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最後一棺的玄機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2      字數:2130
  吳大誌說完之後,繼續開棺。

  結果又經曆了一具空棺。

  未開之石棺,就隻剩最後一具了。

  開棺一如既往的順利。

  這裏頭,卻依然沒有東西;確切地說,是沒有實物。

  不過,這石棺的底部,和其他石棺並不一樣,一半是高出來的,高出二十厘米左右。高矮相接之處,不是齊截的,而是一個類似倒S形的起伏弧麵。

  很顯然,這一具石棺,當初在製成之時,底部雕鑿出了這個形狀,就沒打算放東西。

  在高的那一半的石麵上,還鑿有三個豎向的圓孔,圓孔直徑在五厘米左右,深度在十厘米左右。

  而在另一半矮的石麵上,卻有六根兩排橫向的石柱,石柱的直徑也在五厘米左右,高度也在十厘米左右。

  石棺底部是一半高一半底,落差二十厘米;如此一來,下凹的圓孔底麵和上凸的石柱頂麵,則正好處在同一個水平麵上。

  石棺內,並不是隻有這些。

  還有刻字。

  在內壁的四麵,一個刻了十八個字。

  和青銅門上九孔底部的符號文字是同一種。

  兩端的窄豎麵上,各有三個;橫向的長豎麵上,各有六個。

  這些符號文字有碗口大小,刻痕比較粗,清晰完整。

  “青銅門上的九孔!”吳奪不由脫口而出。

  沒錯,之前下方空間發現的青銅門上,在居中位置門縫兩側,有九個圓孔,也是左三右六。

  同時,每個圓孔底部,同樣有文字,隻是九孔自然隻有九個文字,現在這裏有十八個。

  現在石棺底部的“二層台”結構,左三右六九個“圓”,是既有圓孔也有圓柱;高的石麵上是圓孔,矮的石麵上是圓柱。

  雖然有不同,但這兩處設置,好像是一種機理。

  而且現在石棺底部的設置,才應該是完整規範的展示;青銅門上的,應該是一種簡化的應用。

  或者說,現在的石棺底部,應該是“母本”。

  “有意思······”吳大誌沉吟片刻,又看了看大家,“石棺都開完了,這最後一具,好像還挺有用,咱們先一起來研究研究,再出去如何?”

  眾人都點了點頭。

  梅小梅接著拿出了相機,在大家研究的同時備份影像資料。

  ······

  “這好像是巴國本土的東西,所以才用了巴國獨有的符號文字。”在研究的過程中,葛亮分析,“這,應該如同太極八卦一類,而且和咱們的太極八卦也有相通之處。”

  吳大誌點點頭,“嗯,太極魚有陰陽眼,它這個有下凹的圓孔、也有凸起的圓柱;八卦有符號,它呢,配合了文字。”

  棺底的石麵一高一低,確實也體現了陰陽之分。

  一般來說,高為陽,低為陰。這也符合天乾地坤。

  大的陰陽麵以倒S形勾連,既有對立、也有轉化。

  同時,“陽麵”中是下凹圓孔,那麽陽中有陰;而“陰麵”是凸起圓柱,那麽陰中有陽。陽中陰有三,陰中陽有六,總體還是以陽為主。

  圓孔和圓柱加起來一共九個,九是最大數;將九以三六來分隔,從某個角度來看,也是形成了一種“循環”。

  這很可能是巴國獨有的巫術文化中的一個“樣板”。

  而且,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華夏古代出現過的所謂“玄術”,從根源上看,基本都逃不開“陰陽”二字,所有的變化都是從“陰陽”之中衍生出來的。

  所以,這個巴國巫術的“樣板”,和太極八卦有共通之處並不奇怪。

  如果給吳大誌足夠的時間,研究透這個巫術“樣板”,那是有可能的。

  但是現在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樣板”中的關鍵的十八個符號文字,他們不認識!

  如同你研究八卦,卻不認識“乾坤震巽坎艮離兌”八個符號一樣。

  這就完犢子了。

  所以現在他們的“研究”,隻能是初步搞清楚“概況”,同時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細查,別有什麽遺漏。因為下來一趟還是挺麻煩的,下一步可能要對著視頻和圖片研究了。

  “如果知道了這些符號文字的意思,能把這個研究明白了,那麽下頭的青銅門,找到開啟方法,就容易了。”吳奪回憶著,“青銅門圓孔底麵的九個符號文字,都在這十八個符號文字裏頭。”

  確實,青銅門九個符號文字,實際上是這十八個符號文字的一部分。

  吳大誌點點頭,“這個,我們確實都不懂,就得指望龐局找到能破解的專家了。這次上去之後,怕又得等一段時間。”

  “找對了人,未必需要等太久。”寧霜接口道,“這是一組十八個,很可能不用一個個破解。”

  “希望如此。”吳大誌說著看了看梅小梅,“小梅,拍完了我簡單看看,沒問題咱們就先撤了。”

  “您真會問,我覺得足夠了,喏,給您。”

  梅小梅將相機遞給了吳大誌,之後接著又道,“你們說,這個‘雞眼’,在這裏設置這玩意兒,想幹嘛?參禪嗎?”

  “別說,可能真是這個意思。”吳奪應道,“他是做好了種種準備的,如果到時候要暫時在這裏呆上一陣子,參悟玄機有助於脫離困境。”

  “是啊,他連占卜的龜甲都準備了一堆。”權浩然接了一句。

  “這應該是巴國巫術核心層麵的東西。”葛亮也拍了不少視頻和圖片,“值得研究。”

  “哎?”吳奪忽而眉頭一挑,看向吳大誌,“爺爺,您之前說巴國的三種文字,這種符號文字,不會隻用於巫術、祭祀、占卜······等等相關的事情上吧?”

  “之前我也不太清楚,現在看,確實很有可能。”吳大誌說著將相機遞還給梅小梅,“好了,沒問題!大家看看還有什麽問題,沒有的話,我們就先撤了。”

  大家也都沒什麽問題了,於是收拾好了回程。

  走向青銅“電梯”的過程中,吳奪又想到一個點,“之前猜測青銅門裏可能是金玉珠寶,但是從這裏來看,值錢的東西連全部的石棺都沒放滿;那麽青銅門裏頭,就有可能和咱們想的不一樣,不是金玉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