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4301
  他剛才應該叫嘉平帝爹爹的,其他皇子私底下都這麽喚嘉平帝。

  他叫不出來。

  嘉平帝忽視了他這麽多年,麻木地坐視他被欺淩折磨,現在嘉平帝老了,認命了,想做一個慈父了,他就該感恩戴德地湊上去當孝子嗎?

  太遲了。

  遲來的父愛,他不想要。

  廊前一片歡聲笑語。

  小皇子小公主們擠在廊下,目不轉睛地看宮人放炮仗。

  小滿托人從市集買的炮仗果然新巧有趣,地老鼠、綠青蛙滿地亂鑽,還有漂亮的會不停打轉的陀螺炮,小皇子們興奮得手舞足蹈,想衝下去和內官一起放炮仗,一道溫柔的嗓音響起:“都不許下去,不然就不放了。”

  小皇子們一臉懊喪,齊齊發出失望的歎息聲。

  朱瑄情不自禁地微笑,走上前,站在金蘭身側,輕輕握住她袖子裏的手。

  她才是他的家人。

  第115章 討好

  金蘭不用回頭就知道朱瑄靠了過來。

  他的手直接摸進她的衣袖裏握住她的手指,雖然有寬大的袖擺遮擋,但是旁人還是一臉詫異地看著他們。

  幾位年輕的宮眷和宗室王妃一邊小聲說話,一邊時不時假裝不在意地掃一眼兩人。

  金蘭小聲道:“這麽多人呢!”這種宮宴的場合,他可是皇太子,必須嚴肅莊重,讓禦史瞧見,今晚回去就能連夜寫一封奏折批評他。

  朱瑄挨在金蘭身上,微微一笑,把她的指尖攏進自己掌心裏,輕輕捏了兩下:“不怕,你是我的妻子。”

  煙火在半空中盛開,漫天璀璨繁星墜落。

  金蘭臉上籠了一層銀光,嘴角輕翹,撓了撓朱瑄的手掌。

  嘉平帝又強撐了一刻鍾,實在受不住,竟然坐著打起了瞌睡。內閣大臣忙笑著請辭,嘉平帝順水推舟,起身離席。煙火還沒放完,掌事太監神色匆匆地從側殿跑出來,領著一幫宮人在暖閣外擺上紙炮。不一會兒,紙炮一陣鳴響,眾人恭送嘉平帝。

  朱瑄命內官執燈送各位大臣出宮,不論品階高低都有兵卒一路護送他們回家。

  周太後、鄭貴妃和其他宮眷也相繼離席。長輩們離開,小皇子、小公主們卻舍不得走,緊緊拉著金蘭的裙角不放,要她陪他們一起玩炮仗。

  廊前吵成一團,鬧哄哄的,掌事姑姑們實在管不過來,又希望各自照顧的主子能夠多和金蘭親近,沒有認真阻止。

  金蘭走到哪裏都有一群留光頭、紮小抓髻的小皇子、小公主們圍著,根本走不動道。

  小滿笑嗬嗬地道:“殿下放心,炮仗管夠!”

  小皇子們高興得手舞足蹈。

  正鬧得不可開交,朱瑄送完幾位閣老回來,慢慢走進長廊,目光淡淡地掃視一圈。

  無法無天的小皇子們立刻噤聲,跟著起哄的女官、太監也都低下了頭,一聲不敢言語。

  尷尬的沉默中,朱瑄麵色如常,走到金蘭身邊,輕輕扯開小皇子們攥得緊緊的衣袖,徑自拉著她走下長廊。

  小皇子們張大了嘴巴,小公主們瞪大了眼睛。

  宮人躬身侍立,一動不動。

  朱瑄一句話沒說,直接拉著金蘭離開。

  幾聲零星的炮響傳來,小皇子、小公主們回過神,一窩蜂湧到長廊前,目瞪口呆地瞪著朱瑄的背影,皇兄居然就這麽拉著太子妃走了!

  小氣!

  他天天和太子妃在一起,住一間屋子,睡一張床,今天宮中大宴,就不能把太子妃借給他們和他們玩一會兒麽?

  太子妃多好玩呀,又溫柔又和氣又漂亮,還會玩那麽多花樣,不會板著臉教訓他們,看他們玩累了就叫宮人端麵茶給他們吃,比皇兄好多了!

  小皇子們看了很久,收回依依不舍的目光。

  金蘭被朱瑄拉著步下長廊,走出很遠之後,回頭一看,一群小光頭還站在欄杆前眼巴巴地望著她。

  她忍俊不禁,搖搖朱瑄的胳膊:“五哥,你喜歡男孩多一些還是女孩多一些?”

