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作者:三水小草      更新:2020-07-11 11:26      字數:4140
  老板也被氣的夠嗆,挺健壯一個婦人,一腳踩在門檻上,很有點兒不被世人所懂的孤絕。

  “你呀,是誤會了你媽的意思,她要給你的,可不隻是這個店這一份兒產業。”

  老人站起來,陸辛服了他一把,他走到館子的門口說:

  “這裏呀,是兩份兒家業,一份,叫自強不息,你媽媽這十幾年怎麽辛苦過來,你肯定比我們這些外人知道的更清楚,對不對?我活了一輩子,見過中年受挫的人不計其數,可真正能走出來的再拚出一份家業的,十個裏麵也不見一個,你母親能做到,是她自強不息,這份心成就了這個麵館兒的根基,我說的對不對?”

  年輕人沉默了一會兒,才說:“我知道我媽這些年不容易。可是……”

  “這第二份家業,你媽也想給你,就看你接不接的起。”

  年輕人看著站在自己和自己母親之前的老人,皺著眉頭說:“什麽家業啊?”

  老人笑眯眯的,說:“這份家業啊,就叫厚德載物。你母親的肩上擔著的可不止你們一家人,這些你覺得無所謂裁掉的人,是你母親的德行和擔當,年輕人,你能接下來麽?

  “年輕人,你的責任與抱負,總希望父母能聽見,那你母親希望你能接住的第二份家業,不管你接或者不接,你得看見,得聽見。”

  沈小甜長出一口氣,才問陸辛:“那後來呢?老板的兒子接下來了麽?”

  “我們過了幾天就走了,當時可不知道。”陸辛搖搖頭。

  這時,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走進餐館裏,手裏端著一盆拌好的小菜。

  陸辛定睛看了幾秒,突然一笑,說:

  “他大概是接下來了。”

  沈小甜隨著他的目光去看,一下子就懂了,然後她也笑了。

  陸辛再看沈小甜,臉上還是笑著的。

  上午,他們兩個人去逛了逛博物館,沈小甜說洛陽是古都,來一趟總得開開眼界。

  這話讓來過洛陽好機會的陸辛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當然,他沒忘了要捏沈小甜的臉,早上吃完飯回酒店修整的時候,陸辛特意把手洗得幹幹淨淨,用了酒店的洗手液,香噴噴的。

  結果他站在沈小甜的房門口,看著小姑娘打開門出來,突然就舍不得了。

  香噴噴的手抬起來又放下,還問人家:

  “你臉洗了吧?”

  “洗了呀。”沈小甜看他這樣,也想起來自己莫名其妙欠了的債,一下子就用手捂住了自己兩邊的臉。

  還對陸辛眨眨眼:

  “你不會真的要掐吧?”

  這還怎麽掐的下去?

  香噴噴的手在空中揮了揮,最後變成了摸摸沈小甜的腦袋。

  “我頭發是昨天晚上洗的。”小甜老師如是說道。

  陸辛用鼻子出了個氣音,拉起沈小甜的手去逛博物館。

  下午四點多,兩個人從隋唐遺址公園出來,陸辛就帶著沈小甜去找了那個會做洛陽水席的孫光頭。

  “洛陽水席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咱洛陽人離不來這個湯湯水水,另一個呢,就是這菜啊,是一個接一個地上,流水席。”

  去的路上,陸辛還給沈小甜講了講這個水席的意思。

  “哎喲,陸哥,我剛聽你說帶了朋友來,我還以為是那老爺子又跟著你來了呢,我還想呢,他歲數也不小了,還這麽東奔西跑能行麽?沒想到……嘿嘿嘿,沒想到。”

  孫光頭是個圓臉小眼睛,一笑起來賊賊的,他是個光頭,元師傅也是個光頭,元師傅那顆山東光頭看著紅亮有光,他這顆原產山西的光頭就是小兩號的圓球樣子,看身材他也不是個很胖的,可就因為頭太圓,總讓人覺得這人肯定胖乎乎的,典型的“看臉胖十斤”。

  陸辛聽他這麽說,看了沈小甜一眼,才說:“那老爺子早讓家人接回去,這是我女朋友,當老師的,你叫她小沈老師吧。”

