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作者:千秋尺      更新:2020-07-11 14:51      字數:4420
  碧瑤聞言看向婧怡,見她微微點頭,才朝二人行禮,輕手輕腳掩上門,守在了廊下。

  豐陽郡主見狀便道:“這丫頭雖不伶俐,倒也忠心,難怪能得你的眼。”

  “自小一道長大,情分總是不一般的。”婧怡笑道。

  豐陽郡主卻不再繼續這個話題,收起笑容正色道:“那個邵妃,你當真不曾聽說什麽”

  婧怡搖頭:“還請姑母為我解惑。”

  “邵氏姐妹是南邊進貢來的美人,原是一對雙胞胎,皇上讚其色藝雙絕,將姐姐納入後宮,就是如今的邵妃娘娘皇上昏迷之前,這位邵妃一直椒房專寵。”

  婧怡沒有接話,她知道,豐陽郡主的話還沒有說完。

  果然,隻聽她接著道:

  “至於邵妃的同胞妹妹,我雖未曾見過真容,卻聽聞她才貌尚在其姐之上,”頓了頓,語氣漸緩,“這位姑娘如今正在玉坤宮中。”

  玉坤宮正是沈青雲在皇宮中的居所。

  有些事情不聽、不看、不想,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關於夫妻相處之道,婧怡有許多心裏話不足為外人道,自己卻是反反複複斟酌過許多遍的。

  一開始,她想與丈夫相敬如賓,彼此能給對方留麵也就是了。

  再後來,短暫地沉浸在男女之情中,從情竇初開到魚水之歡,外表冷靜自持的沈青雲在她麵前大膽放肆,令她一再迷失。

  等到夢醒時分,現實回歸,溫情的枕邊人有著冷酷深沉的另一麵,機警如婧怡,也立即豎起自衛的尖刺,隻是覆水難收,既已芳心暗許,再是倔強,也不過口是心非罷了。

  她想了很久,如果沈青雲注定要三宮六院、妻妾成群,自己寧可與他彼此敬重疏離一輩子,也好過曾經山盟海誓末了勞燕分飛的結局。

  不付出,也不求回報。

  她想,憑著自己的冷心腸,未必就做不到這一點。

  隻是,這一天來得比她預料中更快、更猝不及防沈青雲接連數日留宿宮中,除了派小廝來報平安,旁的半點消息沒有。

  皇宮和攝政王府能有多遠,騎馬來去也就盞茶功夫,難道就忙得這點字時間都沒了

  說到底,不過是這頭已沒了記掛的人。

  這不,玉坤宮裏住進了千嬌百媚、色藝雙全的尤物,據豐陽郡主的消息,沈青雲名為處理朝政,實際上已兩日未踏出玉坤宮半步。

  婧怡坐在炕上,呆呆地出著神他說要將世上最好的給她,難道就是要為她建一座舉世無雙的富貴廣廈,好叫她守一輩子空房

  她猛地站起身來,抬腳就往外走。

  碧瑤送了豐陽郡主回來,迎麵見她這副形容,忙上前問道:“王妃要到哪裏去”

  婧怡麵色沉鬱:“我要進宮。”

  碧瑤在廊下守門,裏麵對話自是聽了個七成,聞言不由大驚,忙阻攔道:“您千萬不要衝動,王爺對您怎麽樣,別人不曉得,您自己還不清楚麽今兒天也晚了,依奴婢的意思,不若先叫淩波過來問清來龍去脈,明兒一早再進宮不遲。”

  婧怡頓住腳步,看向碧瑤:“誰說我是去見他皇上昏迷不醒,皇後娘娘心中必然焦急擔憂,我要去寬一寬她的心。”

  第148章 結局 下

  外命婦進宮朝見是要遞牌子的,再等娘娘們宣召,按常理,再快也需隔過一日。

  不過,眼下的大齊君不君、臣不臣,又與舊例大不相同,婧怡滿心火急火燎,急匆匆趕進宮去,又哪裏會有人來攔她?

