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3      字數:5698
  幾位年長的阿哥也被叫上前表演騎射,輪到四阿哥時蘇偉緊張到了極點。靶子是移動的活物,被困急的野獸從籠子裏出來是死命的跑,加上已近傍晚,天色昏暗,想要瞄準是難上加難。

  然四阿哥卻很鎮定,矯捷地跳上馬,疾馳而去,一隻火紅的狐狸從旁邊竄出來,四阿哥搭弓射箭,一箭正中腹部,眾人拍手叫好。聲音未落,那邊一隻麋鹿跳了出來,四阿哥調轉馬頭,又是一箭,剛好射在小腿上。

  有侍衛將四阿哥的獵物呈上,皇上很高興,賞了四阿哥一副禦用的弓箭。蒙古王公們自是挨個站起將康熙爺的兒子們一頓誇讚。

  筵席結束後,蘇偉扶著有些微醺的四阿哥回到帳篷裏,不得不說帶著嶽久確實蠻有用的,沒用上一刻鍾四阿哥就喝上了醒酒湯。也因此蘇偉有點可惜地沒有看到耍酒瘋的小四爺。

  諸如此般,鑾駕大軍在草原上輾轉了一個月,於九月初四回到京城。

  頒金節前後,宮裏又因著年關的到來忙碌紛紛。蘇偉這一年的任務被張起麟、張保分去不少,自己倒是輕鬆了很多,經過改革的庫房年末結賬也相當方便,沒用他操什麽心。大家都以為,這將是康熙年間又一個平穩的年節,卻在十一月的一個夜晚被打破了。

  太皇太後重病,皇上親往慈寧宮侍疾。本已下鑰的阿哥所,在得到皇貴妃的通知後,頃刻間亮了起來,各個院子都是一派忙碌。

  蘇偉一邊伺候四阿哥換衣服,一邊讓值守的太監叫王欽、吳全替四阿哥打點要帶的東西,這一去侍疾一時半刻是回不來的,都需要帶些什麽,這兩個資曆深厚的太監要比他們清楚的多。

  四阿哥這邊收拾完,吳全讓人端了一大碗麵進來,四阿哥不想吃著急走,被蘇偉按住,“主子,慈寧宮什麽情況咱們還不知道,您不吃點東西,到時挺不住反倒麻煩。”

  四阿哥皺著眉頭看看蘇偉,還是坐在桌旁將麵大口吃下,蘇偉也趁著這時吃了點糕餅。

  蘇偉、王欽帶著四個小太監打著燈籠出了正三所,正碰上五阿哥一行,兩幫人當即結伴往慈寧宮趕去。

  阿哥們到慈寧宮時,整個後宮已是燈火通明,位分高的妃子都在慈寧宮侍疾,連有孕的德妃都在。太醫們來來去去,腳步匆匆,中藥的味道在院子裏都能聞到。

  幾位阿哥挨個進去問候,皇上親自坐鎮慈寧宮,幾乎是寸步不離。還是皇貴妃將幾位阿哥叫到跟前,排了班次,挨個替下皇上。

  蘇偉伺候著四阿哥,換班時就歇在慈寧宮東偏殿裏。一連幾天,太皇太後的病總算有輕微好轉,四阿哥他們被遣回阿哥所休息,可沒過幾日太皇太後的病又嚴重了。

  這樣一連折騰到十二月,宮裏的臘八節都沒有過,皇上親自步行到天壇祈禱上蒼,願折損自己的壽數為太皇太後添壽。然事事不盡人意,太皇太後的身體每況愈下,內務府已著手準備壽衣、壽材。

  十二月二十五日,幾位阿哥回到阿哥所沐浴休整。蘇偉讓膳房上了一道酸菜鍋子,一道紅鹵豆腐,一盤八珍素什錦,配著幾個涼碟。在慈寧宮的一個多月,主子們也都是對付著用些,四阿哥眼瞅著瘦了一圈。

  沐浴更衣完,四阿哥坐到桌子邊用膳,蘇偉從後伺候著,太皇太後病著,宮裏都不動葷腥,鍋子也是素的,但好歹用料考究,能給補補身子。

  四阿哥借著酸菜鍋的湯,吃下一碗米飯,碗還沒放下,張起麟跑進了屋子,撲通跪在四阿哥跟前,“主子,太皇太後賓天了。”

