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作者:江楓愁眠      更新:2020-07-11 18:57      字數:3881
  “是這樣……”

  “是。”殷姮拍了拍蘭沁禾的肩,“好了,我回去還有些家事,你也快去看看萬閣老吧。若是缺人缺藥,盡管來我府上支一聲。”

  蘭沁禾點點頭,“我從來都不會同你客氣的,那你先忙。”

  聽到這句話殷姮笑了,她鳳眸微眯,眼角隱隱折下了兩絲眼紋。

  “倒也是,你從來就沒跟我見外過。”這句話說得很輕,仿佛自語。

  “打也打過、吵也吵過,這會兒咱們再談客氣多麽矯情啊。”蘭沁禾道,“再說了,殷姐姐也沒同我客氣過,憑什麽我得對你客氣?”

  “是這個理。”殷姮唇角上揚,她笑著附和蘭沁禾的話,末了眼睫微垂。

  “好了,我該回去了,就此別過吧。”她擺了擺手,又朝著殷府而去。

  兩人在朝上吵得再如何不可開交,但是並不太影響二十六年的感情。殷姮與蘭沁禾,就如淩翕如萬清,患難之後千絲萬縷的情誼是分不開的。

  簡單的寒暄過後兩人分別,蘭沁禾回了將軍府,她去見了萬清。這幾日萬清的病情反反複複,使人有些擔心。

  “二小姐,藥好了。”丫鬟遞上了碗,蘭沁禾接過,“辛苦了,我來吧。”

  端著碗入月門,她先將藥擱到一旁,自己坐到了床沿上,輕輕喚醒了萬清。

  病榻上的老人唇色泛白,安靜地躺著,沒有一絲聲響。

  蘭沁禾一連喚了七.八聲,萬清才緩緩睜眼。

  那雙飽經風霜的眼眸稍顯渙散,過了片刻才凝聚起了神光,有了清醒的意識。

  “母親,該進藥了。”蘭沁禾扶著她起身,將軟枕靠緊床頭,又把被子給萬清拉到了脖頸蓋嚴實。

  萬清一動不動的由她動作,看著女兒把藥吹涼,一勺一勺地喂進嘴裏。

  萬清不是蘭沁酥,喝藥沒有那麽麻煩,安安靜靜地喝完之後,蘭沁禾又將準備好的白水喂給她,捧著一個小盆等著她吐出後拿了手帕幫萬清擦嘴。

  “您這兩日的氣色看著好些了,我問了禦醫,冬天之前就能大安。”蘭沁禾笑著同母親說話,“內閣那麽多事,可都得等著您回去料理啊。”

  萬清輕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無盡。”她麵朝了蘭沁禾,“先來說說這些日我女兒的事吧。”

  蘭沁禾眨了眨眼,“酥酥又闖禍了?”

  萬清搖頭,“沁禾,朝中的許多事情,王瑞都瞞不了我,你那點小伎倆……不管用。”

  蘭沁禾低頭應是,“女兒不敢。”

  “這幾日你在外麵是好一通撥雲攪霧啊,太後、皇上、京中王侯還有內閣都被你嚇怕了,他們又動不了你,真是像供祖宗似的供著你,就連皇上都得閉門躲你。”萬清笑意愈深,“這份殊榮,天下無二。”

  “母親……”蘭沁禾悻悻地緘口。

  “我沒有怪你的意思。”她側靠著枕頭,用閑聊的姿態同蘭沁禾談,“你動了天下最不能動的棋,可是太後卻當眾燒了滅蘭門的聖旨、聖上再三地回避你、九王爺聯合眾王獻銀,你更是毫發無傷,不過是被朝廷冷落了一段時日。”

  “沁禾呀,”萬清伸出了一隻手,撫摸著女兒隻插木簪的鬢發,“你知道這背後是什麽意思嗎?”

