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作者:當歸矣      更新:2020-07-06 15:53      字數:4527
  想想吧,他得罪了顧玉成,結果鄉試落第。那個劉武,當初跳出來說縣試案首有隱情,被羞辱一番後性情大變,連結保的好友都跟他散了夥。

  最後實在找不到人結保,劉武幹脆連後麵的院試都沒能參加,至今還是個童生!

  顧明祖越想越覺得身上發冷,他打了個哆嗦站起來,又加了件衣服。

  淒淒明月難為光,寂寂愁人難為腸,他如今,竟是個難為之人了……

  第47章 鹿鳴宴上

  九月二十七, 一眾舉子身著新衣衫,在學官帶領下來到鹿苑, 參加鹿鳴宴。

  福寧城學風興盛, 一代代下來舉子眾多, 慢慢就在府衙內建了鹿苑, 專供三年一次辦鹿鳴宴用。

  這園子叫做鹿苑,其實並不很大, 但裏麵養了十幾頭梅花鹿,極是應景。眾學子中不乏沒見過鹿的,路過時忍不住多看幾眼, 腳步也慢了下來。

  顧玉成身形挺拔地走在前列,隻淡淡掃了一眼就目不斜視繼續向前。

  他曾是近距離接觸過虎豹獅狼的人, 幾頭鹿著實不算什麽。然而落在學官眼裏, 越發覺得他少年老成氣度非凡,一時間眼神都更加慈愛。

  鹿苑早已布置整齊,一百二十名新舉子按次序坐好, 四人共一桌案, 經魁兩兩一案,解元則獨占一案, 位置也最靠前。

  待本地學政和考官們漸次落座, 說了幾番場麵話,眾人又齊聲唱和《鹿鳴》詩後,宴席便正式開始。

  顧玉成獨自坐在桌案前,悄悄鬆了口氣。

  原身跟著陸夫子念書, 不曾學過鹿鳴詩怎麽唱,他就更不會了,方才隻好幹張嘴不出聲,假裝唱得感情充沛。偏他位置靠前,又格外年輕,主考和同考官的目光時時掃過,緊張得差點對不上口型。

  然而這口氣卸下沒多久,顧玉成就被主考魏碑點了名,讓他作首詩。

  “在座人才濟濟,均非凡俗,正可由解元起,詩詞佐酒,以文會友!”

  眾人齊聲稱快,顧玉成站起身,隻覺滿座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簡直要在衣服上灼出洞來。

  他也不慌,目光專注看向主考,拱手一禮後朗聲道:“學生治學日短,不善作詩,今天就拋磚引玉,以饗諸位。”說完抑揚頓挫地將昨天準備好的七言詩背出來,從容坐下。

  平心而論,這詩做得平平,但非常契合鹿鳴宴的慶祝氣氛,又是脫口而出,這種場合沒人跳出來煞風景,學政和考官點評誇獎後,其餘經魁便開始依次作詩。

  五經分別是《詩》、《書》、《禮》、《易》、《春秋》,五經魁首就是從本經學子中選□□的頭名,共同組成鄉試前五名。

  後人喝酒劃拳時愛念叨“五魁首、六六六”,其中的 “五魁首”就是鄉試五經魁。

  顧玉成作為春秋魁兼解元,完成作詩任務後全身放鬆,便專注看其他人作詩。

  本朝科場不考詩賦,舉子中擅長作詩的就沒那麽多,有人既不會作詩又沒有提前準備,幹脆罰酒三杯跳過去,落得坦蕩。

  但詩經魁孟彥昭是真的會作詩,最開始的五言詩字字精妙,贏得滿堂喝彩。所有人都輪完一圈後,他還又做了兩首,也是文采斐然。

  顧玉成不禁心生敬佩,暗道詩經魁年紀不大,竟能出口成詩,想來是個神童一類的人物,跟他這樣強化模擬考出來的不同。

  詩詞佐酒環節終於結束,學政總結陳詞,再次勉勵眾舉子刻苦讀書,不可拋費光陰,便到了吃飯的時候。

  顧玉成看熱菜上凝了白白的油脂,便專注吃冷盤,將切成薄片的羊肉在碟子裏沾了醬汁,細細品嚐。

  據說鹿鳴宴上的羊肉是從草原運來肥羊宰殺所得,肥瘦適宜,滋味鮮美,顧玉成格外多吃了幾片,才將筷子伸向素菜。

  他吃得半飽時,宴席已近尾聲,眾舉子談笑風生,在席間走動結識同年。

  顧玉成抓緊吃掉幾口就專心應酬前來打招呼的舉子,但凡來道喜的就恭賀同喜,誇他天賦異稟的就說是老師教得好,言辭謙虛謹慎,不見一絲輕狂。

  這做派任誰也挑不出毛病,卻惹來旁邊孟彥昭不滿,舉著酒杯道:“解元公未免妄自菲薄,你若是平平無奇,那我等豈非朽木?”