  作者有話要說:偶的微博weibo./u/1893405153

  第51章 小蘇子是個吃貨

  康熙二十六年

  十二月二十六日

  午時的哭靈結束,幾位阿哥到東偏殿中休息,蘇偉給四阿哥端了碗臥著雞蛋的刀削麵,配上個大拚盤,雖不精致但熱乎乎地管飽。

  太皇太後子時賓天,皇上哀痛至極,靈堂設在慈寧宮,宗親命婦,文武百官都聚在慈寧宮外舉喪。上諭,一日三哭靈,孝服皆由布製,宮內年幼皇子、公主一體服孝。

  一日哭三次,一次一個時辰,著實是個累人的活兒,而且這才第一天,蘇偉看著四阿哥的狼吞虎咽,心裏很是擔憂。

  大阿哥匆匆而入,一屁股坐在四阿哥前,指著四阿哥的膳食對自己的太監道“就給爺上一樣的,快些,多打兩個雞蛋。”太監領命而下。四阿哥放下碗,“大哥剛從皇阿瑪那兒過來?皇阿瑪用膳了嗎?”

  大阿哥歎口氣,搖搖頭,“皇阿瑪是真的傷心了,要割辮服孝,被眾大臣攔住了,現正僵持著。我聽額娘說,皇阿瑪要停靈二十七天,不過祖製上停靈不能越年,欽天監也上了折子請在元旦前起靈,但我看皇阿瑪的意思,恐怕是不會答應。”

  四阿哥低下頭,“老祖宗與皇阿瑪祖孫情深,若是打破祖製也是應該的。”

  蘇偉在心裏長歎一聲,若真要二十七天,他們小四爺得受多少苦啊。

  然,眾大臣最終沒有拗過皇上,皇上決定在正月十一日為先太皇太後起靈。

  舉喪前期,一連四天每日三哭,四天後皇上下旨此後每日兩哭。眾阿哥除了哭靈外,還要輪番替皇上守靈,勸皇上節哀。

  蘇偉無法分擔四阿哥的任務,隻能每天輪番地給四阿哥做吃食。太皇太後舉喪期間,皇族宗親、文物百官都要齋戒二十七天,四阿哥當然不例外。為了給四阿哥補充體力,蘇偉翻遍庫房的補品,給四阿哥以山參吊湯,輔以枸杞、蟲草、蓮子,另一邊讓嶽久用蜂蜜做艾窩窩當點心。

  十二月的天氣苦寒至極,眾人下跪雖然有墊子,但也擋不住由下而來的寒氣。蘇偉就讓人給四阿哥的褲子加厚,膝蓋處補了兩塊柔軟的皮子,以防止寒氣入體。

  這樣一連折騰到年關,眾臣舉奏中,皇上也隻免了元旦一天的哭靈。到了正月初三,已經有不少妃嬪命婦麵帶病態,四阿哥最擔心的還是有孕在身的德妃。

  正月初四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蘇偉給四阿哥上了一大碗的蓮子薑湯,晚膳也用的是夾薑白糖餡兒的豆麵糕。

  正月初六,哭靈已近十天,蘇偉拎著食盒進慈寧宮時,忽聽一陣尖叫,命婦前頭的眾妃中赫然倒下一個人。蘇偉心裏一顫,連忙湊上去,落了雪的地上一片殷紅,德妃半倒在榮妃懷裏,臉色慘白。

  落了紅的德妃被抬回永和宮,四阿哥心裏急得火燒火燎卻不敢擅自離開。還是皇貴妃向皇上請旨,帶著四阿哥去看望德妃情狀。

  一行人到永和宮時,屋裏已經有濃重的焚燒艾葉的味道,太醫兩幅藥下去,德妃還是落紅不止。

  章太醫到皇貴妃跟前躬身道,“娘娘,德妃娘娘的狀況不好,再這樣下去怕是要母子俱損,臣鬥膽請用催產藥。”

  皇貴妃皺緊眉頭,“凡事以德妃的身子為重,你斟酌著辦吧。”

  章太醫領命下去,四阿哥坐在堂上臉色慘白。蘇偉悄悄地捏了捏四阿哥的肩膀,四阿哥僵直的背部才略有放鬆。

  傍晚,德妃喝下了催產藥,皇上那邊又遣了兩名太醫過來,一個時辰後臥房裏傳來呻吟聲,皇貴妃安撫地拍拍四阿哥。

  孩子才八個月,德妃身子又受了寒,生得很是費盡,皇上那邊派人來問了好幾次,都沒有得到消息。午夜,兩個催產的嬤嬤被送進德妃的房間,德妃的呻吟聲陡然大了起來。

  一直站在四阿哥身後的蘇偉打了兩個寒噤,他多少聽過一些催產的事兒。在古代催產對產婦的傷害是極大的,有些催產嬤嬤更是心狠手辣,拈著產婦的肚子將孩子往外推,聽說還有將產婦橫放在馬上,用馬的背部壓迫產婦的肚子來使孩子落地的。不過,事關妃嬪皇子,應該不會這般血腥,但從德妃的叫聲來看,一定也很痛苦。

