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作者:易楠蘇伊      更新:2020-07-10 19:46      字數:4176
  徐會滿臉苦笑,攤了攤手,“你看我一次就生出三個來。而且張禦醫當年給我診斷過,說我子嗣艱難。他的醫術您是知道的,他都說我子嗣不濟,可憐我還以為自己運氣好,一年就得了五個孩子。沒成想是太後眼見著先皇不肯饒過他們王家,就打著借腹生子的主意。要不然太後為何對毫無血緣的他們那們好?”

  眾人都驚呆了。哪怕許尚書和劉尚書都信了幾分。

  是啊,太後可最是任人唯親的,她以前確實最寵愛徐家這五個孩子。

  甚至明明徐會隻是個畫師,太後還安排他們娶他的女兒。當時他們也有所懷疑,現在徐會說孩子是王家的種,還真的是合情合理。

  徐會又道,“他們王家的嫡係男丁都是六指。他們王家的六指症隻傳男不傳女。”

  族長原本就相信徐會。畢竟這三個男娃都是進士出身,將來前途無量。徐會沒有理由把三個兒子一起除族。現在聽說這個孩子是王家的就徹底相信了。

  許尚書見多識廣,“可我小時候,見過一個孩子也是六指,但他父母不是六指。這不能說明什麽問題。”

  這倒不是假的,六指並不都是遺傳,也有基因突變。

  崔宗惟想著自己好歹是請過來幫忙的,哪能讓他胡攪蠻纏,終於開了口,“一個可以說是意外。兩個可以說是巧合,三個恐怕就是人為了吧?”

  許尚書鬧了個沒臉。他也知道三個兒子都是六指的可能性太低了。

  王清瑤被嬤嬤扶起來,她沒想到徐會居然什麽都猜到了。

  徐會朝趙飛使了個眼色,趙飛從外麵拖進來兩個農家婦人。

  兩個婦人在屋裏掃視一眼,看到王清瑤,渾身一顫跪倒在地,頭也不敢抬。

  王清瑤身子差點站不住,緊張地握住嬤嬤的手。

  徐會聲音冷冷地,“你們還不如實招來?是不是要楊大人帶你們回大理寺用刑?”

  楊置瞧了他一眼,摸著下巴,沒想到他居然還被人當了一回虎皮耍。

  你還別說,兩個小妾真被嚇住了。貧民百姓最害怕進衙門,兩人心裏又有鬼,自然更不願進去。

  當初王清瑤一次給他納了七房小妾,這兩個小妾沒有懷上孩子,王清瑤就把人遠遠發賣了。但徐會覺得賣出去太過淒涼,反正他們徐府不差錢,就偷偷從人牙那邊買回來,給她們在鄉下找了人嫁了出去,還給了二十兩銀子當彩禮。

  兩人倒是各自生下一兒一女,日子過得倒也和順。

  林雲舒一早就幫徐會找到了這兩人。二十年前的當事人,除了獄卒就是剩下的兩個小妾。獄卒回老家了,路途遙遠,她鞭長莫及,倒是兩個小妾沒費什麽功夫。

  找到人,隻等徐會回來,就把秘密揭穿。

  兩人受了徐會恩惠,對徐會的遭遇總歸有些不是滋味,但她倆膽小懦弱,根本不敢主動告訴她,再加上又害怕太後。現在太後已經被擄,她們再也不用害怕,良心占了上峰,於是全都招了,“二十年前,我們七人被主母買進徐府。晚上,主母把老爺迷暈,買通獄卒把我們帶到牢房裏。那裏有許多男人,我們每天晚上都要被三個以上的男人……一個月後,她們五人懷孕了。”

  徐會臉皮崩不住了。所以說這五個孩子連親爹是誰都不知道?

  徐家幾個孩子也沒想到自己出生這麽不堪!

  族長氣急敗壞,一巴掌拍到桌上,“除族!必須除族!簡直畜生不如!”

