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各有所求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49      字數:2235
  親自把朱高煦和朱高燧送出大殿,李天回身感歎道:

  “朕有兩個這麽體貼的弟弟,當真是朕的福氣啊。”

  皇上隻言片語間便把漢王扒了底兒掉,此番手段讓一眾大臣心中欽佩至極,紛紛起身恭賀起來。

  這時禦膳監的糕點小食也已送來,李天大手一揮,索性讓一眾重臣邊吃邊談。

  大朝會開了一上午,大臣們寸食未進,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見製作精美的糕點,也都不再惺惺作態,趕忙往嘴裏送食。

  被李天親自送出殿門的朱高煦和朱高燧,此時也出了承天門。

  進了寬敞奢華的馬車裏,朱高煦再也憋不住滿腔的憤懣之意,看向朱高燧怒聲道:

  “本王的兵馬總督沒了,龍驤四衛也沒了,狗皇帝這是要把本王拴在他眼皮子底下啊。”

  引燃馬車一角的鎏金香爐,待嫋嫋的香煙飄然而起,朱高燧搖頭道:

  “二哥你怎麽能帶著親衛在正陽門外操練,太魯莽了。”

  朱高燧不提這茬還好,一提這茬,朱高煦隻覺得肺都要炸了。

  “還不是高要那個該死的蠢貨,他說什麽本王必須要在今日出個風頭,如若不然,隻會讓支持本王的朝臣搖擺不定!”

  一枚汁水飽滿的柳州龍眼入喉,朱高燧滿意的閉上了雙眼,咂嘴道:

  “誰讓二哥當初不信小弟,我早就說過那個高要是個半吊子貨。”

  “你少這兒放馬後屁!”朱高煦猛地一拍桌,咬牙切齒道:

  “本王隻帶了五百親衛操練,誰會以為本王要造反?還不是那個狗皇帝一句話把本王頂到懸崖邊上,說本王是李世民,要效仿唐朝玄武門之變,那種情況下,本王若不殺馬立誓,還能如何!”

  朱高燧被朱高煦兩眼通紅,恨不得要吃人的模樣嚇了一跳,趕忙正身道:

  “二哥你也別太惱火了,不還有錦衣衛呢麽,錦衣衛勢力遍布天下兩百州府,二哥你隻要把控住錦衣衛,遲早還有機會翻身。”

  朱高煦自覺失態,深吸了口氣,抓起手旁的水晶杯,將杯中的葡萄酒一飲而盡,稍整情緒道:

  “沒機會了,本王今日臉麵盡失,朝中哪還會有大臣支持本王。

  你沒看黃準那個戶改局,楊士奇給他題匾,夏元吉給他撥銀,工部文思院所有的金器使都調給他用。

  還有兵部,連軍器營的技術都拿出來了。本王前段日子想讓軍器營給龍驤四衛換換裝備,李慶那個王八蛋可是一直推脫。”

  朱高煦話說的這份上,朱高燧也終於發現了事情的嚴重性,掰著指頭一算,倒吸了一口涼氣道:

  “六部居然有三部支持改革,狗皇帝哪來這麽大的威勢,難道那些文官不知道戶改新法一執行,他們再也無法在稅銀上做手腳了嗎?”

  朱高煦聞言冷哼了一聲,沉著臉道:

  “那狗皇帝把文官們恨之入骨的錦衣衛都給腰斬了,那些文官能不支持嗎?”

  “可二哥,戶改之法在前,腰斬錦衣衛在後啊。”

  “虧高燧你還自詡為本王的軍師。”朱高熾蔑然一笑,攥著拳頭道:

  “你真當東廠劃入錦衣衛是不得寵幸?那是狗皇帝讓黃老兒查錦衣衛呢。”

  “原來如此。”朱高燧驀然一歎,隻覺得渾身發軟:

  “那狗皇帝步步為營,好深的謀算呐。”

  朱高煦現在聽不得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吹捧李天,踹了朱高燧一腳,冷眼道:

  “行了,你有功夫拍馬屁,還不如給本王拿個主意,接下來該怎麽應付。”

  兩人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朱高燧知道朱高煦要是完了,他也跑不掉,沉吟道:

  “二哥,不如這樣,你先......”

  奉天殿內。

  廷議還在繼續。

  吃飽喝足後,一眾重臣狀態好了不少,下令撤去盤碟,李天來回踱步道:

  “呂尚書方才提議重設中書省,諸位可有什麽要說的?”

  見皇上並未動怒,呂震心神一鬆,他也是想借著此次改革的機會,讓文官重回昔日的榮光。

  皇上問話,一眾重臣皆陷入沉思。

  中書省曾是統領六部的宰相衙門,若是能重設中書省,文官的權力必然會漲上一大截,可中書省會限製皇權,誰也不敢肯定皇上是不是在試探他們。

  見沒有人應話,呂震心中有些氣惱,這麽好的機會放在眼前都不把握,你們是豬嗎?

  拱手起身,呂震繼續大義凜然道:

  “陛下,改革之法若要推行,必然會涉及三司六部,若是有了中書省,便可統一調度統籌,微臣以為,中書省應當盡快複立。”

  呂震侃侃而談,其他尚書學士仍舊是無動於衷,李天見狀心中暗喜,臉色如常道:

  “呂尚書,朕倒是想盡快複立中書省,可你看隻有你一部讚同,讓朕如何是好啊。”

  呂震聞言正欲開口,卻見內閣謹身殿大學士楊榮拔身而起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呂尚書你不必再贅言了。”

  呂震想過黃準可能反對,但怎麽也沒想到楊榮會是第一個站出來的,看著楊榮一本正經的模樣,呂震頗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啊***,中書省若是複立,你可是會青雲直上,直接化身正一品的宰相啊。

  但無人支持,呂震也不敢違著眾意,隻得拱手告罪道:

  “是臣考慮不周,還望陛下恕罪。”

  李天擺手示意呂震回座,大大咧咧笑道:

  “官製改革,需要的就是呂尚書這種敢於直言的臣子,呂震呐,朕有意讓你轉職都察院,任都察院左都禦史一職,你可願意?”

  呂震聞言眼神一亮,禮部尚書和都察院都禦史,雖然都位列七卿,但要論權柄,都察院可比禮部要大得多。

  不過呂震也不會上躥下跳的大喊願意,拱手一禮,滿臉平淡道:

  “陛下讓微臣去哪,微臣就去哪。”

  “行。”李天點了點頭,看向楊士奇道:

  “內閣一會兒擬道旨,禮部尚書呂震轉任都察院左都禦史一職,至於新任禮部尚書,內閣到時候給朕擬一個推薦名單。”

  “老臣遵旨。”

  楊士奇耷拉著老眼瞥了呂震片刻,尊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