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回休寧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9      字數:2627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馬掌櫃眼睛一亮:“那不如咱們把這事先給邢太太攤開來說,如果她不介意,再跟陳家說?”

  蘇玉畹蹙眉,沒有馬上回答他的問題。

  她知道馬掌櫃的意思。現在陳家跟她合作時態度極好,是因為陳明生覺得顏安瀾還對她餘情未了,不敢生事。但時間一長,往後她再訂親成親,與顏安瀾沒有任何瓜葛了,陳家會如何對待她,那就難說了。但如果讓他們知道邢家跟自己合夥做生意,那就不一樣了。陳明生可是一直想巴結上邢家,從而跟京城裏的貴人們搭上線的。

  但邢太太全心全意地相信她,又叮囑她此事不宜讓人知道。如今她為了私利而將事情透露給陳明生,那她豈不是成了背信棄義的人?哪怕像馬掌櫃所說的那般,先去說服邢太太,獲得她的同意,她也覺得這做法是不對的。

  拿定主意,她抬起眼來,望向馬掌櫃的目光裏帶著堅定:“不必了。雖說咱們行商,但‘道義’二字不可忘,如此買賣才能做得長遠。我即答應替邢太太保密,轉頭又去對她提這樣的要求,如果你是邢太太,你會怎麽想?所以,這件事不必再提。”

  馬掌櫃也是從蘇家大房的利益考慮,並不是不知道品行一事對買賣的重要性。徽商最是講究“仁義”,蘇玉畹這樣的決定才是正確的。

  他既心慰又有些慚愧,點頭道:“姑娘這樣做,自是最好的。”

  蘇玉畹找馬掌櫃來議事,實際上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如今這麽一說,她的思路越發清晰。

  她笑道:“是我原先考慮不周,想起鬆江的事就提出來了。其實咱們完全可以把事情往後挪,先把手頭的資金全部用來在這邊搶茶園。待這邊茶園的價格漲上去了之後,咱們賣掉,再去鬆江那邊買茶園就是了。如此一來,資金充裕了,沒準邢家和陳家的事也可以商議了。至少到時候再跟邢太太提這事,就不像現在這麽為難了。”

  “好主意。”馬掌櫃拍手讚成,“就這麽定了。”

  拿定了主意,蘇玉畹見外麵已經全黑了,顯然天色已不暗。馬掌櫃這麽大年紀,又在外麵跑了一天,明日還得接著跑,甚是辛苦,需得早些歇息,她便長話短說:“衙門裏既有大表舅相幫,那些看好的茶園就由李薪成陪著昌哥兒去辦就成了,我打明日起幫邢太太買茶園。你看看東邊哪些地方還沒跑過,咱們合計合計。”

  徽州山多地少,適合種茶樹的地方不少。一府六縣,他們涉足的地方其實並不多。隻是因想著買了茶園好打理,自然是離府城越近越好,這才覺得好茶園不夠分。可如今蘇玉畹要往鬆江那邊去發展,自然是往東走比較好,到時候將這些茶園連成一條線,製好茶後直接運往鬆江,就十分便利了。

  馬掌櫃便叫人拿了文房四寶來,提了筆在紙上寫了許多地名,再一個個跟蘇玉畹商量著或劃掉或圈起來。

  兩人足足商議了小半個時辰,方才議定要跑的地方。

  馬掌櫃又提議道:“你個年輕姑娘家,這樣去跑終是不妥當。而且家中事多,都離不得你。不如把蘇則調過來,讓他跑一趟,待選好地方你再去看一眼?”

