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六麵絕命 魃女落難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19      字數:3298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燭龍不禁臉色驟變,再也無心戀戰,一折身回奔鍾山。

  普賢大士此時已化出法身,手中執著降魔杵,騎坐在白象之上,遍體白豪宛轉,放射出無限光明,早在那裏截住燭龍去路。

  燭龍驀然瞥見,上下兩隻眼怒得如同日月般大,飛奔上前,破口責罵道:“普賢!你也是三界裏有名的道德之士,卻為何這般奸詐,來陷害我燭龍!”

  “燭龍,你已犯下大逆之罪,三界共怒!我靈山佛祖慈悲,隻用這紫金缽封住鍾山,放你一條生路。你還不束手就擒,上昆侖山負荊請罪?”普賢大士嗬責道。

  “哇呀呀呀……”燭龍氣得暴叫如雷,“普賢!你隻當我燭龍是泥摶的,草紮的,任你拿來捏去?不要說你,便是那個釋迦牟尼也要讓我三分。你要識趣,就速收了那缽兒,我今日倒不與你計較。”

  “嗬嗬嗬嗬……”普賢嗬嗬微笑道,“我奉靈山佛旨而來,專門助陣昆侖山,怎麽會違背佛旨,收回紫金缽?”

  燭龍在九陰服役之時,對佛法無邊的傳說早有耳聞,因此不願開罪佛家,但普賢大士吃了枰砣鐵了心,橫豎要來插杠子,管閑事,卻不把他氣得臉青鼻歪,口吐白沫!

  因此,燭龍恨恨道:“釋道一窩,著實可恨!諒你普賢有幾斤幾兩,等我拿下你,剔了你的琵琶骨,封了你的泥丸宮,到時方知道我燭龍的厲害!”

  話音落處,燭龍舞劍作訣,自頭頂祭起紅焰珠打來。

  普賢並不慌張,催動白象,蕩開降魔杵,招架相還。

  眨眼間,普賢與燭龍就交起手來了。

  燭龍轉身回奔,眾妖兵魔將不知何故,也紛紛隨後撤兵,一時陣腳大亂,恰似風吹烏雲急,雨掃池塘驚。

  於是魃公主一邊命將卒找回陸吾和力牧的屍身,好生看護,一邊率殘部偕玄女反攻。不一會,追上遼豎等六魔。

  六魔公然不懼,複各自念咒,把六色魔光逼出,來陷二神。

  玄女乃混元大羅神仙,有金光護體,色光影裏分辨得清晰,抖肩祭出四道飛罡便將任忠、端兌、殷峧、承漿四魔連翻打死,直掉下霧端。

  遼豎和廉泉驚慌裏迎戰魃公主,不過二十餘合,也被日幹長劍透胸而亡。

  這也是合該六位魔頭修道未競,應劫絕命。但見那六位魔頭的元神紛紛飄出泥丸宮,交織斑斕,閃一道光華,趁著鴻鈞老祖辟開的青光圓劫道向靈台山飛去了。

  六位魔頭戰死,眾妖兵魔將早已驚的驚,慌的慌,嚇的嚇,唬的唬……一個個丟盔棄甲,扔刀拋槍,仿佛秋後的螞蚱,無頭的蒼蠅,東奔西竄,各自逃命。

  玄女、魃公主和眾昆侖將士追趕誅殺,一時血流漂杵,屍首縱橫,剩下的妖兵魔將,落荒逃生去了。

  普賢與燭龍在空中來回大戰。

  畢竟燭龍道高,不可小覷,戰過三十回合後,普賢便化出紫麵獠牙,三頭六臂的法相。但見他紅雲籠頂,瓔珞護體,六隻手各執刀劍、法鈴、長虹索、降魔杵等兵器,威儀十足,欲鎮攝燭龍。

  燭龍由來神通廣大,也化出原身,乃是一條赤龍,通體紫紅,如火繚繞,雙目恰如日月,巨爪更似長虹,搖頭風雲蕩,擺尾天地晃,夾著電掣雷鳴,凶猛發威。

  又惡戰了十餘合,普賢漸漸吃力,汗流浹背,手忙腳亂起來,被燭龍打了一元珠,饒是道德之士,也口吐鮮血,受傷匪淺。

  正當此際,玄女、魃公主飛來助戰。

  燭龍刹時有些驚慌,張牙舞爪,上下翻騰,把閃電鳴雷愈放得凶猛。隻見天空狂風大作,濤走雲飛,著實嚇人魂飛魄散。

  魃公主向來驍勇潑悍,自認定合三人之力必能擒拿下燭龍。她覷見空間,就直撲向燭龍項間,尋那龍身七節處,準備劈砍上幾劍。

  燭龍本屬蛇類,七寸間最是要害致命的部分!他見魃公主直取要害,驚慌裏一扭頭,伸巨爪抓來。

  魃公主揚身後退,卻不料被燭龍擺尾掃個正著,直摜出十多裏外,趴臥在雲層裏,嘴角滴岀血來,反遭了重創。

  玄女吃驚非小,迎麵覷準燭龍印堂,祭岀一道斬祟飛罡。

  燭龍應接不暇,急一擺龍頭,那斬祟飛罡打空,直擦他龍頜而過,但畢竟燭龍久戰力乏,巨身騰挪遲緩了些,電光火石中徑打在左後爪上,鮮血亂濺,飛灑蒼空。燭龍痛得在雲霧中直翻滾身子。

