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作者:當歸矣      更新:2020-07-06 15:53      字數:5151
  一旁的顧玉成整完頭發,幹脆連外衫都換了。他有種直覺,今天恐怕不會特別順利,但不管發生什麽,他都要盡量給老師掙麵子才是。

  馬車走了半個多時辰才緩緩停下,顧玉成扶著王婉貞下車,又把顧玉榮抱下來,然後讓那管事把禮物卸下收好。

  “些許薄禮,不成敬意。後麵這輛車上都是帶給老師的禮物,就麻煩你們了,也省得車夫再跑一趟。”

  這次進京,他們仍是雇了兩輛大車,一輛載人一輛載貨,其中載貨的那輛裝滿了各色臘肉果脯和書籍,還有福寧城特產的一種核桃,皮薄肉厚,很是美味。

  他們自己的家當則不多,隻有一箱衣服和少量鍋碗瓢盆,在另一輛車上擠擠就全放下了。

  倒不是這次在福寧城置辦的東西少,而是鄰居們太過熱情,都想討個解元家的物件兒沾沾文氣,甚至還有人輾轉請托,願意出高價買。

  顧玉成勸說無果又急著出發,幹脆象征性收了幾十文錢,就把桌椅板凳和兩個舊硯台都送了人。顧玉榮這幾個月和隔壁的一雙兒女時常投壺切磋,臨走時有樣學樣,拿了三個碗送給人家,說是以後一吃飯就能想到她。

  這般倒騰下來,他們帶上路的行禮就少了許多。為了不浪費空間和車錢,王婉貞幹脆買了一車東西,有給顧儀的禮物也有給他們自家的,預備進京後先用著。

  現在臨時登門,顧玉成決定將這車東西獻祭出來。世情嫌簡不嫌虛,多點禮物總是沒錯的。

  沒想到一整車都是禮物……管事眼中露出喜色,連連誇讚後就指揮聞訊而來的仆婢卸貨。待見到裏麵東西樣樣實惠後,連車錢都搶著付了。

  清點完禮物,交待另一個車夫到欣榮書坊等著,顧玉成全家就被仆婢簇擁著迎進顧家大門,朝內堂走去。

  顧家是真正的書香門第,顧儀祖父曾官居一品,深得天子信重。顧家宅子就是當時禦賜的,占地近百畝,布置得極為精巧,回廊曲折,處處風景。

  管事往日裏帶人進來,聽過無數讚美之詞,然而顧玉成是個參觀過各地園林與豪宅的人,故宮都去了十幾回,顧家宅院相比起來並不突出。故而他穩穩走在青石板上,內心非常平靜,隻暗暗感歎老師家裏真有錢。

  顧玉榮年齡太小,還不到分辨富貴的時候,平日裏又過得自在,什麽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有人配合,哥哥考中解元後還被鄰居圍著誇,正處在自信膨脹的階段。她這會兒被哥哥抱在懷裏,眼睛四處轉著看,隻有好奇跟新鮮,沒有半分羨慕。

  一家三口中隻有王婉貞暗自緊張,但她的人生前半截都在戰戰兢兢做丫鬟,養成了膽小謹慎的性格,這會兒怕惹人笑話,幹脆半垂著眼,跟在兒子旁邊往前走,不多看一眼,也不多說一句話。

  管事在一旁越看越是驚訝,他自認有雙會看人的厲眼,今天卻屢次走眼,心說難怪老爺那麽個怪脾氣要破格收學生,人家還真不是一般人。

  這般想著,管事態度愈發恭敬,到了廳堂都沒用小丫頭打簾子,自個將顧玉成一家送進去,高聲笑道:“老夫人,四老爺,解元公接來了!”

  顧玉成抬眼一看,上首坐著個滿頭珠翠的老太太,旁邊那黑著臉的,可不就是他數月未曾謀麵的老師?

  他急忙躬身見禮,王婉貞和顧玉榮也對二人行禮,顧老太太喜笑顏開地起身上前,拉著王婉貞的手道:“百聞不如一見啊,你把孩子養得真好!這倆孩子啊,我一見就喜歡,可得在家裏住下,多陪我老婆子說說話。”

  王婉貞忙道不敢,都是先生教的好。

  顧老太太最喜歡聽人誇自己兒子,笑得越發開懷,又瞪了考校學生功課的兒子一眼,讓他悠著點兒。

  瞧瞧那長臉,把人嚇跑了不肯住家裏可怎麽辦?

