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請安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7      字數:2476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蘇玉畹再次將目光移到殷氏臉上。

  也許是蘇玉畹這目光太過詫異,殷氏解釋道:“是關嬤嬤和許媽媽昨晚跟我把李少爺這段時間的表現說了,勸說別再讓你受苦了。你小小年紀就沒了爹,獨自撐起一個家,已經是夠苦的了。要是再讓你再半輩子過不好,不說娘自己過不去,就是你爹,在地下怕是也過不安穩。所以……”提到丈夫,她悲從心來,又嗚咽上了。

  蘇玉畹顧不得安慰母親,抬起頭朝關嬤嬤和許媽媽看去。

  關嬤嬤慈愛地朝她點了點頭。

  一股暖流湧上了蘇玉畹的心頭。

  誠然,她曾給關嬤嬤和許媽媽等貼身伺候殷氏的下人下過命令,讓她們在殷氏犯糊塗時進行阻攔和勸說,並且防著別人利用殷氏的心軟對付她和兩個弟弟。可她從沒指望過這些人能給她這樣的幫助。畢竟她是主,而她們是仆。她跟立春等丫鬟固然情同姐妹,但不是所有的主仆之間都能產生這樣深厚的感情的。

  卻不想關嬤嬤和許媽媽她們給了她一個大驚喜。

  相對於年老又沒有子女的關嬤嬤,許媽媽的功利心要強一些。她小心翼翼地看著蘇玉畹的表情,生怕蘇玉畹對她們擅作主張有所不滿。

  直到看到蘇玉畹眼中的驚喜,她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對蘇玉畹笑道:“太太心疼姑娘,自然不願意讓姑娘受苦。”

  蘇玉畹點點頭,正準備再安撫殷氏幾句,卻不想蘇世昌和蘇世盛這時一起從茶棧回來了,過來給殷氏請安並一起吃飯。殷氏一迭聲地叫人去廚房催飯,一麵問起兩人今兒做的事情,屋子裏熱鬧起來。

  蘇玉畹朝許媽媽使了個眼色,兩人走出屋子,到了廊下,蘇玉畹問道:“怎麽回事?太太怎麽就同意了呢?你們是怎麽勸她的?”

  “以往我們也不是沒勸過太太,可在這件事上,太太的固執姑娘也是知道的。之所以這次一勸就通,還全靠了韓嬤嬤。”

  “韓嬤嬤?就是舅祖父家的那個韓嬤嬤?”蘇玉畹問道。

  許媽媽點點頭:“就是她。她臨走前來跟太太告辭,雖話沒挑明,卻透著那麽個意思。她說陳家少爺裏跟姑娘年歲相近的就有好幾個,個個都是念書人,有兩個還是秀才身。說姑娘這麽好,要是能嫁進陳家,親上加親,陳老太爺不知有多歡喜呢。可惜姑娘已經有婚姻在身。韓嬤嬤那言語裏,全是遺憾。”

  說到這裏,她不由笑了起來,佩服地道:“那韓嬤嬤今不愧是官老爺家派出來的體麵嬤嬤,那可是真會說話,句句都說到了太太的心坎裏。姑娘也知道,太太最肯聽人勸,那韓嬤嬤又說得那般懇切,太太就全聽進去了,這段時間一直在琢磨這件事呢。姑娘這幾日遇到的事,立春也特地跟我們說了,讓我們勸一勸太太。沒承想,這回一勸就通了。”

  原來,這裏麵不禁有韓嬤嬤的功勞,便是立春等丫鬟也為這事出了力呢。

  蘇玉畹不由心生暖意。她雖沒有了爹,又有個虎狼般無情貪婪的二叔,卻還有愛她的娘,懂事的弟弟,一群忠心的下人。有他們在,前路即便再艱難險阻,她又怕什麽呢?

