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作者:阮阮阮煙羅      更新:2020-07-11 12:10      字數:7338
  皇帝頓住喝茶的手,看向皇後道:“……都大了。”

  “是啊,都長大了”,皇後輕輕地道,“大了,許多事就都變了。”

  皇帝直覺皇後今夜有些異常,想她可是因為前朝之事心思鬱結,夜深難眠,靜望了皇後片刻,低道:“有些事是永不會變的,你是你,你母親是你母親,朕一直分的清。”

  皇後唇際浮起淡淡的笑意,“這些年,陛下一直待臣妾很好,打小就是,還記得那次出宮,臣妾想要舞獅的頭籌獎,那頭籌獎其實不過就是一頂做工一般的花冠,不值什麽,可臣妾想要,陛下和明郎,就扯穿舞獅的衣服,和一群舞獅人比拚跳樁去了……”

  皇帝道:“朕比明郎年長,你與明郎同年同月同日生,明郎喚你‘姐姐’,可朕看你,卻似嘉儀,就像妹妹一般。”

  皇後聞言笑了笑,不再言語,隻是沉默地低頭喝茶,反是皇帝看她久不說話,問她道:“你說有事問朕,什麽事?”

  半杯清茶喝盡,空空的白瓷杯底,映著小小的灰暗的人影,皇後緊握著手中瓷杯,好似稍鬆一些,就會失手滑跌了,她緊攥著空杯,就似緊攥著自己的心,僵著唇舌道:“臣妾想問……”

  她道:“……臣妾隻是想問問,母後的生辰宴,該怎麽辦……”

  皇帝驚訝皇後隻是為此事深夜來此,看了皇後一眼道:“依母後的意思就是了。”

  “……母後的意思是,依然如往年不想大辦”,皇後慢將手中空杯放回桌上,“可今年與往年不同,是母後的四十大壽,母後一向崇尚簡樸,陛下登基以來,總是顧著母後的意思,還未為母後大辦過壽宴,今年特殊,為表陛下孝心,是否要勸母後熱熱鬧鬧、與民同慶……”

  這倒真是一樁正經事,皇帝道:“讓朕想想。”

  這廂,皇帝因皇後的話,想著不久後母後的生辰,武安侯府,夜深未眠的華陽大長公主,亦惦記著太後的生辰。

  去年生辰宴,容華公主蓮舞娛親,令太後十分歡喜,今年,太後自以為多了一個女兒,這歡喜定也跟著翻倍,若這雙重的歡喜,在生辰宴當場,陡然化作驚雷,這份生辰大禮送的,可正合時宜?

  第145章 大禮二合一

  自打解了禁足,容華公主便總琢磨著,與恢複單身的明郎表哥私下相見,這一次,她定要把握住機會,再不能叫別的女子,捷足先登,搶了明郎表哥去。

  可想象很美好,現實卻縮手縮腳,自被盛怒下的母後,關在飛鸞殿不聞不問長達一個月後,容華公主總是心有餘悸,再不敢私下任意行事,每每徘徊在逾距的邊緣,悄悄踏出半步,便就猶豫著縮了回去,始終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從前,她自覺母後最是疼她,愛她愛到了骨子裏,一母同胞的兄長又是大梁天子、九五至尊,天下地位最高、權勢最盛的人與她最親,她可以隨心所欲、無所顧忌地任意行事,可自打上次元宵夜後被囚飛鸞殿,她才知道自己錯得離譜,原來母後真正發起怒來,心可以那樣狠,而皇兄也真真心狠得緊,有妹恍若無,絲毫不理會她的苦苦求情,若不是她自己腦袋瓜兒聰明,靈機一動,想到假裝自懸白綾,以博取母後憐惜,還不知要被關到何年何月呢!

