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七章 帶回娘家說變化
作者:唯水玲瓏      更新:2020-07-29 02:50      字數:2135
  此時此刻,鍾小嵐帶著陶林,正走在回她家的路上。她跟陶林簡單提起她父母的事,以及一些她小時候記憶中的事。

  “我已記不清楚,我自己幾歲起有了記憶。總之在我的記憶中,我的父親在村裏算半個秀才,他會寫比較好看的毛筆字,也會算數。雖然他平生最遺憾的,是沒有得到一個固定的鐵飯碗。但在那個生產隊年代,他總算當了個小小的生產隊長啦。”

  “這麽巧的?我爸爸也是當過生產隊長的。而且,我爸爸也是一樣,會寫比較好看的毛筆字和算數的。”

  “我還依稀記得,有幾年生產隊掙公分的日子呢。那時候,村裏會開生產會,還有個大喇叭,會喊通知,還會播放些革命歌曲什麽的。一年中會輪流著,在每個生產隊的大曬穀場裏,播放幾場革命電影,或是請專門演戲的人,在全大隊的小學校園裏演幾場戲。”

  “生產隊的日子都差不多吧?我們村裏那時候,也是這樣的啦。”

  “我們上小學時,還要利用暑假撿稻子的呢。學校規定,我們暑假放完後,回學校時,要交不少於多少斤的稻穀。”

  “這不就是勤工儉學嗎?我們也是一樣一樣的。”

  “我那時候,就會跟在我爸的後麵,他會偷偷的在禾衣下麵,抓一把穀放到我的簸箕裏麵。也會偷偷的把打掉穀子的稻杆,丟到還有穀子的稻杆旁邊遮住一些。或者去拿稻杆打穀子時,故意拿漏一些,讓我來撿。別人也會這樣做,讓他們的孩子撿的,嘻嘻,大人們有時也會耍點小聰明的!”

  “我們是同一個縣城的,這一帶各村各寨,應該是大同小異的吧?嗬嗬,我們那時也是這樣的哦。”

  “我們生產隊那時,還有共同的荔枝樹。每年摘荔枝時,小孩子就跟著在樹下麵先吃個飽。你們這也有嗎?嘻嘻,我現在,想想都覺得流口水。”

  “有啊!我們也是差不多的。後來,那些荔枝樹,也分到各家各戶了啦。到時候,我帶著你,去我們家菜園的荔枝樹看看,你就會信了!”

  “還有,在我小的時候啊,在山上收綠豆、蠶豆之類時,會順手牽羊的摘幾條別人地裏的;去放牛的人呢,在山上轉悠到,種有花生、番薯、黃瓜之類的地,而且見到有果實時,會順手摘些來解解渴充充饑;在曬穀場曬東西時,也會趁別人不注意,順便掃一點到自己這邊。”

  “我要是說,這些也是差不多的呢?嘻嘻,你會不會說我,隻會跟你學舌呢?”

  “討厭!你就是學我說的,什麽都跟著說:我們也是這樣的!”

  “我們那時候,真的差不多,跟你說的是一樣的啦。我的記憶中和你所說的,就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嘛。難道我就得找些不同,然後說:哎,我們那裏,和你剛才說的不一樣?”

  “一樣就一

  樣唄!我還發現那時的人們,好象都很愛貪點小便宜。但鄰裏之間,又沒有現在的人,那麽愛計較,有一種團結的心理。比如鄰裏之間,誰家煮有番薯、木薯、大薯、芋頭之類了,小夥伴們也會到鄰家去蹭吃。大人們之間碰到,也會問要不要吃。那時候,這些五穀雜糧,各家各戶都是吃不完的。”

  “嘻嘻,我們那時……”

  鍾小嵐一聽,就笑著打斷了陶林的話,“得了,你們那時,也是一樣的啦。好了,好了!不跟你說我小時候的事了,反正你們那時,也是一樣的!”

  “那就說說現在唄!現在你們村裏怎麽樣了?看看我們還是不是一樣的?”

  “現在啊?後來的改革開放,發展經濟,什麽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帶動大家一起致富,這樣的口號不是出來了嗎?”

  “嗯,對啊。”

  “再就是,袁隆平使得水稻豐收了,各家各戶也不用交公糧了。於是我們村裏的年輕人,都進城打工掙錢去了。田呀地呀,甚至沒有人種了,各家各戶,隻種一兩畝的水稻夠自家吃。”

  “這些……我們村裏也是一樣的。現在啊,留守老人、留守兒童這樣的事,也出現了。”

  “嘻嘻,現在輪到我想說,我們這裏也是一樣的啦!”

  “嗬嗬,那我也說,一樣就一樣唄!是了,你家到了沒有?怎麽下車後,還要走這麽遠的?”

  “是啊,還有一段路呢。呐,那邊那單獨的一家,就是我們家。看起來不遠,走起來可就遠多了,還得兜個大圈呢。”

  “這裏有兩條路,該走哪一條?”

  “直走這條,那邊是去我的祖屋那裏的。也可以走到新屋。但是有一段路是田基路,不好走。所以,我們一般是走靠山邊這條路。”

  鍾小嵐帶著陶林,回到她鄉下的家裏,見過她的父母姐弟。

  然後,沒有忘記帶他去看了下,她說到的那間,據父輩們說,曾經在這個村子裏,輝煌過幾代的祖屋。

  因為此時,她的小叔子,也建了新房子,搬到別處去住了。所以,現在的祖屋,並沒有人在裏麵居住了。

  鍾小嵐知道要怎麽開門,旁邊某處收藏著一根,用鐵絲彎成的開鎖鑰匙。她找到後,伸進去那個開鎖口,往上提了兩下,就把門打開了。

  盡管它現在已經風燭殘年,他們進到裏麵後,看到卻並沒有長什麽青苔雜草。家裏人每年拜清明時,都是在這裏做飯聚餐的。

  陶林所學的專業,就是跟建築有點占邊的。當他看到這個祖屋時,免不了就對它讚歎了一番。

  “你們家的這間祖屋,還是不錯的啊!不但是用上好的青磚所砌成,你看屋頂上麵的雕刻,也是很特別的!如果說它是文物,也是說得過去的!”

  “那也是啊,我的這間屋子,據說,都快有兩百年的曆史了。而且,九四年最大的水災時,它也一點沒有受到破壞!別人受到破壞的家庭,都享受到政府撥款建新房子,我們家就沒有享受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