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作者:當歸矣      更新:2020-07-06 15:53      字數:4869
  第53章 婉拒親事

  臘月二十七, 顧玉成徹底給自己放了假,專心準備過年。

  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勞力, 他承包了剁排骨、斬雞塊、殺魚宰鴨等重任, 還幫著王婉貞炸雞燉魚, 又攪打了兩盆餡料, 教顧玉榮包餃子。

  小小的兩進院兒每天香氣四溢,年味兒也越發濃厚。

  比年味更濃厚的, 是四鄰八家的香火味道。

  當今天子推崇僧道近二十年,從權貴到民間,寺廟道觀日益興盛。現在臨近年關, 京師幾乎家家拜神,人人燒香, 傍晚時分向遠處望, 甚至能看到半空淡淡的煙霧繚繞。

  四位國師先後辦了八場法會,各展神通,不知引了多少百姓圍觀。而京師的大小廟觀中, 鎮國寺作為屹立八百年不倒的名寺, 又出了兩個國師,香火最是鼎盛, 據說正殿的石階都被進香人磨平了三寸。

  王婉貞本想去鎮國寺給顧大河立個長生牌, 結果帶著兒女過去一看,進香路上人山人海,還有四十多裏路的時候就沒法往前走,半山坡上都是人。三人隻好掉頭返回, 置辦了厚實的祭品和黃紙,在家中焚香燒祭。

  至於多捐香油錢求個方便,一家三口誰也沒提。

  顧玉成現在已不是特別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但對佛道並不癡迷,堅持認為二者都是文化現象。讓他逢年過節燒香禱告沒有問題,舍出百兩銀子全心向佛則萬萬不行。

  王婉貞的想法就更實用了,在她看來,家裏的錢都是兒子掙的辛苦錢,將來要留著買房娶妻用,不能亂花。

  至於天上神仙,不是都說心到神知麽,她這麽虔誠,神靈一定能看到,沒必要太追求形式。

  且她從前伺候過的陶家太太跟小姐,都是篤信佛道之人,也沒見誰生出慈悲心腸來。可見這種事就和孝道一樣,論心不論跡,若是為了立長生牌整得家中生活困頓,大河也要不安心的。

  顧玉榮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對佛道就更沒什麽想法了,隻因為不能上山玩耍撅了會兒嘴巴,就開開心心吃果子去了。

  守著各色吃食,熱熱鬧鬧地過完除夕和春節,顧玉成就帶著母親和妹妹去老師家拜年。

  他是顧儀最器重的學生,也是唯一一個經顧儀教導後考中解元的學生,在顧家待遇頗高,進門就被帶到顧老太太麵前,拜過年還領了紅封包起來的壓歲錢。

  趁王婉貞和顧玉榮留在屋裏陪老太太說話吃茶的時候,顧儀將顧玉成叫到書房,對他提了李家的事情,最後歎氣道:“為師知你一向有主意,但這關係到你的終身大事,不可輕率。”

  顧儀看著換了身行頭顯得越發俊美的弟子,心中格外不是滋味。雖然李三娘家世好,據說人也不錯,但顧玉成可是少年進士,多好的前途啊。

  隻是母親說的也有道理,即便顧玉成考中進士,要不是李家姑娘兩次退婚在先,憑她的家世也不會跟顧玉成結親。

  好好的學生,終歸是被自己連累了……

  顧玉成微微睜大眼睛看著老師,將方才聽到的話在心裏過了好幾遍,才敢確信顧儀是怕他被惡意黜落,想讓他提前結個得力親家,好抗衡一二。

  顧玉成:“……”

  本朝科舉各種盤查結保,非常仔細,但考官與考生之間的避諱並不嚴格。特別是到了會試階段,隻有親父子、親兄弟這種關係才需要避諱,其餘一概不妨事。

  現在京師雲集各方舉子,有門路的都在遞行卷、搞詩會,為的就是把名聲傳揚出去。這樣不管朝中哪個大臣做了考官,都會考慮一二。

  抓緊時機成親的也有,算是提前買股。對女方家來說,舉人和進士雖然都有資格做官,但前途差別有如雲泥,一旦舉子考中進士,很可能落不到自己頭上,幹脆提前選個潛力股定下。

  對於舉子,特別是年齡偏大、覺得自己進士及第可能性不是很高的舉子,直接在京師娶一官宦人家的小姐也是條出路,畢竟落榜了肯定娶不著。

  隻是沒想到,老師想把他直接送進主考官家裏,這操作也是很可以了……

  顧玉成深吸一口氣,幹脆了當地拒絕了:“學生謝過老師美意,但實不敢從命。老師試想,假如我和李家姑娘結親,李學士又做了主考,豈非給了小人攻訐的借口?”

