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不對勁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9      字數:2569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往時的袁姨娘,雖然長相秀麗,但因著女兒蘇玉若的病,臉上總是帶著些愁容,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是暗色的,讓人看了心生不喜。蘇長清生前就不大喜歡往她那裏去。

  但今日的袁姨娘,也不知是本身氣色好了,還是新穿了一身顏色鮮亮的竹青色褙子,薑黃色對襟長衫,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麵容也比往時漂亮許多。

  蘇玉畹心裏生疑,麵上卻是不顯,立起來笑道:“姨娘怎麽過來了?我還說等會吃過飯後去看姨娘和妹妹呢。”

  “姑娘一路辛苦,哪裏還敢勞姑娘過去?”袁姨娘笑道,“許久沒有太太和姑娘的消息,聽到姑娘回來,我便忍不住過來看看姑娘。”

  見得袁姨娘笑得十分舒展,蘇玉畹忍不住問道:“妹妹的身子如何了?”

  袁姨娘臉上的笑容微斂:“還是老樣子,多謝姑娘掂記著。”不過隨即笑容又浮到了她的臉上,“不過她的病指定能好的。前陣子我常到山上廟裏去誦經,又在廟裏給她添了香油錢,這陣子雖然是秋天,冷暖不定,往時她的病最是嚴重,今年卻看著沒怎麽發,可見菩薩還是很靈驗的。隻要我心誠,常去給她誦經,她的病定然能好。”

  這些年袁姨娘為著蘇玉若的病,也算是操碎了心,蘇玉畹憐她一片慈母心腸,即便不信隻靠上香拜佛就能治好病,卻也不好潑她冷水,點頭附和道:“姨娘一片誠心,菩薩為姨娘感動,定能保佑五妹妹健康平遂,一日日好起來。”

  袁姨娘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又把殷氏和蘇世昌等人的情況問了一遍,寒喧了好會兒,這才像是不經意地問道:“姑娘怎麽想著回來了?可是有事?”

  “也沒什麽事,不過是久了不回來,心裏掂記著姨娘和五妹妹,有空了就回來看看。”蘇玉畹自然不會跟袁姨娘說外麵的事,客套著敷衍了事。

  “怎麽敢勞姑娘掂記?”袁姨娘笑得有些靦腆,說話一直輕聲細語地,“五姑娘有我伺候著,不會有什麽的,姑娘隻管放心。倒是姑娘,家裏事情全靠著姑娘操持,勞心勞力的,姑娘倒該多保養保養身體。這回回來,就好生歇幾日。太太在府城有二少爺、三少爺照顧,姑娘也不要掂記著急著趕回去。”

  “嗯,我會注意身子的,多謝姨娘關心。”

  立春向來把主子的身體放在首位,見她隻吃了兩口就因袁姨娘的到來放了箸子,袁姨娘還這麽沒有眼力界兒地說個沒完,心裏不高興了,趁著她們說話的空當插嘴道:“飯菜再不吃就涼了,姑娘還是邊吃邊跟姨娘說話吧。反正姨娘也不是外人,邊吃邊說想來姨娘也不會在意的。”說著,上前給蘇玉畹麵前的碟子布了兩筷子菜,又舀了一碗魚羹放在她麵前,催促她道,“姑娘快吃吧,這魚羹涼了就一股子腥氣兒。廚下為著姑娘特意費了心思做了來,姑娘不好一口不吃就撤下去的。”

  袁姨娘便有些尷尬,站起來不好意思地笑道:“姑娘趕緊用飯吧,我就過來請個安,沒想著擾了姑娘用飯。五姑娘那裏姑娘也不要急,她挺好的,等姑娘有空了再去瞧她不遲。”說著便告辭離開了。

  蘇玉畹望著她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院門處,這才轉過眼眸,望向張嬤嬤。

  張嬤嬤正要開口說話,可見立春把眉毛都皺了起來,還可勁兒地給她使眼色,便把話又咽了回去,回道:“姑娘先吃飯,再不吃菜就涼了。有話咱們飯後說也不遲。”

  蘇玉畹輕哼了一聲:“眉來眼去的做什麽?打量我不知道呢?”

