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作者:當歸矣      更新:2020-07-06 15:53      字數:4212
  圍城的不是同一路軍隊。

  至少不是受同一個將領指揮的。

  他站在城樓上, 視線居高臨下,將一裏開外的隊伍看得清清楚楚。雖然士兵眾多看不到頭,穿著也幾乎一致,但打頭陣的布置明顯不同。

  左邊呈護佑之姿,牢牢將中間營帳保衛起來,並在後方甩出個尾巴,以備突發情況可以及時撤離。士兵持槍的姿勢基本一致,顯然訓練有素。

  右邊就相對鬆散一些,士兵排列也沒那麽整齊,甚至不能按照長乘以寬的方式計算人數,隻能大略數出六七百。

  一萬將士,來了兩千人圍城。

  這兩千還分了至少兩派,中間夾帶著一名世子……

  顧玉成掐著手心,心頭慢慢火熱起來,他勉勵眾人幾句,拎起那塊殘破的絹布,匆匆下了城樓。

  ……

  正中間的營帳內

  楊茂臉色不愉,沉聲道:“雷將軍為何這般怯戰?莫非你也認為姓顧的小子能呼風喚雨不成?”

  “世子息怒。”雷長春躬身道,“末將隻是以為,區區一個黔源縣,不值得勞動世子大駕。況黔源地偏糧少,隻要圍而困之,不出十天,就能不費一兵一卒,探囊取之。”

  “十天?”楊茂身旁一個清瘦書吏嗤笑出聲,“雷將軍莫不是以為,隻有城中人要吃要喝,咱們在城外的這些就能餐風飲露吧?這人吃馬嚼的,哪頓不耗費糧食?”

  “城裏那些賤民,餓極之時能啃草根樹皮,支撐個一年半載的。咱們王府精兵,可都是好米好肉喂出來的,經不起這般磋磨。現在王爺大業初興,正是一呼百應建功立業之時,非跟著黔源縣幹耗,不知要貽誤多少戰機!”

  楊茂微微頷首:“邱先生說的是。雷將軍你怎麽看?”

  雷長春:“……”

  他都把勸降書射出去了還能怎麽看?

  然而楊茂和邱先生一唱一和,使勁兒擠兌,默契得雷長春額角都有些抽痛。

  他就想不明白了,好端端一個世子爺,怎麽這麽糊塗?雖說平王殿下帶了二少爺發兵京師,那不是因為二少爺自幼習武身強體壯嗎?

  隻要楊茂能老老實實留在西南,等將來平王大功告成,他就是妥妥的繼承人,未來太子,何等榮耀風光?

  萬一事有不協,平王兵敗,攤上抄家滅族的重罪,楊茂遠在西南,背靠平王府,怎麽也有個後路,不至於丟了性命。

  可是這位世子就跟中了蠱似的,仗著手中有八千將兵,非要四處出戰,甚至放出話來“蕩平西南”。

  單單如此也罷了,畢竟雷長春是個將軍,不上戰場不能立功,在後方活動活動還能撈點兒戰功。

  可是楊茂不信任他!

  在雷長春眼裏,西南這些小城池都是很容易攻破的,他在這裏土生土長四十年,能不知道這地界兒有多窮嗎?根本沒有守城的本錢。大軍壓陣之下,肯定會有主動投降的。

  最劃算的做法,就是勸降,不但節省糧草戰損,還能博個好名聲。

  但楊茂不知道是想打仗立威,亦或單純對他不滿,硬是把大軍分散開來,打一地兒派一批駐守,而且在每個城池都放上自己人,儼然有建立據點的意思。

  雷長春都不敢說這叫什麽事兒,老子在前頭造京師的反,兒子在後頭造老子的反嗎?

  “雷將軍好大的威風,問個話都要世子好等。”邱先生似笑非笑地看著雷長春,到處拱火,“雷將軍可是和顧縣令商量好了,要來個裏應外合?”

  聽著耳邊冷嘲熱諷,再看看楊茂譴責戒備的目光,雷長春本來就黑的臉更黑了。

  他想說你們是不是豬腦子,這個黔源縣令,去年風平浪靜的時候就修了城牆,可見是個有成算的人,現在那城牆可是足足加高了一尺啊。

  這多出來的高度,要差出多少戰損啊!

