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看似有問題其實不是問題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11-17 22:11      字數:2257
  吳奪聽完之後,輕輕放下了這件成化鬥彩玉壺春瓶。

  他看了胡允德一眼,不置可否。

  前頭說過了看完再單獨說,胡允德也就沒有問出口,點點頭,繼續看。

  在吳奪和胡允德看東西的時候,伍先明和他的小羅太太也一直沒說話。伍先明麵無表情,坐在了牆邊的沙發上,不時喝一口茶。而小羅則站在長方桌一角兩米外,臉上一直掛著禮貌的微笑。

  粉彩瓷器,是華夏最晚出現的彩瓷種類,胡允德也放到了最後看。

  現在看的,是五彩和琺琅彩。

  五彩瓷器,是一件大罐。

  典型的萬曆五彩魚藻紋大罐。

  說起明代瓷器,有很多經典品種,比如洪武釉裏紅,永宣青花,永樂甜白,還有吳奪和胡允德前麵看的成化鬥彩、弘治嬌黃。

  而萬曆五彩,也是值得一提的經典品種。

  五彩瓷器,出現的時間大致是在元代後期,明代的早中期有所發展,但是很多人不感冒,特別是文人,還有點兒鄙視。

  為什麽呢?因為俗。

  紅紅綠綠,色彩濃烈。

  明代早中期的彩瓷,還是以鬥彩為主,雖然當時鬥彩也叫五彩,但是和真正的五彩還是不同的。

  區別不在有沒有釉下青花作底,主要在風格和技術上;風格上看,鬥彩淡雅,五彩濃烈;技術上看,鬥彩是“填”,五彩是“塗”。

  而在萬曆時期,五彩的發展,迎來了一個史無前例的**。

  萬曆他爹隆慶,當皇帝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有一項特別有名的政策,史稱“隆慶開關”。自此以後,商業發展確實提速了,尤其是江南一帶;百姓的錢袋子,明顯要比以前鼓了。

  市場繁榮之下,最受歡迎的藝術品,那必然是媚俗的;因為隻有審美的最低層次,才能迎合最多數的消費者。

  明朝兩百多年的曆史,在瓷器數量上占據統治地位的,依然是青花器;但是,就在萬曆朝,五彩卻出現了和青花分庭抗禮的勢頭。

  萬曆五彩,不少器型比較碩大,大盤子、大罐子,一尺以上的很常見。

  紅紅綠綠,色彩濃烈,個頭又大,廣受歡迎。文人眼裏的“俗”,在市井百姓眼中,那叫一個漂亮,那叫一個美。

  當然,官窯五彩和民窯五彩還是不一樣的,官窯就是官窯,起碼胎釉彩料更為精細,工藝更為精湛。萬曆民窯五彩,傳世數量相對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官窯五彩,那就要貴多了。

  這件大罐高達40厘米,紅魚綠藻,視覺衝擊力很強。

  不過,沒有底款。

  而且,也到不了官窯的水準。

  但它依然是一件萬曆五彩的精品。

  吳奪定性之後,順帶給估了估價,五十萬到八十萬。

  這要是官窯,怎麽也得兩百萬起。

  看完這件萬曆五彩魚藻紋大罐,吳奪和胡允德相視點頭,一致肯定。

  萬曆五彩魚藻紋大罐看得時間比較長,但是剩下一件琺琅彩橄欖瓶,看得就快多了。

  因為大開門。

  橄欖瓶這種器型,因為形似橄欖而得名,雍正乾隆時期最是流行,乾隆以後就少見了。

  這件橄欖瓶上的畫片,是“鬆竹梅”歲寒三友,也是一種經典畫片。

  上部空白處帶一句題詩:不畏風雪春常在。另有三方朱印:淩寒、長青、香遠。

  底款為四字雙行藍料楷書:雍正年製。

  說它大開門,不是說它是雍正官窯琺琅彩,而是大開門的民國仿品。

  民國仿雍正琺琅彩,不算很難辨識,所以這一件看得時間也就不長。

  “有點累,休息一下。”看完之後,胡允德笑道。

  “不必著急,你不定下,我不會通知其他人。”伍先明起身應道。

  先讓人看了,肯定不可能中間橫生枝節。不過伍先明這句話也是一種提醒,你不看完、不定下買什麽,後頭的買家就得耽擱。

  胡允德點點頭,“伍叔,我去院子裏抽根煙,透口氣,很快。”

  伍先明笑了笑,“那我就不陪你了。”

  吳奪接口,“我也抽一支吧。”

  兩人下了樓,來到院子裏,慢慢走著,壓低了聲音開始交流。

  對於青花器,兩人觀點一致,隻有兩件民窯值得收,一件康熙人物紋盤口尊,一件嘉靖雲龍紋大罐。

  “那件弘治黃釉,底釉不對,泛灰,但是整體來看,卻又感覺能到代。你怎麽看?”胡允德接著就提到了弘治黃釉鳳紋執壺。

  “依我看,那件黃釉執壺,是官窯真品無疑。”吳奪言之鑿鑿。

  這個他不會聽錯的。而且,這件黃釉鳳紋執壺,他還聽到了一些輔助性內容。

  “這麽貴重的東西,但有一個疑點,也不敢大意啊!雖然隻有這一點底釉的問題,但實在是說不通啊。”胡允德沉吟,“弘治黃釉,不是一般官窯,早期的底釉是很白的,後期閃青,但從來見過、也沒聽說泛灰的!”

  吳奪回應:“德叔,這個底足低矮光滑,胎是沒有問題的。至於底釉,釉質和施釉工藝也沒問題,隻有釉色泛灰讓人感覺不對。但這一點,看似有問題其實不是問題。”

  “噢?”

  “雖然我也沒見過類似實物,但是卻能解釋得通。”

  “你說。”

  “您也知道,弘治皇帝是一個極為節儉的皇帝,弘治官窯相當之少,禦窯廠還曾經停擺。”

  “這個和底釉泛灰有關係麽?”胡允德不解,“再節儉,黃釉也是‘皇’釉,大部分還作為祭器,工藝上肯定馬虎不得。”

  “對。但是曾經有一段時間,為了縮減開支,導致黃釉質量也有所下降,別的都沒什麽,就是出現了少量器物底釉泛灰的情況。底釉泛灰確實不好看,所以很快又改善了,但是改善也沒早期那麽白的釉色了,所以弘治黃釉後期底釉是閃青的!”

  胡允德眉頭微皺,“你的意思,泛灰的底釉,是早期的白色底釉和後期閃青底釉之間發生的?而且還產生了‘過渡性’影響?”

  “對!所以,我覺得這還是一件弘治官窯真品!”

  胡允德聽完,一臉驚奇,“這一點,我怎麽聞所未聞?!”

  吳奪心說,你肯定聞所聞問啊,我也是剛聞的。

  要不然,我肯定也會當成高仿來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