列顛畫外音,呻吟。

  卡爾一邊摳摳搜搜算下來,2100萬銀元也就200多萬英鎊,早賺回來了。人心不足啊,他又給自己開脫,錢又不紮手,能多賺就多賺點吧,不要拘泥於目標。

  著名的誰誰誰說的,掙錢,來源於目標,但要高於目標。

  人一有錢了,就不那麽擔驚受怕的,卡爾同學思路打開了,目標也聚焦了。

  從現在起,到1848年歐洲革命,他就盯著兩個地方,一個是北意大利,一個是南匈牙利。

  除了奧地利本身以外,也就北意大利和匈牙利是最有實力的兩個地方,也是1848年鬧的最凶的兩個地方,有實力當然會鬧事。

  嗯,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也挺有實力,也鬧過事,但沒鬧大,加上這兩個地方的德意誌化程度比較高,奧地利語幾乎可以通用了,同化起來簡單。

  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先不說,畢竟他們和德意誌犬牙交錯,大雜居,小聚居的。

  這兩地區有近半德意誌人,非德意誌人裏又有近半講奧地利語的,已經算是七成熟的德意誌人了,或八成熟的奧地利人了。

  隻要其他人不鬧事,把奧地利的褲子扒掉,他們壓根不會起二心。

  回到標題強調的這兩個二貨,北意大利是經濟實力,匈牙利是政治實力。

  北意大利是有薩丁王國這個外力,匈牙利是有馬紮爾獨立這個內力。

  隻要出點成績,稍微有幾個人認可,都會飄起來,然後都想要自立山頭,也不去管到底是自己內在本事大,還是平台給予的機會好。

  這倆二貨都有不切實際的想法。北意大利成功了,有太多僥幸充分;匈牙利沒成功,其實也是必然。

  但,就是這倆貨,把奧地利用來遮掩虛弱的破布條,嘩的一下,給扯下來了,根本不管奧地利受得了受不了,好意思不好意思,就把人扯的光潔溜溜。

  在北意大利,連小小的薩丁王國都敢打你,左鄰右居最知道你病情,說明你身體真的不行了啊。

  在匈牙利,啥都不是的科蘇特都敢挑頭鬧事,最後還是靠國際友人大棕熊幫忙才鎮壓下去,大家就知道你身體快要垮掉了啊。

  看到這些,國內的,那些原來不敢鬧事的也敢鬧事了,那些原來有敬畏的也沒敬畏了。

  看到這些,國際上,原本不敢挑事的也敢挑事了,原本還想輸誠的也不再輸誠了。

  卡爾·路德維希想清楚了,除了這兩地,整個奧地利帝國,其他地方都沒什麽大不了,就先由著它,該怎麽著就怎麽著。

  最多給個建議,多修幾條鐵路,多拉幾條電報,多建幾所學校,多開幾個鋼鐵廠,把硬實力提上來。

  這還是針對帝國內的奧地利部分,和帝國內的親奧地利部分,奧地利越強,奧地利帝國才越穩固。

  北意大利那邊,從教皇國以北,也就是托斯卡納開始,是意大利半島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這個經濟實力是真刀實槍幹出來的,沒半點虛頭巴腦的。

  就算到了後世,這地方也占了整個意大利經濟的七八成,是歐洲四大經濟中心之一,和巴黎、倫敦、慕尼黑經濟圈並列,屬於英法德意四大經濟體的發動機。

  隻要盯住了北意大利,到時一個反攻,把薩丁王國拿下,就和兩西西裏分治亞平寧半島,老軍神卡爾大公和兩西西裏的費迪南多二世算計你多時了。(見第50章)

  匈牙利王國這邊,不去管什麽布達佩斯,因為那兒是匈牙利的貴族地盤,想去搞,除了惹得一身騷以外,也搞不出來什麽東西來。

  也不用管什麽科蘇特,沒他鬧事,都還不好下狠手呢,那些和科蘇特一夥的家夥,就是奧地利帝國身上的腐肉,趁此機會割掉正好。

  科蘇特就是一塊匈牙利民族主義的磚,得謝謝他,引出了匈牙利民族主義的玉,才讓我們有機會把他們一起砸個稀巴爛。

  破而後立,省的將就在那,湊合在那,忍氣吞聲在那,處處受掣肘。

  也就是說,除了北意大利,就盯著匈牙利,盯著遠離布達佩斯的匈牙利,那就是南匈牙利,伏伊伏丁那地區。

  也就是這個地區可以遏製四個“沒一點逼數”的“大”字製造者。

  北麵是“大匈牙利”,西麵是慢慢長大的“大羅馬尼亞”,南邊是自以為大的“大塞爾維亞”。過幾年控製了維丁和尼什,那個“大保加利亞”,得讓他“小”著。

  其實北意大利和匈牙利,這兩地又不一樣。

  北意大利經濟發達,有很強的民族意識,但是又不那麽死板,不會和錢過不去,和薩丁合並生活條件變差,他們也會直接投奔奧地利。

  後來也證明,北意大利離開奧地利照樣是風生水起,也就是說,這是他內在的本事,到哪個平台他都能表現的好。

  而匈牙利,完全是自我感覺良好,離開奧地利,屁都不是,地盤被什麽羅馬尼亞,什麽塞爾維亞,什麽保加利亞,什麽烏克蘭給分割掉大半。

  也不知道那幫家夥要是鬧事前知道這個結果,當時會怎麽做?