  普賢大士見機,忙祭起長虹索來捆燭龍。

  燭龍失利,既知狼犺,一沉身下降了數十裏向鍾山遁來。那長虹索卻似長了眼睛一般,穿雲鑽霧,蜿蜒馳追。

  見此景,玄女一拍鳳凰神騎,普賢一催大白象,瑞彩四起,雙雙緊趕上去。

  鍾山九陰聖府業已被紫金缽緊緊罩住,風吹不盡,水泄不透。

  燭龍飛繞了兩圈,隻見一座黃不溜秋的圓鼓似的平頂山,放射出萬道金光,再也進不去了。

  慌張裏,燭龍又見費天君隱匿在黃霧中不動,求之無益,便一頭紮進水界深處隱遁。

  那長虹索乃是水精練化之物,入水失靈,普賢隻得招手收回,與玄女奔至水界上空,啟開天眼往下觀瞰。

  這一者鍾山水界昏幽漆黑,深不可測;二者燭龍縮地成寸,隱遁其中,因此玄女和普賢尋察多時,也沒有發現。

  正在二人商量準備用三味真火燒燎水界時,忽見魃公主飛弛過來,也不管傷重,直將日幹長劍倒祭背後,劍指蒼穹,從沙海借來旱氣,一伏身,一張口,向水界裏吹去。

  隻見強大的旱氣仿佛龍卷風一般落入日幹長劍內,又自魃公主口中綿綿不斷吹出,正如烈日炙烤也似,水界內頓時水蒸霧騰,飄至高空散去。

  約過了半盞茶的功夫,水界的水位下沉了五裏多深哩。

  玄女與普賢的天眼神光如四道白柱,來回照徹水界。

  不多時,普賢發現燭龍隱遁在一座巨岩之後,便祭起降魔杵,直往水界裏打去。

  燭龍隱遁了真身,不過數米大小。他忍著傷痛,喘歇甫定,卻忽見水界上金光閃來,正是賢普的降魔杵!

  燭龍料知不妙,倏然晃身逃去。

  隻見降魔杵正打在那座巨岩上,炸裂開來,碎石亂射,從水底破浪直貫長空,然後又散落開來,紛紛落入水中去了。

  玄女見狀,也把斬祟飛罡祭起,照燭龍打去。

  水界內宛如通徹透明一般,燭龍無處遁形,隻得劈波斬浪,衝出水界,複來迎戰玄女和普賢大士。

  費天君跼蹐不安地隱伏在黃霧之中,他自知道行甚微,出戰必死,隻有偷偷觀看眾神惡戰,不敢動身,玄女等人一時也不曾在意。

  費天君實指望燭龍能夠取勝,不意竟是敗跡漸露,他又不敢助戰,也不敢逃遁,生怕一動身就被發現,反惹性命不保。

  卻就在費天君膽戰心驚時,魃公主突然一個筋鬥,直跌下雲埃去了,原來魃公主因恨著燭龍,才不顧重傷,借來沙海旱氣,但此時元氣消耗甚巨,就再也拘不住雲頭了。

  魃公主如斷線風箏直掉落在一座荒嶺上,她連忙穩定了身子,盤膝打坐,運功作法,調理元氣。

  費天君遁在空中,瞄了個正準,即知魃公主元氣大傷,正在自行運功調治,因此他暗思道:燭龍大神已無法進入鍾山,此時正在苦戰,這魃公主受了重傷,此時也動彈不得,我何不擄了她,作個要挾之資,一來可以救自己的性命,二來也可以助大神脫離此險,到都昂山與亞猛風府等十位道友會合去。

  思量再三,費天君決然拿定了主意,頓時惡向膽邊生來,自肩後抽出水磨鋼鞭,一催黃霧,直撲向荒嶺來。

  途中連遇數百名昆侖將士舍命阻擊,費天君大發神威,揮舞水磨鋼鞭殺開重圍,直奔魃公主。

  眾將士一時招架不往,其中一位將校見勢不妙,急求救於玄女去了。

  魃公主正在聚精會神不得分心。

  費天君衝破重圍,奔上前來,伸指在魃公主的頭頂心一戳,就封住了泥丸宮,然後挈起她的後衣領,騰空擄去。

  長空中,燭龍已拚得精疲力竭,鮮血灑空,欲抽身遁去,奈何被夾攻得很緊,一時難以得逞。

  玄女和普賢暗自高興,欲擒住燭龍,一戰成功。

  卻在此時,忽見一個將校飛奔過來,大聲呼喊道:“大護法!快救公主!”

  二人聽到呼喊聲,大驚失色,定眼看,正見費天君提著魃公主飛行在空中。而魃公主軟搭搭地搭拉著腦袋,生死未卜。

  玄女急忙一拍鳳凰神騎迎麵趕來,大喝道:“哪裏來的的妖魔,快放下公主!”

  費天君將魃公主拎得愈緊,亦不搭話,直喚燭龍道:“大神!鍾山已進不去了,我們還是趕快去都昂山吧。現在有人質在手,諒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燭龍正酣戰辛苦,這時才略緩過氣來,聽到那話,高興道:“虧得天君解急,快上我身來!”

  費天君應一聲,提著魃公主躍坐在燭龍身上,左手抓緊了龍角。

  燭龍猛一仰首,又一伏頭,巨尾一擺,象個魚兒打漂也似,向北界上疾馳而去,騰挪之間,已過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