  張嬤嬤忙笑道:“立春姑娘也是關心姑娘,不想讓姑娘餓著,或是吃了涼的東西傷了腸胃。”

  立春也道:“姑娘用飯本就比往時晚了兩刻鍾,此時再不用如何受得了?家裏也沒什麽急事,吃過飯再說也不遲。”說著,便親自上前給蘇玉畹布菜。

  “要你管?就你事兒多。”蘇玉畹嗔道,卻重新提起箸子用起飯來,又對張嬤嬤道,“這幾個丫頭也餓了,你讓廚房把她們的飯也端上來。”說著轉頭瞅了瞅立春、穀雨幾個,“我一個人吃也沒意思,你們且坐下來一起吃罷。”

  幾個丫鬟跟蘇玉畹一同長大,雖是主仆,卻情同姐妹。而且這段時間蘇玉畹忙裏忙外,常往茶園跑,她們跟著也早習慣了跟主子同桌用飯,當下便不客氣,待廚下把她們的飯擺上來,便坐下來陪蘇玉畹吃飯。

  吃過飯,待小丫鬟們把東西都撤了下去,重新擺上茶來,蘇玉畹又讓不相幹的下人們都下去了,屋裏隻留了立春等四個大丫鬟和張嬤嬤,這才問道:“說吧,袁姨娘那裏,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這袁姨娘,看起來就有些不對勁兒。她往時最是沉默寡言,為人卻是個心裏有數的。而今日她說話做事卻有些浮躁,遠不如往日的沉穩。

  張嬤嬤是家中老人,可以說是看著蘇長清長大的,後來又一直管著蘇長清院裏的事。蘇玉畹走時將家裏的事托給她管,她自是十分盡心。這下也不隱瞞,道:“姑娘想來也知道,袁姨娘往常也慣與寺廟裏的那些老尼有來往的,隻是現在越發厲害。隔三差五地便要去山上,有時還要在廟裏住上一日才回來。”

  蘇玉畹的眉頭便蹙了起來。

  一個人的命運不順,又不能改變現實,便常常寄希望於鬼神。因著蘇玉若的病,袁姨娘以前也常到廟裏上香,每年也給廟裏供奉許多香油錢。殷氏是個聖母,對這事自不待言;便是蘇長清也常因此憐她,由著她去,到了年底看她手頭不寬裕還特意囑咐劉安多給她發兩個月的月例銀子——要知道,因憐她是蘇玉若的生母,蘇長清給她的月例銀子本就是最多的;蘇玉若又是正經主子,月例銀子比袁姨娘還多,她又常年病著,每年公中置辦衣服首飾從未落下她,這些銀子她一錢也用不上,全都進了袁姨娘的腰包。她們兩人一年的月例加起來都能在休寧城裏置辦個兩進小院了。如今又多發兩個月的月例,她手頭的銀子比之殷氏這個主母也不差什麽。

  而這些錢,每年有一部分都會變成寺廟裏的香油錢。

  雖舍了錢財給寺廟,但心裏掂記著生病的女兒,袁姨娘即便去寺廟上香也不肯在那裏多呆一刻鍾的,平素裏一年裏也隻去幾次,比如新年的初一、十五,觀音聖誕日。現在頻頻上山,花的銀錢隻會比往常更多;而且還舍下家中生病的女兒,又是在家中除了蘇玉若沒有任何主子的情況下在山上留宿,這便不同尋常了。

  “你派人去查過麽?她上山跟什麽人接觸?”她問道。

  “查過的。從她第二次在山上留宿我便派人去查了。姑娘也知道,袁姨娘常去的是雲翠庵。她倒也沒往別處去,就隻在雲翠庵裏呆著,上香拜佛,留宿也在雲翠庵。唯一不同的是雲翠庵從去年來了個女尼,三十來歲的年紀,是從別處尼姑庵轉來的。我聽庵堂的人說,因年歲相近,袁姨娘跟她相識後,兩人倒是常在一塊兒說話。因著她,袁姨娘上山才越發勤快,隔個三五日必要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