  上次栽了那麽大跟頭,吃了那麽大苦頭,她如今可不得吃一塹長一智,倍加小心,連私下出宮去尋明郎表哥都不敢,生怕被母後知道後,又被扔回飛鸞殿關著,蹉跎大好年華不說,還隻能耳聽著明郎表哥再娶嬌妻,白白錯失良機。

  她人不敢出去,可有關明郎表哥與那珠瓔廝混的消息,卻不斷地往她耳裏傳,底下人報說,明郎表哥不僅常去珠瓔那裏過夜,還常攜珠瓔外出交遊宴飲,言止親密得很,真聽得她五內如焚,每天都越想越是著急心憂,可偏偏麵上,還不能表現半分出來,隻能乖乖地坐在慈寧宮裏,靜看著母後與溫蘅說笑,做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女兒,一個安靜貼心的好妹妹。

  默默剝吃著鬆子的容華公主,看那溫蘅低頭繡那碧葉紅蓮嬰兒肚兜,而母後就坐在對麵笑看著,目光無限慈柔,看得越發心堵,在心中悄悄生著悶氣。

  ……過幾日,就是母後的生辰了,去年母後生辰,她費勁心思討母後開心,可今年她不用賣弄力氣了,母後隻要看著溫蘅,就開心得很,心裏哪裏還有她這個女兒……

  香香甜甜的鬆子,吃在口中,都像是發苦了,容華公主癟著嘴,幹巴巴地嚼咽著,默將目光移至溫蘅腹部,那裏懷的,是明郎表哥的孩子……

  ……若是她日後嫁了明郎表哥,溫蘅仗著這孩子生事,又來搶明郎表哥怎麽辦……唉,她憂慮此事為時過早,現下她最該擔心的,是背在身上的婚事,該怎麽踹了溫羨這個討厭鬼,無婚一身輕呢……

  一想起溫羨這個混賬,容華公主便萬分火大,這個表裏不一、口蜜腹劍的奸人,不僅在玉鳴殿裏欺辱她,為了得到駙馬身份,膽大包天地欺騙母後和皇兄,害得她被關飛鸞殿,還在踏青那日威脅她,說什麽但凡她欺負溫蘅,溫蘅有半點意外,他就全算在她的頭上,他就提前娶她!!

  欺負溫蘅……她是很想欺負她啦,可除了第一次見麵時,偷偷在桌下踹了她一腳外,她還有什麽時候成功過呢?!

  謀劃許久的迷情逼婚,一次兩次都沒成,平日裏東叨叨、西叨叨,悄悄上眼藥,想讓母後等人,對溫蘅產生惡感,也從沒如願過,明郎表哥被溫蘅徹底迷了心竅,皇嫂也跟著疼溫蘅這個弟妹,母後原是最愛她的,理應與她同仇敵愾,可偏偏對溫蘅頗有好感,就連皇兄也是,賜封什麽楚國夫人,無論她怎麽說溫蘅的壞話,都不理她,這些原先疼愛她的人,全都被溫蘅搶走,與她站到同一陣線去了,說什麽她欺負溫蘅,明明是溫蘅一直在欺負她!!都欺負到她頭上來了!!

  容華公主越想越是憋屈,嚼鬆子的嘴巴越來越癟,心中怨氣也止不住地翻湧,她這般怨念滿滿地默默看著溫蘅,心內越發氣鼓鼓時,忽地驚見放下手中繡框、扶著榻幾站起身來的溫蘅,突然腳下一滑,忙下意識灑扔了手中鬆子,急急地撲上前去,抱住溫蘅。

  她才不要嫁給溫羨!!!

  溫蘅在窗下坐了許久,原覺腰背有些酸痛,要起來走上幾步緩一緩,但許是因為低頭繡花太耗心神,這一下子猛地站起,陡然一陣發暈,下地的腳也沒踩穩,眼看就要滑倒時,身邊的侍女還沒反應過來,容華公主就已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緊抱著她的腰,扶她站穩的同時,自己吃痛地“哎喲”了一聲。

  看到溫蘅似將摔倒的一瞬間,溫羨的話,就像炸雷一般,在她耳邊響起,驚恐萬分的容華公主,來不及多想,緊著飛撲過去抱住溫蘅,這一下子抱得太急,正叫自己的腰撞在榻幾角上,登時疼到她眼紅,晶瑩的淚珠兒都在眸中打轉。

  站穩的溫蘅,見容華公主都似要哭了,忙問道:“公主,你沒事吧?”

