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作者:石頭與水      更新:2020-07-10 12:00      字數:6196
  “如果是我是敵人,縱是發動五萬大軍也要把您帶走或是就地剿殺。”

  白木香覺著一陣涼意刮過眼皮,她眼皮一跳,陸侯已經望向裴如玉,凝視片刻,陸侯道,“裴縣尊今年任滿三年,你已是正五品,不妨考慮新伊任官。新伊不論城防還是駐軍,都更有利保護白大人的安全。”

  二人視線在半空冷冷對峙,裴如玉沒有半絲退卻,“要說安全,帝都比新伊更安全。不過,內子除了襄讚軍務也要有其他生活。她先是她自己,是我的妻子,我兒子的母親,其次,才是襄讚軍務的差使。我比侯爺更在意她的安危,但也不會因過度緊張將她禁錮。”

  “你能這樣想,我很放心。”陸侯氣勢一收,劍拔弩張的針鋒相對頃刻消散,他淡淡道,“我的提議,不妨考慮。”

  唐大人唐太太對裴氏夫妻是熱烈歡迎,尤其唐太太,還非要把白木香往上座讓,白木香連連擺手,“您這樣以後我都不敢來了。”

  兩人一起坐炕上說話,白木香雖然一向以自己官職高自得,在家還常私下穿起紫袍臭美一二,實際上她對於做官的感覺不強烈。她也沒有牧令一方,也沒有管多少人,無非就是改改兵械,造個兵器之類,她覺著這跟她改進織機沒啥差別。

  所以,白木香在唐太太跟前還似以往那樣謙遜。這令唐太太對她好感倍增,唐太太亦是出身著姓大族,家族底蘊深,就格外對白木香這種寵辱不驚、待人如一的性情充滿好感。

  唐大人倒是私下同裴如玉說了一回裴如玉任期的事,裴如玉三年縣令任期將滿,唐大人以四品知府身份代安撫使一職。要說唐大人做官撫民的本事簡直強出先時何安撫使三座山去,裴如玉任上的政績,唐大人也看在眼裏。先說文治,月灣縣以往什麽冷清破爛模樣,唐大人也略有耳聞,如今新增了驛站、修了井渠、鋪了街道,人口亦有顯著增長。再說武治,裴如玉是有剿匪之功的。

  何況,裴如玉如今官居正五品,倒可謀一府之地。

  唐大人想問問裴如玉的意思,裴如玉斟酌片刻,依舊道,“今年月灣還要繼續修築外城,卑職想繼續留任。一則有始有終,二則現在離任還真有些不放心。”

  “要不,你跟白大人商量商量,月灣再選令才是一樣的。有你打個的根基,你在新伊瞧著,也能發展的很好。”唐大人想提攜裴如玉到新伊,便是新伊知府不能拿得準,同知通判是絕對問題不大的。

  裴如玉深深一揖,“大人提攜之心,卑職明白。卑職當年就任月灣知縣時就同內子商量過,想在月灣踏踏實實的多幹幾年。”

  唐大人對裴如玉倒真有些另眼相待了,裴如玉最初的才學背景,完全是為官場量身定做的家族柱石,但自從被逐出家門,裴如玉的官場之路便有些晦暗不明了。

  偏偏裴如玉不是一般的運道,可也以說裴相先前對他是何等器重,為他選了白大人這樣旺家的媳婦。

  裴如玉即便脫離家族,三年知縣任也沒有耽誤他半點。唐大人想提攜裴如玉,完全是出自公心,裴如玉敢於任事,而且做事踏實,頗有功績,有這樣的下屬,沒有不提攜的道理。

  他倒是沒想到裴如玉會拒絕升遷,裴如玉是眾所周知的三皇子的死黨。當年三皇子爭儲失敗,陛下已經頒下立儲詔書,全朝囑目的儲君是大皇子。裴如玉非但沒有退步抽身與三皇子保持距離,而是當朝怒斥陛下不公,結果就把自己從翰林院發落到北疆來。

  不然,依裴如玉金榜狀元的出身,如何能到這窮鄉僻壤來。

  如果裴如玉想盡快回帝都或者在官場有所作為,應該不會拒絕他的提議。可裴如玉依舊是要留在月灣,這就讓唐大人有些看不懂了。

  不過,裴如玉不願升官,唐大人自然不勉強。

  兩家人一起吃飯時氣氛也很不錯,如今就不分前宅後宅了,幹脆團團坐一桌吃酒。唐太太還說待阿秀大些讓白木香帶阿秀過來玩兒,白木香笑,“這次就想跟來,天兒太冷,不敢帶,等夏天就敢帶出來了。”

  大家在飯桌上說些家常裏短尋常事,就在安撫使府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回月灣。

  裴如玉在路上同白木香說起繼續留任的事,白木香完全沒意見,她在哪兒都一樣。白木香就是說,“裴如玉,你不想升官兒啊?”

