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4265
  掃墨忙捧上熱茶。

  朱瑄咳了好一陣,接了茶,喝了一口,輕聲道:“孤咳嗽的事不要讓太子妃知道。”

  掃墨點頭道:“千歲爺放心,東宮上上下下都囑咐到了。”

  朱瑄坐下翻閱奏折,處理了幾件瑣事,派人去乾清宮打聽嘉平帝今早起身了沒有。

  不一會兒內官回來通稟:“萬歲起身了。”

  朱瑄嗯一聲,今天的臘八粥還是得吃,如果嘉平帝今天不能出席臘八宴,明早京師的人都會知道他又因為丹毒身體不適。

  掃墨想起一事,道:“千歲爺,昨天羅雲瑾說他隻是路過,您看要不要派人去查證一下?”

  賀枝堂住的院子是東宮故意暴露在世人麵前的,羅雲瑾很可能一直暗中監視東宮,特意繞到城南去探查,正好意外撞見他們抓捕賀枝玉。

  朱瑄搖搖手:“不必,他很驕傲,不屑撒謊。”尤其不會在關於她的事情上撒謊。

  掃墨滿腹狐疑,沒有再說什麽。皇太子和羅統領之間這種似敵非敵、似友非友的關係他們這些近身侍候的人也看不懂,兩人都傾慕太子妃,而且一個曾經動手搶人、一個娶了太子妃為妻,都這樣了居然還能和平相處,也是奇了。

  金蘭又睡了大半個時辰,小滿喚她起來,服侍她梳洗用膳。她裝扮好,等了一會兒朱瑄,他處理了幾件雜事,和她一起乘坐轎輦去暖室。

  暖室依舊炭火融融,溫暖如春,光線直接從大玻璃照進閣子裏,屋中一片透亮。今天花幾上供的有水仙、蠟梅、香櫞、佛手和京郊的蘋婆果,香櫞、佛手疊在高足盤裏,累累的有如起伏的山棱,水仙清雅纖秀,蠟梅嬌豔嫵媚,香氣濃鬱。

  金蘭到的時候發現德王妃、慶王妃和其他宗室皇親女眷早就到了,暖室內烏泱泱一片,懊惱地道:“我是不是起晚了?”

  朱瑄拉著她的手,泰然自若地走進暖室,輕聲說:“你不必管她們,你要是來早了,她們得更早。”

  金蘭點點頭,王妃和宗親貴妃婦都得等她,她隻要比周太後早來一步就夠了。

  還沒開宴,她挨著一盆半開的水仙坐下,正想去和德王妃說說話,朱瑄拉住她的手:“不是說今天陪著我嗎?”

  周圍的王妃宗親們視線立刻匯集過來。

  金蘭捏捏朱瑄的手指,小聲道:“你待會兒不用去皇上那邊應景?”

  朱瑄笑而不語,“我陪著你坐一會兒。”拿了一隻福建扁柑在手裏,剝了皮,遞給金蘭。

  金蘭隻好坐在椅子上吃柑子。

  德王妃和慶王妃伸長脖子往他們這邊看了幾眼,慶王妃已經站起身準備和金蘭嘮家常了,見朱瑄一直坐著不動,隻能失望地退回去。

  金蘭吃完一隻柑子,朱瑄又給她夾點心,兩人湊在一起說話吃茶,旁人看得眼酸不已。

  眾人三三兩兩散落在供花間說悄悄話,暖室外傳來一陣騷動,太監尖細的嗓音回蕩在空闊的廊廡間。

  嘉平帝和鄭貴妃到了。

  眾人都站了起來,朱瑄也拉著金蘭一起站起身,幾位皇子王妃迎到暖室門前回廊上。朱瑄走在最前麵,目光從嘉平帝臉上一掠而過,嘉平帝臉色蒼白,手搭在近侍胳膊上,看起來和平時一樣,但近侍卻一臉緊張,麵皮繃得緊緊的。

  金蘭和幾位王妃站在一處,低著頭,感覺到一道視線在自己身上停了很久,沒有抬頭。

  鄭貴妃冷哼了一聲,看她那麽久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沒看到德王妃和慶王妃已經在打哆嗦了嗎?