  許尚書還要說話,楊置似笑非笑看著他,“許尚書還想要什麽證據?我不怕麻煩我可以親自向皇上奏報,親自審問二十年前的獄卒。”

  許尚書臉色鐵青,“你都說了,此乃徐府家事,我怎會多言。”

  說完,甩袖離去,劉尚書也覺得奇恥大辱,看都不看孫媳一眼,腳底抹油走了。

  接下來沒有異議,徐會寫了休書,四個孩子全都除了族。

  楊置站起來,看著跪倒在地還未緩過神來的三人,“你們是王氏血脈,沒有參考資格,我會稟名聖上,革除你們的功名。”

  王清瑤接了休書,再遭打擊,瞬間暈倒在地。

  徐會也不管他們,“我給你們一天時間,立刻把東西搬出去。我徐府不用你們王家一分一毫的東西。”

  其他人紛紛提出告辭,徐會送他們出來。

  族長拍了拍徐會的肩膀,“我待會讓族人過來幫你收拾東西。王家的東西咱不占,但咱們徐家的東西不能少。”

  他們徐家的字畫可都是價值連城。他擔心那母子幾人發瘋把徐家的心血全都毀了。

  徐會也沒跟他客氣,“謝謝族長。”

  族長看了他一眼,遭此重擊,他還能如此表現,已經算是極好了。

  徐會一扭頭,就見書房方向著了火。他剛想跑過去,又想到自己的畫早就被送到密室裏。鑰匙隻有他有,又不慌不忙往書房方向走。

  徐月琴站在書房外,舉著火把,看著書房火勢滔天,得意地衝他揚眉,“你毀了我,我也要毀了你的寶貝!”

  裏麵就算不是寶貝,那也是他用了多少年的書房,徐會自然心疼,看向老三,衝他拱拱手,“師弟,麻煩你把這個瘋子攆出去!”

  老三提著徐月琴大步流星往外走,他對他娘子體貼入微,對別的女子從來不憐香惜玉,毫不客氣直接丟到院外。

  徐月琴摔倒地上,半天沒爬起來。

  不多時,徐府門外圍滿了人。趙飛坐到屋頂,磕著瓜子,繪聲繪色把今天發生的事全說了。

  百姓們議論紛紛,全都同情徐會這個綠王八。

  徐會在院子裏聽到,絲毫不想被人同情,他隻覺得丟人,不過他也沒阻止趙飛,罷了,反正遲早都要經過這一遭,早點晚點又有什麽關係。

  第121章

  古代沒有娛樂設施,許多人都靠八卦豐富自己的生活。

  男人被戴綠帽不稀奇,但是一次就戴五頂,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不到一天功夫,傳遍京城大街小巷。

  楊置也如他自己所說,向皇上稟告了這事。

  混淆血脈算是道德問題,但王氏不能參加科考也是事實。三個進士的功名都被革除。

  王清瑤帶著三個兒子,無法承受流言蜚語,回了江陵老家。

  兩個外嫁女兒雖沒有被婆家休棄,大過年,走親訪友最好的時候,她們隻能病倒地床,不能出席。即使如此,出身的不堪讓她們在妯娌間再無立足之地,再加上兩人之前仗著太後的勢,絲毫不懂得收斂肆意欺負妯娌,這次落難,可不就得被對方欺負回來。

  偏偏兩人大小姐脾氣不懂得忍讓,反唇相譏,鬧起來,婆婆直接把兩人臭罵了一頓,罰去祠堂跪了三天三夜。

  之後,徹底沒了脾氣,學會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

  三月初,顧家人終於從鹽儉縣搬到了京城。同路的還有崔大人一家。

  林雲舒帶著孩子們把家裏打掃幹淨,三進的院子,房子絕對夠用。

  孩子們又長高了,尤其是虎子躥得飛快,壯得跟牛犢似的,結實得不得了。

  林雲舒靜靜聽著兩個兒子念叨。

  老二摸著虎子的頭,“這孩子跟他娘一樣一樣的,天天隻知道練武。先生說他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

  林雲舒雖然想讓孩子能考取功名,但是這事也不能強逼,“既然他想學武,那就好好學,將來當個將軍也不錯。”

  老二原本想讓親娘幫著勸勸讓兒子努力學習,誰成想親娘會這麽說。

  虎子一蹦三尺高,“祖母,你真是太好了。爹一直逼著我考秀才,他自己為什麽不考?先生說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自己做不到的事卻讓我做到。太沒道理了。”

  老二氣得臉色鐵青,舉起拳頭,“你這小子,你懂什麽。爹還不是為了你好?”