  “有事!!”容華公主捂著腰傷處,止不住地怒氣衝衝,“你都這麽大人了,怎麽站都站不穩!還要人來扶!!”

  疼得要掉眼淚的容華公主,正止不住地要罵人時,忽地想起母後也在這兒,忙忍著疼,轉了聲氣,“阿姐……阿姐你是有身孕的人,怎麽能站不穩……萬一摔了,如何是好……”

  她這般“關心”地說著,越說腰越疼,心也越委屈,終於忍不住掉眼淚了,太後看小女兒都疼哭了,自然急傳醫女過來,在寢殿內解了衣裳看去,見腰處撞了拳頭大小的淤痕,看著快青腫了,稍微碰碰,容華公主便疼地倒抽涼氣、“哎喲”個不停。

  太後自是心疼不已,忙叫醫女為公主傷處上藥,但醫女塗藥的手,剛碰到公主淤傷處,公主便疼得躲閃,嚷她太用力了。

  已經努力動作輕柔的醫女,見公主殿下這般吃痛,再見太後娘娘那般憂急,也是著急惶恐不已,不知該怎麽動手塗藥了,溫蘅在旁見道:“讓我來吧。”

  容華公主樂於讓溫蘅“伺候”,一聽立道:“好好好,讓阿姐來!”

  溫蘅接藥在手,在榻邊坐下,挑了藥膏,往容華公主腰處塗去,容華公主本見溫蘅躬著身子“伺候”她,心中暗爽,但沒一會兒,那清涼的藥膏塗在她腰處,疼痛也跟著襲來,她便懷疑溫蘅是在蓄意害她,抽著涼氣、斷斷續續道:“……太……太用力了,你……你塗藥輕點兒……你……你是故意的吧……你就是故意的!!你要疼死我!!”

  容華公主嚷著閃躲,太後看小女兒這樣躲來躲去、不肯上藥,也不是辦法,邊輕斥“別胡說”,邊硬按著她讓溫蘅上藥,溫蘅盡量動作輕柔,在容華公主的嚎聲中上完傷藥,見她兩眼淚汪汪的,都紅透了。

  雖然天天聽容華公主在太後娘娘麵前喊她“阿姐”,但溫蘅知道,這些“阿姐”,沒一次真心實意,遂對今日容華公主撲來扶她的舉動,深感驚訝,她看容華公主因她受傷,疼得可憐巴巴的,在心底歎了一聲,輕道:“這幾日,都讓我來給公主上藥吧。”

  後悔讓溫蘅上手的容華公主,生怕她挾私報複,立即“唰唰”搖頭,但母後卻認為這是溫蘅致謝的心意,笑對她道:“還不快謝謝你姐姐?”

  ……疼死她了還要謝?!

  容華公主力拒無果,眼望著溫蘅淡笑著看著她,隻覺落入魔爪之中,嗚嗚哀哉!

  於是接下來幾日,每每到上藥時候,便聽慈寧宮傳來尖叫之聲,這一日,趴在榻上的容華公主,正在例行淒切叫嚷,就見坐在榻邊的溫蘅,淡淡笑看著她道:“公主,我還沒碰到你呢。”

  其實這幾日休養下來,容華公主的腰傷,已沒那麽疼了,母後不在身旁,她便收了聲,輕哼一聲,也不理溫蘅,繼續趴著剝吃鬆子。

  溫蘅邊塗著藥,邊看著地上鬆子殼越來越多,輕道:“公主,鬆子不能多吃。”