  朱瑄腳步頓了一下,給她攏好鶴氅的衣襟係帶,漆黑的眸子望著她,唇角微挑:“我最喜歡你。”

  離得最近的小滿忍不住紅了臉,提著絳紗燈走遠了點。

  金蘭就知道朱瑄會這麽回答,笑了笑,摟住他的手臂:“你喜不喜歡孩子?”

  趙王妃今晚沒有出席宮宴,她肚子越來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小,等閑不敢出門,平時的宴會能不出席就不出席。不過她人雖然沒來,宴席上的女眷們談論得最多的話題還是她的肚子,據說仁壽宮的女官認為趙王妃這一胎一定是個小郡王。趙王連小郡王的名字都想好了,周太後親口允諾,如果趙王妃能順利產下小郡王,她立刻向嘉平帝請旨冊封小郡王。

  這些話她們是背著金蘭談論的,等她看過去的時候,她們立刻止住話頭,說些別的事。

  她自己是不急的,就是不知道朱瑄怎麽想。

  朱瑄低頭親了親金蘭的發頂:“不討厭。”

  金蘭失笑,輕輕捶了一下他的胸膛,哪有這麽回答的!

  朱瑄隻是笑,握住她捶打自己的小拳頭,送到唇邊,吻她的手背。

  金蘭失神了刹那,心頭一陣悸動。

  有時候她覺得朱瑄確實不喜歡孩子,趙王因為趙王妃有孕的事氣焰囂張,尾巴都快翹到天上去了,他一點都不著急,從來沒和她說起過這個話題。

  金蘭甚至隱隱覺得,朱瑄不希望她現在就懷上身孕。她知道前不久有個東宮屬臣向他推薦助孕方子,他罕見的大發雷霆,不僅直接痛斥那個屬臣,還把屬臣打發去了南直隸,東宮上上下下噤若寒蟬,之後再沒人敢和他提起這事。

  倒是沒人在她麵前多嘴,偶爾有人說起趙王妃,其他人立刻把話題岔開,生怕她聽了不高興。

  不必說,一定是朱瑄囑咐過什麽。

  乘坐轎輦回到東宮,在抱廈裏吃了茶,小滿笑嘻嘻地道:“殿下,杜岩已經在廊前預備下炮仗了。”

  暖閣那邊人太多,小皇子小公主們又纏著金蘭不放,小滿知道她沒玩盡興。

  金蘭抬頭看看窗玻璃,夜色濃稠,煙火還在燃放,窗前時不時籠下耀眼的紅光,風聲呼呼。

  朱瑄接了她手裏的茶盞放回案上,道:“再玩會兒吧,明天不用早起。”

  金蘭拉住他的手:“那些炮仗是你讓人預備的,你陪我一會兒。”說著晃晃兩人交握的手,“這裏沒外人。”

  朱瑄嗯了聲,牽著她的手走出抱廈。

  杜岩領著宮人站在廊簷底下,看他們出來,立刻示意宮人點燃引線。滋溜溜的燃燒聲同時響起,造型各異的炮仗滿地亂竄,閃耀的火光映在台磯上,銀芒流轉,庭前一片透亮。

  金蘭拉著朱瑄的手走下石階,指著炮仗,一個一個為他講解。

  他含笑聽她柔聲細語,眸光一直停留在她被煙火映得彤紅一片的臉頰上,看得目不轉睛。

  煙火轉瞬即逝,炮仗也是。

  一刹那的壯麗之後,隻剩下縷縷青煙繚繞。

  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與電光。

  短暫得如夢似幻,卻又讓人刻骨銘心。

  哪怕隻是片刻的歡愉……哪怕一切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朱瑄側過頭輕輕咳嗽一聲,緊緊握住金蘭的手,他已經滿足了。

  ……

  過了十五,枝玉和金蘭辭別,跟著商隊去了西川,祝舅父放心不下她,決定和她同行。

  枝堂仍舊留在京師,賀老爺擔心他再闖禍,寫信說他會進京來接兒子返鄉。

  祝舅父臨行前問金蘭到時候要不要見見賀老爺。

  金蘭隻思索了一刻鍾,微笑著搖搖頭:“不必了,宮中規矩多,就不用見了。”

  祝舅父心中歎息:都說女兒家心腸軟,父女血緣應該是斬不斷的親緣才對,但是太子妃卻連見賀老爺一麵、走個過場都不願意。若是一般人,大概隻會恨祝氏,恨賀枝玉,甚至恨賀枝堂,她卻始終分得清楚明白,並且一旦失望透頂,絕不轉圜。