  孫光頭立刻從善如流,把嘴裏“嫂子”兩個字兒憋了回去,叫沈小甜“小沈老師。”

  孫光頭聽口音也不太像河南本地人,他老家是山西的。自稱是早年間家裏的地被征用開礦了,他就跟著父母來了河南。

  “想當初,咱也是家裏有礦的人,就是少點兒設備。”

  孫光頭一看沈小甜就忍不住對著陸辛擠眉弄眼,揶揄之情幾乎要從他的小眼兒裏冒出來了。

  “行了,你呀,今天安心還債吧,說是欠我一道水席,我們倆也不吃全套了,挑著你拿手的菜上幾個就行了。”

  聽陸辛這麽說,孫光頭一臉失望,說:“陸哥!你居然不吃全套?我又不是請不起你!嫂……小沈老師,我是真心要招待的!你看看陸哥!”

  陸辛轉頭沈小甜說:“洛陽水席菜多規矩多,真按照他們規矩來啊,就有個人在旁邊一直嘮叨,這個怎麽吃,那個什麽講究……”

  他這麽一說,沈小甜立刻明白了,她今天可是已經看見了無數“武則天的規矩”,可真有點兒受不了了。

  於是,她隻是微笑。

  笑得孫光頭沒了脾氣。

  陸辛開始點菜了:“牡丹燕菜來一個,這是你最拿手的,再要一個酸湯焦炸丸子,虎皮扣肉,洛陽熬貨……漿麵條我們早上吃過了,你就上個炒飯吧。”

  孫光頭還不願意,磨磨蹭蹭走出房間,又探頭回來對陸辛說:

  “那我給你帶子上朝唄?陸哥?”

  被陸辛果斷拒絕了。

  “帶子上朝就是他們這個水席上菜,是一個大菜再帶兩個,說是就是……”

  “好意頭對吧。”

  陸辛笑著點點頭。

  經過這一天曆史文化的熏陶,我們的小甜老師已經會自己搶答了。

  洛陽水席最大的特點就是素菜葷做,比如那個牡丹燕菜,主材是白蘿卜的絲兒,經曆過久泡之後拍一層幹粉,再上鍋蒸成透明的絲縷,最後過涼水變得根根分明,看著有些像泡發後的燕窩。

  上麵繁瑣的步驟對這道菜來說不過是小小一部分,再把處理過的香菇、冬筍、火腿、雞絲、牛肉、黃瓜間隔鋪開在蘿卜絲上麵,中間插著雞蛋做的“牡丹花”,上鍋一起蒸完,還要倒入熬燉了三天的高湯,讓蘿卜吸收其中的味道。

  “這菜啊,蘿卜是提前弄好的。”

  陸辛吃了一口,對沈小甜說:“這是蒸熟了之後的蘿卜放在冷庫裏,吃的時候現調製的,不過也沒辦法,這菜太麻煩了。”

  野廚子搖搖頭,又說說:

  “你這菜啊,古代的時候更麻煩,蒸完了曬曬完了蒸,就為了一口蘿卜。”

  蘿卜是脆的也是軟的,還有點兒清甜味道,跟濃厚的湯底融為一體,就是吃起來你完全想不到它是蘿卜。

  沈小甜看著這個菜,臉上漸漸起了笑容。

  “果然。”她對陸辛說,“洛陽這個地方到處都能看見滲透壓的應用!”

  陸辛的手又癢了,最後他撓了撓自己的頭,

  第63章 鯉魚焙麵

  “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上課啊。”

  一大早, 付曉華打著哈欠坐在了工位前麵,一麵給昨天的工作掃尾,一麵趁著還沒上班, 打開了微博。

  從“小甜老師”開始她的“美食化學”係列以來,都是每四天更新一次視頻,算起來應該是昨天更新的,結果昨天付曉華正好出外勤不用在辦公室打卡,早早跑到友商公司門口――的早餐店裏等著刷更新,卻沒等到。

  要不是她昨天也吃到了自己覬覦已久的牛丸米粉, 她可就要鬧了!