  金蘭完全沒注意到鄭貴妃的凝視,自顧自想著心事,枝玉和枝堂今年在京師過年,宮中規矩多,她不好接他們進宮,還是讓他們在宮外陪著祝舅父守歲吧。

  嘉平帝和鄭貴妃剛落座沒一會兒,周太後到了。

  眾人又起身迎出去,嘉平帝也站了起來。金蘭和其他人一起迎上前,還是沒有抬頭,規規矩矩站著,突然聽到身邊一片整齊的抽氣聲。

  德王妃臉色發白,扯了扯金蘭的衣袖。

  金蘭抬起頭,發現在場諸人全都是一臉不可置信的古怪表情,眉毛揚了揚,順著眾人的視線看過去,目光落到那個緊緊挨在周太後身邊的女子身上。

  是趙王妃。她自從上次險些小產之後再也不敢踏進昭德宮一步,德王妃和慶王妃相約去探望她,她哭著說以後不想見鄭貴妃,德王妃勸她想開點,鄭貴妃喜怒無常,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她隻是哭。

  看來趙王妃真的被鄭貴妃嚇破膽了,為了自保選擇投靠地位更穩固的周太後。

  周太後拉起趙王妃的手,笑向嘉平帝道:“六哥媳婦肚子越來越大了,哀家不放心,把她接到身邊照顧,她也孝順,不嫌哀家這個老婆子碎嘴嘮叨,太醫都看過了,說這一胎肯定是個小皇孫。”

  趙王妃挨在周太後身邊,笑得靦腆。

  趙王昂首挺胸,也一臉笑容。

  鄭貴妃看向金蘭,眼神揶揄:看看你的好弟媳。

  金蘭星眸微彎,還她一個含笑的眼神:看看您的好婆母、好兒子,趙王可是您教養長大的,他投靠周太後,臉上無光的是您呀。

  鄭貴妃臉色陡然沉了下來,淡淡地瞥一眼趙王和趙王妃。

  趙王還算鎮定,趙王妃卻嚇得麵色雪白,整個人顫了顫。

  周太後笑著拍拍趙王妃的手,笑容慈和:“六哥媳婦跟著我一塊坐吧,免得吃了不幹淨的東西。”

  眾人垂手站著,一聲不吭。

  靜默中,鄭貴妃故意發出一聲響亮的嗤笑聲,大搖大擺往裏走。

  周太後臉色微沉。

  眾人重新落座,金蘭和德王妃、慶王妃坐一起,剛坐好,鄭貴妃笑著道:“太子妃過來挨著本宮坐,本宮和你說說話。”

  德王妃和慶王妃輕輕哆嗦。

  宮人忙活起來,搬動花幾椅凳,金蘭暗暗翻一個白眼,起身挪到鄭貴妃身邊坐下,鄭貴妃拍拍她的手,一字一字地對身邊侍立的宮人的道:“小心伺候太子妃,別讓太子妃碰不幹淨的東西。”

  眾人心口發緊,頭埋得低低的。

  金蘭低頭喝茶。

  宮人送上熱騰騰的臘八粥,眾人心裏有事,不過吃幾口應景罷了,隻有幾個小皇子、小公主乖乖吃完了一整碗甜粥。

  鄭貴妃看著金蘭吃粥,唇邊噙了一絲諷刺的笑容,小聲道:“你現在看明白了吧?老娘娘以前哪裏是喜歡太子和你?還不是為了和我鬥氣才故意抬舉你。”

  金蘭默默聽著,不想搭話。

  鄭貴妃接著念叨:“……本宮給你一句忠告,你以後遠著趙王妃一些,就你這腦袋瓜子,她騙你一騙一個準……你別以為她可憐,她要是真想保住孩子,就不該拿她的孩子冒險……”

  金蘭心裏暗暗腹誹:鄭貴妃原來這麽囉嗦的麽?

  周太後和鄭貴妃說話夾槍帶棒,宮妃王妃們不敢說笑,一屋子吃粥的聲音。周太後突然拔高聲音,讓趙王盛一碗粥:“給你爹爹送去,你親自盛。”

  趙王立刻笑著答應一聲,站了起來,盛了一碗粥。

  鄭貴妃見狀,雙眼微眯,指指埋頭吃粥的德王,揚聲道:“七哥,給你爹爹盛一碗粥,你爹爹不愛吃紅棗,別盛帶紅棗的。”

  德王驚訝地放下銀匙,看一眼遠處的德王妃,戰戰兢兢地站起身,戰戰兢兢地接過宮人盛好的粥,然後戰戰兢兢地捧著碗走到嘉平帝跟前。

  趙王冷冷地瞥一眼德王,德王渾身打顫。

  角落裏的慶王冷汗涔涔。

  嗡嗡嗡嗡的說話聲陡然停了下來,暖室裏鴉默雀靜,氣氛僵持。

  兩碗粥同時送到麵前,嘉平帝一臉為難,一邊是親娘,一邊是寵妃,得罪哪一個都不好。他歎口氣,示意兒子將粥放在案上,宮人拿起匙子,一碗舀了一勺,送到嘉平帝碗中,嘉平帝吃了一口。

  眾人拍案叫絕:不愧是嘉平帝,和稀泥這一招簡直爐火純青!

