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4284
  第169章 封妃

  是年八月十二日,按照慣例,文武百官、勳貴宗親、耄耋老人勸進,朱瑄拒絕,百官再次勸進,朱瑄再次拒絕,如此三次後,朱瑄奉遺召,命勳戚大臣祗告天地、宗廟,正式登極皇帝位,宣布明年為景元元年。

  緊接著,朝廷將會於月底頒布由內閣大臣起草的、以朱瑄的名義發布的即位詔。

  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每天翹首以盼,等著朝廷頒布即位詔。

  即位詔按例會宣布天下大赦,然而百姓們關心的並不是新君要赦免多少人,而是他會怎麽整頓前朝遺留的積弊、打算怎麽處理濫觴的傳奉官、如何處理屍位素餐的內閣大臣,以及他將會怎樣對吏治進行改革,施行多少新政,而這些新政是否對他們有利。

  由於即位詔由內閣大臣起草,內閣大臣暫時沒有出現人事變動。鄭茂仍然為內閣元輔,他和其他幾位閣老是前朝老臣,先帝駕崩不足半年,朱瑄不能立刻處置他們。

  朝中暫時沒有出現大的變動。後宮之中,嘉平帝的後妃宮眷已經搬出各自的宮苑,住進一座狹小潮濕的偏殿。她們以後將深居簡出,很少出現在宮宴之上,每日吃齋念佛,默默度過以後漫長的寂寞歲月。

  金蘭去偏殿探望薛娘娘和李選侍,兩人受寵若驚,給她行禮。

  她們之前一直在仁壽宮照顧周太後。周太後瘋瘋癲癲,她們從早到晚不能合眼,心力交瘁。金蘭知道以後,下令讓她們搬出仁壽宮,讓宮女去照顧周太後,每隔半個月一次輪換,當值宮女可以拿到豐厚的賞賜。

  宮女和後妃全都鬆了口氣。

  薛娘娘和李選侍對如今的生活很滿意。嘉平帝活著的時候,她們一點都不期盼來自嘉平帝的寵愛,嘉平帝駕崩,她們一切如常,不過是換個屋子住罷了,隻要朝廷不逼著她們殉葬,哪怕要她們落發出家都行。

  金蘭卻皺眉說:“這裏太逼仄了,而且和園子離得遠,以後娘娘們想去園子裏逛逛,不甚方便。”

  薛娘娘愣了一下,和李選侍對視一眼,沉默了一會兒,苦笑著說:“以後我們就不去逛園子了。”

  她們是先帝的後妃,先帝已死,她們應該心如槁木、貞靜淡泊,就像民間守寡的寡婦一樣,她們得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蹤跡,安安靜靜地待在偏殿裏,不能出去丟人現眼,更不能開開心心地到處遊逛。

  夫乾,婦坤,乾天,坤地,以地承天,現在她們的天垮了,她們怎敢縱情遊樂?

  李選侍笑著道:“皇後娘娘不必為我們傷懷,這裏很好,清清靜靜的,您指派的掌事太監和女官都是厚道的人,事事周到,不會難為苛待我們。我們每天吃吃喝喝,抹抹牌,過得很自在。”

  金蘭拉住薛娘娘和李選侍的手,正色道:“娘娘們說笑了,皇上和我都不是嚴苛之人,娘娘們隻需和以前一樣,不必太忌諱。”

  嘉平帝死了,後妃們就沒有享樂的資格了?實在是悖理違情。她們後半生不能踏出宮闈一步,如果連逛逛園子都會引來非議,未免活得太單調無趣。

  薛娘娘和李選侍擦了擦眼角,“皇後寬和仁厚,我們當然是知道的,不過……”

  金蘭打斷二人,笑著道:“皇上那邊也不會說什麽。我回去讓內官監再擇一個寬敞的住處,園子東北角那一塊殿宇空闊,平時沒什麽人往那裏去,娘娘們住著正合適,又僻靜又寬敞,娘娘們平日裏煩悶了,就去園子裏逛逛。正月雪夜探梅,二月楊柳蕩千,三月閑亭對弈,四月觀花,五月、六月水閣碧池采蓮,七月桐蔭乞巧,八月瓊台祭月,九月重陽賞菊,十月文窗刺繡,冬月、臘月圍爐博古、踏雪尋詩……”

  薛娘娘和李選侍呆住了,聽她一句句描繪以後的生活,眉宇間的淒苦之色慢慢褪去,麵露神往。

  金蘭拍拍薛娘娘的手:“到時候娘娘們可別整日悶在屋子裏,還可以修一個跑馬場,養幾匹馬,娘娘騎術精妙,可以教其他人騎馬。”