  “真到那時候,就是長出一百張嘴也說不清楚,即使貼出考卷廣而告之,也敵不過無恥鼠輩造謠中傷。常說謠言止於智者,然天下智者能有幾人?”顧玉成拱拱手,臉色嚴肅,“學生雖不才,也明白尊師重教的道理,怎能為了中試置老師名譽而不顧?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與李家結親的。”

  他說得義正言辭,其實還有點顧慮未曾吐露。一來他是真覺得自己還小,至少生理年齡小,還不到能娶妻生子的時候。二來他現在花得多掙得少,真成家了也養不起妻兒,還是先立業更靠譜。

  但是這些話無法對顧儀明說,說出來也沒人理解。畢竟此時結婚年齡普遍很早,李三娘都退婚兩次了,今年也不過十五歲。他要說覺得自己歲數小不想成親,顧儀怕不得當場笑出聲兒來。

  現在可好,顧儀非但笑不出來,還眼眶發熱幾乎要掉下眼淚。他扭頭看向窗外,好一會兒才轉過來直視顧玉成,聲音低沉:“要是真的因此黜落,甚至再也不能——”

  “關心則亂,老師小看弟子了。”顧玉成截住話頭,正色道,“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得老師教導,學會許多道理,即使永遠不能進士及第,又有什麽遺憾?”

  “真到那一天,我就像老師一樣,雲遊四方,教書育人,做個風流名士,豈非正好繼承您的衣缽?”

  像他一樣教不出徒弟嗎?顧儀滿腔傷感都被衝散,哭笑不得地指著顧玉成:“你呀你,唉,你可真是,就會哄為師開心了。”

  他這個學生,真真是每臨大事有靜氣,這種時候也不慌不亂,事事以他的名譽為先,倒是他自個兒著相了。

  顧儀本是個灑脫之人,現在一朝想開,整個人輕鬆不少:“既然如此,你盡管放手去考會試。若有那不開眼的故意為難你,為師必不能罷休,非拚個魚死網破不可!”

  顧玉成微微勾唇,笑容中透著狡黠:“老師勿憂。學生願意改換文風,走靈巧飄逸的路子,還請老師教我。”

  顧儀撫掌大笑:“好!不愧是我的學生!”

  師徒二人解決完心頭大事,又聊了些近日功課,顧玉成便告辭離開,拐到主院接走王婉貞和顧玉榮,慢慢往家中走去。

  顧玉成心裏裝著事兒,王婉貞不知為何也麵露遲疑,隻有顧玉榮非常開心。

  她在顧家和幾個同齡小孩玩了一會兒,得知她們都不會踢蹴鞠,當即得意地展示了自己的花式踢球法。雖然隻有兩個動作,也贏得了全場小孩羨慕的目光,成就感爆棚,這會兒嘰嘰喳喳地說著自己的感受,並表示要再學幾個。

  顧玉成將她抱起來:“貪多嚼不爛,你先鞏固鞏固,有空再多練練投壺。”

  顧玉榮:“噢。”

  ……

  一回到家,王婉貞便關上門,低聲道:“阿成,先前老夫人提了一嘴你的親事,娘借口會試婉拒了,結果路上越想越後悔,你說要不要……”

  顧玉成一問,果然是李三娘那樁親事。

  他不好跟王婉貞說自己被人盯上了所以才有這門親,怕她心裏惶恐,想了想道:“娘拒了就好。老師今天還說讓我專心備考,不要分心,以後考中進士再談親事。”

  王婉貞向來聽兒子的,聞言鬆了口氣:“那就好,娘總怕誤了你的好姻緣。”

  顧玉成輕笑道:“這事兒不著急,現在還是功課為重。”

  反正他是不會娶十五歲小姑娘的,還是先準備會試叭,萬一將來僥幸自由戀愛了呢。

  .

  “賢弟可聽說了?那顧玉成放話要改作風流文章呐。”

  出了正月,朝堂正式公布會試主考人選,是禮部侍郎高象。其人乃翰林出身,後曆經地方主政,前年升到禮部,是個極為老成持重之人。但觀他往年出過的書冊文集,篇篇輕靈雅致,一時間許多考生爭相求購,揣摩主考口味。

  “文章本天成,哪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說改就改?”江星漁不以為然地道,“顧玉成有清泉居士做老師,還是一副死板教條的樣子,這樣人能做出什麽風流文章來?”

  另一好友道:“江兄說得對,那顧解元上次見麵還愛作古板文章教訓人,現在臨時畫虎怕也不成。這次春闈,我們南方才子定能一舉奪魁!”

  “南方文氣昌盛,又有賢弟這樣的才子,自然要沒有問題的。”

  “兄台謬讚了,論才情我等何嚐分出過伯仲?”

