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兩家大戰 計施金缽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19      字數:3251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原來如此,那我等就謹聽大士之計,明早清早往南撤退。”魃公主欣然答應。

  “好,明日就依計行事,貧道先告辭了。”普賢說罷,起身辭別。

  “大士哪裏去,何不就在軍營過夜?”魃公主挽留道。

  “還是小心為妙,以防燭龍發現,功虧一簣。”普賢說過,與眾神辭別,化一陣清風而去。

  普賢離去,陸吾忍不住問道:“這大士不知是真是假,莫不是燭龍派來的細作,誆我們後撤,趁機反攻?”

  魃公主、力牧和巫彭被這一問,也不禁吃起疑來,原來四神的道行都低於普賢,因此認不出大士真身,才有此疑惑。

  “各位不要多心了,大士如假包換。”玄女含笑道,“明日清早隻管向南撤退即可。”

  眾神聞聽此話,這才放下心來,便分奔各營傳令下去。

  諸將士得令,連夜收拾妥當,準備明日清早拔營起寨,往南撤退。

  鍾山??北極大殿。

  天剛發亮,燭龍便召集費天君、鍾鼓以及遼豎等六魔商榷準備兵出鍾山,攻打昆侖大營。

  還未傳令,巡邏的花臉獾匆匆來報:“稟報大神:昆侖大軍已拔營起寨,退過水界,向南撤去了?”

  “嗯?有這等事?這是為何?”燭龍聞報,一臉茫然,拿眼巡視眾妖魔。

  “哈哈哈哈……”遼豎突然仰天大笑起來。

  燭龍十分疑惑:“遼豎道友,你為何發笑?”

  遼豎傲然道:“大神不知:我等六兄弟昨日安坐之時,各將泥丸宮中色光放出,六彩照空,高有百丈。怕是嚇壞了他們,因此今日趁早拔旗開溜了!”

  “原來如此!幾位道友果然威風!那事不宜遲,我等速去追剿她們。”燭龍大喜,便開始分兵派將,追殺昆侖大軍。

  費天君雖是將信將疑,欲勸謹防有詐,但見群情激昂,意氣奮發,也就隻好又把那話吞回肚內。

  燭龍分兵三路,追殺昆侖大軍:

  第一路右軍:由費天君和鍾鼓率五萬妖兵魔將從右路殺敵,向左圍剿;

  第二路左軍:由遼豎等六魔亦率五萬妖兵魔將自左殺敵,向右圍殲;

  第三路中軍:由他燭龍居中,親率八萬妖兵魔將橫衝直撞,來個中間開花。

  剩餘兵馬隨花臉獾看守鍾山山門,以防不測。

  眾妖魔各自領命,召集本部兵馬,一時集結完畢。

  霎時間,鍾山結界打開,愁雲衝天,慘霧滾地,旌旗卷風,刀槍奪日,各路兵馬一派殺氣騰騰,在燭龍親自率領下,直卷下鍾山。

  魃公主遵從普賢之計,一大清早拔營起寨,與眾神引昆侖兵馬,往鍾山南部撤退,由力牧和玄女斷後。

  剛退過三百餘裏,果如普賢所料:妖魔大軍直衝出鍾山,風卷殘雲一般追殺過來,漫天旗飄,驚心動魄。

  頃刻間,力牧和玄女已與燭龍交上了兵鋒,展開了廝殺。

  魃公主見左右追兵亦至,急吩咐陸吾右路迎敵,自己則引左路將士,截住遼豎等六魔,巫彭依舊前頭引路,繼續往南部撤退。

  兩軍兵鋒交接,刹時風起雲湧,殺聲震天。

  鍾山以將近二十萬的兵力圍剿昆侖山眾將士。

  魃公主力抵遼豎兄弟猶可奮戰;陸吾被費天君、鍾鼓纏殺,甚是狼狽;而玄女、力牧迎戰燭龍,暫時打成平手。

  但是那些妖兵魔將數倍於昆侖將士,一個個如狼似虎,凶殘暴戾,直殺得昆侖山將士屍橫遍野,不計其數。戰有多時,昆侖山將士十停裏少去四停,血戰艱苦。

  玄女等諸神正在苦戰之時,普賢大士忽然現身助戰,執一根降魔杵接住燭龍惡殺起來,並大呼道:“大家不必戀戰,快快向後撤退!”