  薛娘娘這回沉默的時間更長,眼圈泛紅,慢慢站起身,李選侍也站了起來,兩人一起朝金蘭下拜。

  金蘭嚇了一跳,趕緊起身扶起兩人。

  薛娘娘拿帕子抹了抹眼角,哽咽著道:“皇後娘娘仁愛寬厚,我們有福氣。”

  她們是先帝的後妃,先帝已經入土為安,還有誰會管她們的死活?她們早就做好了吃齋念佛的準備,不敢奢望太多,隻求能夠平靜順遂地度過後半生。

  皇後娘娘不忘之前的情誼,體諒她們的難處,不願拘束她們,真心為她們打算。

  她們真的很幸運。

  ……

  晚上朱瑄下朝回來,金蘭和他說起給後妃們另外擇選住處的事。

  朱瑄同意她的決定,想了想,道:“麟禧宮那一片很合適,空屋子多,和園子離得近,景致秀麗,不過很久沒人住了,得先修繕。這事交給掌事太監去辦。”

  宮中有三處修築的花園,除了禦花園外,麟禧宮所在的東北角也有一處園子。麟禧宮和乾清宮、坤寧宮離得遠,重重宮門相隔,平時很少有人去那邊走動,後妃們住在那裏很合適,想什麽時候逛園子就能什麽時候出門,不用擔心回避外人。

  金蘭給朱瑄夾菜,笑著說:“你不反對就好。”

  朱瑄笑了笑,吃過飯,叫來掌事太監,吩咐他派人去修繕麟禧宮。

  掌事太監恭恭敬敬地應了,眼皮跳了兩下,欲言又止。

  朱瑄看一眼半卷的珠簾,燭火輝煌,金蘭坐在裏間鏡台前卸妝,宮人們簇擁在她身邊,為她取下頭上的簪環首飾,拈起她的發絲,塗抹鬱金香脂。

  他眼神示意掌事太監。

  掌事太監小聲問:“皇上,離宮那邊……您看要怎麽安置?”

  交錯的燭影映在朱瑄臉上,他麵容模糊,道:“先安置在西苑,記住,這事不能讓皇後聽見一點風聲。”

  掌事太監滿頭是汗,低頭應是。

  朱瑄走進裏間,接過小滿手裏的纏枝牡丹象牙梳。

  宮人們對望一眼,抿嘴輕笑,放下手裏的物事,低著頭退了出去。

  朱瑄走到金蘭身後,抬手幫她梳頭發,她的頭發又厚又密又輕軟,天天香脂潤澤,發絲黑亮,縈繞著一股淡淡的茉莉清香。

  他從鏡子裏看著金蘭的眼睛:“過幾天就是受冊儀式了,這兩天好好歇著,別太勞累。”

  金蘭已經搬進坤寧宮,宮人也改了稱呼,稱她為皇後,不過宮中事務繁多,儀式繁瑣,禮部還在準備詔書,她還沒有正式受封。

  坤寧宮九五開間,中間為明間,東、西為暖閣,屆時皇後受冊儀式會在坤寧宮明間舉行。

  金蘭放下手裏的小銅鏡,往後一靠:“我曉得,你也是,你每天隻睡兩個時辰,別累著了。”

  朱瑄接住她,放下梳子,俯身抱起她。

  金蘭摟住他的脖子,幫他減輕分量。登基之後他很快恢複常朝,從早到晚和大臣商議朝政,比以前更忙了。

  朱瑄走到拔步床前,放下金蘭。

  她躺在衾被間,抬手摸朱瑄的臉:“五哥,你瘦了。”

  朱瑄握住她的手,送到唇邊親了幾下:“那你得好好疼我。”

  金蘭覺得他意有所指,想著最近兩人都忙,有段時間沒親近了,眨了眨眼睛,手撐著被子,支起上半身,小聲問:“你……你想我怎麽疼你?”

