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改變
作者:趙子龍的兄弟      更新:2020-07-29 02:57      字數:2422
  李四在李文正的吩咐下,準備了足夠的肉食和大米飯。

  這群牲口好一番狼吐虎咽,絲毫沒有訓練後的疲勞,都是一臉的滿足!

  說實話,古人的夜晚真的是好無聊,老百姓除了辛苦造人,都沒啥事幹。

  李文正決定晚上教他們唱軍歌,講一些三國演義,毛爺爺打天下的故事(當然都得修改一番)。

  這樣又能打發時間,還能從這些故事裏悟出一些道理,一舉多得。

  夜深人靜。

  李文正躺在床上,夢裏他把韃子殺的屍橫遍野,片甲不留!

  家丁隊裏有一個叫吳江的年輕人,聽說老太爺要給小少爺找家丁隨從,他就報名了。

  吳江覺得,自己爺爺能是李老太爺的心腹手下,自己也不能丟臉。

  可是來到莊子上10來天了,少爺沒有派人教他們武藝,也沒有騎馬射箭,就是在練武場上站著。

  少爺說,這叫什麽“站軍姿”,然後就是左右轉,柱子幾個左右不分的,還鬧了不少笑話。

  起初大家都不是很理解少爺要做什麽,大太陽底下曬得臉都疼,還得站的筆直,抬頭挺胸。

  直到辛苦練了10幾天,所有人整齊劃一的走正步的時候,那統一腳步踩出來的聲音,真是頗有一番氣勢。

  每個人都在認真的操練,因為少爺說了,不認真做不好的,不打你,也不罵你。

  就是不給肉吃,罰站軍姿看著別人吃肉。

  那滋味,沒有人想體驗,抽一頓鞭子還能挺過去。

  所以人都說少爺很仗義,把他們當人看,天天能吃肉不說,晚上還給他們說書講故事。

  看看衛所裏的那些兵,鹽場裏的鹽戶,別說吃肉了,能天天喝上米粥,就是老天爺保佑了。

  少爺講書時,吳江就是一個忠實的聽眾。

  虎牢關下,“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該是何等模樣。

  那“七進七出的常山趙子龍”,當真是一身是膽。

  那“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的三千白馬義從又是怎樣的強軍。

  吳江被深深的吸引著。

  想著自己有朝一日,在少爺的帶領下,橫刀立馬,無敵天下。

  昨日少爺說了,今天會選拔伍長,小隊長,都是依據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的。

  吳江感覺自己也不差,沒準就有機會。

  ------------//////--------////-------////////---

  “一,一,一二一。”李文正帶著家丁對開始了新一天的晨練。

  隨著時間流逝,家丁們的表現也是越來越好

  。

  現在邁著小碎步,整齊劃一的腳步聲,不時吸引著準備下地幹活的佃戶們的目光。

  雄赳赳,氣昂昂,比起10幾天前那會,精神風貌真是大為不同。

  晨練結束,吃完早膳。

  家丁在演武場結合,每個人眼裏都有一絲期盼。

  李文正昨日說過,今天會宣布伍長和小隊長。

  “趙大海,出列。”李文正點名。

  “到”趙大海大喊一聲。

  “第一伍,伍長,趙大海。”

  “諾。”看著李文正的目光,趙大海轟然應諾。

  “繼續努力!”李文正鼓勵到。

  “定不負少爺所望。”

  “第二伍,伍長,周大虎。繼續努力。”

  “諾,不負少爺所望。”

  十個伍長分別是:趙大海,周大虎,李鐵,李捶,錢多多,孫紹祖,楊興,郭偉,於小雨,柯達。

  四個小隊長是:吳江,葉豹,林俊傑,宋佳。

  這14人都是這段時間表現不錯,腦子靈活的,被李文正挑了了出來。

  按照戚家軍的編製。

  首先最小的作戰單位“伍”。

  “伍”是由伍長與四名士兵共5人所構成,是戚家軍最基本,也是最小的作戰單位。

  兩伍構成一隊,稱為小隊。

  含隊長及管炊事的火兵在內共12人構成“隊”,這個“隊”就相當於現代的“班”。

  “隊”是一個完整的鴛鴦陣主體,依其陣式變化展開數種不同的隊之陣形。

  四隊為一哨,稱為大隊。

  設哨長一人,共計49人為“哨”,這個“哨”相當於現代的“排”。

  李文正做了一些變動,現在人少,不需要火長,以後專門成立炊事班,也不設哨長。

  多出來的人,李文正編成自己的親衛小隊,以後用火槍的。

  “全體都有,立正。”

  “能者上,庸者下。你們的表現決定一切。”李文正訓話。

  “今後的操練更加辛苦,隊長,伍長,可別被其他人比下去,這可就丟臉了!”

  李文正訓完話,管事李四就走了過來。

  “少爺,大房老太爺派人過來了,說是送東西給少爺。”

  李文正點點頭,估計是大爺爺從軍戶所弄出來的裝備。

  “李叔,把人帶過來吧!”

  幾個人推著兩輛車過來,領頭的過來:“可是正少爺?李千戶讓我給你送來的。”

  “大爺爺可是有什麽吩咐沒?”李文正問道。

  “回正少爺的話,大人原話說,他等著和正哥兒較量一番呢!”

  “你回去告訴大爺爺,就

  說我給他準備了足夠大的驚喜。”李文正覺得毆打老人家是不是不厚道啊。

  李文正讓李四給人幾兩銀子,說笑幾句,打發走。

  等人走了以後,李文正迫不及待的來到車邊。

  大刀長槍,還有盾牌。

  竟然還有10來把鳥銃,不過現在還沒有找工匠過來改良,這太容易炸膛了,可不敢用。

  讓家丁們過來領裝備。大家夥很是激動,終於要上真家夥了。

  伍長配盾牌,長刀。

  餘下四人,兩人配長槍,兩人配短矛加弓箭。(和現實有些變動)

  小隊長舉旗,配腰刀。

  將武器裝備一一配發,鳥銃,火藥啥的先收起來,騰出手來在處理。

  李文正這些時日,有時間就看書,戚家軍的鴛鴦陣,算是了解。

  但也隻是紙上談兵,一切還得自己摸索實踐。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

  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這是老祖宗孫子兵法裏的,他老人家的兵書哪怕21世紀,世界各大軍校都有學習,研究。

  李文正一邊摸索著係統裏鴛鴦陣,一邊操練著家丁。

  時間不經意間流逝。

  轉眼又過了兩個多月,這兩個月,李文正很拚命。

  家丁們也沒讓他失望,行進之間,有了一絲強軍的味道。

  至於戰鬥力怎麽樣,李文正自己也不知道,打過才知道。

  三月之約也要到期了!

  是龍是蟲,在此一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