  這話說得帶刺,卻是冤枉了顧玉成。從他本心來說,考中解元異常欣喜,但真沒覺得有什麽好狂妄的。畢竟他不是真正的少年人,肚裏攢了十幾年學習經驗,久經錘煉的學習方法配合模擬考這一利器,自然進境飛快。

  這會兒被年輕的詩經魁當眾質疑,顧玉成也沒法坦誠相告,隻好道:“孟兄言重了。你我同為經魁,才學相差能有幾何?我不過僥幸得一新奇法子,頗有助益罷了。”

  解元這麽說,是要把方法公之於眾?

  周圍舉人瞬間豎起耳朵,就聽顧玉成道:“老師曾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然鄉試三年一考,隻靠下場積累經驗,未免蹉跎歲月。”

  幾個年長的居然不禁點頭,若非三年一大比,他們何苦熬到不惑之年才博得舉人出身?

  顧玉成眼神掃過周圍數人,正色道:“要想多攢經驗,還是要靠模擬考。”

  他將如何模擬一一道來,包括模擬頻率、強度以及如何從模擬中吸取經驗教訓等,詳細到聽完就能原樣照搬。

  在場都是貢院號房裏考出來的舉子,一聽就知道這方法可行,隻是太艱難了點兒。他們考一次鄉試就要去半條命,解元卻能隔日模擬,果非常人!

  易經魁孫茂感歎道:“聖人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而後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解元公年紀不足弱冠,卻能做到聖賢所言,茂自愧弗如也。”

  其餘幾人也連連誇讚,畢竟不是誰都能將自己的備考經驗告知他人,憑這份心胸也不是一般人。

  “謬讚了,說到底不過‘勤學苦練’四字而已。”顧玉成說完再次祭出顧儀,把這位老師吹得天上有地下無,宛如點石成金的仙人。

  孟彥昭:“……”

  聽聽聽聽,這人又假謙虛上了!

  看孟彥昭一臉憤憤不平,孫茂急忙將他拽到角落,低聲道:“休得胡鬧,你忘了師長囑托嗎?”

  他和孟彥昭都出自黃湖書院,又沾親帶故,知道此人什麽都好,就是才高氣盛。本想做個年輕解元,結果解元被個更年輕的學子拿下,難免心頭鬱悶。

  但鹿鳴宴不比書院講經堂,惡了學政大人後果嚴重,縱使孟彥昭不滿,孫茂也不得不擔起兄長責任,將他未出口的狂言拍回肚裏。

  “你下場九天,都在哪行號房?”孫茂

  孟彥昭:“?”

  “書院師長通了關係,黃湖考生都在天地行的號房。”孫茂聲音更低,“你可知道,顧玉成首末兩場考試都在‘庚’字行號房?”

  孟彥昭:“?!”

  黃湖書院的夫子經驗豐富,他當然知道號房排布。“庚”字行可是所有考生聞之色變的臭號,才高八鬥如孫茂,三年前就是被分到這一行,結果沒考完首場就被抬了出來。

  所以這次師長們才費力氣通關係,給他們弄到靠前的號房……

  這般說來……孟彥昭臉色變來變去,最終歸於平靜,對孫茂拱手道謝。

  孫茂鬆了口氣,拉著他重回經魁桌案,和往來舉子談笑起來。

  .

  鹿鳴宴過後,顧玉成就開始寫信。

  第一封寫給遠在京師的顧儀,報告喜訊的同時狠狠把他誇了一頓,不重樣的讚美都寫了三頁紙。

  第二封則寫給譚縣令,感謝他的教導與栽培。當初在清平縣時,這位縣令對他多有照顧,曆年試題和縣衙卷宗都送到顧家,讓他學習揣摩。現在他得中解元,也當送上福寧城特產聊表心意。

  至於第三封則是寫給陸夫子的,雖然沒有在這位夫子手下考取功名,對方也是原身的授業恩師,不好置之不理。而且顧玉成後來又去看榜,在落第的榜上找到了顧明祖的名字,本著小心無大錯的原則,決定維護好跟陸夫子的關係,省得被顧明祖背後嚼舌。