  玄女發覺,大喜,急命眾將士繼續向南撤退。

  燭龍被截住,大怒,揮軍掩殺。

  普賢隱了法身,燭龍又在混戰中,自然一時分辨不出,隻當是一個無名小卒而大施殺手。

  玄女奔向右軍協助陸吾,力牧向左幫襯魃女,陣勢漸穩,風卷殘雲一般向南後退了兩千多裏。

  燭龍揮赤虹劍正殺得性起哩,忽而不見了小和尚,自當是他敗走了,也不覺得奇怪,繼續揮軍追趕戮殺,一報失兒之仇。

  陸吾在混戰之中,數次準備祭起玄黃玲瓏塔拿人,卻始終被逼得甚緊,脫不開手,此時玄女來助,就騰出了手來,將玄黃玲瓏塔祭起空中,直拿鍾鼓。

  鍾鼓反應過來,已是遲了,遁身不得,被一道金光收入塔中。

  陸吾一拍妙門,塔身旋轉如飛,須臾就將鍾鼓化成了血水。

  費天君唬得屁滾尿流,化一道黃氣逃脫了。

  燭龍瞥見陸吾祭寶,卻是正在拿自己兒子鍾鼓,急用劍作法,把那紅焰珠祭出泥丸宮,直打向玲瓏塔,但終歸晚了一步,紅焰珠打了個空,而鍾鼓已道滅神亡。

  燭龍直怒得上下兩隻眼泚血噴火,再祭黃焰珠打向陸吾。

  陸吾一味化滅鍾鼓,反應不及。鍾鼓化成血水之時,那黃焰珠也正打在了陸吾的印堂上,雖有九個腦袋九條命,也擋不住這一擊,道身炸裂,化出了開明神獸原身,直落下雲層去了。

  玄女巨驚不迭,騎在鳳凰神鳥上,抖開九道斬祟飛罡,迎擊。

  燭龍已是傷心徹骨,仗劍作法,連祭出六陽元珠,輪翻起落,刹時將右軍打死過半。玄女的九道斬祟飛罡雖然厲害,卻一時奈何不了燭龍。

  這廂魃公主見戰歿了陸吾,亦是發了狂飇,把日幹長劍倒祭背後,劍尖指空,雙臂高振,借來沙海旱氣,猛一伏身,自口內噴出黃氣,幹燥炙烈無比。

  眾妖兵魔將頓時倒下一大片,蹦跳掙紮,須時一個個幹裂得如黑炭,燐燐發光似著了火兒一般。

  六位魔頭也感覺口幹舌燥,身上似要竄出火來。

  遼豎暗叫不妙,一聲暴吼,自頭頂射出一道青光。

  任忠、端兌、殷峧、承漿、廉泉也跟著吼一聲,各自放出黃、紅、黑、白、紫五柱光氣,與青光盤桓蒼空,花花綠綠,晶晶晃晃,一派色彩絢爛。

  霎時間,昆侖山眾將士被晃花了眼睛,猶如掉在了彩光泥內,腳軟腿麻,茫然不知遠近,被妖兵魔將盡力劈殺,傷亡甚多。

  原來這六麵魔修煉的乃是奪魂吸魄的魔法,凡將魔光放出,人便丟魂失魄,酥軟無力。

  力牧一時魂魄不定,軟軟的渾身無力,亂戰一氣。

  廉泉覷得清楚,摘下挎身大弓,搭箭扣弦,隻“嗖”的一聲,狼牙箭貫穿力牧前胸。

  力牧晃一晃,搖一搖,栽下雲頭。

  魃公主見又折了力牧,萬分悲憤,複提了日幹長劍來殺廉泉。

  廉泉早拈一枝狼牙箭照魃女,閃一道紫光射去。

  魃公主揮劍拔落箭矢,徑殺上來。

  另五位魔頭見法術吸奪不了公主的魂魄,遂都收了法,圍攻上來。金背刀、流星拐、混元錐、拐子槍、駝龍槍刮戮亂刺,亂劈亂砍。

  魃公主形身露拙,劍法漸亂。

  那一邊,玄女大戰燭龍也是凶多吉少。而昆侖山眾將士所剩無幾,被妖兵魔將層層包圍,蠶食將盡。

  燭龍失去二子,悲痛傷絕,兩雙眼都滴出血來,揮劍祭珠,舍命搏殺。六位魔頭更是嗜血為樂,殺戮無忌。那些妖兵魔將也一個個斬殺得凶猛有力。昆侖大軍形勢已然大危了矣。

  卻就在這時,鍾山方向猛然炸響一陣驚天霹靂,金光耀空,如磅礴的大海之浪一層層地推湧過來。

  雙方交戰的將士恰好似被震落的螞蟻,紛紛掉落下雲層。眾神魔也一個個都站立不住,在雲層上東搖西晃,似起了一場大地震。

  燭龍驚怵裏回頭看去。

  隻見鍾山上空緩緩地倒扣下來一個紫金缽盂,不知其有多大,金光猶如屋簷滴水,倒射碧空不絕。須臾穩穩地罩住了鍾山九陰聖府。

  普賢大士奉靈山牟尼佛祖之旨,協助昆侖山降伏燭龍。

  燭龍乃是神通廣大的山海大神,如果不能一戰而擒,遭他潛匿到九陰之下,再要擒拿就比蹬天還難,那麽日後必將再生禍端,荼毒三界。

  牟尼佛祖身在佛門,自不便多管道門之事,因此授普賢大士紫金缽,封住鍾山,令燭龍無處藏遁,然後好叫道家來降伏,這一來也算佛門出兵出力;二來也不拂道門臉麵,可謂一舉兩得之事。

  這紫金缽乃是牟尼佛祖傍身之物,隨他修道、證道、及至涅槃,印證無量劫數,最具不二法門造化神通,為佛門器皿第一。

  普賢大士又生恐燭龍驚覺,這才隱去了道光法相,並且紫金缽法力無窮,以防殃及無辜,於是又叫魃公主向南撤退,越遠越好。

  燭龍傷子心痛,憤貫元識,隻一心一意想拿住昆侖諸神,為兩個兒子報仇,怎麽知道普賢大士早已布下的套圈,自當勝券在握,凱旋而歸。

  當燭龍看見一個黃不溜丟的金缽倒扣在天地之間,把鍾山九陰聖府封了個無影無蹤時,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中了調虎離山之計,這是要截斷退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