  退親一事,現在唯一要過的就是李鈺明那一關了。要是李太太不能說服他,那她隻能借助孟映雪的力量來達成心願了。

  兩人談完了事,正要進屋,卻看到去提飯的丫鬟匆匆進來,兩手空空的,身後還跟著個婦人,卻是老太太那邊姓周的一個管事媽媽。

  許媽媽蹙了蹙眉,迎了上去:“周媽媽,你怎麽來了?可是老太太那邊有事吩咐?”

  許媽媽一眼便看到了蘇玉畹,忙過來行禮,笑道:“因著老太太這段時間身子不大好,孔大太太帶著姐兒過來請安,老太太留了她們吃過晚飯才回去。又想著一家人也好久沒在一起吃飯了,便命老奴過來傳個話,讓大太太、大姑娘和二少爺、三少爺一塊過去吃飯。”

  “有勞媽媽了。”蘇玉畹示意許媽媽領著周媽媽進門,心裏卻思索開了。

  蘇老太太孔氏因不是蘇長清的親娘,又有自己的小心思,蘇老太爺擔心她出妖娥子,自她進門生了兒子後,就不大讓蘇長清往她跟前去,把長子常帶在身邊。蘇老太太無故被丈夫這樣防著,心裏不喜,也不大理會蘇長清,故而兩人名義上是雖是母子,又在一家裏生活了幾十年,卻彼此感情淡漠,隻有麵子情。自打蘇老太他去世,三房人又分了家後,蘇老太太連這點麵子情都懶得維持了,除了逢年過節,向來不叫大房人過去團聚。平日裏,唯有殷氏每日早上去給蘇老太太請安,蘇玉畹、蘇世昌、蘇世盛則都是每逢初一、十五早上才去請一回安。

  這也是蘇老太爺生前訂下的規矩,說晚輩們每日忙著上學堂,不必日日請安。

  如今不是逢年過節,也不是初一、十五,而且還是晚上,雖說有孔大太太上門的理由,但休寧城本就不大,孔家離蘇家沒有多遠。孔家家境也不怎麽樣,這些年多虧蘇老太太幫襯著,開了個茶館,每年提供些上好茶葉,這才好過些,算得上小富,家裏也買了幾個丫鬟婆子伺候著。為著這個,孔家把蘇老太太奉為神靈一般,時常來請安。那孔大太太一月裏沒有二十日,也有十來日要到蘇家來的。

  而且她來時,蘇老太太也不願意大房的人在跟前礙事,即便遇上殷氏去請安,也是早早打發了去,唯恐孔大太太奉承她時,讓蘇長清想起她補貼自已娘家多少多少銀子,在蘇老太爺跟前進饞言,引起蘇老太爺的不滿。蘇老太爺過世後,她仍保持了這個習慣。

  如今突然以此為借口喚她們過去,還不提前打招呼,又是在二房千方百計想奪大房財產的關鍵時刻,這頓飯,由不得人不多想。

  屋裏殷氏一聽婆婆召喚,忙換了衣服,一麵又吩咐道:“去看看五姑娘,問問她要不要過去吃飯。”說著又對蘇玉畹道,“她這陣子吃了一個遊方郎中的藥,竟是好了許多,平日裏也能出來走走了。”

  蘇家五姑娘蘇玉若,是蘇長清另一個妾氏袁姨娘所生,隻比三房的蘇玉玫小半個月。她生下來身子就不好,小時候一場風寒病之後又患了哮喘之症,平日裏很少出門。袁姨娘帶著這個女兒,也甚少出來走動。殷氏對庶子庶女都好,時常打發人去瞧她們母女倆,衣食及看病吃藥的用度也從不克扣。

  “我這陣子忙著,過兩日得閑了就去瞧瞧五妹妹去。”蘇玉畹道。

  袁姨娘老實本份,蘇玉若身子弱,卻是個喜歡讀書的孩子,蘇玉畹很喜歡這個妹妹,此時聽說她身子好了許多,十分為她高興。

  殷氏換好衣服,又看兒女三人都是剛從外邊回來,身上穿的還是出門的大衣服,不必再換,便叫人開了花園的小門,往二房府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