  “升官人人都想,隻是不必急。既為一地父母,把這地方治理的更好一些,再升遷不是更好。”裴如玉說,“走的穩比走的快更重要。”

  “這話倒也有理。”白木香從來沒有把家裏升官的壓力放到裴如玉一個人肩上,白木香覺著,那還是自己升的更快。所以,裴如玉願意留任月灣,白木香認為這是裴如玉的官場之路,自然要裴如玉自己做主的。

  至於更多的,白木香就想不到了。她把毯子鋪在簡易的榻上,再鋪上兩床被子拍的鬆鬆軟軟,擺上她和裴如玉的花枕頭,白木香樂顛兒樂顛兒的就去瞧晚飯去了。

  手邊一爐沉水香嫋嫋升起青色香霧,裴如玉目光筆直,似是穿透厚實的氈帳,回到那遙遠繁華、旖旎靡麗的帝都城。

  他要做的是一位能臣,而不是一個隻知在官位爭相攀爬的權臣,更不是玩弄權術的陰謀家,這是最重要的事。

  他出身顯赫,衣食不缺,對酒色財氣皆無太大興致,裴如玉畢生的理想便是輔佐聖君、開創盛世。這兩句話,聽起來很虛,裴如玉卻要做的腳踏實地。如果他真的將官位前程視為性命,當初便不會當朝為三殿下不平。他就是要讓帝都那些人知道他是什麽樣的人,三殿下就值得他裴如玉輔佐追隨!

  在帝都,三殿下想出頭太難了,他要在帝都之外,再定一處根基!

  第133章 賣身為仆

  白木香回家看過兒子, 就投入到短暫的煙花生產中去了。

  白木香製定生產次序, 因為煙花要用到火藥,白木香非常注意安全, 寧可不賺銀子也別出事故。而且, 白木香腦子好使, 凡她定的生產次序, 就是效率高。

  煙花的差使,因作坊尚未開工,就交給小財瞧著了。

  白木香扛著肥兒子去赴宴, 近來大家日子變好, 年下無事,就烹雞宰羊的熱鬧熱鬧。小孩子都愛熱鬧, 其實紅梅姐也愛赴宴,可如今龍鳳胎還小,家裏雖有奶娘丫環,紅梅姐卻是放心不下, 今年便未大出門。

  白木香這是去餘縣丞家裏,餘太太因上年紀愛吃軟爛之物,他家的手把肉是最好的, 阿秀都能吃兩口。餘太太還請了歌舞助興, 阿秀跟餘家的小孫女一起玩兒, 結果, 倆孩子見著歌舞音樂就撒起歡兒來,他倆跑中間跟人家手舞足蹈的跳起來, 逗的大家轟堂大笑。

  餘太太還有事想請教白木香,如今她家也開了個織布作坊,一應手藝都是白木香教的,出貨也跟著白木香走,一二年賺頭不少。餘太太說的是家裏的事,“我家原是關內晉中,老爺當年考中舉人,因家貧無錢打點,他又願意做官,尋差使就被吏部發落到了咱們月灣來。如今咱一家就在月灣落戶了,其實住久了,也不覺著就比老家差。我家老三,老爺給他在衙門尋個差使,他不願意做,他想帶些布匹到內關探探行情,我看他是願意經商。真是叫人愁。”

  “人不都願意做官麽,怎麽三郎倒願意跑生意?”

  “我們老爺說他是天生的腿腳不安分,就願意各地跑去,也不知這是個什麽毛病。”餘太太有些發愁,“家裏大郎二郎都是聽咱們父母話的,我因生他時上了年紀,他又是最小的孩子,難免嬌慣些,就慣出這天大主意來。前兩天險沒挨了揍,我就想著,您是個有見識的,他這事,可行還是不可行?”

  白木香一慣的思維就是,“三郎也快三十的人了,當爹了,他要實在願意出去跑跑,就讓他出去跑跑,大小夥子,總要學著自己拿主意的。”

  餘太太聽著微微點頭,白木香又說,“隻是也得讓他想清楚,這年頭,南來北往做生意也不容易。很多商人有了錢還要買個虛職傍身,讓他自己也想想明白。”

  “是啊。我看他是鐵了心的,他爹、他大哥、二哥、我,都跟他說好幾回了。”

  “要是出門,得給他尋個可靠忠心的隨從一道跟著,倘是路遠,還是同商隊或是鏢行一起走的好。”白木香問,“三郎打算去哪裏經商?”

