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
作者:石頭與水      更新:2020-07-10 12:00      字數:5900
  中午陽光灑進屋內,給這對情義濃濃、四目相對的男女鑲上一層璀璨金邊兒。

  一畔的白木香有些迷惑,突然覺著自己很多餘是怎麽回事。

  ——

  不止白木香覺著多餘,裴如玉也有這種感覺,以前在丈母娘屋裏吃飯,四個人有說有笑的,現在丈母娘和七叔自發的無意識的忽略小夫妻兩個,那種旁若無人的親密,你給我布菜我給你盛湯的勁兒,讓裴如玉覺著,分開吃飯的時機到了。

  果然,他一提這事,沒人反對。

  李紅梅笑眯眯地,“木香這身子也笨重了,以後你們就在自己屋用就行。”

  原來丈母娘也覺著他們多餘,一向深受丈母娘看重的裴女婿有些傷感,想丈母娘這喜新厭舊的速度也忒快了些。再瞥一眼旁邊兒含笑遞給丈母娘奶茶的七叔,這才幾日就紅光滿麵的,下巴上的胡子也剃幹淨了,整個人年輕十歲不止。

  裴七叔剝個糖栗子放在紅梅手邊兒,繼續剝第二個,笑著說,“我跟紅梅商量著,過幾天天氣好,到新伊城走一趟。”望一眼麵有疑惑的小夫妻,又看向李紅梅,這才說,“我們定親,茶酒衣料的事咱們月灣都有,我想給紅梅置幾樣首飾。這自來了月灣,還沒往新伊好好逛過,我們也沒旁的事,去把首飾打了。”

  李紅梅拿相糖栗子吃了,將視線從七叔臉上移開,對閨女、女婿道,“我也要去瞧著給你們七叔買些東西。”

  總而言之,長輩們就是沒事要往新伊城逛逛。

  晚輩哪裏能不答應喲,白木香說,“這兩天天氣就不錯,隻是別急,到新伊路遠,一路又沒客舍投住,有時要在路上支帳子睡。明天先收拾東西,要是天氣好,後兒個就能去了。”

  “我也這樣說,那就定後天。”李紅梅爭求意見的看向裴七叔,裴七叔就一句話,“都聽你的。”

  小夫妻就不打擾長輩們商量出門的事了,倆人有眼力的退回自己屋,白木香感慨,“我看我娘在這院兒也就住到明年了,明年找個工匠,把七叔的屋子重新糊裱一下。”

  裴如玉也說,“是這個理。”嘖嘖道,“記得小時候,七叔還年輕,特別促狹,還讓我給他剝瓜子仁吃,他坐在扶手椅裏像個大爺一樣。你看剛剛給丈母娘剝栗子,一個接一個的,就沒讓讓咱倆。”

  “誰讓人家是兩口子呢。”白木香也醋了一下,拿出零嘴匣子說,“我剝栗子給你吃。”

  “哪兒能叫你剝,剝也是我給你剝。”裴如玉接過零嘴匣子,先拈個蜜餞喂媳婦吃了,然後拿起糖栗子剝給媳婦吃。

  誰的媳婦誰疼,果然是亙古不破的真理啊!

  裴如玉心下感慨。

  第87章 鐵麵無私裴縣尊

  衣裳、被褥、帳子、臘牛羊肉、麵餅、鹽巴、茶葉、菜幹……

  白木香列出一張出行單子給她娘,裴如玉出行都是按單子上的準備, 李紅梅就更加細心, 添上了裴七叔必不可少的辣子。

  裴七叔則把置酒和衣料的事交給侄子, “酒要西漠州的葡萄酒, 衣料就用木香布坊的木香布,梅紅四匹、桃紅四匹, 別跟七叔客氣, 按原價就行了。”

  “七叔放心, 知道您是大戶, 一準兒不客氣。”裴如玉倒盞茶給喜上眉梢, 一身石青長袍又年輕十歲的七叔,“茶呢,木香那裏也有不錯的磚茶,倒省得去新伊買茶了。”

  “磚茶怎麽能做定禮, 我去新伊看有沒有好茶。有好茶我置些回來, 倘無好茶,再用磚茶。”七叔於飲食向來講究,就是現在, 他早上喝的也是碧螺春,而不是北疆的磚茶。何況這是他成親大事, 再不肯馬虎半點。

  裴如玉說, “這次出門,除了懷誌跟在七叔身邊服侍,讓司書跟著七叔吧, 他一向穩重。”

  “你用慣了司書的,眼下衙門雖則不忙,讓司墨跟我就成。”

  裴如玉也沒反對,他七叔也經常出門的人。

  更讓裴如玉佩服的是,七叔和嶽母的出門效率,收拾一天行禮,第二天早飯後出發。裴如玉白木香一直送到縣衙門口,因著天氣晴好,李紅梅也不肯坐車,馬車給小福坐,她和七叔一樣騎馬,朝閨女女婿揮手,“回去吧,我們十天半月也就回來了!”