  蘭沁禾無言回視。

  萬清眸中的神色前所未有的溫柔,她低聲囑咐,“好好地教導大皇子,那是比什麽打仗、什麽籌錢更加重要的大事。”

  蘭沁禾一愣,繼而又苦澀道,“母親,隻怕等不到那一日啊。”

  誰又能保證大皇子日後會是什麽樣呢。

  “愚公移山,但凡動搖根本的大事從來不是一日之功。”萬清淺淺地笑著,“母親的日子到頭了,在朝中周旋了三四十年,意氣、誌氣都早就磨平了。可我的女兒還在,三十年後我的孫兒還在,西朝也是如此。龍骨一日不碎,龍魂就一日不息,你明白嗎?”

  地利人和漸起,缺的不過天時而已。三分有二,足矣。

  萬清微微仰頭,望向了遠處,“自堯舜禹至今,已有三千餘年,曆時二十四朝。從石器到金屬,從土房到高樓,日子總是越來越好的,沁禾,哪怕是最壞的結果……”她頓了頓,“將目光放遠些,做官為何,忠君為民而已,二者得其一,就不負來世一遭。”

  “母親。”蘭沁禾咬著唇,眼眶微濕,“可若是不能兩全,又有何麵目去見先祖?”

  萬清扭頭看向她,“我隻是說最壞的打算而已。如今龍首已抬,躍深淵、見青日是早晚的事,你隻要靜心教導大皇子就是了。”

  “母親真這麽想?”

  萬清閉目頷首,“你現在還能安然無恙,我便能這麽想。”

  蘭沁禾低頭,她看著自己的祥雲官靴,半晌開口,“女兒明白了。”

  兩人沉默了片刻,萬清換了話題,“我聽聞你之前在內閣幾次與殷姮爭吵,你們現在如何了?”

  “我來時還碰見她,與她家常了兩句。”蘭沁禾幫萬清滑下來的被子又往上提了提,“母親放心吧,我和殷姐姐感情依舊,不會因為政見不同就鬧別扭的。”

  “那就好、那就好……”萬清笑了兩聲,繼而又淡了笑意,“你平日得空還是多去看看她吧。”

  “怎麽了?”蘭沁禾不解,“她手裏的公務和家事也忙,我不好多打擾她。”

  萬清聽罷,輕歎一聲,“隻怕日後你再也沒有機會打擾她了。”

  蘭沁禾一怔,“母親何出此言?”

  作者有話要說:當初有人問我為什麽文名明明是九千歲,慕良的戲份卻那麽少,並不是這樣的,他最多隻占半個千歲。

  自堯舜禹至今,已有三千餘年,曆時二十四朝。從石器到金屬,從土房到高樓,日子總是越來越好的,哪怕是最壞的結果……下一朝、下下朝,隻要有人生了這個火苗,千百年之後總有機會竄天灼日。不必執著於西朝,將目光放遠些,做官為何,忠君為民而已,二者得其一,就不負來世一遭。

  千歲千歲千千歲,華夏之久,千千年永續。

  第105章

  萬清沒有跟蘭沁禾細說,慕良也並未給蘭沁禾遞任何消息。

  他們都看得明白,王瑞這次回來是做什麽來的,而他們也並不打算阻止,因為蘭沁禾和殷姮,天子隻能容下一個。

  萬清選擇了自己的女兒,慕良選擇了自己的妻子。

  蘭沁禾愈加驚疑不定,她連夜敲響了殷府的大門。

  門房開了門,給蘭沁禾行禮後道,“郡主您來得不巧了,我們家大人有事出城了,也沒說什麽時候回來,您要不改日再來?”

  蘭沁禾踉蹌了兩步,心中的不安愈發濃厚。

  到底是什麽事?