  “不讓他去不知底理的地方,先到老家去吧。老家還是有幾門親戚的,隻是離的太遠,都不富裕,久而久之就斷了音信。”

  白木香安慰餘太太,“您也別太擔心,等定了去哪兒,我讓相公給他出個公函,出門住驛站。孩子非要往外跑,小時候能攔的住,都這麽大了,怕是想攔也攔不住了。”

  “何嚐不是呢。”餘太太胳膊肘兒倚著炕上的被子卷兒,“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們老爺當年,其實去縣裏開個館也能過活,可他就願意做官,哪怕是個小官也願意。我家這些年不大富裕,可日子挺舒心的。三郎這裏,我也一樣看待,隻是他現在不是一個人,家裏父母妻兒,得叫他掛心上,這要在外也能珍重自己。”

  扛著肥兒子回家已是下晌午的事了,門口正遇到個裹著黑襖戴皮帽的小子,正提著東西垂頭喪氣的往外走,白木香身邊帶的人多,那人見白木香一行,連忙往邊兒上讓了讓。白木香定睛一瞧,“這不是周碩麽?有事啊?”

  周碩是縣裏的孩子,今年十三四歲吧,家裏日子艱難,他爹七八年前出去討生活,一去就沒回來。他娘常年臥病,他還有一弟一妹,家裏病的病,小的小,周碩就在縣裏給店鋪裏跑腿賺生活。那一年雪大,把他家地窩子壓塌了,裴如玉就讓他一家搬育善堂住著去了。

  周碩倒是挺能幹,他很會養豬。這不是說笑,原本集市上一個賣小豬的,那小豬約摸是有病,都半死不活的沒人要的,周碩花幾個大錢買下來,就把這豬養活了。這是頭小母豬,特別能生,一二年生了不少小豬。周碩就憑著這手養豬的本事,把他家塌了的地窩子填上,在上麵起了座小院兒,一家子搬出了育善堂,又回家住去了。

  裴如玉看他不錯,就讓他去縣學念書,結果,念書的本事也是一等一,裴敬都很喜歡他,有時白木香都聽裴敬讚周碩,說周碩聰明,好好讀書興許能考個功名出來,打破月灣縣三十年前零功名的曆史。

  要知道,自從三十年前月灣縣出了一位秀才,都三十年沒再有第二位有功名的人啦。

  白木香看周碩一臉沮喪,手裏還提著兩隻豬腿,問他,“你這是怎麽了?”

  “我來找先生,惹先生生氣了。”

  “那沒事,阿敬可喜歡你了,什麽時候你跟他認個錯,說兩句好話就好了。”白木香安慰周碩幾句,就打發他去了。

  白木香先扛著兒子到她娘那裏,也去瞧瞧龍鳳胎。

  紅梅姐正在逗龍鳳胎玩兒,龍鳳胎已經會翻身了,小胳膊小腿的舞晃起來,一會兒就能由躺著改成趴著,見到阿秀,龍鳳胎高興的啊啊叫喚起來。

  阿秀也很高興,脫鞋上炕去看龍鳳胎。紅梅姐問他,“中午吃的什麽?”

  阿秀,“肉!”

  “吃飽了沒有?”

  阿秀拍兩下小肚肚,“飽了!”

  白木香接過小福遞上的熱奶茶喝兩口,問,“娘,七叔呢?”

  “在書房看書哪。”紅梅姐笑,“說是自打有了龍鳳胎,好些日子沒看過書了。”

  “這倒是,先前都是七叔看龍鳳胎,旁人想插手都插不進來。我看他現在好些了。”白木香打趣。七叔自打得了龍鳳胎,當真有一種凡事不假人手的勢頭,龍鳳胎的事,七叔都是親力親為,便是請來的奶娘,也隻是管著喂喂奶,看孩子的事半點兒不勞動她們,有孩子他爹哪。

  紅梅姐也是笑,“我看他也看不進書去,一下午都過來三趟了,他不放心龍鳳胎。”

  母女倆正小聲取笑七叔,就聽外頭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跟著外間兒門一響,轉而裏間棉門簾露出顆大頭,是裴敬。裴敬在屋裏看一眼,“七嬸、大嫂子,七叔不在麽?”

  隔間響起七叔的聲音,“在這裏。”

  裴敬就往隔間去了。

  待晚上小圓小雀擺好盤碟碗筷,裴如玉正給阿秀洗小胖手,白木香把阿秀吃飯用的小兜褂拿出來,裴敬就來了。

  裴敬頗有禮數,跟兄嫂打過招呼,還誇了阿秀兩句。白木香給阿秀穿上小兜褂,讓丫環添上碗筷,問裴敬,“你還沒吃晚飯吧?”

