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普賢奉旨 助陣昆侖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19      字數:3206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燭龍也將遼豎等六魔一一引薦相見。

  眾妖魔相互敘禮,寒暄一番,分坐在北極大殿兩廂。

  燭龍傳令大擺筵席,為眾妖魔接風洗塵。

  霎時間,酒宴擺開,美酒佳肴,奇珍異果,一應俱全。

  眾妖魔你來我往,推杯碰盞,巨飲豪食,一個個直吃得豪性大發,好不快活。

  酒過數巡,遼豎探問雙方戰事。

  燭龍十分傷懷,便將雙方交戰以及五命八靈和虹光戰死等事說了一遍。

  六麵十會聽罷,傷感不已,各自安慰了燭龍一番。費天君聽說虹光又戰死,心中頓生惆悵滋味。

  此時,卻聽遼豎獻計道:“現在兩家各有勝負,暫時打成平手,但如今我們又添了兵增了將,正應趁勢與他們決一死戰!如果將玄女和魃女活捉回來,一定會引起山海震動,到那時再與他黃帝談判,封疆劃界,重立神國,豈不就是指日可待了?”

  燭龍、費天君聽了這一番分析,連連點頭,大為稱讚。

  遼豎正在洋洋自得哩,亞猛卻忽然道:“兩軍交戰,隻會多傷害些無辜的將士,勝負也還未可知。我兄弟十人修練了一座‘十會’大陣,如果練成,可抵百萬雄兵,就在這鍾山下擺開來,不傷一兵一卒,就能捉拿住玄女魃女和昆侖眾將。”

  “好好好!亞猛道友果然是修道高士,有悲天憫地之心。如此,我們就暫時不動用兵馬,請十位道友在鍾山之下擺開十會大陣,與那昆侖眾神決一勝負。”燭龍興高采烈道。

  “隻是此陣還未大成,尚在演練之中,聽說大神戰事吃緊,因此就先趕來了。”亞猛謙虛道。

  “什麽‘大成’‘小成’的,隻怕還‘沒成’吧?既然‘沒成’,又何必跑出來誇誇其談,丟人現眼!”遼豎遭到小覷,本就心中不快,這時聽說十會陣還未煉成,便翻眼譏笑。

  這話分明含有嘲弄之意,亞猛如何聽不出來?

  他不禁勃然大怒,豁地就站起身來。風府等眾妖魔聽了也十分不爽,聳身而起,怒目橫對。

  “我這十會陣雖然還沒大成,但就算他三清佛祖,玉虛宮十二金仙來了,也不敢小覷於我,你算個什麽東西,敢來嘲笑我!”亞猛罵道。

  “你又算個什麽東西?”遼豎跳離石座,手指對罵。

  其餘五魔也全部挺身站起,十隻眼瞪得骨碌碌一動不動,仿佛即刻動手的樣子。

  “好了好了……諸位道友不要爭了,不要爭了……這與黃帝交戰,也非一朝一日之功。”燭龍慌忙勸和道,“既然亞猛道友的十會陣法還沒有煉成,可以先找一處演練,日後再來依重。

  明日交戰,就由遼豎等六位道友成功,先滅了昆侖山的這支兵馬,然後活捉玄女和魃女,為我兒虹光和陣亡的諸位道友報仇血恨!”

  遼豎等六魔聽言,得意洋洋,眉飛色舞。亞猛十兄弟卻一個個氣得臉青鼻子歪,怒目無語。

  燭龍複安慰亞猛道:“十位道友既然還沒有煉成大陣,不必急於交鋒,可往北走一萬七千裏,那兒有一座都昂山。每一座山頭都獨立成勢,方圓也有兩千多裏,曾經是我舊日練兵演陣之地。幾位道友就先到那兒演練大陣,待成功之日,再回鍾山助陣。”

  “竟然有這等好所在,我十兄弟正為沒個好所在發愁呢。對諸位說明白了:此陣不僅要對付昆侖山眾神,還要對付玉虛宮十二金仙。打敗昆侖山眾神是小事,殺盡玉虛宮十二金仙才是我十兄弟的大事。多謝大神相告,時不宜遲,我兄弟十人這便到都昂山演煉十會陣去。”亞猛與遼豎話不投機,難以共事,正好借此下階。

