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5991
  “有勞王爺操心,”馬爾漢低頭拱了拱手,“隻是眼下,那蕭永藻得了聖上青眼,被提為漢軍旗兵部尚書。老臣實在擔心,鄂倫岱等人會利用他,在軍中為八貝勒培植勢力。”

  “蕭永藻是個慣會鑽營官場的,”四阿哥停下腳步,目光若有若無地落在遠處農戶們忙碌的身影上,“上次他之所以受鄂倫岱指使,向皇阿瑪進言阻礙胤祥受封,也是因著缺人舉薦。如今,他已得了兵部尚書的職位,胤禩再想控製他,就沒那麽容易了。”

  “王爺言之有理,蕭永藻這個人,老臣也略有了解,絕不是個甘心受人擺布的。隻不過,”馬爾漢皺起眉頭,撫了撫短須道,“八貝勒的野心不比尋常,蕭永藻也不是個潔身自好的。這以後的皇子之爭中,比起太子跟王爺,隻怕他還是會站在八貝勒後頭。”

  四阿哥抿著唇,思忖了片刻,輕蹙眉心道,“皇阿瑪既然看重蕭永藻,那滿軍旗兵部尚書又由誰來接任呢?”

  “這正是老臣要向王爺稟報的,”馬爾漢微微垂首,“老臣聽聞,此前聖上召見蕭永藻時,曾提起調齊世武回京,任兵部尚書一職之事。隻不過,被蕭永藻以恐其偏心川陝舊部的理由勸阻了。但萬歲爺要調齊世武回京之心是已然下定了,就算不是兵部尚書,怕也是朝中要職。依老臣看,六部當中,是要有一番大動作了。”

  “齊世武……”四阿哥斂了神色,在田埂邊負手而立,“邊境兵權至關重要,如今策妄阿拉布坦是越發狂妄了,川陝一帶的軍情最讓皇阿瑪忌諱。齊世武若是回京,川陝的形勢必然更加嚴峻。大人如今執掌吏部,邊境兵權更迭之事,還請大人多為本王門屬在皇阿瑪麵前張目。”

  馬爾漢略一思忖,拱手俯身道,“王爺所指,老臣明白。西北能承軍情重擔之人本就不多,老臣亦十分屬意此人,若有機會定為其竭盡所能。”

  約近晌午時,馬爾漢行禮告退,四阿哥派了一隊侍衛將其送回京城。

  百無聊賴的蘇大公公管地裏的農戶要了兩穗掛在屋簷下的包米,撿了些幹草就著背風的土丘烤了起來。

  “你倒是會享受,”四阿哥撩開袍擺蹲在烤苞米的蘇公公身旁,“王府已經快修葺好了,爺想著過了夏天再搬回去。府裏那些烏七八糟的事兒就先交給納穆圖吧,反正他剛回來,正好熟悉熟悉。”

  “你看著定唄,”蘇偉把玉米放到鼻子底下嗅了嗅,又放回火堆上,“不過,內務府新送來的包衣奴才都還在府裏呢,還有敬事房新進的太監。得讓納穆圖看緊點兒,別讓人偷著占了便宜。”

  四阿哥彎了彎嘴角,一手攬住蘇大公公的肩膀,“親王府邸可是僅次於皇宮的深宅大院,再怎麽看緊些,都少不了那些投機取巧的小人。”

  蘇偉從鼻子裏哼出一聲,看著泛起焦黃的玉米吞了吞口水,隨即想起什麽似的轉頭看向四阿哥,“對了,十三爺眼看著要回來了。到時候,咱們幫襯著建府,遷居怎麽都行。就是,先知會十四阿哥一聲吧。”

  四阿哥冷下神情沒說話,蘇偉抖著肩膀蹭了蹭他,“於情於理,你這個做哥哥的都得有所表示,就上次禮單那點兒東西,你也好意思拿得出手?這回十三爺沒撈到爵位,咱們幫忙理所應當,但總也不能太偏了十四阿哥的啊。”

  “行啦,”四阿哥瞥了蘇偉一眼,搶過剛烤好的玉米,吭哧就是一口,“不是有蘇公公那兩萬兩嗎?於情於理,於公於私,都夠用了……”

  ……

  “張保,你這個叛徒!”

  八爺獵園

  幾匹駿馬在林中呼嘯而過,驚起一樹鳥雀。

  一隻麋鹿在樹後露出半個腦袋,八阿哥當先搭弓瞄準,“九弟,今兒八哥就不讓著你啦?”

  晚了一步的九阿哥可惜地甩了一下拳頭,卻不想,八阿哥的箭還沒射出,另一隻箭矢淩空而至,麋鹿應聲而倒。

  兩人循聲望去,隻見胤禵騎著一匹墨黑色的駿馬停在草叢中,衝八阿哥一拱手道,“八哥,承讓了!”