  攝政王府的馬車一路駛進宮門,徑直往永泰宮去,等到了永泰宮門口,皇後早得到消息,已派了貼身的管事姑姑在門口相迎。

  直至此時,婧怡方將心中諸般雜念平複下來,秀美麵容亦已恬淡無波,由管事姑姑領著進永泰宮正殿,便見顧皇後高居上首,鳳冠霞帔,儀容端莊。

  婧怡規規矩矩地行大禮:“臣妾請皇後娘娘大安。”

  顧昭華、也就是如今的皇後語聲平和:“免禮,”頓了頓,又道,“給王妃看座。”

  “謝娘娘。”婧怡垂首謝過,才緩緩起了身,在左側太師椅上坐了。

  小宮女就捧上個描四季花卉的粉彩茶盞上來。

  顧昭華道:“南邊兒新貢上來的大紅袍,王妃嚐個鮮罷。”

  “謝娘娘。”婧怡又說了一句,捧起茶盞,輕輕呷了一口。

  同樣的大紅袍,前兩日沈青雲早打發人往攝政王府送了十斤——今年年成不好,絕佳的武夷山大紅袍一共隻得了二十斤。

  不過這些都不緊要,婧怡今日進宮,又不是要與皇後爭一時之短長。

  顧昭華也非蠢人,隨意同婧怡寒暄幾句,便揮退宮人,開口道:“王妃想要做什麽,隻管自去便是,不必在我這裏虛耗時間。”

  婧怡道:“娘娘怎知臣妾所來為何?”

  “你我在閨中也算得好友,你若想來看我,早便來了,何必等到今日?”說著,顧昭華微微一笑,“眼下行色匆匆,多半是為著玉坤宮中的那一位。”

  婧怡聞言抬頭,看了上首的女子一眼,顧昭華素有賢名,一向就是端莊穩重的性子,如今身居高位,又添許多老成,一眼望去,隻覺她青春美麗的眉眼之中竟隱有滄桑之感,瞧著就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

  婧怡垂下眼,沒有接玉坤宮的話,隻是道:“臣妾以為,娘娘並不想見臣妾。”

  顧昭華一愣,忽而露出一絲苦笑——是啊,倘若不見,她二人還是當初相知相惜的手帕交,偶爾想起對方,或能會心一笑;但如今日再見,為夫君計,她們之間也隻剩下虛與委蛇了。

  婧怡不到宮裏來,說到底,也是全了她的顏麵。

  顧昭華本是寬厚之人,既然想通了各種關節,又明白己身之困局實與婧怡無關,心下倒也釋懷,麵上神情不自覺便柔和下來:“相見不如懷念,你說得不錯。”

  婧怡嘴角露出一絲淺笑,這才開口道:“謝娘娘體恤,”頓了頓,站起身來,“臣妾今日進宮,的確是想見一見玉坤宮中的邵娘子。”

  “不知王妃想要怎生一個見法?”

  顧昭華與邵氏姐妹同在內宮,自然曉得這二人的厲害,姐姐成了妃嬪,將皇上迷得神魂顛倒,對其言聽計從,同她這結發妻子倒是越發疏遠;妹妹顏色則更在姐姐之上,不僅吹拉彈唱無一不精,還有一管如黃鶯出穀般的好嗓子,便是女子聽了,身子都要酥上半邊的,也難怪一向不近女色的沈青雲都為之傾倒,做出了金屋藏嬌之舉、

  皇上原本並非糊塗昏庸之輩,不過是受旁人挾製大權旁落,心中抑鬱難以疏解,才會做出白日尋仙問道、夜裏流連花叢的荒唐事來。至於傷勢遲遲未愈乃至昏迷不醒,顧昭華嘴上不說,心下卻已疑竇暗生,疑心沈青雲在其中做了手腳。

  更有祖父鎮南侯傳進話來,言沈青雲並非愛色之人,接連數日未曾踏出玉坤宮半步,隻怕事有蹊蹺,請她一定要探一探虛實。

  隻可惜她雖為中宮,玉坤宮那裏卻圍得鐵桶一樣,除了沈青雲的親信,其餘人一概走近不得。

  偏巧此時婧怡來了。

  便是沈青雲那頭沒什麽貓膩,能叫婧怡和那邵娘子鬥上一鬥,攝政王府後院起火,也能叫姓沈的忙上一陣,於皇上總不是壞事。

  隻可惜她一貫不是作偽之人,滿腔心思全寫在了臉上,婧怡看在眼裏,心下已有幾分明白,口中便道:“臣妾隻是想著,那邵家娘子若果真得王爺的喜愛,就該正正經經接進府來,於邵娘子的閨譽、王爺的名聲都是好事。”

  顧昭華看了婧怡一會,點頭道:“王妃說得是,”揚聲叫內監進來,“攝政王妃來探望攝政王,你領王妃過玉坤宮去,另揀幾匹宮裏新進的料子,賞邵娘子做衣裳穿。”

  ……

  玉坤宮果然守衛森嚴,看見有人靠近,便有侍衛上來盤問。

  那內監便尖著嗓子道:“這是攝政王妃娘娘,來探望攝政王,還不速速退下?”

  侍衛們麵麵相覷,領頭一個看了婧怡兩眼,緩下口氣道:“請在此稍候片刻,小人去通報一聲。”

  少時,便見身著侍衛服的淩波大步而來,看見婧怡,連忙行禮:“參見王妃!”