  容華公主一聽,吃得更凶了,哢嚓哢嚓,直往地上灑殼。

  溫蘅道:“吃多了容易上火,牙痛喉痛,口角糜爛,又疼又難看的。”

  “哢嚓哢嚓”的聲音頓住片刻,又響了起來,隻比之前輕慢了許多,語氣不屑地含混著道:“這……這是特貢宮中的,與你吃的不同,不會上火的……哼,你從前吃不到這個,你不懂……”

  這般嚼吃著說著,哢嚓的聲音,最終還是一點點地沒了,容華公主默默看了會兒溫蘅調藥塗抹的動作,問:“你和明郎表哥,為什麽和離?”

  溫蘅塗藥的手,微微一頓,輕道:“我們不合適。”

  “是不合適”,容華公主“哼”道,“你配不上明郎表哥。”

  她以為溫蘅定要反駁,還準備說出個“一二三”來,誰知溫蘅就淡淡笑了一下道:“在妻子這個位置上,是配不上。”

  容華公主沒想到她承認得這麽爽快,原來這麽有自知之明,一時也愣住了,無聲半晌道:“……那……那你現在認識到了,和離了,不耽誤明郎表哥了,是很好的……”

  “是很好”,溫蘅抬手將沾在容華公主唇邊的鬆子皮撥落,靜望著她道,“其實我小時候,是很想要個弟弟妹妹的。”

  容華公主立道:“我才不想要姐姐!”

  她嘟囔著道:“姐姐都隻會欺負人,母後有我一個就夠了!”

  溫蘅先前有聽太後娘娘憶說聖上與容華公主幼時處境之艱,暗想容華公主小時候,大抵是被那些皇姐公主,奚落排擠過的,也不說話,反是容華公主沉默了一會兒,又問道:“你為什麽想要弟弟妹妹?”

  溫蘅道:“因為哥哥待我很好,我想像哥哥疼我那樣,去疼護弟弟妹妹,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和和美美的。”

  她朝容華公主淡淡一笑,“當然,弟弟妹妹要是胡作非為,驕縱任性,做姐姐的,也不能一味袒護,該訓責的時候不能含糊,若實在過火、不知悔改,心裏再怎麽舍不得,也是需得動動手的。”

  容華公主被她看得往裏縮了縮,打開她的手道:“好了好了,不要再塗了,抹了一層又一層,又不是在給烤羊肉塗蜂蜜……”

  她自己試著輕按了下,還是絲絲的疼,心中氣氣,瞪著溫蘅道:“都怪你,明天就是母後的生辰了,可我這樣子,明天隻能幹坐著,不能跳舞哄母後高興了!”

  溫蘅道:“隻要公主人好好的、乖乖的,太後娘娘便會高興,獻舞也不急在一時。”

  “那當然”,容華公主昂著頭道,“我是在母後身邊長大的,你才來幾天?!”

  溫蘅淡笑不語,無聲收著藥瓶等物時,又聽容華公主道:“既然你和明郎表哥和離了,就不許再在一起了,有孩子……有孩子,也不許再打明郎表哥的主意了!!”

  溫蘅道:“我與武安侯,緣分已盡。”

  容華公主看她神色,不像說謊,想了想,見她起身要走,又急著問道:“那個珠瓔,你認不認識?她是不是在你和離之前就勾搭過明郎表哥?你和明郎表哥和離,是不是因為她?”