  寅時三刻,德妃的呻吟聲漸小,在一陣淩亂的腳步聲後,一聲嬰兒的啼哭響徹屋內。接生的嬤嬤小跑著出了產房,跪在皇貴妃、四阿哥麵前,“皇貴妃、四阿哥,德妃娘娘大喜,誕下一位皇子,母子平安。”

  四阿哥閉上眼睛,深呼了口氣,皇貴妃攆著佛珠,雙手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

  雖然適逢大喪,但十四阿哥的到來還是給皇宮添了兩分喜氣,皇上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正月十一,太皇太後靈柩起行,皇上率皇族宗親,文武百官一路步行將靈柩送至朝陽門外殯宮。

  然,起靈後,太皇太後仙去的祭禮並沒有結束。在月祭前,還有小祭、大祭,皇上幾乎日日居住在太皇太後殯宮側麵,皇子、大臣們依然每日要到太皇太後靈柩前舉喪。直到正月二十五,月祭後,太皇太後的葬禮才算暫時告一段落。

  根據太皇太後遺詔,她老人家的靈柩並沒有被遷回盛京與太宗合葬,而是被暫時安置在了東陵的殯宮裏。皇上下令拆解慈寧宮太皇太後常住的東五殿,在昌瑞山下建暫安奉殿,停放太皇太後靈柩。

  宮裏一片縞素後,終於在二月迎來一點活氣兒。德妃出了月子身子還是不大好,四阿哥帶著蘇偉往永和宮請安,看了看新生的小弟弟,圓臉高額頭倒很有精氣神,不像早產的孩子。

  因著德妃又生子,原養在永和宮的公主被抱到了榮妃處,而十三阿哥則被奶娘照料著養在後院。四阿哥給新弟弟送了一塊羊脂玉做禮物,還給德妃帶了很多自己在塞外時得的鹿茸、山參,德妃都微笑著收下了。

  臨走時,四阿哥拐到了永和宮後院看了看十三阿哥,後院的宮殿不算大,但住著十三阿哥和奶娘們還是夠寬敞的。蘇偉先一步進屋通報,幾位奶娘都很驚奇,忙亂地下地行禮。四阿哥隨意地點點頭,進到臥房裏看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已經一歲多,正在屋裏的榻子上四處爬,看見四阿哥後竟自己晃晃悠悠地站起來,伸著胳膊向四阿哥走了兩步,眼看著撲倒前被四阿哥接住。“胤祥已經會走路啦?”四阿哥抱著十三阿哥舉了舉,十三阿哥咯咯地笑出聲,蘇偉在旁邊護著,十三阿哥伸著小胖手抓了抓蘇偉的手指。

  奶娘從後道“已經會走了,就是還不穩,十三阿哥看到四阿哥來了心裏高興呢。”

  四阿哥笑笑,向蘇偉使個眼色,蘇偉從袖子裏掏出一個荷包遞給奶娘“你們照顧十三阿哥費心了,這是四阿哥的獎賞,以後上點心,十三阿哥好好的,你們的好處還多著呢。”

  奶娘接過荷包,笑得臉上像綻開朵花,“多謝四阿哥,奴婢們一定盡心盡力。”

  蘇偉伺候著四阿哥從後院出來時,中庭偏殿廊下站著一名女子,粉紅色竹葉穿雀紋綢緞的長裙,向著四阿哥遠遠一揖。四阿哥看了她一眼,匆匆走過,蘇偉猜著那女子應該是十三阿哥的生母章佳氏。

  延禧宮

  成嬪、庶妃衛氏與惠妃圍坐在桌旁,桌子上擺著一堆綢緞、布匹。

  惠妃笑著道,“德妃生下皇子,因著太皇太後大喪,本宮也沒送什麽東西去。今兒個正好你們兩個來了,幫本宮挑挑,看哪些適合給孩子穿。”

  成嬪翻翻布匹,笑著道“臣妾眼皮子淺,看哪匹都是好的,要不說惠妃娘娘為四妃之首,這些個好東西,平日裏咱們是見也見不到的。”

  衛氏跟著點點頭,惠妃睨了成嬪一眼,“你呀,這嘴越發的不老實了,平日裏本宮是少了你吃,還是少了你穿了。不過幾匹布,給小孩子挑完了,你們兩個也挑挑,相中的盡管拿去。本宮年歲大了,這顏色鮮豔的本也用不到。”

  衛氏微笑著道“娘娘年紀可不大,您這麽說,讓嬪妾這天生老相的人怎麽自處啊?”