  既然匈牙利自身力量不強,就是靠著奧地利的狐假虎威才有那麽點東西,就等到了1848年,打碎他的美夢,打破他的幻想,打爛他的理想。

  匈牙利貴族都在布達佩斯,那兒也是馬紮爾民族感覺最強的地方,那幹脆就不去那折騰了,反正最後也會被兵鋒來回過幾遍,所剩不多。

  那就來南匈牙利,來伏伊伏丁那地區,這兒就算有些匈牙利人,也是不知道自己是匈牙利人的匈牙利人。

  到時候用大量的胡蘿卜加上適量的大棒子,就可以搞定了。

  在北意大利,我們有人和,在南匈牙利,我們有天時地利。

  關於北意大利的人和,往大裏說,為了保護他們,奧地利和拿破侖打了好多次。

  多少士兵葬身於此,多少將軍飲恨於此?而且到最後,也是奧地利把他們從拿破侖的魔抓下解救出來的。

  這是打出來的感情,護出來的感情,加上經濟上聯係也比較緊密,可以一起玩耍的。

  往小裏說,這兒有哈布斯堡家的姻親。

  就連薩丁王國,也是現在奧地利帝國皇後瑪利亞·安娜的娘家。

  在帕爾馬,有長公主瑪麗一家和兩個她的兩個孩子;

  在盧卡,瑪麗公主的盧卡女大公的帽子還帶著呢。(見46章)

  在莫德納,有老軍神卡爾大公的女兒盧多維卡,那是她的領地。

  在托斯卡納,老軍神卡爾大公和他爸媽兄弟姐妹等一堆人留下的痕跡,包括用尿騷味圈定的領地。

  在南匈牙利的天時地利是什麽意思呢?

  是那旮旯窮啊,奧地利科技、經濟什麽對他們都是碾壓,所以隨便扒拉點什麽到南匈牙利,都是高科技,都是新經濟,都是掙錢的家夥事。

  況且這些普通的匈牙利人,塞爾維亞人,羅馬尼亞人,保加利亞人,克羅地亞人,可不知道他們這些不同民族的人。

  他們隻知道自己是奧地利帝國的子民,他們的王就是奧皇。

  隻要他們學會了奧語,他們就是德意誌人,就是奧地利人。

  嗯,還有些在奧斯曼土耳其的鐵蹄下苦苦呻吟的人們,也是奧皇的子民,我們馬上去拯救你們。

  但是你們自己也要努力,要不我先低價賣點槍炮彈藥啥的給你。

  奧地利的科學技術拿過來創造價值,或者增值效率,可就比當地那些陳年舊件高多了。

  卡爾·路德維希在這興風作浪,可比不列顛在印度方便多了。

  先把這些已經屬於奧皇地盤經營起來,富裕起來,吸引那些在奧斯曼鐵蹄下的人們的目光,接著是吸引他們的雙腿和雙手,最後吸引他們的大腦和心。

  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成為大奧地利人,成為一名光榮的,文明的,嗯,更重要的是衣食豐足的大奧地利人。

  過那麽幾年,等橫掃歐洲的1848年革命的時候,北麵的匈牙利貴族,那些所謂的馬紮爾人,還想不服我大奧地利皇帝管教?

  那些新的奧地利人,他們以為自己一直是“大奧地利人”,隻是剛被解救出來的家夥們,就不能允許馬紮爾人胡來,就要過去勸勸,用拳頭勸勸馬紮爾人,好好聽從奧皇的管教。

  你指望這些人能控製住手腳輕重,就如同指望西安鏈子鎖大哥控製手腳輕重一樣。

  到時恐怕就剩下“死的馬紮爾人”和活著的非馬紮爾人。

  南匈牙利就從諾維薩德開始,向南最好能推到尼什,尼什啊,維丁啊這些地方被奧斯曼土耳其壓榨的太厲害,動不動就有起義的地方。

  既解放了被壓迫的同胞,又壯大了自身力量。

  卡爾一邊丫丫,一邊笑了起來,他已經把這兩個地區的老窩選好了。

  北意大利,他選擇了博洛尼亞作為根據地。

  博洛尼亞不管是到南邊的佛羅倫薩,還是到西北的米蘭或東北的威尼斯,或者再遠點西北到都靈,東北到烏迪內,都比較方便。而且這兒的人也比較理性。

  南匈牙利,他選擇了諾維薩德作為根據地。

  諾維薩德北接匈牙利平原,向南可以把控塞爾維亞地區,向西是奧地利的死忠腦殘粉——克羅地亞,向東是德意誌人比例集聚的特蘭西瓦尼亞——卡爾大公的皇伯約瑟夫二世的功勞。(見5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