  八阿哥朗聲一笑,舉手回禮,“胤禵的箭法是越來越精進了,做兄長的,真是慚愧之至啊。”

  幾人又在林中跑了幾圈,眼看著太陽西斜,才縱馬而回。仆役們在棚子裏熱了茶,又上了點心,讓幾位爺先歇上一歇。

  “今兒玩得可是過癮,”九阿哥接過隨從遞來的布巾,擦了擦脖上的汗珠,“自打建府以後,我就沒閑下來過。府裏一幫窩囊廢,事事都得親自過目,到現在莊子鋪子還一筆爛賬呢。”

  八阿哥聞言彎了彎唇角,語帶勸慰道,“剛一出宮都是這樣的,自建門庭哪有想得那麽容易?好好提拔幾個心腹,等都鍛煉出來,你就清閑了。若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跟八哥提,隻要八哥能做到的,絕不二話。”

  “還是八哥爽快,”九阿哥咧了咧嘴,向後靠了靠,隨即想起什麽似的皺起眉頭道,“我跟十四可是倒黴到家了,好不容易熬到出宮,結果就得了個貝子的爵位。那三瓜兩棗的俸祿,連塞牙縫的都不夠。我可聽說,胤祥這次回京,雖說沒趕上賜封,卻是直接領的貝勒份例,倒是比我們這難兄難弟還寬綽許多。”

  “不要胡說,”八阿哥抿了抿唇,沉下嗓音道,“胤祥是有過在身,他那個貝勒份例,就是些分戶莊子,隻能擔個開支而已。皇阿瑪那兒,是連旗籍都沒給的。這日後自建府第,卻沒有屬人心腹,想是很不容易的。屆時,咱們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到底都是兄弟。”

  九阿哥輕笑一聲,若有若無地瞥了胤禵一眼,語調微揚道,“八哥就是太愛操心了,胤祥那兒,還用咱們幫忙?四哥得封親王,自是不會讓胤祥受太多苦的。這一回,胤祥能平安回京,還都虧著四哥求情呢。”

  八阿哥彎了彎唇角,沒有回答九阿哥的話,轉而朝身旁的侍從使了個眼色。仆從端了兩個錦盒上來,躬身送到九阿哥,十四阿哥跟前。

  “這是八哥的一點心意,”胤禩向椅背上靠了靠,麵色和緩,“你們剛剛建府,正是花銷大的時候,這點兒銀子聊勝於無吧。十弟那兒我也準備了一份,回頭讓人送過去。”

  十四阿哥打開盒子一看,五千兩的銀票工工整整地擺在裏頭,“八哥太客氣了,這讓弟弟們怎麽好收呢?”

  “是十四弟見外了,咱們兄弟有什麽不能收的?”九阿哥倒是沒有推卻,直接讓人捧了盒子下去,“單是日後,八哥有什麽需要,千萬別跟弟弟客氣。弟弟別的本事沒有,隻這銀子,說是信手拈來也不為過。”

  “九弟賺錢的本事,為兄是知道的,自然不會客氣,”八阿哥抿唇一笑。

  十四阿哥見狀,也沒有再多糾結,讓人收了銀票後,自己撿了點心吃,“九哥又有什麽賺錢的買賣了?這在京城裏開鋪子,做生意也不容易吧?”

  九阿哥輕哼一聲,滿臉喪氣地往椅背上一靠,“還真讓你說著了,這在京城裏行走也得當心腳下,否則,一個錯眼就容易惹來一身腥。”

  “怎麽?”八阿哥聞言挑了挑眉,“京裏還有人敢尋你的麻煩不成?”

  “還不就是咱們那位好四哥嗎?”九阿哥撇了撇嘴,頗為生氣道“上次我跟老十相中了一間鋪麵,領著順天府治中一起去好言相勸,誰知讓四哥碰個正著,當頭就是一頓數落。後來,我又一打聽,那鋪子的東家姓蘇,十有八九就是四哥身邊的那個大太監。”

  “蘇培盛?”胤禵眉梢微翹。

  “應該就是他,”九阿哥轉頭看向十四阿哥,嗓音帶著戲謔,“我這回是明白你的痛苦了,四哥比皇阿瑪都會教訓人,那大帽子扣下來,你連個還嘴的機會都找不到。”

  十四阿哥垂下眼眸,沒再說話。

  八阿哥聞言一聲淺笑,“你呀,把手都伸到四哥荷包裏去了,能怪人家責備你嗎?要我說,你和老十也多注意些,別在京裏太過張揚,萬一被都察院、順天府的人拿住了把柄,皇阿瑪那兒,不好交代。”

  “八哥放心吧,”九阿哥一聲苦笑,“有了這回的教訓,咱們哪還敢任著性子來啊。”

  時近傍晚,幾位阿哥還在棚子裏聊天,一個腿腳輕快的小廝由不遠的莊子而來。

  “貝勒爺,”小廝跪在門口稟報道,“小主讓人在院子裏備了晚膳,不知主子們何時回去?”