  嘉平帝病愈之後,依然不理政事、寵信僧道,大臣們還是見不到他的麵。不過嘉平帝會時不時召見朱瑄。

  消息傳出,朝臣放下心來:隻要太子地位穩固,嘉平帝見不見他們並不重要,反正嘉平帝這些年深居簡出,大臣都快忘了上一次上朝是什麽時候了。

  朱瑄一忙起來,金蘭就清閑了。之前年前年後都是最忙碌的時候,積壓了一堆宮務沒有料理。她找了個空閑整理禮單,發現鄭家兩位侯爺送了不少禮物,而且樣樣珍貴,全是價值連城的厚禮。

  她把兩位侯爺的禮單放在一邊,繼續翻看,越看越是大開眼界,今年不止禮單比往年多,各家送的年禮也至少要比往年多出三成。

  嘉平帝重病,所有人都按捺不住了。

  朱瑄力排眾議保下劉敬,現在宋素卿已經從濟寧府趕至留城,和劉敬一起重新修築大堤。朝臣提心吊膽了一個多月,確定嘉平帝沒有借題發揮的意思,心中大石落地,積極配合以掩蓋他們的過失。朱瑄威望日隆,再提出什麽意見或是想法,大臣不會隨便反對,處理政事順暢了很多。

  連東宮屬臣也跟著水漲船高,不斷有人上門打聽家中公子、小姐是否婚配。

  後宮之中,金蘭所到之處,所有宮眷妃嬪都笑臉相迎,言語之間極盡奉承。她隨便梳一個新式發髻、換一樣首飾、穿一件家常衣衫,明明並無什麽特別之處,宮妃們都會眼尖地指出來,然後爭相吹捧,恨不能把她誇上天。

  每次宮中大宴,當宮妃們搜腸刮肚想出各種漂亮話誇獎討好金蘭的時候,鄭貴妃總是坐在一邊直翻白眼,時不時還冷笑幾聲,故意打斷宮妃們的奉承。

  宮妃們一點都不覺得難為情,繼續討好金蘭。

  鄭貴妃繼續翻白眼。

  金蘭拿起鄭家的禮單,心想鄭貴妃要是知道她的兄弟給朱瑄送了這麽多厚禮,一定又得翻白眼。

  鄭貴妃確實在翻白眼,而且翻得眼皮直抽搐。

  過完了年,嘉平帝病愈。鄭家兄弟在宮宴上向嘉平帝敬酒,趁機偷偷打量皇帝,覺得皇帝還能堅持一段時間,立刻拋開顧忌,依舊上跳下竄,到處蹦躂。

  兄弟倆想得很明白:鄭貴妃沒有兒女傍身,一旦嘉平帝駕崩,鄭家就沒靠山了,既然嘉平帝已經漸漸露出下世的光景,他們更不能老實,反正老實了別人還是不會放過他們,所以他們得趁嘉平帝還硬朗的時候趕緊多撈些好處!兄弟倆雁過拔毛,什麽錢都想撈一點,什麽好處都要占一成。

  旁人聽聞兩位侯爺急著用錢,立刻捧上金銀財寶,兄弟倆來者不拒,別說是賣官鬻爵這種小事,就算是讓他們幫忙往東宮塞人,隻要錢給得多,他們都能答應!

  消息傳到鄭貴妃耳朵裏,她氣得嘔血,把兄弟倆叫到昭德宮,痛罵二人:“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我早說過讓你們老實一點,不要去招惹東宮,你們左耳進右耳出,鄭家遲早敗在你們手裏!”

  兄弟倆跪在榻前乖乖挨罵,等鄭貴妃罵夠了,笑嘻嘻地抹去臉上的唾沫,挽住鄭貴妃的手:“姐姐不必憂心,弟弟們好歹也是經曆過風雨的,知道什麽該碰,什麽不該碰。姐姐放心,弟弟們把您的話聽進心裏了,知道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保管東宮能和我們鄭家化幹戈為玉帛。”

  鄭貴妃眉頭皺起,直覺事情不像他們說的那麽簡單,嗤笑一聲:“你們倆也能想到好辦法?”

  兄弟倆對望一眼,挺起胸膛:“姐姐這就太瞧不起人了!我們這回真的想出好辦法了!”

  鄭貴妃眉頭緊蹙:“說!什麽辦法!”

  兄弟倆回頭張望了幾下,小聲道:“趙王妃馬上就要生了,東宮卻還沒有喜信傳出,弟弟們知道太子一定焦急萬分……”嘿嘿一笑,繼續道,“特意搜羅了幾位美人,個個是好生養的……”

  話還沒說完,鄭貴妃臉色唰的一下沉了下來,一巴掌拍在兩個兄弟臉上:“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