  “你呀,”惠妃點點衛氏,“你跟著成嬪把嘴皮子也學壞了,你這張臉啊是後宮少有的精致,別拿本宮跟著比……”

  成嬪、衛氏齊齊低頭笑了,惠妃滿意的喝口茶,看著衛氏道“你們儲秀宮庶妃多,想是內務府很難挨個顧及到,你就多拿些回去,跟姐妹們分一分,也正好今年過年都沒機會做衣裳,能略微補貼些。”

  衛氏聞言,站起身,福了一禮“娘娘仁慈,儲秀宮的姐妹們都時時記著娘娘的好呢。”

  惠妃放下茶碗,笑著擺擺手。

  正說著,銀柳由門外進來在惠妃耳邊耳語了幾聲,惠妃的臉色當即沉了下來。

  成嬪和衛氏對視兩眼,在銀柳說完後,起身道“娘娘,嬪妾到吃藥的時辰了,請容臣妾先回屋子,一會兒再來打擾您。”

  衛氏也起身到,“成嬪姐姐回去了,嬪妾也想借著這時候看看八阿哥,還望娘娘恩準。”

  惠妃勉強地彎起嘴角,“好好,你們兩個都去吧。”

  成嬪,衛氏立馬行禮退下。

  惠妃深歎了口氣,“這事兒,大阿哥知道了嗎?”

  銀柳低下頭,“此時怕還不知道,但既然有人遞了折子,明一早大阿哥禦門聽政時就該知道了。”

  惠妃閉上眼睛,思量了片刻道,“你去告訴大阿哥,明一早千萬別衝動。明相被參結黨營私、貪汙受賄,未必就是索額圖動的手腳。如果……如果是皇上授意,這時候,咱們就得明哲保身了。”

  銀柳俯身,“是,奴婢這就遣人去……”

  惠妃坐在桌邊,目光沉遠,事到如今,許是她操之過急了……

  正三所

  四阿哥趴在桌子上看著蘇培盛搗鼓食材,可能是因為前一段時間哭靈,費心給他弄藥膳補身子的緣故,導致蘇培盛突然對做飯感興趣了。

  這兩天已經接連給他炸了雞腿、土豆條,做了一種餡料都鋪在外麵的餅。現在,這人又擺了一堆盤子在桌子上,有生菜、火腿、肉餅、瓜片等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在他挑了幾樣後,蘇培盛就把這些夾在兩張看起來有點鼓鼓的發麵餅裏,抹上點醬料遞給他。

  四阿哥拿著夾著東西的餅左右看看,咬了一口,蘇培盛立馬湊過來道,“怎麽樣,主子,好吃不?”

  四阿哥點點頭,其實就是餅和菜嘛,夾在一起可能方便點兒,但是太不雅了。不過四阿哥把話憋在心裏沒有說,前幾天因為他否定了那張奇怪的餡料外漏的餅,蘇培盛鬱悶了好幾天。

  這邊得到四阿哥肯定的蘇偉,心裏相當happy,其實上輩子他就是一吃貨,隻不過穿過來後一直沒心思搗鼓。另外,在清朝,中國的幾大菜係基本已經成熟,更何況他身在宮中,跟著四阿哥吃的東西可說是入味三分,千錘百煉,可口的不是一點點。

  直到前一陣時間,四阿哥天天奔喪,吃東西很不方便,蘇偉才想起了上輩子的快餐,雖然在精致上跟他們沉澱五千年的美食是沒法比,但勝在快捷方便,而且很有新意。

  不過,一向動手白癡的蘇偉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搗鼓出這些不倫不類的東西。其中最費勁的就是各種秘製調料,他根本不知道芝士,沙拉醬這些東西怎麽做,隻能用其他的代替,或在大廚的幫助下DIY,最終成品跟真實的快餐是相差很遠,但味道總算還不錯。

  這邊四阿哥吃了一個肉夾餅,拍拍一臉得意呆相的蘇偉,“給我包火腿,雞蛋餅和生菜,多放點醬……”

  第52章 被四阿哥藏起來的書

  康熙二十七年

  毓慶宮

  太子胤礽在書桌前畫著一副武王射獵圖,哈哈珠子德柱端了一碗玉米甜酪來,太子畫完最後一筆,蓋上自己的印鑒,“德柱,看看本殿這幅畫的怎麽樣?”

  德柱歪著頭看看,“殿下的丹青是皇上都誇讚的,自然是上佳之作。”

  胤礽搖搖頭,“你們竟說恭維話。”

  德柱笑笑,“殿下畫了兩個時辰了,小廚房進了玉米甜酪來,您用一點兒歇歇吧。”

  太子接過碗,“怎麽讓你送進來,柳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