  白木香也揮揮手,笑道,“別玩兒的忘回來就行!”

  李紅梅笑罵一句什麽,也沒心思再跟閨女鬥嘴,騎著小母馬噠噠噠的追上七叔,倆人有說有笑,七叔瀟灑的朝後一揮手,就帶著紅梅姐往新伊去了。

  後麵有車隊人馬相隨,白木香瞧著跟隨的人,忍不住皺了皺眉,待回屋後才同裴如玉說,“我看怎麽有個似腿腳不好的,這麽遠的路,腿腳不俐落的人該留在衙門讓他們做些輕省活計。”

  “你就別操心了,那是剛分派下來的驛卒,腿是因打仗受傷有些跛,其實無大礙,他們這些上過戰場的老兵,遇事比衙役更冷靜。”裴如玉扶著媳婦坐下,給媳婦倒碗奶碗暖手。

  白木香捧著肚子喝一口,說,“我說怎麽瞧著眼生,縣衙的人我基本都認識。怎麽給派來的驛卒還有殘疾呢?不是說官場上殘損不許為官麽?”

  “驛卒並不是官,這無妨礙。再者,這是陸侯軍中老兵,他們上了年紀,再加上打仗有些殘缺,平時在軍中也隻能做些雜務。如今有咱們建驛站的機會,每月固定糧晌,且不必像軍中那樣辛苦,陸侯就將他們安排過來了。”裴如玉略做解釋。

  “陸侯可真精明。”

  “你這話說的。”

  白木香說,“既是以後都在咱們縣當差,就當一視同仁,我看他們也都是花白的頭發了。上次發了靴子,衙役們夜間巡邏的羊皮大襖,每人也發一件吧。”

  “成。一會兒我吩咐一聲,讓他們拿著牌子去你的皮貨鋪子領去。”

  白木香忽然問,“這驛卒都是派的傷殘老兵,那給咱們的驛馬不會也是禿尾巴瘸腿的老馬吧?”

  “想哪兒去了,馬都是按等撥下,很有幾匹不錯的一等馬。”

  白木香閑了還去馬廄看過撥下來的驛馬,果然有幾匹毛色柔亮,矯健威武的高頭駿馬,有專門的兩個驛卒照料馬匹,將馬養的都很好。劉牛那裏也添了兩個徒弟,裴如玉安排過來的驛卒,驛站以後要供給來往各位大人吃食,既有迎來送往的,也要有廚灶這些上頭的。

  廚灶可是肥差,裴如玉一問有沒有人願意學,驛丞瞧著都想學,不過,驛丞是要管整個驛站的,排除驛丞後,裴如玉讓他們想學的抽簽決定,之後就派在劉牛這裏學徒。

  另外幾個老兵,裴如玉跟驛丞商量後也給他們安排了差使。

  裴縣尊一慣的理念就是:不養閑人。

  雖然他挺想她媳婦能閑一閑的,簡直嚇死個人,肚子跟個小鍋似的,她媳婦竟然折騰起弩弓來,先時的小弓看不上了,想換個大的,讓縣裏鐵鋪給她按樣打個大些的弩弓,她媳婦還改了打造的方法,在弩上加了箭匣,要個能連發的弩弓。

  裴縣尊愁的,媳婦總想舞刀弄槍是怎麽回事喲。

  尤其媳婦還很狡猾的摸著肚子說,“這也不是我想玩兒,你看我以前哪裏玩兒過這些,這是咱們裴秀想玩兒。”

  裴縣尊心說,我這麽個斯文人,我兒子不可能不斯文的啊!果然兒子飲食像他,性格就像媳婦麽?

  裴縣尊憂愁著兒子可能不大穩重的事,裴七叔與紅梅姐已是歡歡喜喜的到了新伊城,裴七叔沒住驛站,他不是官身,也沒住自家鋪子裏,裴七叔包下了新伊城最大客棧的最好院落,和紅梅姐住了進去。

  軟綃帳子、波斯地毯,入目的家俱擺設都極是精致文雅,這屋子竟是比裴府她閨女女婿的屋子更精致三分。

  李紅梅先摘了皮帽子脫了外頭的狐裘,站在屋裏左看右看,裴七叔接過她手裏的裘衣,交給小福,拉著李紅梅坐在臨窗鋪設精美的木榻,問,“紅梅,找什麽呢?”

  “這屋如此暖和,可這一進來,既沒有熱炕,也不見炭火。這從哪兒升的火啊,怎麽就這麽暖和。”李紅梅奇異的說,裴七叔笑,“必是取的地暖。”

  “地暖?”