  她想去問問慕良,慕良手裏一定有情報,可今日慕良又在乾清宮伺候皇上,並未回千歲府。

  十月的夜晚,秋風拂過,蘭沁禾忽然一陣哆嗦,心骨皆涼。

  殷姐姐在戶部做得好好的,這些年幾乎是力挽狂瀾,將連年的赤字扳回抹平,等過兩年和西洋的貿易多了,很快就能把銀子堆起來。眼下又在打仗,戶部尚書如此重要的位置,她就算犯錯也不會立馬攤上什麽大事。

  ……亦或者是說,她已經攤上了什麽罪無可赦的大事了。

  王瑞……

  蘭沁禾瞳孔微縮,赫然想起了那每日坐在內閣角落裏的老人——被殷姮背叛到抄家革職的前任首輔。

  傾巢之仇,安能不報。

  兩朝首輔,就算如今被拔了爪牙,要碾死一個年紀輕輕的殷姮也還是綽綽有餘。

  蘭沁禾所料不錯,就在第二日的內閣與司禮監的禦前議事上,王瑞站了出來。

  皇帝有些意外,這些日子王瑞雖然身在內閣,但是一直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基本一言不發,今日卻在議會上站了出來,實在讓人意外。

  不過今日殷姮告假,王瑞站出來說話也情有可原,思及此他遂問道,“你有什麽事兒?”

  “稟報聖上。”古稀之年的老人顫巍巍地下跪俯首,“老臣要為天下第一忠臣翻案。”

  “天下第一忠臣?”皇帝笑了下,“誰啊?”

  王瑞抬眸,眸色銳利,綻出了年邁雄獅的最後一抹威氣——“陳寶國。”

  蘭沁禾扶著放票擬的案桌,重重地閉上了眼睛。

  殷姐姐……

  ……

  前方戰局穩定,同西洋的貿易也步入了正軌,朝廷便有餘力開始處理大案。

  王瑞在聖上麵前參了次輔殷姮,拿出了當時參與陷害陳寶國一案的證人口供,並且給出了殷姮在那年的銀鋪票據——統共十萬,數量符合、時間符合。

  他被革職的三年裏,幾乎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搜集證據之中。

  證據鑿鑿,皇帝勃然大怒,立即讓大理寺會同鎮撫司一起審理,並使兵部差人將殷府控住,把殷姮押送入獄。

  兵部,去的是蘭沁禾。

  畢竟是曾經的師兄妹,兵部尚書不想撕破了這張臉,但是緝拿宰輔又不能隨便派個小卒。抱著幾分報複的心態,他命蘭沁禾去處理這件事。

  蘭沁禾捧著聖旨,她雙臂使不上力,每走一步都有些恍惚,被那沉重的聖旨壓著,連走路都走不太穩。

  她身後是數十位著鎧甲的士兵,所有人都手持刀刃、麵色淡然。

  緝拿罪員,他們辦得多了。

  去殷府的這條道蘭沁禾走了二十六年,她輕車熟路,哪怕閉著眼睛都能摸到殷府的門當,可唯有這一次,這條路短得讓人還沒回神就到了。

  殷姮在前天就出了城,她在王瑞重返內閣的那一日就有了打算。

  眾人默認了她是戴罪潛逃,已經做好了等到出門搜查的準備,甚至蘭沁禾也以為……也希望殷姮已經逃了。

  天下之大,隻要殷姐姐逃過了頭一年,日後在山野溪澗隱姓埋名地過一輩子,說不準這件案子就慢慢爛了。

  她抱著三分僥幸,一抬頭,卻看見了立在殷府門前的殷姮。

  她穿著一身青色的直裰,如鬆婷立,在望見蘭沁禾之後粲然一笑,衝她頷首致意,“蘭大人。”

  她身後敞開的大門之中,空無一人,擺滿了箱子。

  蘭沁禾腳步一頓,她說不上是痛苦還是悲傷,隻是站在台階下愣愣地抬頭看著殷姮。

  身後的將官提醒她,“蘭大人,該宣旨了。”

  該宣旨了。

  蘭沁禾將那聖旨打開,上麵的字隨著她的手一並發抖。

  她張了嘴,剛想要念,心下千回百轉,終還是將聖旨合上,遞給了殷姮。

  她不忍在這座殷府之前讀這樣的旨意,怕被殷家百年的先靈們聽見。

  殷姮似是明白她在想什麽,她無奈一笑,接過了那道聖旨,蘭沁禾身後的士卒便蜂湧入門。

  然而府裏上下已經全部站在了後院,所有的財物也盡數裝進了箱子,擺在了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