  幾人興致勃勃討論一番,又約定買最新的文集,談笑著相攜而去。

  朝堂上,一眾朝臣也在議來議去,終於趕在二月初從翰林院選出了幾個學士擔任同考官,又把京師貢院裏裏外外徹查數遍。

  二月初九,在無數人的期盼中,寶華二十九年的會試,正式拉開了帷幕。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4-20 00:02:53~2020-04-22 23:29: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海航旳魚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森小枝 33瓶;海航旳魚、關山啊 10瓶;方也 2瓶;沉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4章 會試三場

  會試仍是考三場, 但每場隻考一天,不必帶那麽多東西。顧玉成便又提上考籃, 清點檢查後趕往京師貢院。

  這隻竹藤編製的考籃是他當初在清平縣買的, 花了二十多文銅錢, 很是結實。

  王婉貞認為這考籃陪他經曆過縣試、府試和院試, 沾染了考場文氣,非常吉利, 去年底就把它收拾出來洗刷幹淨,連正月裏初一十五上香的時候都拿出來擺在供桌邊,企圖讓香火熏陶一二。

  顧玉成看得好笑, 也沒說什麽,每日裏調整作息, 照常模擬考試, 直到臨考前兩天才放鬆休息。

  此刻站在長長的搜檢隊伍裏,顧玉成兩眼湛湛,精神頭兒格外好。隨著隊伍慢慢前進的時候, 還看到了鄉試時的熟人, 易經魁首孫茂。

  兩人分處兩個隊伍中,孫茂也看到了他, 揮手打了聲招呼。寒暄幾句後, 顧玉成問道:“怎的不見孟兄前來?”

  詩經魁孟彥昭也出自黃湖書院,和孫茂關係不錯,又心高氣傲,沒道理不來考會試。

  孫茂麵露傷感:“他偶感風寒, 家中擔心在外奔波傷了根底,隻好下場再來。”

  其實是孟彥昭年底縱馬遊樂,不小心跌了一跤,幸好並無大礙,隻是腳踝和手腕扭傷。但傷筋動骨一百天,何況是最考驗字跡的會試?就算勉強下場也不可能考中,萬一傷到筋骨更是得不償失。

  正因如此,哪怕孟彥昭百般苦悶,也隻能躺在家中休養,等待三年後再赴京師。

  時人有什麽毛病,都愛推到風寒頭上,顧玉成不好多問,便遙祝孟彥昭早日康複。

  恰好他的隊伍更快一些,眼瞅就要輪到,顧玉成忙和孫茂道別,匆匆往簾後而去。

  能參加會試的都是各地來的舉子,是可以被尊稱一聲“舉人老爺”的有身份之人,兵士搜檢時也相對客氣些,沒像鄉試時那樣下狠手,甚至囑咐顧玉成進場後早點要熱水,晚了那水就不太熱了。

  顧玉成簡直受寵若驚,整理好儀容後拱手道謝,爾後拎起考籃緩步進場。

  作為全國最大的考試場地,京師貢院建造得相當氣派,又年年修繕,連號房看起來都更加幹淨。

  顧玉成仍不敢放鬆,按照前幾場的步驟,仔仔細細地將號房打掃一遍,然後才坐下休息。

  等到黎明時分,監試官依次發下試題,首場仍是三道四書題,四道五經題。

  顧玉成一看,其中恰有他正月裏模擬做過的兩道題目,分別出自《孟子》和《中庸》。他提筆在草稿紙上默寫舊日文章,寫了兩行又劃掉,重新開始破題。

  《孟子》的題目是“君仁莫不仁”,出自《孟子.離婁下》,講的是國君仁義,則全國人都能仁義,國君安定,則國家安定。當時顧玉成破的是君王品德昭彰如太陽,所以才能照耀萬民,使民眾“莫不仁矣”。

  現在他凝神思考片刻,徹底轉了個思路,提筆寫下“夫王之道,不可謂不大也”,然後一路朝著“為君王者,應該正直仁愛,聽從賢臣納諫,克製己身,否則要起反作用”而去。

  既決定背水一戰,自然要聽從本心。不過是我手寫我心罷了,有什麽好遮掩的?

  寫!

  挾著這股不可擋的氣勢,顧玉成落筆不加點頓,文思幾如泉湧,不到午時就在草稿紙上寫完了五篇文章,直到脖頸酸疼才放下筆。

  他嚼著肉幹將寫好的內容品讀一遍,暗暗給自己點了個讚。

  果然還是放飛自我來的痛快,連文字都比往日更添一分流暢,不枉他每日裏辛苦練習。

  略吃了些飯食,又喝了杯水,顧玉成就繼續作文。不知是不是今天感情格外充沛的原因,他寫起來極是順手,寅時剛過的時候,就將七篇文章妥妥帖帖地謄抄到了試卷紙上。

  一眼望過去,這七篇文章俱是嚴肅端莊,辭氣厚重,與上月交給顧儀的格外不同。

  顧玉成滿意頷首,起身到受卷官處交卷。

  是的,他根本沒打算改換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