  話音落處,亞猛即率眾兄弟向燭龍、費天君作禮告辭,覷也不覷一眼遼豎等六魔,轉身岀了北極大殿。

  燭龍與費天君送將出來,打開鍾山北麵結界,十兄弟雲馳霧繞地趕往都昂山演練十會陣去了。

  遼豎等六魔氣呼呼方恨未休。燭龍返回,又把好言語安慰一回。費天君也在一旁誇讚六魔神勇。那六魔方才息了憤氣。

  當夜傳令下去:眾將士吃飽喝足,兵械擦拭鋒利,再養足精神,隻待明日大戰。

  危哉被送往昆侖山後,玄女、魃公主以及眾神一時難眠,都坐在中軍帳內,默然無語,十分傷悼。

  次日巳時,忽然刮來一陣怪風,鋪天卷地,煞氣逼人。

  便見那軒轅大纛搖晃不止,好似要被刮倒一般;眾士兵在風裏暈頭轉向,東趔西趄;而整座大營也被掀動得嘩嘩振響,搖搖欲裂。

  眾神頗覺蹊蹺,紛紛走出中軍帳,向空中望去。

  但見東、南、西三界上晴空朗朗,萬裏無雲,而在北界上,鍾山山巔卻隱隱有青、黃、紅、黑、白、紫六道魔光閃動,那怪風正是從那裏吹過來的。

  玄女吃驚道:“不好,看來這鍾山又來了一路妖魔!如果不趁早降服燭龍,山海界內的妖魔必定紛紛投奔鍾山,將來必會釀成大禍。”

  “可是如今燭龍已設下結界,我們無法攻打進去,這該如何是好?若不然,我親自回昆侖山一趟,請求父皇增派援兵。”魃公主憂道。

  “公主難道忘了?這山海界內的神魔都在蠢蠢欲動,各處神將都在盡力彈壓各處妖魔,哪裏還有兵馬可以抽調?就是因為係昆山還有祝賓等六位神將鎮守,所以才把公主你抽調到這鍾山來了。”力牧提醒道。

  “哦……是了是了……”魃公主醒悟過來,皺緊了眉頭,沉吟道,“儒佛兩家說過,要各派一名弟子前來助戰,卻不知為什麽至今還沒有趕來?”

  “或許正有事吧,或許正在趕來的途中。”力牧道。

  “最好他們能夠盡早趕來。”魃公主憂心忡忡。

  “我看無妨,任它來的是什麽妖魔精怪,都是邪不壓正。我不信他燭龍還真反了天去!”玄女說道,“不過……我們也不可大意,還須加強警戒,以防不測。”

  魃公主頷首同意,便吩咐力牧傳令下去:當夜各營加強巡邏,並增添遊哨,防護仔細。

  當夜,月明星稀,天氣寒冷。

  力牧親領一隊人馬巡邏各處,謹防鍾山再次偷襲。

  夜半之時,力牧剛巡至後營營門,忽聽見一聲陌生的叫喚聲傳來:“力將軍,久違了。”

  力牧聞喚,驀然一驚,往那聲音傳來處觀看。

  但見明月軍燈之下,一位小和尚已然站在營門之外,身穿褐黃直綴,腳蹬六耳麻鞋,顯得十分質樸。

  力牧上下打量,卻不認識,但小和尚竟然認識他哩!

  力牧愣了片刻,忽想起佛家派遣弟子一事,忙作禮問道:“小師傅,你莫非是從靈山趕來的?”

  “正是。”

  “小師傅您是……”

  “嗬嗬……力將軍:貧道普賢,奉佛祖之命,特來鍾山助陣。”小和尚合什道。

  “原來是大士駕臨!”力牧又驚又喜,慌忙合什還禮道,“請請請……大士快請進……”

  力牧急命將士打開營門,一邊引著小和尚往中軍帳而來,一邊命將校速去傳報消息。

  這小和尚正是“十方佛界法王子,九宮山上大羅仙”的普賢大士,奉釋迦牟尼佛祖前來助陣昆侖山!

  玄女、魃公主等眾神聞報,一時齊聚在中軍帳,迎接普賢大士。

  不多時,在力牧的引領下,普賢大士進入中軍帳來。

  他先拜見了師叔玄女,原來普賢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為玉虛宮十二金仙之一,而玄女與元始天尊同輩,因此持弟子之禮。然後,他又與魃公主等眾神一一見禮,方在右首座坐下。

  魃公主坐帥座,玄女坐左首座,陸吾、力牧和巫彭分次而坐。

  魃公主坐定後,問道:“大士為何化作這般模樣來此?”

  普賢回道:“奉佛祖之旨,先來助公主降伏燭龍。怕驚動了他,壞了大計,因此就隱去了道光和法相來見。”

  “難道大士已經有了降伏燭龍之法?”力牧欣然大喜。

  “正是。”

  “大士:燭龍已設下結界,躲藏在鍾山九陰聖府不出,我軍也攻打不進去,如何說能降服燭龍?”魃公主疑問道。

  “道法自然,魔動道顯,該來的總歸要來,該結的也總歸要結,明日燭龍必出鍾山。”普賢頗有把握道,“明日清早,請公主下令三軍,向南撤營,越遠越好,我自有捉拿燭龍之法。”

  “這……”魃公主猶豫起來。

  “公主:大士說得有理。公主還記得白日那六道魔光嗎?他鍾山有援兵來至,必會欺我兵少將寡,出陣來戰。”玄女分析道。

  “哦……是了,有道理。”魃公主頷首道,“可是為什麽要後撤,大士前來助陣,不正好可以一鼓作氣拿下鍾山嗎?”

  “燭龍乃山海大神,道法高深,拿它不易,因此臨行之時,佛祖授我一計。此計若能成功,他燭龍就是插翅也難逃脫。”普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