  虎子衝他做了個鬼臉,跑去找三叔玩了。一大一小鬧起來,林雲舒扯住老二的胳膊,“行啦。虎子也沒說錯。你這個當爹的都沒起個好頭,怎麽好意思讓你兒子考秀才呢?”

  老二臉色漲紅,“娘,我那時候心不靜,沒什麽天分。但虎子不一樣啊,他記性好,學得也快。先生說隻要他沉得住氣,一定能有造化。”

  林雲舒撫了撫額頭,“那你也不能強逼著他學,這樣他反而會起逆反心理。更不想學了。”

  老二這才息了火。

  小四又湊到林雲舒身邊,先將鹽儉縣那邊的安排說了。

  鋪子依舊交給了掌櫃,但是每年都會派二叔幫忙查賬。田地也是一樣的道理。

  末了又說起彭繼宗的事情,“來前,彭繼宗托我寫了一封信交給他的族人,代為告狀。皇上真的會受理嗎?”

  這種牽扯到二品將軍的大案崔大人沒權受理。

  大概率是交給大理寺,然後皇上還會親自過問。

  林雲舒揣摩皇上的意圖,覺得應該會受理。

  小四大鬆一口氣,“來前彭繼宗高興得不行,二話不說就跑回牢裏,連高虎的化名都不要了。”

  能夠堂正正做回彭家人,彭繼宗自然高興。

  但是小四走了,鹽儉縣由新縣令接管,如果彭繼宗不能翻身,他這輩子得把牢底坐穿,這個決定想必也是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的決定。

  不得不說彭繼宗冒了極大的風險。

  林雲舒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她重重點頭,“一定會受理的。如果他父親真是冤枉的,皇上一定會還他們彭家一個公道。”

  林雲舒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這麽肯定,也許是她對皇上的印象極好,也許是上次皇上給的暗示。讓她不自覺信任皇上。

  果然,彭繼宗的親娘跑到宮門外,敲響登聞鼓告禦狀。

  告禦狀並不像普通衙門那樣下跪,還未見到皇上,就要先受刑,要麽承受四十大板要麽在釘板上滾一圈,上頭再用重物壓著。不死才能見到皇上。

  好在彭夫人自小就習武,身體強健,四十個大板硬生生受了。

  林雲舒和淩淩得知此事趕過去的時候,隻看到受完刑的彭夫人,身上鮮血淋漓,被妯娌抬著回了家。林雲舒瞧著身上涼颼颼的,給她兩瓶金瘡藥和酒精。

  彭夫人笑著謝過了。

  林雲舒和淩淩目送她離去。

  淩淩看人群都散開,扶著婆婆往回走,“看來皇上接了狀紙。可就是太憋屈了。四十大板,身子骨差點的人都受不住。娘,四弟不是說可以告到大理寺嗎?她為什麽非要告禦狀呢?”

  林雲舒歎了口氣,“雖然彭將軍是因為王禮山中飽私囊才打了敗仗,但彭家這案子可是奉元帝親自下的旨。大理寺的人可能會互相推諉。”

  楊置隻是個三品官,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打奉元帝的臉。

  少不得還得呈給陛下。這裏裏外外耽誤的時間,多耽誤一天,彭家男人就得在牢裏多遭一份罪。彭夫人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淩淩日有所思。

  第二天小四天不亮就上了朝,公雞打鳴的時候,又下了朝,回到家全家人才起來吃早飯。

  小四把好消息告訴大家,“皇上已經答應禦審此案了。還點了三司陪審。彭家翻案指日可待。”

  林雲舒有些詫異,“皇上看起來很著急啊。”

  小四笑笑,“娘有所不知,皇上把月國邊疆的將軍都換了自己人。彭繼宗得彭道原將軍真傳,又在鹽儉縣抵抗了金人,皇上愛才心切,可不就得早點幫他洗脫功名嘛。”

  林雲舒手下的動作一頓,“你說皇上當寧王的時候,他從來不跟文人來往,但是跟武人卻是交情頗深。他跟彭道原將軍應該認識吧?”

  小四還真沒想起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