  將仇恨之箭轉移的容華公主,硬拉著溫蘅坐下,要細細打聽那個珠瓔的情報,溫蘅越說不知道,她便越發覺得溫蘅有所隱瞞,一定要挖根究底,全部打探出來。

  走至簾邊的太後娘娘,也聽不清裏頭在說什麽,就見嘉儀“親密”地貼在阿蘅身邊,姐妹倆說著悄悄話,看著和睦得很。

  明日就是她的四十壽辰,她這四十年,有極坎坷時,也有極榮華時,風雨榮辱都已走過,什麽都看的開,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兒女們的幸福。

  明日這壽辰,該是她在宮中這些年來,度過的最歡喜的生辰了,阿蘅“死而複生”,回到了她身邊,盡管與皇兒他們隔了一層,但皇兒視阿蘅為親姐,十分照顧,嘉儀從前對阿蘅心存怨恨,如今也似漸漸消解了,還為扶阿蘅傷著了她自己,她的三個孩子,都好好的,可以互相幫扶著平安度過一生,她餘生之願,就是看著嘉儀嫁人,看著阿蘅生下孩子,看著皇兒早有子嗣,看著他們三個安寧康健地過日子,此外,就再沒有什麽不足了,她心中唯有感恩,感恩上蒼庇佑。

  太後靜站在簾邊,望著殿內嘉儀與溫蘅“說悄悄話”,想著明日皇兒為她精心準備的生辰宴,心中暖意融融,武安侯府內,華陽大長公主隨指了幾件金玉之物,令做明日太後生辰的賀禮,便命侍女們盡都退下,笑對兒子沈湛道:“這些都不算什麽,明日母親,要為太後,送上一份真正的大禮。”

  沈湛知道母親言下之意,明日是太後娘娘的四十大壽,聖上命司宮台盛大操辦,君臣同宴,共為太後娘娘祝壽,而母親,也已安排好一位名為聞成的刑部侍郎,到時在宴上發難,揭開溫蘅的身份。

  母親自知阿蘅與聖上舊事之後,便對他全心信任,凡事皆不避他,這事,他幾日前就已知道,也已悄悄安排人手,將這聞成的家眷都暗暗控製住,令他明日不得不缺席壽宴,並已安排人到時候,將母親心腹交給聞成的相關證據,全都奪來銷毀。

  私下做得再多,但對望著母親含笑目光的沈湛,就隻是一個與母親同心的好兒子,順從接話道:“兒子期待得緊。”

  華陽大長公主笑著輕撫了下兒子的臉頰,悠悠望著他道:“……那便等著,看好戲吧。”

  太後娘娘崇尚簡樸,年年生辰,都隻叫家裏人坐坐,辦個簡單家宴即可,純孝的聖上幾次有心大辦,都被太後娘娘給攔住了,今年,還是聖上登基以來,頭一次為太後娘娘大辦壽宴,君臣同樂,聽說聖上是以“尋回女兒、一家團圓”的理由,勸一向簡樸的太後娘娘,接受了他這份孝心。

  吉時將至,朝臣們三三兩兩,笑語著同往花萼樓赴宴時,遇著正扶著溫老先生的永安公主與溫大人,紛紛向這兩位“紅人”行禮,但客氣的奉承話,還沒說幾句,就聽一聲薄涼的輕笑,像刀子一樣插了進來,“這般被人奉承著做公主,滋味是否不錯?”

  溫蘅見是華陽大長公主,不想多言,與哥哥扶著父親要走時,又聽她含諷笑道:“飛上枝頭變了鳳凰,也別忘了麻雀出身,你是個什麽身份,自己心裏清楚,別以為鍍了層金,就真是鳳凰了,登高跌重,哪天給人揭了皮,就是粉身碎骨。”

  溫羨聽華陽大長公主似是話中有話,心中浮起一絲不安,而身邊父親聞言,微皺眉頭朝他道:“慕安,這婦人怎地衣著光鮮,卻口吐粗鄙之語,可是哪裏來的鄉野潑婦,竊人衣裳偷穿,混進宴來?!”