  這樣一座城,還隻有兩千人攻打,當然是勸降更好。

  可惜他隻是個帶兵的,不能跟世子硬扛,隻好忍氣道:“末將勸降無關私心,乃是為了世子的安全。自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戰場上刀劍無眼,哪裏是開玩笑的地方?”

  楊茂瞬間沉了臉:“雷將軍以為,小王是來開玩笑的嗎?!”

  “末將不敢!”雷長春急忙躬身賠禮,瞥見邱先生那點得意的白眼,怒火上湧,憋了許久的話脫口而出,“還請世子息怒。末將鬥膽立下軍令狀,十二個時辰之內,黔源縣令一定會投降!”

  邱先生拖著長調,陰陽怪氣地道:“軍中無戲言呐。”

  楊茂眼中狠厲一閃而逝:“若是顧縣令不降呢?”

  誠然雷長春是父親留下來保護他的,可是他仗著有點資曆能力,不把他這世子放在眼中,甚至想讓他時刻待在平王府,就為了完成父親命令,全然不顧他這個世子要被置於何地。

  口口聲聲說什麽為了他的安全,不過是因為雷家女兒嫁了二弟,想趁個熱灶罷了。

  營帳中的氣氛肉眼可見地沉重下來,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焦灼。

  雷長春盯著角落的塵埃看了數息,終於出聲打破沉默,雙手抱拳道:“要是顧縣令不降,末將願受軍法處置!”

  “一言為定!”楊茂親自拿了紙筆命雷長春寫下軍令狀,蓋了印將其交給邱先生,“如此,小王便靜候佳音了。”

  從汪雄之事他就看出來了,那顧玉成不是好惹的,隻要他能挺住一天不降,他非趁機解決了雷長春不可!

  然而老天這次沒有聽見楊茂的心聲,第二天午時剛到,黔源縣就響起了咚咚的鼓聲。

  悶雷般的鼓聲響過四十九下,城門轟然大開。

  兩方陣營無數人的目光中,顧玉成一身白服,緩緩從城樓陰影中步出。

  他身旁落後半步的位置,是做苗女裝扮的宋琢冰,手捧官印,眸如深潭。

  二人保持著相同步調,一步步朝“楊”字大旗飄揚的營帳而去。

  他們身後,城樓上有人運足中氣,高聲呼道:“黔源縣令顧玉成,特來遞送降表,請世子親見!”

  第87章 巧舌如簧

  “黔源縣令顧玉成, 特來遞送降表,請世子親見!”

  這句話足足喊了三遍, 在空曠的城門前蕩出回響。

  圍城隊伍中泛起小小的騷動, 前排士兵迅速分出一人去中帳匯報。

  營帳中, 邱先生神色複雜, 哼了聲道:“雷將軍真是料事如神。”

  雷長春此刻占據上風,壓根兒沒理他, 隻盡力收斂喜色,拱手道:“恭喜世子!現在顧玉成遞送降表,黔源唾手可得啊。”

  他昨天立下軍令狀就後悔了, 平王對他有知遇之恩,他不可能背叛, 但是十二個時辰這個時間太死板了, 萬一黔源縣十三個時辰才來投降呢?

  雷長春毫不懷疑,假如真有這種巧合,他會在受降之前被楊茂借口誅殺。

  苦等一夜並深刻反思自己在世子心中的地位後, 雷長春甚至做好了如有意外就帶著自己手下的兵先躲到深山, 等平王歸來再做計較的打算。

  現在顧玉成提前投降,他頓時拋去負擔, 忠義兩全, 還壓了姓邱的一頭,喜得黑臉微微透紅。

  楊茂屈起手指輕叩桌麵,心中說不上是喜是憂,視線掃過帳中諸人, 淡淡地道:“不知顧玉成是真降還是詐降,此時下定論,未免言之過早。”

  雷長春觀他神色鬆動,主動請纓:“末將請命去會一會這黔源縣令,為世子分憂!”

  楊茂點頭:“有勞將軍。”

  顧玉成和宋琢冰走到距離營帳兩百米的位置,被昨天射箭的黑臉將軍攔住,對方粗聲大氣地道:“某乃世子麾下雷長春,特來迎接顧大人!”

  昨天倉促之間,顧玉成就覺對方生得魁梧高大,這會兒近距離接觸,幾乎整個人都籠罩在對方陰影中,他不慌不忙地錯開一步,容色平靜:“有勞雷將軍帶路。”

  雷長春一雙眼睛自他和宋琢冰身上掃過,道:“顧大人可是真心投降世子?”

