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生財之道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49      字數:2223
  李天把六部尚書留殿議事,主要還是為了敦促六部,鼎力支持黃準戶改一事。

  在得到戶部尚書夏元吉,兵部尚書李慶和工部尚書吳中三人的保證後,李天也不再贅言,親自起身將六部尚書送出了殿外。

  又走了六位重臣,大殿內的座椅登時空出大半,讓小太監撤去多餘的椅子,李天看著楊士奇等人,神色更是隨意不少。

  曆朝曆代,內閣宰相相互攻殲之事,可是屢見不鮮。

  但在李天的內閣中,卻沒有互為死對頭的,雖然任瑾和楊榮政見多有不和,黃準也有些看不慣任瑾的故作沉穩,但總的來說,四人都是忠心耿耿的保皇派。

  大大咧咧的坐到四人身邊,李天語氣隨然道:

  “金有德謹慎,呂震想渾水摸魚,錢義和李慶還在觀望,唯有吳中和夏老尚書是鐵了心支持,此番情形,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楊士奇和楊榮早有預料,任瑾卻是聽的心驚肉跳,原來陛下什麽都看的明明白白。

  黃準拱手一禮,沉聲道:

  “陛下,戶改之法功蓋千秋,造福萬民,乃是大勢所趨,豈是人力所能阻攔,不過呂尚書確實是急了些。”

  李天微微頷首,轉而將目光投向楊士奇。

  楊士奇察覺李天的眼神,燦然一笑,拱手道:

  “老臣最怕陛下為了改革衝昏頭腦,大改特改,不過眼下看來,老臣倒是多慮了。”

  李天聞言朗聲大笑,楊榮幾人也是麵露笑意,半晌,李天抿笑道:

  “還是士奇最懂朕的心思,諸位把心放在肚子裏,飯要一口一口吃的道理,朕還是明白的。”

  一顆定心丸咽下,四位大學士心神大定,楊士奇麵色一動,順勢開口道:

  “陛下,禮部尚書一職,臣推薦由禮部在任侍郎鄧師顏接任,陛下意下如何?”

  李天不用想也知道,鄧師顏肯定和楊士奇關係不一般,但能讓楊士奇在這種場合推薦的人,李天也沒什麽不放心的。

  “那就依士奇所言,內閣擬完聖旨,讓鄧師顏來禦書房見一見朕便是了。”

  “老臣遵旨。”

  恩情不言謝,楊士奇老臉泛起淡笑,恭聲應道。

  李天微微頷首,沒忘了正事,轉臉看向黃準道:

  “仲常,你在朝會上說京中少有貧戶,可是當真?”

  戶改一事如今在黃準心中,那是比親兒子都親,方方麵麵,黃準都謹記在心,當即拱手篤定道:

  “不錯,起碼在東城之中,大部分百姓都有自家作坊,或為城中酒樓供應鹵食,或為城中金銀行供應禮盒。”

  點了點頭,李天舔著嘴唇,強忍笑意道:

  “朕有一個想法,你們給朕參謀參謀。”

  一旁的王福見皇上露出這番神情,渾身過電般的抖了一下,那日晉王七位王爺在承天門外給皇上送銀子的時候,皇上也是這番神色。

  看來又有人要倒黴了,王福暗暗想著。

  “陛下請言。”

  楊士奇臉色一正,黃準其他三人也作側耳傾聽狀。

  咳嗽了兩聲,李天雙手一背,起身踱步道:

  “朕是這麽想的,鐵製的身份證雖結實耐用,但難免有些朝臣勳貴不願與百姓一樣。

  不如這樣,將身份證製成三種,第一種鐵製的一百二十文便可,第二種可在其中摻入銀粉,售二十兩一張,第三種可在其中摻入金粉,售八十兩一張。”

  “妙啊,陛下!”黃準滿臉喜意道:

  “陛下此法當真妙極,那些勳貴豪富不願與百姓一樣,定會買摻了金粉的身份證,如此一來,戶改之法非但不拖累國庫財政,還能有一大筆進賬。”

  楊榮任瑾二人也是連連點頭,附和不已,唯有楊士奇仍是古井無波。

  李天見狀,以為楊士奇是有想法,沉聲道:

  “士奇,朕這法子可是有不妥之處?”

  楊士奇搖了搖頭,緩聲道:

  “陛下,老臣以為摻了金粉的,應售至少兩百兩一張。”

  臥槽,楊士奇這個老家夥居然比自己還狠,李天莞爾一笑:

  “是朕考慮不周了,仲常,摻金粉的就依士奇所言,售兩百兩一張。”

  黃準躬身一拜,喜形於色道:

  “臣遵旨。”

  待幾個大學士樂嗬完了,李天臉色一正,再度開口道:

  “朕將諸位愛卿留到現在,自然不隻是為開源一事,王福。”

  “喏。”

  王福躬身一應,一路小跑,從偏殿提來了一個麻袋:

  “陛下,紀勉的屍身老奴已扔到正陽大街上喂狗,現在隻剩頭了。”

  紀勉?

  楊榮等人聞言皆是臉色急變,黃準最為跳脫,指著麻袋急聲問道:

  “陛下,這裏頭裝的是紀勉的人頭?”

  李天點了點頭,擺手示意王福退下,沉聲道:

  “不錯,不過朕建議你還是不要打開的好,紀勉是被王福活活溺死在太液池裏的。”

  黃準是個膽子大的,提著麻袋口瞅了一眼,頓時嚇的蹬蹬後退。

  紀勉在水中活活嗆死,死狀極為駭人。

  李天怕嚇著年齡最大的楊士奇,讓王福把麻袋提走,開口為四個一臉疑惑的大學士解釋道:

  “東廠已經查明紀勉和盧恭,授意山東浙江兩地的錦衣衛千戶,插手鹽鐵專運謀取私利。

  紀勉已在朕的禦書房認罪伏誅,但消息朕還未放出去,因為盧恭還在路上,南京距京城一千八百餘裏,想必盧指揮使還要過幾日才到。”

  李天一番解釋,楊士奇等人頓時明悟,怪不得陛下那日突然讓內閣擬旨,擢升紀勉,罷黜盧恭,原來是因為此番緣故。

  黃準突然想到什麽,下意識出聲道:

  “概不得陛下會對都察院失望至極,原來陛下早就知道山東鹽運一事。”

  李天微微頷首,沒有在意黃準的失禮之舉,看向四位大學士道:

  “紀勉死了也就死了,但真正讓朕痛心的是,據紀勉供認,三品以下七品以上與其勾結之官員,足有四十二人之多。”

  聽到有這麽多朝廷命官勾結進去,饒是老神在在的楊士奇也變了臉色。

  四品的官員,那起碼是牽扯到了州府一級,要知道一州知府的官階正是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