  “建房舍時便將地下挖空,留出煙道,入炭的地方,待天冷時,便放炭進去,這其實跟炕的道理差不多,下頭燒著炭火,屋裏能不暖和麽。”

  “唉喲,這可真講究。”

  “用地暖屋子幹淨,你看這屋子,就沒有燒炕的煙火氣。”

  小梅端來泡好的茶水,李紅梅先接一杯遞給裴七叔,說,“這法子可真巧,怎麽不見旁人用?”

  “一則這技術不常見,二則這樣燒炭量大,像尋常人家為了省炭,炕裏添把柴一樣取暖,可這地暖用柴不行,必得用炭。”

  李紅梅低聲問,“這屋子很貴吧?”

  “不貴。咱們不過偶爾住一住,等回帝都你就知道,咱家的屋子也不比這個差。”

  李紅梅點頭,還是很有計劃的說,“那也得節儉著些,自家屋子住不花錢,這個是要花錢的。咱們把錢攢下來,以後給兒子娶媳婦,給閨女置嫁妝。”

  裴七叔突然覺著壓力好大,他跟紅梅姐都不年輕了,有沒有孩子得看天意。可看紅梅姐這滿麵篤定的模樣,裴七叔就把醫理上的實話都咽了下去。

  兩人租好院子,吃食上裴七叔也完全體現了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本質,結果,三天就叫紅梅姐收繳了財政大權,說裴七叔不會過日子,大手大腳,還是得她瞧著些。

  兩人天氣好時就出去逛有異域風情的新伊城,若是陰天,就在暖若三春的屋裏說話談笑,李紅梅原還說十天半月就能回去,結果,新伊城就住了一個月,待從銀樓取走裴七叔定做的六套首飾,餘者綢緞錦紗茶葉等物置辦齊全,裴七叔才帶著李紅梅往回趕。

  白木香要不是中間收到過裴七叔托人帶回的書信,都得以為她娘跟七叔在新伊城出事了。白木香感慨,“什麽叫樂不思蜀,這就是啊!”

  裴如玉笑,“夫妻都是如此。”

  “我今天從城南回來,看到縣裏的軍爺過來,還押著東西,是不是有什麽事?”

  “是軍中發了咱們縣一車火炮,北疆不比關內,民風彪悍,縣裏防禦的弓箭刀槍都要多備一些。”

  “去年你跟知府衙門要,才發了些破刀爛槍的,到縣時還得咱們自己修補。這火炮不會也是壞的吧?”

  “這是軍中直接撥下來的,已經抽查試過,都是好的。”

  白木香想到什麽,唇角一翹,“這陸侯也有意思,安排了幾個老兵下來,對咱們縣的兵器供給積極許多,可見他是個重情義的人,很照顧自己手下兵士。”

  白木香能想到的事,裴如玉更是早早想到,這些送火炮過來的百戶兵士便安排著住到了縣衙裏,院子與老兵的院子挨著。章百戶是個細心人,看過兄弟們住的屋子,炭火給的足,每天燒的暖和,除了孫驛丞一人一間,其他兄弟都是兩人一間屋,被褥不是從軍中帶來的舊物,聽兄弟們說一來縣裏就發了新的,都是新棉花的厚被褥,還一人一張羊皮毯,聽說夏天還會發一套薄的。衣服現在也換下軍中舊衣,改穿月灣縣統一的衙役服,每人每季裏外兩身新衣,就是漿洗,縣裏發漿洗票,一月免費漿洗兩次,還有刮胡子剃臉票,每人每月刮兩次胡子。

  孫驛丞原也是軍中百戶,與章百戶相識,隻是,章百戶是大將軍身邊近人,孫驛丞(百戶)當年隻是軍中尋常百戶。孫驛丞同章百戶說,“我們都是與縣中衙役一樣,他們有什麽,我們一樣發。前些天又一人補發了一件羊皮大襖,晚上穿著都冒汗。”

  章百戶知道的內情多一些,聞言也放了心,笑著給孫驛丞斟酒,“如今聽來,裴縣尊是個厚道人。”

  “很是厚道。原本冬衣衙役們早領過的,我們這一來,從裏到外都是補發,每個人發了領物牌到鋪子時領,個子高的就領大號,個子小的領小號。每月除了朝廷發的工錢,還有一兩縣衙補助。大將軍照顧我們這些沒用的人,給我們尋這個好去處,以後一輩子的飯碗也有了。”咕嘟嘟的熱鍋子的小火沸騰中,孫驛丞感歎著舉杯,“章兄弟你回去,替我們跟大將軍說,我們在這兒,一切都好。我們幾個能給大將軍當兵,這輩子也算沒白活!”