  蘇則原是提到休寧的茶棧裏做掌櫃的,如今已是秋日,茶棧裏的事情已不多,倒是可以抽出來一用。

  蘇玉畹點頭同意,又歎道:“還是手下能幹的管事太少。”

  “平日裏我會多注意一下手下的人,看看有沒有好苗子可以教導出來的。”馬掌櫃也有此感。

  平日裏還不覺得。這陣子陳家、蘇長亭那處,如今又來了個邢家,各種的事情堆在一起要處理,這個感覺就格外明顯了。

  想起蘇長亭,馬掌櫃便又道:“你二叔那裏,我讓錢掌櫃陪他了。我跟他明說了我要陪陳三老爺,他心裏有火也不敢發作。”

  聽得這話,蘇玉畹就笑了起來。

  蘇長亭到了這裏,雖說知道要依靠大房這邊的關係,卻還想著他是蘇玉畹的長輩,又是蘇家的當家老爺,覺得馬掌櫃應該放下一切事情去陪他才是正理。卻不想馬掌櫃直接給了他一個下馬威,不光以要陪陳叔卿為借口扔了個老邁無能的錢掌櫃給他,而且任他好說歹說也沒有把陳三老爺介紹給他的意思。蘇長亭主動湊到陳叔卿跟前,也被陳叔卿不冷不熱的擋了回去。這兩天,蘇長亭被鬧得很是沒脾氣。

  就這些事情商議妥當,蘇玉畹便回了院子,徑自歇下不提。

  第二日馬掌櫃一早起來吃過早餐就去了陳家跟陳叔卿匯合,蘇玉畹則跟殷氏打了聲招呼,準備去休寧一趟。

  本來可以派人去把事情跟蘇則說,他自然會到府城來聽令,但蘇玉畹前兒個才說要去看望大方大師,這時正好順路。

  殷氏也習慣女兒整日忙裏忙外地不著家,聽得蘇玉畹要回休寧去,更是放心,拿了些點心和綢緞,叫她捎去給三太太和袁姨娘及五姑娘蘇玉若,便放行了。

  當初從休寧到徽州府來的時候,因為沿途要四處查看茶園和荒山,走了足足有半個月;上一次蘇玉畹沒有回休寧的老宅,而是直接上了山,直接住到了茶園裏,那時候天都已黑下來了。而這一次沒別的事,吳正浩便也不急,中途幾個還下來在沿途的小鎮上吃了個飯,這才緩緩起身,馬車停在蘇家老宅門前時,已是傍晚時分了。

  自打蘇家大房搬到府城後,老宅就關門閉戶,隻留了一個角門供下人采買出入。蘇玉畹她們搬家後,帶了大半的下人到府城去,老宅裏隻餘了十七、八個下人,這還是因為這裏還住著袁姨娘母女的緣故。袁姨娘又是個謹慎的,平時門戶守得好,這時候天還未黑,四處的門都已關上了。吳正浩上前拍了半天門,才有個老蒼頭上來開門。

  “阿浩?”看清楚吳正浩的麵容,老蒼頭瞪大了眼睛,忽然想起什麽,朝外麵望了一眼,便看到立春和穀雨等丫鬟簇擁著戴了帷帽的蘇玉畹站在後麵,他不由激動地朝裏麵大喊起來,“大姑娘回來了。”又手忙腳亂地把門打開。

  宅子裏的下人聞訊陸續跑過來請安。

  以前殷氏和蘇玉畹還在時,逢年過節,或是做事情做得合了太太或姑娘的心意,都有打賞;可自打她們搬去了府城,這些下人就隻能拿那點固定的月例銀子了。

  所以聞得當家的姑娘回來,大家都想到她麵前來表現一番。沒準就得了姑娘青眼,待她去府城時,也能把自家帶上呢?為此越發的殷勤。

  一路應付著下人們的請安,進到自己原先住的院子,蘇玉畹淨了手臉,又飲了一碗廚娘端過來的百合綠豆湯,問接任呂嬤嬤管家一職的張嬤嬤:“家裏這段時間還好麽?”

  張嬤嬤掃了屋子裏的眾人一眼,笑道:“挺好的,沒什麽事。”又問候殷氏,“太太可好?”

  蘇玉畹點點頭:“好。”不等張嬤嬤再問,又道,“都挺好的,昌哥兒和盛哥兒都不錯。”

  張嬤嬤見廚娘擺了飯上來,便不再多說,隻道:“姑娘先用飯。今兒可是累了一天了。”親自伺候蘇玉畹用飯。

  門外的霜降忽然掀起了簾子:“姑娘,袁姨娘來了。”

  蘇玉畹停住箸子,抬起眼來,便看到袁姨娘從門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