  “天色是不早了,”八阿哥看了看外頭,“讓人把獵物收拾了,胤禟、胤禵今晚就別回京了,咱們到院子裏一同用膳去。”

  “全聽八哥安排,”九阿哥彎起唇角道,十四阿哥也點了點頭。

  八阿哥讓人先回莊院準備,九阿哥見奴才們領命而去,微微笑著道,“八哥倒是甚少帶女眷來,可見這位新嫂是當真得了八哥的喜歡。”

  “九弟就愛取笑,”八阿哥抿了抿唇角,神色很是平常,“烏喇那拉氏是貴妃娘娘賜下的,我自是不能薄待。”

  十四阿哥聞言,動作微微一頓,眉宇間若有所思……

  第253章 私房錢

  康熙四十五年

  六月初,

  康熙爺正式下旨,原刑部尚書耿鄂遷任兵部滿尚書,蕭永藻擢升兵部漢尚書,原兵部尚書馬爾漢遷吏部尚書,川陝總督齊世武晉刑部尚書,陝西巡撫鄂海晉川陝總督,四川巡撫葉九思調安徽總督,原四川按察使年羹堯,升任四川巡撫。

  京郊大糧莊

  四阿哥靠在榻上,看著蘇公公蹲在地下,舉著板磚砸核桃,“果如馬爾漢所說,皇阿瑪是下定了決心調齊世武回京,不惜大動幹戈。”

  “齊世武一直支持太子,皇上卸了他的兵權,也是怕太子做大吧,”蘇偉將一枚核桃拍的粉身碎骨,“不過,那齊世武肯乖乖回京嗎,太子這邊肯定也不想丟了兵權。”

  “這點年羹堯給爺的信中提起過,”四阿哥一手撫了撫額頭,“陝西巡撫鄂海是齊世武的心腹,由他來繼任川陝總督,不算是大權旁落。更何況,齊世武是個不知隱世的,在邊界也一直想插手京中政事,二哥拿他也很是頭疼。”

  “那讓他回京來鬧騰,也不算壞事啊。年羹堯那兒正好借此機會,在軍中培養勢力,”蘇偉滿地找碎了的核桃仁,看得四阿哥很是頭疼。

  “主子,”張保適時邁進屋門,“莊丁來報,十三阿哥求見。”

  “胤祥回來了?”四阿哥緊忙地起身穿鞋,蘇偉招呼了下人清掃一地的狼藉。

  一行人跟著四阿哥走出院門,不遠不近時就看到十三阿哥一身棕褐色長袍,站在赤紅的駿馬跟前。

  “胤祥!”

  “四哥,”十三阿哥慌忙上前,衝四阿哥俯身一揖,“弟弟給四哥請安。”

  “快起來,”四阿哥彎起唇角,將十三阿哥扶起,見他人雖消瘦,卻很精神,才略微放心道,“你是哪天回來的?可曾見過皇阿瑪了?”

  “弟弟是昨天進京的,”十三阿哥微微笑了笑,“見過皇阿瑪之後,就趕來莊子這兒了。”

  “先跟我進去歇一歇,”四阿哥拉著胤祥進了院子,“京裏的情景你也多多少少都知道,眼下雖說苦了些,但總算讓你脫了左右為難的困境。”

  蘇偉遣走了前院的奴才,自己沏了熱茶給兩位主子倒上。

  “四哥放心吧,爵位的事兒,弟弟沒放在心上,”胤祥麵上很是平和,“之前弟弟一時衝動,犯下大過,在行宮是早做好準備了。如今能好好的回到京城,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四阿哥抿著唇角,點了點頭,視線落到十三阿哥的腿上,“你的傷恢複的怎麽樣了?我之前聽蘇培盛提起,似乎傷的很重?”

  “四哥放心吧,”十三阿哥一手敲了敲膝蓋,“在行宮調養了這麽久,已是基本無礙了。隻是天氣不好時,會略微酸痛,不耽誤什麽事兒的。”

  四阿哥輕吐了口氣,看向十三阿哥的眼神帶了些許嚴厲,“這一回,你是做的太過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更何況你還貴為皇子。皇阿瑪沒有多加追究,實在是對你的偏愛了。”

  “胤祥知錯了,”十三阿哥低了低頭,“昨兒個麵見皇阿瑪時,胤祥也行禮請罪了。隻是,皇阿瑪似乎不太願意見我。”

  “近來朝中事忙,”四阿哥端起茶碗,刮了刮茶末,“你的嶽丈又剛剛調任吏部,皇阿瑪也怕朝中有聞風而動之人。你才剛剛回京,不好又卷進這些事中。”