  附近的皇親朝臣聽到這一句,都忍不住唇際微彎,但也不敢叫瑕疵必報的華陽大長公主看見,紛紛硬生生壓下唇角走開,華陽大長公主本來登時怒氣上湧,但隻片刻,又輕徐笑了,對身邊沈湛道:“看這公主當的,連養父都跟著橫了,怪不得看不起你,要跟你和離,是我們武安侯府,高攀不起永安公主府了。”

  沈湛一直陪在母親身旁沉默著,他無法為溫蘅說話,也無法違心跟著諷刺溫蘅,隻能道:“母親,吉時快到了,我們入樓吧。”

  華陽大長公主看了兒子一眼,扶著他的手道:“好,進去吧,母親可盼著這宴,早早開始呢。”

  沈湛扶母親進入花萼樓,在席前,邊站等著聖駕與鳳駕,邊暗暗打量樓中與宴的朝臣,來來回回細看了幾遭,確定那聞成不在,暗想手下做事順利,緊繃多時的心,微微鬆弛,在內監尖細的嗓音聲,隨樓中眾人同迎聖上與太後娘娘。

  聖上親扶太後娘娘坐在主座,太後娘娘又令兩個女兒坐在身邊,滿麵笑容地正要吩咐開宴時,忽聽樓外傳來急促腳步聲,“微臣聞成來遲,請陛下、娘娘恕罪!”

  沈湛心頭驟沉,一瞬間緊攥的右手,也被人輕輕握住,是身旁的母親,她輕歎著問:“為什麽?”

  沈湛隻覺渾身鮮血都已凍住,顫聲低道:“母親,她有孩子啊,那是……那是您的親孫子、親孫女……兒子想了一夜,心軟了,等她……等她生下孩子,再動手好不好……”

  “從小到大,你總是容易心軟”,華陽大長公主歎息著握緊兒子的手,沉聲低道,“可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你硬不下心腸,母親幫你,就從她們的命開始。”

  第146章 問斬

  太後今日心情甚佳,見那刑部侍郎聞成來遲,也不怪罪,隻道:“快入座吧。”

  守在殿外的侍衛,放下攔行的兵戟,聞成跪謝太後恩典,起身入樓趨行數步,即見華陽大長公主笑對太後娘娘道:“太後娘娘仁慈,我等心服,但賞罰二字,需得分明,不然您這壽宴,人人都故意來遲,不把您放在眼裏,還成什麽樣子?!這聞大人,究竟是因公事耽誤,還是因私事來遲,需得說清,若這來遲的理由,存了輕慢娘娘之意,理當受罰的。”

  聞成聞言立即撩袍跪地,朝上首的太後娘娘磕首道:“借微臣一萬個膽子,微臣也不敢輕慢太後娘娘半分,微臣來遲,既為公事,也為私事,為公,微臣手上有件陳年舊案,將要水落石出,微臣為集齊最後的證據,故而來遲了些,為私,微臣想將此案,作為獻給太後娘娘的賀壽禮,讓太後娘娘自此以後,不再被奸人蒙蔽。”

  溫羨聽到此處,心中不安更甚,他望向眉眼含笑的華陽大長公主,見她身邊的沈湛,麵色冷凝,幾無血色,心中更是驚惶時,聽上首聖上朗聲笑道:“這個聞成,壽宴還沒開始呢,就開始醉言醉語了!來人,把他送到碧波池邊醒醒酒,這樣的好日子也敢醉酒來遲,母後仁慈不計較,朕可沒這好性子,得叫他長長記性。”

  兩名內監遵命出列,要扶聞侍郎離殿醒酒,但聞侍郎卻用力推開他們,直接朝堅硬的地麵重重磕首,大聲嚷道:“太後娘娘,永安公主不是您的親女兒,她是定國公府遺孤,是罪臣之後,按大梁律,理當死在二十年前!!”

  此言一出,有如一道驚雷,陡然自九重天劈下,震得花萼樓內鴉雀無聲,溫羨驚懼地暗暗攥緊雙拳,指甲掐進肉中,也覺不出疼,努力維持鎮定,抬眼望向上首鳳座旁的阿蘅,見她怔怔地俯看著跪地的聞成,好似聽不懂人話,雙眸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