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作者:山間人      更新:2020-07-10 17:09      字數:4653
  卻說二人自那夜後,便仿佛少了些隔閡,往日的相敬如賓,謹小慎微也漸次淡了,倒更像是尋常人家的夫妻。

  每日晨起,宋之拂親將慕容檀送至長春宮外,望著他一步三回頭的走遠,方往正殿理內宅事務;夜裏,又早早備好飯食,等著他歸來,沐浴更衣,燈下夜讀。

  她也曾想,若從此再無徐夫人等破壞,若他非注定南下稱帝的燕王,如此刻這般隻做閑散宗室,亦是不錯。

  可慕容檀到底不凡,便是他有心安閑度日,目下情勢也是不許的。

  三個月後,時值冬季,終於又有新的消息傳來。

  作者有話要說:

  請多多留言!作者君實在受不了單機啦!!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番茄主義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2章 計出趙公

  隨哈爾楚克北上撻伐蒙古諸部的燕軍精騎,終於趁道路積雪未深時,一路凱旋至於北平城外。

  此刻,年輕的哈爾楚克終於在燕軍的幫助下,披荊斬棘,奪回屬於自己的大汗之位。此之所以如此迅速,除哈爾楚克年少勇武外,蓋因趙廣源事先定下的策反之計,派出細作入蒙古諸部,散布各部落首領間牛羊財物分配不均等謠言,令其內部漸生猜忌與矛盾,待燕軍來襲之日,便化作一盤散沙,一擊而潰。

  消息傳至北平城中,王府上下屬臣皆舉手相慶,除諸將外,趙廣源更是第一大功臣,於慶功筵席上大受誇讚,一時風光無兩。

  如此,蒙古一事,隻待杜海月出嫁,便可暫安,接下來,便是加緊兵器鑄造,待來年開春,冰雪融化時,便可揮兵南下。

  慕容檀於城郊親自犒賞眾將,不但烹羊宰牛,飲酒鼓樂,賞無數財帛錢糧,更令久未歸家的將士們得見妻兒家小,一時營中人聲鼎沸,氣氛熱烈。

  劉善等近臣皆聚慕容檀左右,舉酒互飲,卻忽有數近侍來報,一金陵而來的細作,方自西南十營逃出時被擒獲,此刻正秘密看押,靜待發落。

  西南十營,那可是秘密部署,暗中鑄造兵器的地方!

  此人倒是了得,有本事潛入此十營,定是尋了燕王罪證,趕著回金陵,好讓慕容允緒即刻便來拿人!

  劉善等皆平地而起,摔杯怒道:“皇帝小兒欺人太甚,待親叔亦如此!”說罷,竟是紛紛下跪諫道,“王爺,臣等請即刻發兵!咱們兄弟幾個都是真刀真槍搏出來的,不信拿不下金陵城中那等假把式!”

  慕容檀沉默,心中稍有猶豫。

  今日擒獲細作,亦算是慕容允緒蓄意迫害叔父之一大罪狀,倒也是個燕軍發兵的契機。

  然此舉實草率,此時更非最佳時機,如今他需頭疼的,當是如何處置此人。

  眾人中,隻趙廣源撫著須髯,並未附議,待旁人皆偃聲時,方踱步上前,搖頭道:“此舉不妥。”

  劉善等皆怒目而視,隻覺心中氣憤難消,豈止此話正中慕容檀下懷:“先生有何高見?”

  趙廣源遂道:“此時入冬,天寒地凍,不宜長途南下,異地作戰。”

  其中一副將哼道:“都是漢子,我等不懼嚴寒。況此時南下,連金陵的長江天險亦因天寒而結冰,皇帝小兒的水軍起不了作用,豈非千載難逢之機?”

  此話意氣,趙廣源未答,慕容檀眸中先閃厲色,重重擱下酒盅,搖頭道:“糊塗!爾等跟從我多年,當知戰場上最忌輕敵!你有幾成把握,開春前便能攻入金陵?今次雖於蒙古戰勝,到底還是因計策得益,爾等不該輕忽自滿!”

  眾人噤聲,漸漸自方才酒意中醒神,當即慚愧。

  趙廣源卻讚:“王爺果然深謀遠慮。”他遂行至沙盤處,指點道,“如今我燕軍所轄,一旦起兵,除蒙古外,定三麵受敵,此數要塞皆由老將駐守,饒是我軍戰力非凡,亦無法確保突圍。”

  慕容檀深以為然,此情勢,他早已暗自演練推想過無數次,再清楚不過。

  “與其和他們硬碰硬,不如以巧計使其降。”趙廣源說罷,取出數小旗,一一插入數點。

  劉善等皆搖頭不信:“如何使巧計?那些可都是終於皇帝的老臣,哪裏是說反就反的?”

