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吾家千裏駒
作者:趙子龍的兄弟      更新:2020-07-29 02:57      字數:2594
  鹽城縣的千戶所,今天很熱鬧。

  據說千戶大人的小孫子,要來衛所挑戰。

  百戶,總旗,小旗,能來的都來了,都想來湊個熱鬧。

  是的,說的就是李文正。

  他今天來應三月之約,辛苦操練了三個月,出成績的時候來了。

  李文正是緊張的。

  雖說係統加身,可是兩輩子加起來也沒經曆過。不能盲目的自信,要不死的會很慘。

  千戶所的演武場。

  據說,大明朝的軍隊是一月兩操,簡直無言以對!

  將軍們打仗,就靠自己的家丁,家丁贏了,軍隊如狼似虎。家丁輸了,軍隊奔逃如豬。

  在大明朝當總兵,練兵打仗是次要的。

  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怎麽弄銀子,要不怎麽養家丁?

  閑話不多說,比武要開始了。

  比武預設3場。

  50對50

  50對100

  50對200

  當然第一場要是輸了,也就沒後麵兩場啥事了。

  後兩場是李文正硬著頭皮加上去的,現在還能想到大爺爺那不可思議眼神,像看傻子似的。

  大爺爺,爺爺帶著家族全員出動,長房,二房一大片人。

  李文正給家裏長輩一一行李問好,大爺爺示意可以開始了。

  “全體都有,跑步走。”李文正回到家丁對發號施令。

  還別說,家丁們喊著號子,小碎步鼓點似的,整齊劃一的步伐,別有一番氣勢。

  李源作為一個有抱負,有誌朝堂的東林人,對於軍隊還是了解的。

  “父親,正哥兒的家丁隊,你是不是派人幫忙了。”李源向李忠問道,李文正小露一手,著實驚到了他,他不信自家兒子還有這一手。

  李忠聞言,看了眼李源說:“咱家有沒有這樣的人才,你會不知道,軍容確實齊整,不知能不能打?”

  演武場上的人都是很驚奇,感覺李家少爺的家丁真有氣勢。

  “立正,全體都有,以小隊為準,鴛鴦陣起。”李文正看到對手準備妥當,發起號令。

  一聲銅鑼響起,比武正式開始。

  對麵50人方陣,在一大漢的帶領下,率先向李文正這邊撲來。

  家丁隊變陣,直接鴛鴦三才陣,迎了上去。

  伍長盾牌手在前,長槍手隨後,短矛弓手在後。

  幾波箭雨,對麵已經折損10人(都是木刀木槍,箭矢也是去了箭頭)

  待到衝到陣前,迎來的就是長槍的攻擊,又是一片倒下。

  兩陣短兵相接時,對麵以損傷過半。

  短矛手在盾牌的掩護下,趁機又是一番收割

  ,伍長拿著大盾牌,長刀不時揮出。

  長槍短矛交替向前,收割著戰場。

  直到對麵全部倒下,家丁這邊才折損了3個人。還是因為緊張,站錯了陣位導致的。

  (曆史上戚家軍隻訓練2個月就打倭寇,每場戰爭都是斬首幾百,傷幾人)

  李文正長舒了一口氣,有底了,能打就好,不是花架子。

  觀看的人群,可就炸開了鍋。

  作為衛所的人,他們可是知道李千戶手下家丁的實力的,在大明也能算是水準之上的,能打硬仗的主。

  正少爺就用3人換了對麵的50號人,每個人的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李文正來到目瞪口呆的大爺爺麵前,“謙遜”的說:“大爺爺,孫兒的家丁如何?這就是孫兒說給您老的驚喜。”

  李武摸了摸胡須,沉思小會到:“正哥兒,你讓家丁先休息會,直接開始第三場,老夫到要看看你這隊人的極限在哪裏。”

  李文正告辭離去。

  走到家丁隊裏,給家丁們一番激勵,告知下場要vs200人,抓緊時間,好好恢複體力。

  一柱香之後。

  衛所派出了200人隊,領隊的是李文正二伯,李善。看來老爺子是輸紅了眼,家底拿出來了。

  家丁們剛大勝一陣,士氣昂昂,也不需要要在做什麽戰前動員。

  一個字,就是幹就完了。

  一番廝殺,最終以家丁這邊減員一半,獲得了勝利。

  李善確實勇猛,光他一人就讓家丁折了4個,衝散了一個小隊。

  不過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李文正大體還是滿意的。

  這讓他對於未來有了一些自信。

  此時,全程看完比武的李忠,心裏一陣激蕩,看著場下還沒及冠的李文正,家有麒麟子啊。

  李忠這三個月,確實是對李文正不聞不問,說了獨自曆練,就得承擔責任。

  今日的種種,深深的震撼了他,大兄帶兵他是了解的,能勝之,隻要以後見過血,那就是精銳了。至少整個東南有數的存在。

  李文正讓家丁們先回李家莊園,承諾今晚加餐還有好酒。

  李文正留了下來,兩位老人家還等著呢!

  家族這麽齊整的議事,李文正還是第一次參加。

  李武,李忠坐在主位上,長房一邊,二房一邊。

  李文正是小輩,沒坐的位置,現在父親李源身後。

  大伯,二伯家的堂兄弟也是如此。

  幾個兄弟都以行了冠禮,算是成年男丁了。

  “今日議事,說的就是正哥兒的事,”李武說到:“正哥兒的表現,你們都有目睹,家族以

  後會大力支持。”

  這些都是和李文正說好了的,隻要贏了比武,要錢有錢,要人給人。

  幾位叔伯們都沒有意見,表示全力支持,李家出了個千裏駒。

  李文正也表態,之後會勤加操練,保家衛族。

  現在的李家人,都認為李文正想做一豪強而已。

  李文正被李武,李忠單獨留了下來。

  “正哥兒,你那家丁隊,你打算擴編多少?”李武問道。

  李文正想了想:“300人,配上火器足夠用了。”

  “有什麽想法?你訓練了這麽能打的家丁,肯定有安排。”李忠感覺到自家孫子不是安分的主。

  “大爺爺,爺爺,我淮安府八大鹽場,兩淮鹽業那是潑天的富貴。”李文正整理下思路道。

  “就拿咱家邊上的廟灣鹽場來說,每年幾十萬擔鹽,除了朝廷,就是揚州的各大鹽商,富得流油。”

  “咱們這些當地的人家,也就是那夥鹽商手裏露出來的三瓜兩棗,孫兒想著要是能控製幾座鹽場,那咱李家興旺可期。”

  李忠到底是老江湖,不置可否:“那朝廷能不過問?那幫鹽商可是手眼通天,閣老大臣都能搭上。”

  李忠站在此時的角度看問題,說的是沒錯,朝廷是惹不起的。

  可是李文正是開了掛的,他知道大明朝的事。

  越往後,越不可能出動大軍,朝廷能打的就那幾支兵馬,都耗在遼東了,再過幾年,等到崇禎上台,國庫裏老鼠都能餓死。

  “爺爺,咱又不是明刀明槍的和朝廷對著幹,慢慢滲透就是了,孫兒有分寸。”

  “再說,父親的師長同年,有不少在朝堂為官,咱們也不會吃多大虧。”

  雖說風險大,但比起家族崛起,大爺爺,爺爺決定讓李文正搏一把。

  叮囑他,有事多和他們商議,不能衝動。

  李文正心情愉悅的回去了。

  接下來就是改進鳥銃了,熱武器啊!

  李文正很期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