  朱瑄俯身看著她,嘴角慢慢挑起,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金蘭一怔,她主動撩撥,他不僅不動情,居然還笑?她惱羞成怒,紅著臉推開朱瑄,翻個身爬進床腳,掀開被子,氣鼓鼓地鑽進去。

  朱瑄跟著脫靴上床,隔著被子,把金蘭整個人抱進懷裏,低頭親她臉頰:“好了,不生氣了,我想要你疼我,我剛才是太高興了。”

  金蘭翻一個白眼,渾身板得僵直。

  他明明是在笑話她。

  朱瑄不敢笑了,把金蘭翻過來麵對著自己,雨點似的吻落在她臉上頸間,雙手一點一點解開她緊緊裹在身上的錦被,挑開羅衫,扯掉底衣。

  金蘭按住他溫熱的手掌,不許他動作,很快就全身酥麻,被迫好好疼他。

  為了表示自己剛才發笑真的是太高興了而不是取笑她,朱瑄身體力行,讓金蘭好好感受他到底有多高興。

  第二天兩人都起遲了。

  掃墨催促了幾次,朱瑄起身穿衣,手伸進被窩裏,捉住金蘭的手掌,俯身吻她,笑問:“圓圓今天還疼不疼我?”

  金蘭臉埋在鬆軟的枕間,哼哼了幾聲,嗓音暗啞。

  朱瑄失笑,放下床帳,吩咐小滿:“別吵醒皇後,各宮過來回話,讓掌事太監去料理。”

  小滿應是。

  金蘭接著睡,直到肚子餓得咕咕響了才爬起身。

  膳房早就預備了豐盛的早膳,等她醒來梳洗畢,宮人剛好從攢盒裏端出熱氣騰騰的羊肉扁食和獅蠻栗子糕,放在月牙桌上。

  金蘭坐下吃扁食。

  掌事太監過來稟報事情。

  內官監已經派人去修繕麟禧宮,諸位太妃知道她們不用十幾個人擠一間院子,即將搬進寬敞開闊、光照充足的麟禧宮,對金蘭感激不盡,一大早各宮送來謝禮,雖不是什麽貴重之物,但卻是太妃們的親筆書畫或是針線禮物,掌事太監不敢怠慢,讓人好好收著,另外放置在一處。

  金蘭點點頭。

  掌事太監又說了幾件其他雜事,說正式的受冊儀式差不多預備好了,隻等良辰吉日。正冊封使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勳貴大臣,不過大臣是外男,不會進內宮,隻是會將詔書送到宮門前而已,接下來的儀式由司禮監主持。

  金蘭神色微變,手裏的匙子敲在瓷碗上,“羅雲瑾?他那天會來坤寧宮?”

  掌事太監恭敬地道:“回皇後娘娘,羅統領是副冊封使,按禮製,他會捧著詔書在外殿唱禮,不進內殿。”

  金蘭鬆口氣,不進內殿就好。

  等掌事太監通稟完事情出去,金蘭放下匙子,挪到暖閣吃茶,叫來小滿,問:“前朝那邊有沒有什麽動靜?”

  她這幾天心神不寧,覺得皇後受冊儀式有些古怪,她的人手隻在內宮行走,目前對外朝的事情了解不多。

  小滿遲疑了一下,欲言又止。

  金蘭掃他一眼。

  小滿哆嗦著跪在地上,“小的不敢瞞著娘娘,娘娘,按照慣例,冊封皇後……”

  他不敢說了。

  金蘭麵色平靜,喝了口茶。

  她知道宮裏的規矩,按照慣例,冊封皇後的同時會同時冊封兩人或者多人為妃。

  第170章 偷偷摸摸

  暖閣榻邊地毯上放著熏籠,香幾白瓷高足盤裏堆疊了十幾隻南劍州的香櫞,一室茶香中夾雜著淡淡的清芬香味。

  金蘭放下茶盞,問小滿:“是不是朝臣上疏催促選秀了?”

  皇太子可以隻有一個太子妃,皇帝不可能隻有一個皇後,朱瑄登基,群臣肯定會提醒他選秀納妃。

  小滿小聲回答說:“從前的詹事府少詹事……馬上就是侍郎了,進言說皇上可以先從京郊預選德才兼備的秀女,安置於離宮,讓她們先跟著女官研習宮中規矩,等冊封禮的時候,冊封為妃,以便……以便充實六宮。”

  金蘭輕笑。

  鄭貴妃說得對,本朝後宮女子皆是平民出身,家人親眷不可能掌握實權,沒有依仗,榮辱就在皇帝的一念之間,所以最好籠絡宮人,時刻掌握前朝後宮的動向,才能早做準備,隨機應變。

  如果是剛入宮的她,群臣催促選秀,她不會說什麽,祖宗規矩如此,她犯不著費心去阻攔,反正攔不住。

  現在的她自然不會冷眼旁觀,讓朱瑄一個人承擔所有壓力。

  金蘭想了想,問:“禮部那邊都附議侍郎嗎?”

  小滿道:“禮部最近忙成一團,還沒有上疏議論此事。”

  金蘭頷首,思索片刻,叫來掌事太監,吩咐了幾句。

  掌事太監應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