  趙廣源露出些微笑意,高深莫測道:“趙某原也為此頭疼,苦於尋不到良策,今日卻有人送上門來。”

  慕容檀腦中閃過一道光,隨即想出些眉目:“你是說,方才所擒那細作——”

  “正是。”趙廣源點頭,“不如就假意看押,送往王府的路上,向其透露燕王與北方諸將勾連,途中再故意縱其逃脫,令其將此消息傳至金陵。”

  “皇帝多疑,此番定對那些老臣生猜忌之心,趁未起兵時,派心腹前來。”慕容檀恍然大悟,倏然自座上起身,“一旦此舉令老臣們心寒——”

  劉善亦在他提醒下回過味來,接話道:“不愁他們不降!”

  趙廣源將沙盤上餘下數點皆換上燕軍軍旗:“皇帝年輕,齊澄等皆為文臣,不懂軍中之事。殊不知,北方之地皆由那些肱骨之臣把守,並非隻因其曾立汗馬功勞,更是因他們手中的兵,與將領們榮辱與共,皆是隻聞將令,不聽皇命。再者,我們尚有杜侯一門,若論親疏,那些將領們自也是向著王爺。”

  眾人不得不拍案叫絕,此一計反間,若能成事,便是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大片土地與大把兵力,著實妙哉!

  幾位副將既興奮,又羞赧,漲紅著臉憨笑道:“趙先生忒厲害了些,隻怕哪日先生不費吹灰之力就把王爺送到金陵皇宮中,我等便無用武之地了!”

  慕容檀拍案笑道:“得先生,實乃檀之大幸!”他轉望眾人,“爾等也是我左膀右臂。如今趁著冬日休養生息,開春兵器齊備,咱們便好好練練,一入夏,便隨我大殺四方!”說罷,舉酒飲盡,豪氣幹雲。

  營中酒肉歡聲直至月上中天方歇,慕容檀宿城外軍營,第二日清晨,方攜趙廣源等回城中王府。

  未及入王府內宅盥洗更衣,趙廣源卻趁眾人皆散時,獨自留下。

  慕容檀停下腳步,隻到他仍有事需密談,遂洗耳恭聽,豈知他舊事重提。

  “王爺,此番計劃,切勿同王妃透露。”

  慕容檀皺眉,近二三月正是他與鄭氏情感漸睦之時,趙廣源此時提及,便如潑冷水般令人不滿。況他自是清楚,再如何喜那女子,也不過小情小愛,怎會因此口無遮攔誤了大事?

  “先生何以如此不滿王妃?”

  趙廣源隻搖頭:“趙某並非不滿王妃,王妃入王府後,將府內打點得井井有條,人人誇讚,即便趙某身在外朝,亦有耳聞,如何敢不滿?隻是需提醒王爺,聽聞當時鄭氏一門可絕非心甘情願嫁女,頗為此費了一番心裏打點關係。”他湊近些,輕聲道,“王爺過去於嫁娶上的名聲不好,鄭氏女亦然,這才嫁來。”

  他自袖中取出一信,遞過道:“趙某特派人打聽過了,鄭氏原許了禮部陳侍郎次子,若非陳公子歿了,哪裏會嫁至此處?鄭氏一門不滿,王爺知,陛下亦知,如齊澄等,難道不會利用王妃嗎?”

  慕容檀接過他遞來之信,展開細讀,原是當時鄭承義寫予陳侍郎,請其一同向皇帝求情,勿將鄭氏配燕侯之信的。

  他正欲一笑置之,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時,雙目卻忽然瞳孔微縮,在信上一處定住。

  趙廣源察覺他心不在焉,便也跟著望去,隻見那處為一紙之尾,書“吾女瀟曾許大人次子”。

  “此乃陛下賜婚時,我特派人暗中查探時,偶然截獲,遂留抄本,王爺可瞧出不妥?”

  慕容檀臉色陰沉,雙手將信捏作一團,隱忍片刻,方沉聲道:“無事。”

  說罷,也不待趙廣源反應,徑自大步踏出,往長春宮去。

  長春宮中,宋之拂正因天氣寒冷而縮在殿內不願跨出。

  她生在南方,從未經曆過如此寒冬,前日因下雪,尚覺新奇,特出門賞玩,然才不過片刻,手爐鬥篷等便抵不過鋪麵的嚴寒,凍的瑟瑟發抖,遂再不敢出,隻蝸居在燒熱了地龍的殿中。

  慕容檀歸來時,便見她斜倚在窗邊的貴妃榻上,手裏捧著針線,烏溜溜的雙眸卻落在窗外一株孤零零的梅樹上,俏生生的小臉,因窗邊寒風吹拂,而凍出些紅暈,越發嬌俏可人。

  他疾行的腳步不由緩下,心底的衝動仿似被撫平了些,隻怔怔望著屋裏的小女子,直至柳兒自外回來時一聲“王爺”,才將他驚醒。

  宋之拂聞聲轉頭,一見他立在門外,便趕緊放下針線,笑盈盈自榻上起身,將他迎入內室:“夫君怎此時歸來了?外頭涼,快些入內。”說罷,又吩咐柳兒即刻去備些熱湯食。

  慕容檀原本心中滿溢的質問忽然一句也說不出口,隻握住她手,示意柳兒回來:“不忙,我不過回來換身衣服,一會兒便走。”