  至於溪口村的呂老太太等人,顧玉成直接選擇了無視。他現在已經中舉,有了做官的資格,即使這些人想找麻煩,也沒那個本事。

  他已經不是從前毫無還手之力的顧二郎了。

  送出信件與禮物,又應邀赴了兩場官方宴席,顧玉成就再次開始打包家當行禮。

  一回生二回熟,加上福寧城相對繁華,這次隻花了兩天功夫就處理完畢,雇了車往京師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趕考獲得了官府贈銀二十兩,還有一袋精米。

  作為舉人,顧玉成進京趕考是有公費支持的,假如他選擇明年初和其他舉子一同赴京,還能乘坐官府提供的馬車,上麵插著“奉旨赴考”的旗子,一路住驛站都免費。

  與此同時,他的廩生福利將延續到今年底,現在仍能憑公文領取廩銀廩米。

  然而顧玉成作為模擬考代言人,不肯在福寧城耽擱,寧願多出錢也要提早到京師,就隻領了舉人銀米。

  即便如此,王婉貞還是非常開心:“夫子說的沒錯,書中自有千鍾粟,阿成你考了舉人,咱們家連米都比往日吃得好。”

  這精米不知是什麽品種,煮熟後微微泛綠,顧玉榮尤其愛吃,現在每頓能多加小半碗飯。

  福寧城距離京師不遠,路上走走停停,一家人終於在十月中旬趕到了京師。

  作為第一大都城,京師城牆威嚴高聳,其上兵士林立,個個手執□□,臉色冷厲。

  城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人來人往,熱鬧熙攘,還有趕著駱駝的商隊。

  顧玉榮第一次見到駱駝,被那雙睫毛的大眼睛迷住,鬧著讓哥哥往前走,好排在商隊後頭。

  “我就看看,不摸它。”

  顧玉成忍俊不禁,揉了揉顧玉榮的腦袋。正要往進城隊伍裏走,忽然被人叫住——

  “敢問可是清平縣顧家郎君,諱上玉下成,來京師考會試的?”

  第48章 京師顧家

  顧玉成聞聲看去, 就見一個身著綢衫的中年人笑得殷切,邊說邊朝他走來, 身後還跟著個年輕小廝。

  “小人是京師顧家的管事, 老爺聽說您要進京, 這幾天都派小人在城門口等著迎接呐。”中年人自報家門, 又請顧玉成移到旁邊他們帶來的車上,好進城接風洗塵。

  顧玉成穩穩站在原地, 道:“我初到京師,理應上門拜訪,隻一路風塵仆仆, 多有不便,數日前便與老師在信中約定, 進京修整兩日後再行登門。怎的老師忽然改了主意?”

  “這……”中年管事幹笑幾聲, 臉上浮出些尷尬。

  他的確是奉命來接顧玉成的,但下令的不是顧儀,而是顧家老太太, 也就是顧儀的母親。

  這母子倆因事起了齷齪, 顧儀憤而離家,寧肯住在莊子裏, 成日往返奔波也不回去。老太太心中焦躁, 就想借著顧儀學生進京的機會,緩解一二。

  怕被顧儀搶先,管事已經在城門口等了四天,見著一家三口進京的就上前打問, 今天終於見到了正主。

  他看這一家三口都穿著棉布衣裳,估計沒見過什麽世麵,就打算直接把人帶到顧家去。至於解元,京師裏每隔三年就來好幾個解元,也沒見多長幾個鼻子眼睛,且這顧解元又格外年輕,想來看不出什麽。

  沒想到人家這麽不好糊弄……

  眼看顧玉成沒有動身的意思,甚至眼中出現明顯的懷疑,仿佛下一刻就要報官似的,管事隻好在多加美化的基礎上和盤托出,著重強調了顧老太太對他的欣賞和喜愛,末了期期艾艾地道:“老夫人已經派人請老爺了,現下老爺應該也在家中等著,您看要不……”

  原來如此,怪不得老師讓他先自行安頓,隻可惜棋差一招。

  顧玉成略一沉吟,決定先去顧家拜訪,當即收斂神色,客客氣氣地道:“勞煩了,車子就讓他們跟上吧,正可將禮物送予老師。”

  管事大喜,忙帶著小廝在前領路,進城後徑直往顧家而去。

  車上,王婉貞小聲道:“怎的忽然要去顧先生家中?咱們這風塵仆仆的樣子,恐不得體。”

  “是老師的母親派人來接,不好不去。”顧玉成聲音也低低的,“娘不用擔心,趁現在有空,先整理整理就好。”

  越靠近京師,官道附近就越是繁華,他們昨日住店的時候,想著快要進城了,便各自洗澡收拾一番,今天還能見人。

  王婉貞點頭應是,飛快給顧玉榮解開頭發重新梳編,又把自己頭發理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