  顧玉成示意他看官印:“當然。”

  “既然如此,”雷長春微微眯起眼睛,“請這位姑娘留步。顧大人自己來就行。”

  宋琢冰看看雷長春又看看顧玉成,臉上露出明顯的疑惑。她偏過頭,輕聲道:“%#¥%@&。”

  雷長春:“???”

  顧玉成用同樣的語言回複兩句,對她點點頭,然後看向雷長春,嚴肅地道:“雷將軍有所不知,這位姑娘是東苗西苗共推的少族長,願率九十六苗寨投奔世子。還請將軍帶我二人同去麵見世子,共敘仰慕之情。”

  雷長春這才知道他二人嘰裏呱啦說的是苗語,一時遲疑起來。

  百夷地帶,能有九十六家苗寨歸降,這可是大功啊!

  細看那女子,確是苗人打扮,渾身銀飾極其貴重,濃墨重彩的臉上依稀能看出苗人特征,眉宇間器宇軒昂,行走時更是氣派十足,沒有絲毫閨閣女子的柔弱羞怯。

  可是……

  想到平王曾提起宋家有人藏在黔源縣,與顧玉成過從甚密,那宋七娘更是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不可小覷,雷長春被戰功衝得發熱的腦子很快冷靜下來,堅持要求顧玉成一個人前往中帳。

  招降這件事兒是他一手促成,還立了軍令狀,須得慎之又慎,寧錯殺不放過。

  否則萬一有個好歹,他隻能帶著手下士兵去深山冒充山裏苗了。

  看他堅持,顧玉成臉色沉下來,冷冷地道:“但願雷將軍不會後悔。”

  說罷扭頭對宋琢冰嘰裏咕嚕說了一長串,間或指指雷長春和楊茂所在的營帳。

  宋琢冰越聽臉色越難看,她先用苗語對著雷長春嘰裏咕嚕罵了一通,爾後抿抿唇,語調別扭地吐出幾個字:“你,好膽!”

  雷長春對前半截一個字沒聽懂,但看陣勢也知道不是好話,念在這苗女地位頗高的份上,他稍微放緩臉色,勸對方等世子召見再來,“堂堂少族長,何必與遞降表的一起覲見?待世子設宴款待,豈不是更光彩?”

  一番話說完,對麵一男一女都沒有反應。

  雷長春此時方意識到這苗女絲毫不通漢話,非但不會說,連聽都不會。

  他有心讓顧玉成翻譯過去,代為示好,可惜剛明朝暗諷完人家,這會兒根本張不開嘴。

  即使張了嘴,也怕對方瞎說一氣,顛倒黑白。

  正猶豫間,就見那苗女對顧玉成說了幾句什麽,然後將官印遞出去,深深地望了他一眼,隨後瀟灑轉身,揚長而去。

  雷長春心道不妙,急忙追上道:“少族長留個信物吧,雷某也好向世子引薦。”

  又對顧玉成放軟話頭:“顧大人屈尊前來,世子不勝歡欣,掃榻相迎,苗寨之事,還要請顧大人從中調解,最好皆大歡喜。”

  他將自己肚裏的幾個成語傾巢倒出,終於勉強打動這探花縣令,上前對那苗女呱唧一通。

  那苗女猶豫半晌,手指撫過腰間配飾,最終挑了個小小的彎月形雕花銀角,放在顧玉成手上:“¥%……”說罷大步朝著黔源縣城門而去。

  顧玉成點點頭,拿著官印和銀角,對雷長春道:“信物在此,但少族長的決定並非顧某可以置喙,現在隻有黔源縣遞降表了,有勞雷將軍帶路。”

  雷長春:“……”

  吃了個軟釘子,雷長春再沒開口,臉黑黑地把顧玉成帶到中帳,徑自到下首位置坐下。

  這帳篷從外麵看不高,但裏麵下挖了二尺,走進去並不憋悶,裏麵陳設華麗,頂上還吊著六顆夜明珠,在白日散發著淺淡柔潤的光澤。

  坐在上首的顯然是平王世子楊茂,他年約三旬,蓄著短須,身穿貢錦,頭戴玉冠,正把玩著一枚小巧的碧玉杯。

  在他身後,兩名美貌侍女扛著紈扇,一左一右無聲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