  “大將軍也是記掛兄弟幾個,借著送火炮的時機,讓我過來看看兄弟們。兄弟們過得好,大將軍便放心了。”章百戶笑著與孫驛丞碰杯,叮的一聲,仰頭飲下一口烈酒,問,“要是有哪裏不合適的,你也隻管說,既是咱們安定軍出去的,咱們就一輩子都是兄弟。”

  “好兄弟!”

  ——

  當天送完火炮,休息一夜,第二天章百戶原要啟程,結果,當晚一場鵝毛大雪,第二天雪有兩尺深,且風雪未停,委實趕不得路,一行人便繼續留在縣衙等雪停。

  章百戶雖出身軍旅,卻是個細致人,早上起來跟弟兄們先清掃縣衙的積雪,縣衙分派有序,前頭是拿著掃帚掃雪,後頭是拿著鐵鍬鏟雪的,整個縣衙的雪掃過一遍,就見裴縣尊一襲黑色玄狐大裘自內宅出來,對章百戶微一頜首,“辛苦了。”

  “您客氣,我們也沒旁的事。若有能幫上忙的地方,您盡管吩咐。”

  裴縣尊同湯巡檢道,“這便去敲鍾,召各街街長,每戶出兩個丁,出來掃雪鏟冰。”吩咐劉牛,“在縣衙前搭出大帳,煮粥煮茶煮肉湯,凡家裏艱難的少吃食的,還有掃雪的,都過來喝一碗。”

  裴縣尊叫著餘主簿,同章百戶道,“你們都是騎馬來的,與我一起去縣裏看看,昨天雪大,希望沒有房屋倒塌。”

  哪怕裴如玉大力發展縣中商事,減免各類賦稅,除了糧稅,基本上小宗稅都不收,隻收大宗商稅,縣中仍是有頗是貧困的人家。

  裴如玉先往城北去,城北基本都是地窩子,那邊兒的百姓普遍家境尋常。果然,一行人到城北時,已經見到家家戶戶都在熱騰騰的打掃屋頂,見到縣尊大人紛紛揚聲招呼,裴如玉問,“昨晚你們這邊兒沒事兒吧?”

  有個婦人拄著掃帚說,“周碩家的地窩子塌了,沒傷著人,就是可惜把家裏的東西都埋上了。這會兒天寒地凍的,也刨不動,得等暖和再說了。”

  裴如玉問,“他一家子安置在哪兒了?”

  “在街長家裏。”街長月灣縣獨有的名稱,一條街選出最有聲望的一戶人家做街長,有什麽事先叫街長集合,再往下做安排就好安排了。

  裴如玉騎馬過去,果然見周家的地窩子塌陷進去,積雪覆蓋,塌陷的地方有個裹著舊皮襖的小小身子在努力的往外除雪,腦袋上沒帶帽子,熱騰騰的往外冒著熱氣。底下衙役喊一聲,“周小子,縣尊大人來了!”

  周碩猛的扭身回頭,他站的那地方本是地窩塌陷的,一下子沒站穩,就鬧了個屁墩,好在積雪夠厚。就見周碩忙從地窩子裏爬出來,斯斯文文的抱著兩隻凍的紅腫的手一揖,“見過縣尊大人。”

  裴如玉下馬,摸摸他的頭,問,“你娘,你弟弟妹妹們沒事吧?”

  “沒事,昨夜我聽到雪大,房頂吱吱呀呀的,連忙把我娘他們叫起來,剛一出屋,地窩子就塌了。旁的東西不要緊,我家豬還埋地下哪。”

  周碩也就八九歲,個子不高,一臉張又凍又熱,凍紅中透著粉紅,難為他小小年紀便能將話說的這樣清楚。這小子卻是命苦,家裏娘是個病秧子,生了四個孩子,周碩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周家男人據說出門掙大錢,好幾年都沒見回來。留下這一屋子,病的病,小的小,可怎麽過日子。周碩的二弟還得照顧更小的弟妹,平時就是周碩在街上幫人們跑個腿幫個忙,人們或是給他些吃食,或是給一兩個銅板。縣衙看他家委實困難,每年補助兩百斤糙米,過年過節的,發些糖果肉食,也會給他家一份。

  今秋周碩花十個大錢買了別人家不要的一頭病母豬,那豬病的,基本上站都站不住,離閻王殿就差一口氣。周碩抱回家就給養活了,如今周碩就是在刨他家的豬。

  餘主簿歎氣,“別刨了,估計早砸死了。”

  “不能。我家豬在炕洞子邊兒上放柴的洞子裏睡,隻要炕沒塌,豬就死不了,我聽到它叫喚了。”

  裴如玉吩咐衙役,“去一道把豬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