  婧怡也沒說什麽,直接邁步往裏去。

  淩波就對那永泰宮的內監道:“東西給我,你回去罷。”

  那內監麵露猶豫:“這……”玉坤宮的人他惹不起,可皇後娘娘交代了,要他親手將東西交到邵娘子手裏,也好借機探聽些虛實。

  正是進退兩難間,已當先走在前頭的婧怡回過頭來,對淩波道:“這是皇後娘娘派來給邵娘子送東西的,讓他一道進來。”

  淩波神色一變,忙走到婧怡跟前,壓低聲音道:“王妃,王爺交代過,外人一律不得進玉坤宮,這是皇後宮中的太監,眼看著他送東西是假,打探消息是真,咱們可不能著了別人的道。”

  婧怡語氣平靜:“事無不可對人言,不過一個小太監,王爺還能怕了不成?”

  淩波還想說話,轉念憶起沈青雲曾交代,倘若婧怡進宮,玉坤宮一切事務皆由其做主,旁人絕不可忤逆,遂也不再做聲,上前兩步,恭敬道:“王妃說的是,請隨小的來。”

  ……

  玉坤宮地處璋華宮西側,氣勢恢弘、殿宇精美不輸於天子居所璋華宮,因二者毗鄰,大齊曾有多有君王置寵妃於此宮,曆經數代,玉坤宮之華美遠甚皇後寢宮永泰宮,乃至先帝開明年間,寵妃沈氏居於春和宮,玉坤宮才閑置了下來。

  婧怡卻沒有心思欣賞周遭美輪美奐的景致擺設,隻吩咐淩波去找沈青雲。

  淩波也不多話,將她領到正殿,拱手道:“王妃請上坐,小的這就去叫邵娘子過來拜見。”

  婧怡皺起眉頭:“王爺呢?”

  “王爺正在別宮處理要務,片刻即來。”

  婧怡一頓,忽然提高聲音:“胡說,我剛從皇後處來,皇後說王爺已數日未出玉坤宮,你怎麽又說他到別宮處理事務去了?”

  淩波麵露難色:“這……”

  婧怡冷笑一聲:“你家主子若存心隱瞞於我,便不會由得我進這玉坤宮,隻怕他的原話是若我不問你們便不必提起,若我相詢,你們則須以實相告——怎麽,你連王爺的話都不聽了麽!”

  一番話驚得淩波出了一身冷汗,暗道果然夫妻一體,王爺說的話,王妃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他二人既有如此默契,自己在這裏擅作主張,可不要壞了王爺的大事。

  想著,忙跪到地上:“小的不敢,王爺的確不在宮中,王爺昨兒一早便去了山東。”

  山東?

  婧怡秀眉緊鎖:“你可知王爺去山東所為何事?”

  淩波抬頭看了婧怡一眼:“您的父親陳大人先前在山東境內為匪寇所殺,王爺一直派人追查這幹匪寇下落,前日一得消息,王爺便收拾行裝、親往山東繳匪去了。”

  繳匪?

  放著昏迷不醒的皇帝、丟開朝千頭萬緒的事務,沈青雲跑去山東繳匪,給陳庭峰報仇雪恨?

  婧怡心中怦怦亂跳,山東、山東,那可是魯王的封地!

  ——山東眼下正有流寇肆虐,連攝政王的老嶽父都死於劫匪之手,魯王遇刺也並非不可能。

  皇上昏迷不醒,要是就此閉眼去了,魯王又忽然出事,先帝這一支嫡脈可就斷了根

  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滿朝文武又要擁誰為新帝,選一宗室之子;或以蒼生計,選賢舉能,直接推攝政王即天子位?

  想來此事不容有失,沈青雲才會親自出馬,又不得不掩人耳目。

  一念及此,婧怡已汗濕重衣,幾乎當場變色,不想沈青雲竟如此心急!

  她深吸一口氣,吩咐淩波:“放方才那小太監回去,將王爺不在宮中的消息報給皇後。”

  淩波聞言大驚:“王妃不可!”

  婧怡冷冷瞟了一眼:“流寇一事乃是陷阱,王爺此去凶多吉少,我要親自前往勸阻王爺,隻是他出發已近兩日,尋常快馬難以追趕,我聽聞皇後有一禦賜汗血寶馬,性情溫順,可一日千裏,若得此馬,或可救王爺於水火。”

  大宛汗血寶馬天下聞名,宮中的確養著兩匹,一為今上禦馬,神俊非常自不必說,還有一匹性情格外溫順的母馬,被今上賜給了皇後,滿朝上下都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