  隔著高低錯落的供花,周太後和鄭貴妃冷冷地對視一眼,同時收回視線。

  氣氛稍稍緩和了些許,眾人繼續吃粥。

  炭火靜靜燃燒,安靜了片刻,忽然響起一聲驚叫。

  眾人嚇得一個哆嗦,循聲望去,發現叫聲是從嘉平帝的方向傳來的!

  鄭貴妃臉色微變,霍然站起身,滿頭珠翠錚然響動,推開身邊的宮人,拔步衝向嘉平帝。

  寶座前亂成一團,近侍連滾帶爬地衝出去,嘶聲叫著宣太醫:“陛下……陛下暈倒了!”

  眾人心驚肉跳,驟然起身,碗盞傾覆,湯粥四溢,一片茶盅落地的碎裂聲響,驚呼聲此起彼伏。

  剛才還是一派和樂,轉眼間雞飛狗跳。

  忙亂中,朱瑄越眾而出,吩咐宮人:“去傳太醫。”指揮宮人抬起暈厥過去的嘉平帝,先把他安置在暖室後麵的廂房裏。

  宮人心慌意亂,六神無主,聽見朱瑄吩咐,又見他指揮若定,鎮定從容,而且是皇太子,立刻如找到主心骨一般,聽他號令,七手八腳抬起臉色發青的嘉平帝送去廂房。

  女眷這邊,周太後還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鄭貴妃已經衝到嘉平帝身邊,其他人麵麵相覷,毛骨悚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呆立當場,不知道該做什麽。

  朱瑄的近侍竄到金蘭身邊,小聲道:“這裏太亂了,殿下先回避罷。”

  金蘭搖搖頭,先走到周太後身邊,示意宮人:“請老娘娘去後邊廂房歇著,太醫過會兒就來了。”

  看一眼趙王妃,“六哥媳婦有孕在身,和老娘娘一起去廂房吧,別擠著了。”

  趙王妃不知道嘉平帝是不是中毒,嚇得渾身直抖,巴不得早點離開是非之地,聞言立刻攙著周太後離開。

  金蘭看向其他女眷,吩咐宮人:“送她們去偏殿安置,吩咐下去,不許驚動外邊的人,誰敢危言聳聽,宮規處置。”

  宮人點頭答應,指令一個個傳出,他們有了事情做,自然慢慢鎮靜下來,那些嚇得大喊大叫或者呆若木雞的都被拉了下去。

  宮妃、王妃和宗室貴婦們也慢慢安靜下來,德王妃和慶王妃回頭看一眼金蘭。

  忙亂中,滿室宮人全都自發地跑到朱瑄和金蘭跟前討主意,言語恭敬,兩人不慌不忙地指揮,冷靜從容。

  皇太子沉穩鎮定,人人都知道,沒想到太子妃也能臨危不亂。

  第102章 虛驚一場(改別字)

  女眷們倉皇退出暖室,殿前直駕錦衣衛、金吾衛、禁衛軍如潮水般洶湧而至,團團圍住整座宮室,窗外長廊裏黑壓壓站滿了人。

  整齊的腳步聲由遠及近,軍士們麵容肅殺,刀槍如林。

  宮妃們瑟瑟發抖,有人忍不住哭了出來,旁人忙掩住她的嘴巴,拖著她鑽進廂房。

  錦衣衛聞訊趕到,立刻守住各個偏殿的出口,不許任何人隨意走動,違者立斬,剛才在暖室伺候湯羹的宮人全部被帶出去審問。

  身邊的宮人被凶神惡煞的錦衣衛帶走,宮妃們更害怕了。

  金蘭站在暖室門口,小臉緊繃,指揮宮妃女眷依次退出去,看到被嚇哭的,讓宮女過去安慰。

  朱瑄走到她身後,握住她袖子裏的手,小聲道:“沒事,皇上隻是身體不適,你先回去等消息。”

  金蘭撓撓他的手心,沉著臉,神情莊重,語氣卻輕快,悄悄對他眨了眨眼睛:“這時候我更不能走,王皇後不管事,我得照看著後妃這邊。”一出事眾人都唯朱瑄馬首是瞻,連鄭貴妃也沒有插話,趙王隻能跟著打打下手,臉色鐵青,這種時候就能看出人心所向了。

  朱瑄在前麵主持亂局,她身為他的妻子,不能露怯,應該和他共進退才對。

  幾名內官匆匆走到朱瑄身後,一臉惶恐地道:“千歲爺,今天當值的老先生聽說消息,往這邊趕過來了。”

  消息傳得這麽快?

  朱瑄皺了皺眉頭,吩咐小滿幾人:“你們跟著太子妃,寸步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