  “有時候我還真該出去走走。”付曉華自言自語。“那麽多好吃的,得自己用嘴去吃才過癮。”

  作為一個每天回家就攤在床上的社畜,付曉華每個月總有那麽三五次會不想一直宅在家裏。

  當然,也就是想想。

  時間九點過兩分,她一刷新,還真看到了小甜老師新發出來的微博。

  “洛陽的牡丹燕菜有一句話, 叫‘素菜葷做’,賦予蘿卜絲肉湯的鮮美味道。這一句話裏, 就包含了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點, 滲透。”

  “……為什麽做菜的時候蘿卜絲要鋪上幹粉, 為什麽傳統做法裏還要把蘿卜絲進行晾曬, 為的就是降低蘿卜裏麵的水分, 讓它能夠更好地從湯汁裏吸取味道。”

  牡丹燕菜……要不是小甜老師說,付曉華絕對想不到這居然是一道蘿卜菜,媽呀,之前聽說那個開水白菜就已經挺嚇人了, 這個菜居然也不差啊!

  “類似的做法在酸辣焦炸丸子裏也是一樣的,油炸能夠讓丸子表層失水, 而所謂焦炸從化學層麵來說不就是讓丸子盡可能地失去原本的水分,來擁抱湯汁麽?”

  付曉華餓了,這個焦炸丸子看著有點兒像他們工作餐裏偶爾會出現的所謂“獅子頭”,可這個名字一讀出來,她就覺得自己的味蕾受到了嚴重的刺激。

  “為了讓一種食材在烹飪過程中更好地獲取味道,人們經常會提前對他們進行幹燥處理,比如據說難以入味的茄子,就可以在烹飪之前先用鹽去掉裏麵的部分水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茄子也是受到了‘醃漬’。

  炸茄條從付曉華的麵前飄過,被裹上了一層薄薄的醬汁,付曉華吞了一下口水。

  她今天早上還是有所防備的,包裏裝了一個從便利店買的三明治,口水滴答地咬了一口,她默默地說:

  “這個麵包做的這麽幹,是不是就為了更好吸收我的口水?”

  “……生活中的化學從來不是獨立存在的現象,一個簡單的動作裏可能存在無數的化學原理,甚至,某一道菜烹飪方法的演進,都可能是對某個化學現象的不斷追求。鯉魚焙麵裏的麵條原本是水煮的,為了讓麵更好地‘入味’,逐漸變成了油炸後失去水分的麵。”

  看著一雙很好看的手將炸過的鯉魚推入鍋裏,湯汁咕嚕咕嚕,付曉華覺得自己已經成了一條癱坐在座位上的死魚。

  “說到滲透,我們還要提到鹹鴨蛋和果脯,它們之所以能夠長期保存,也是因為對滲透的應用,經過醃漬,它們的細胞中富含了高濃度的鹽和糖,細菌一旦進入其中就會因為滲透作用失水死亡。”

  道理我都懂,小甜老師,你不用給我現場切開一個流油的鹹鴨蛋了!嗚嗚嗚,我也想吃鹹鴨蛋配麵條,嗚嗚嗚我的三明治它不好吃。

  看完視頻,付曉華哭著去看評論,大早上的,今天上完課的大家日子也一樣不好過啊。

  “河南人看見這個視頻裏的菜超親切!安利大家洛陽水席!求求大家一定要當地嚐嚐!”

  “同是河南人舉手!小甜老師來河南了嗎?”

  “我這次終於有小甜老師同款了,我在吃鹹鴨蛋!可不知道為什麽不流油。”

  看見評論裏有人說這些大部分是河南菜,付曉華直接把視頻轉給了自己的一個同事。

  然後她也火速加入到了“啊啊啊想吃”的行列中去了。

  十分鍾後,她目瞪口呆地看著她那個同事哭著進了門,其他人連忙問她怎麽了,那個一貫大大咧咧的女孩兒紅著眼睛擺擺手說:

  “沒事兒,我就是想家了,我媽就會做這個酸辣焦炸丸子,我去年過年回去的時候還吃了。”

  轉個視頻把人給惹哭了,付曉華覺得很不好意思,午休的時候一刷朋友圈,她看見自己這個同事把視頻分享了在朋友圈裏,配的字是“媽,我這下明白你為什麽把丸子炸得那麽黑了!”

  “嘿嘿嘿,又給我們小甜老師拉了兩個粉!”

  付曉華有些得意地笑了。

  沈小甜在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