  “沒,今天特意過來大哥大嫂這裏蹭飯的。”裴敬有眼力的坐下首,“正有件事想跟大哥商量。”

  “什麽事?”裴如玉剝塊山藥醮些魚汁放到阿秀的專用小木碗裏。

  “縣學的事。縣裏有些小學生,人很聰明,讀書也好,隻是家境太困難,就是有這資質也讀不起書。大哥,咱們縣在大哥的治理下越發好了,您看能不能給縣學撥些補助銀兩,補助那些家境貧寒的小學生。”裴敬還給裴如玉拍了記馬屁。

  裴如玉慢調斯理的夾了筷子清蒸魚給媳婦,方道,“這兩年縣學倒還成,這樣吧,就以年考為界,以後凡考前三名的學生,第一名獎二十兩,第二名十五兩,第三名十兩。”

  “成!”裴敬舉杯,“弟弟謝大哥了。”

  白木香道,“今天我回縣衙時正見著周碩,看他沒精打采的樣,可是有什麽事?”

  “別提了。那小子不想讀書了!他想退學,送他弟弟來念書,他回家養豬!”裴敬說來依舊很生氣,他年紀較裴如玉小四歲,比白木香小兩歲,雖然這兩年在縣學做小先生,仍有些少年性情。“我說我出錢資助他,他也不要!說是已跟人說好跑馬幫做生意。”

  “這有點可惜啊,以前我還聽你說周碩讀書挺好的。”

  “當然好了,他沒什麽底子,讀書很用功,我原非常看好他的。”裴敬道,“大哥,你開衙就把錢撥給我。周碩今年就考的很好。”

  裴如玉不讚同,“你這事不合規矩,先前也沒說讀的好有這些獎勵,突然就有了,難以服眾。何況,就是給周碩二十兩,也解決不了他家裏的事。他娘常年吃藥,他弟妹都小,現在雖勉強能周全生計,可他家裏沒個頂梁柱不成。”

  “我是可惜他的資質。”裴敬說來就氣,“我倒是能資助他幾年,可那小子強驢一般,還不要我的資助。氣的我!”

  “這事你別管我,我來辦吧。”裴如玉道。

  裴如玉辦了件讓裴敬更生氣的事,裴如玉把周碩收為隨從,端茶遞水,貼身服侍的那種。裴敬原以為裴如玉狀元出身,該是平生最愛讀書人,結果,竟讓周碩做仆從!裴敬都覺看錯了裴如玉,好在,裴如玉也給周家請了個照顧家事的婆子,周碩的弟弟周純也送到縣學,周碩的妹妹周豔接來縣衙,在白木香身邊做事,給他一家在縣衙安排個小院兒,他娘有裴七叔這位大夫開方子調理身體。

  當然也是有條件的,周碩賣身為仆二十年。

  第134章 縣學

  周碩賣身為仆的事, 並未有多少人知曉。裴敬亦是不知, 不過看他大哥把周家一家子都安置了,裴敬私下叮囑周碩平時還是要多讀些書, 別枉費了他這資質。

  周碩眼睛有些濕潤, “我有負先生栽培。”

  “行了, 縣尊大人的學識是我百倍, 你在他身邊也錯不了,不過白叮囑你一句。”裴如玉插手周家的事,裴敬就不好多管了。他這位族兄, 瞧著是學識淵博、溫文爾雅的狀元郎、縣尊大人, 小時候,裴敬與裴如玉相處的時日並不多。可他記得, 有一次一道出去玩兒,裴敬見路上有乞討的乞丐,當時就善心大發給了塊銀子。裴如玉無動於衷的一張貴公子的俊臉,眼中透出對小裴敬智商的鄙夷, “這人雖髒,其實年紀不老不小,年輕力壯, 幹什麽不能養活自己個兒, 偏來乞討, 你也是白發善心。”

  裴如玉寧可打賞下人, 也從不平白亂發善心。

  對周家出手相助,自然不是無償善行。

  不過, 裴如玉並非小器之人,突然行善,看來周碩起碼會是個有用之人。

  裴如玉尋來裴敬,同裴敬說了加蓋學舍之事,這主要是為了鼓勵郊外學子前來就讀,而且,新學生如果符合縣學家境困難的標準,第一年免收學費且包吃住。

  還有,每個村能有三個免費就讀名額。

  還有一係列的縣學學規,裴如玉大致說了幾條,讓裴敬自去擬好,沒什麽大問題就先施行著。隻是裴如玉這一擴招,縣學裏隻裴敬一人忙不過來。

  裴敬跟裴如玉商量招先生的事,裴如玉同裴敬道,“咱們縣就這些人,你大致都認識,要是有個有才學的,也輪不到你做先生。這樣,去新伊招人,咱們出高價,每月月銀五兩,包吃住。”

  裴敬不樂,“我月銀才二兩。”

  “你沒功名。”裴如玉鄙視的看裴敬一眼,“今年帝都的秀才試你來不及了,你準備著些,等小九叔再過來,你同他一道回帝都,把秀才功名拿到手再回來,也有個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