  “多謝四哥提醒,”十三阿哥抿了抿唇角,“胤祥在行宮這些時日,多虧四哥看顧著阿哥所,兆佳氏也跟弟弟提起了。之前得知四嫂有孕,弟弟苦思良久,也沒什麽好送的。隻好在盛京慈恩寺求了一尊觀音像,回來的路上以四哥的名義在各地設了粥棚藥鋪,算是為四哥、四嫂和小子侄們積德行善了,”說著,讓鄧玉捧了一尊觀音像和一本單冊進到屋內。

  “你的用心,四哥記下了,”四阿哥讓蘇偉收了禮物,蘇偉心下明白,比起觀音像,那一冊為雍親王在民間廣揚善名的粥棚藥鋪是著實費了工夫的。怪不得,在現代曆史中,雍正會那般看重怡親王。

  十三阿哥在莊子裏住了下來,四阿哥特意派了雍親王府的匠人為十三爺收拾府邸,又挑了得力的仆從護衛入十三爺府伺候,前後忙活了一個多月,總算幫襯著十三阿哥把府門立了起來,十三福晉也由此搬出了阿哥所。

  好在,康熙爺對待兒子總不算小氣,二十萬兩的安家費倒沒有厚此薄彼,除此之外,四阿哥又私下裏給十三爺添了五萬兩。早前,十三阿哥為四阿哥建粥棚藥鋪的花費倒是十好幾倍地補了回來。

  蘇大公公這下可算明白,他們家四爺是藏著私房錢呢,那五萬兩都沒過賬,就直接交到了十三阿哥手上。

  傍晚的臥房裏,四阿哥哭笑不得地對著蘇大公公氣哄哄的後腦勺,“好了,別氣了,爺把賬本都交給你行不行?再說,爺也沒有背著你藏銀子,那些都是官員們私下裏孝敬的,本就不好入賬。”

  “你還收人賄賂!”蘇偉瞪著眼睛,轉過身子,“你就不怕都察院奏你一本!太子、八阿哥那兒可都盯著呢!”

  四阿哥咧嘴一笑,伸手把蘇公公抱個滿懷,“爺那可不算收人賄賂,官員行賄總是有所求的,爺從來不為銀子替人辦事兒。再說,你當二哥、胤禩都是兩袖清風?官員巴結宗室,送銀子不過是禮尚往來。你事事拒人於千裏之外,連個敲門磚都不接,爺怎麽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啊?”

  蘇偉眨巴眨巴眼睛,官場從古至今都不是個幹淨地方,二十一世紀送禮賣人情都還是常態呢,在這大清朝他有什麽好糾結的?

  “那,”蘇公公咬了咬手指頭,“你收了多少?現在還剩多少了?”

  “明兒個,爺讓人拿賬本給你看,”四阿哥抽出那手指,低頭湊上去,“以後都讓你管著,今晚聽爺的話啊……”

  第二天,臥房裏爆出一聲驚叫。

  小英子睡眼惺忪地走出廂房,隻見自家二師父脖子上掛著大蓋帽,一陣風似地跑了出來,順帶著一把拽住他的脖領子,往院門口狂奔而去。

  “師父,咳咳,你幹什——”小英子掙紮著倒退,“我快被勒死了!”

  蘇偉此時一臉興奮,一本厚厚的賬冊被他揣在懷裏,招呼著庫魁套馬車,直接往城門趕去,“咱們到城南去轉轉,我要再開一間火鍋店。對了,先找一趟申文彥,我要訂上十車香料。徽商那兒也得抓緊聯係了,蜀繡蘇錦神馬的抓緊弄進京城!”

  正院內廳,換了衣服的四阿哥坐下用膳。

  張保抻著脖子,看著蘇偉瞬間消失的背影,有些躊躇地道,“主子,這樣沒問題嗎?蘇公公他,怕是會玩瘋了啊。”

  “由他去吧,”四阿哥慢騰騰地喝著小米粥,“反正爺隻給了他其中一本,隨他花去吧。蘇培盛有做生意的腦子,以後,爺說不定真要靠他養呢。”

  看著四阿哥似笑非笑的臉,張保無聲地歎了口氣,他們家主子到底有多少私房,估計沒人知道。不過,憑自己和蘇培盛那點兒小膽子,還是不要深究的好。

  七月中旬

  京城愈發炎熱,之前調任的朝中官員皆已到職。升任從二品四川巡撫的年羹堯,與四阿哥的聯係也開始緊密起來。

  雍親王府此時已整修完畢,蘇偉跟著四阿哥先行回府一看。

  原貝勒府的門庭整個擴大一倍,台基也高出許多,遠遠看去,綠色琉璃瓦在陽光下尤為顯眼。進了府門,兩旁新修的翼樓讓蘇偉有一瞬的恍然,此時的雍親王府與現代的雍和宮已有了些許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