  宋之拂抬眸細細望著他,總覺他今日有些不同。

  慕容檀避開她視線,轉目望向她方才捧在手中的針線活。那是一副玄色護膝,瞧著厚而結實。

  宋之拂循著他目光望去,雙頰頓時緋紅,訥訥解釋道:“天寒,夫君常日在外,阿拂便替夫君做一副護膝禦寒。隻是阿拂女工不佳,望夫君勿嫌棄。”

  她生在書香門第,自來書畫俱佳,隻身為女子,一手女工卻頗不如何。今做這護膝,亦是前次外遇冷後,心血來潮而為之,卻不料被他瞧見了。

  慕容檀拿過護膝細看,隻覺質地柔軟暖實,針腳雖不甚精巧,卻勝在細密,顯是花了心思的。

  他心底又軟了幾分,拿著護膝反複端詳,讚了句“甚好”,半晌,終是沒忍住心下懷疑,若無其事道:“你名阿拂,從何而來?”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如果有人看的話

  第33章 暗中生疑

  宋之拂心底微動,不知他這一問從何而來,便隻謹慎道:“母親起的名,為拂去塵埃,持靜守真之意。”

  “此名甚妙。”慕容檀心裏盤桓著方才的書信,終忍不住一問,“可我為何聽聞,鄭禦史獨女單名一‘瀟’字?”

  此話如平地驚雷,震得屋內一片寂靜,連噤聲在側的孫嬤嬤與柳兒,亦是慌張的無聲對視。

  他是否發現了蛛絲馬跡,知曉了她的真實身份?

  宋之拂心如擂鼓,捧著衣物的手卻隻頓了一瞬,便掩去眼底駭浪。以他的性子,若當真知曉了真相,應當不會如眼下這般,隻稍試探詢問。

  她抬眸微笑,佯作不在意道:“確然名‘瀟’。‘阿拂’乃閨中乳名,自小家人叫慣了的。”她說得半真半假,阿拂的確是乳名。

  慕容檀雙目一眨不眨的凝視她片刻,幽深的懷疑才消散大半。

  他不再多言,隻匆忙換了身常服,囑咐她著手預備杜海月婚嫁事宜,便又往外朝理事去了,餘下宋之拂等暗自心驚。

  孫嬤嬤惶惶不安,關了門窗將宋之拂拉入內室,撫著心口低聲道:“方才王爺那般問,婢還以為……幸好無事。”

  宋之拂歎道:“哪裏會無事?他那人,最是不願明說的,隻怕仍是懷疑我的。”

  “這可如何是好?”孫嬤嬤失措,不由勸道,“姑娘,不如……咱們先同王爺坦白吧,橫豎是舅老爺與夫人的錯,不怨咱們……況且王爺此刻待姑娘尚有些情意,若攤開了說,興許也能諒解……”

  有些情意?

  宋之拂隻搖頭苦笑,這情意,隻怕比紙都薄。

  她自是屢次想將真相告知,話到嘴邊皆又咽了回去,隻因總忘不了當初他冷淡漠然的模樣,忘不了他也曾猶豫是否就此除掉她,更忘不了,前世的表姐,便是被他這般逼死……

  他出身皇家,心裏懷著權勢欲望,如何容得下旁人的欺騙?更甚是替嫁一事,乃鄭氏一門對他堂堂王侯的侮辱!

  他連身為皇太孫,名正言順繼位為帝的慕容允緒都容不下,更況乎小小鄭家?

  思及此,她越發憂慮,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實難抉擇……

  ……

  卻說慕容檀自回外朝,便神思不屬,心底不是閃過的,皆是方才那信上的隻字片語,耳邊甚至回響起當日趙廣源之語。

  鄭承義之女名鄭瀟,照傳聞當是個性子軟弱,易生憂思,常驚悸失眠。

  可她呢?雖非格外堅韌,卻果然是個聰明玲瓏的女子,更非性子軟弱之人。她的身份,到底是真是假?

  如此,他越發心亂如麻,遂悄然招來劉善,吩咐道:“你暗派些人手,往湖光道一帶去,查一查鄭承義女兒,若能有畫像,更佳。”

  實則趙廣源不是沒派人去查過,隻是原無此懷疑,自然想不到畫像這一層,況閨中女子尋常皆不敢拋頭露麵,也不可能查出什麽蛛絲馬跡。

  劉善心中暗驚,卻不敢發問,隻領命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