  第49章 安頓下來

  顧儀巴不得嚇跑自己學生。

  他自回京就被合陽公主頻頻送禮, 煩不勝煩之下幹脆住到城外莊子去,平日吟詩作賦, 需要進城就騎馬往返, 樂得逍遙自在。

  結果老母親死活勸說無果, 把主意打到他學生頭上了, 直接從城門口截了人帶到家裏,還想哄著人住下。說是為了方便教導, 不過是想順勢把他也扣在家中罷了。

  顧玉成向來尊師重教,對他極為孝敬,隻要他露出點意思, 肯定不會答應老太太,隻是……

  想到京師的房價米價, 顧儀罕見地猶豫了。

  假如再年輕二十歲, 他是萬萬不會考慮錢財之事的,但他多年來飽經世事,已非當年風流才子, 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 處處都是錢。偏他這學生命途坎坷,少年失怙, 為了攢束脩都能去酒樓當管事, 若能在顧家住下,自然比去外麵賃房子方便得多。

  看母親神色,顯然也是真心喜歡顧玉成兄妹倆,恨不得這是自家孫子才好。

  顧儀更加糾結了, 拒絕吧對不起學生,這學生還給他考了個解元回來,接受吧又委屈自己,他今天回家還被合陽公主的人堵住送花箋來著……

  顧儀心中百轉千回,臉上越發冷肅。

  他從教多年就這一個學生成了才,其餘朽木不堪提起,會試在明年二月,算來不過百餘天,索性學學釋氏,權當自己是母親桌案上的犧牲罷!

  他這頭剛下定決心為學生奉獻己身,那頭顧玉成卻是堅決而不失禮貌地拒絕了顧老太太,說是已經托人幫忙尋了宅子,不好在老師家中叨擾。

  顧老太太奇道:“你小小人兒,怎的在京師還交上朋友了?”

  “是從前在縣裏和欣榮書坊有舊,恰好他們家在京師開了分號。”顧玉成笑容靦腆,“雖不住在一處,以後也要時常拜訪,您不嫌晚輩煩人就好。”

  顧老太太這個年紀,最喜歡好學懂事的小輩,聞言越發憐愛。她又勸了兩次,見顧玉成實在堅決才作罷。

  數月未見的學生這般貼心,一舉解決後患,顧儀心頭又感動又辛酸,家宴過後送顧玉成出門時,差點沒忍住勸他跟自己去莊子上住,好懸想到要考會試才咽了回去。

  他悵然返回主院,進門就被顧老太太揪住耳朵怒吼:“你看看你!學生大老遠過來,全家都不寬裕,還給你帶了滿滿一車禮物,你就這麽對人家?玉成那孩子還是你本家呢,你怎麽這麽小氣?讓他住家裏怎麽了!”

  “別跟我說他有地方落腳!那孩子就是看你臉太長,跟個黑麵驢似的,不好意思答應!你看看你啊,就這麽一個長臉的學生,沒怎麽教都自個兒考出個解元,還念著你的好,你怎麽舍得他出去謀生活啊?”

  顧儀被揪得無奈至極,等老太太罵累了才道:“您消消氣,我顧儀的學生到了京師,我還能讓他受委屈不成?以後我天天盯著他讀書,考個狀元回來,多好。”

  “天天盯著……”顧老太太遲疑半晌,“要不還是隔幾日上課吧。你看你早早回了京,玉成不也考了頭名解元?”

  早年那幾個學生,就是成天被兒子盯著念書,念念念,連舉人都沒考上,可別再把這個好苗子耽誤了。

  顧儀:“……”

  顧儀屈辱道:“成吧。”

  .

  另一邊,顧玉成帶著王婉貞和顧玉榮,在欣榮書坊分店的隔壁街巷安頓下來。

  早在離開清平縣之前,顧玉成就跟老掌櫃交代,把後頭的潤筆都留在京師分店,等他進京後一並領取。

  他絕對算得上欣榮書坊的暢銷書作者,即使《問仙圖》完結了,靠著不斷再版和賣木質仙器模型,店裏也有大筆進項,這點小要求當然不成問題。

  非但如此,分店的二掌櫃原是老字號的夥計,在清平縣時每次送潤筆的都是他,超過五十兩還主動跑腿換成銀票。到了京師榮升管事後,這夥計就給顧玉成寫信,希望他多寫話本,隻要寫就能出,提成還比從前高。

  顧玉成後頭寫完《問仙圖》,便給他寄過去,一來二去的,兩人逐漸相熟,顧玉成中舉後就請他從潤筆中拿錢,幫忙賃個宅院。

  昔年小書生已經成了解元公,跑腿錢又給得足,二掌櫃很是盡心,最後定了個麵積不大的二進院,距離欣榮書坊不遠,安靜又方便。

  就是租金貴了些。

  王婉貞看著顧玉成伸出的三根手指,不敢置信地道:“三十兩一年?”

  顧玉成點點頭。京師房子自古就貴,這家位置又比較好,房頂新鋪了瓦,房內新打了桌椅,院裏還有一口井,不用出去買水,所以價格更貴了些。

  王婉貞瞬間買房夢碎,默默到廚房歸置東西去了。

  她是存了在京師給兒子買房置業的雄心的,在顧玉成中解元後,這念頭越發強烈。年節祭拜的時候,她甚至還暢想過顧玉成做了官,再娶個官家小姐,生幾個白胖孩兒的美好生活。

  可是今兒一天下來,她先是見了顧儀家的大宅院,又被自家小院子的租金嚇一跳,隻好將不曾吐露過的雄心壯誌藏起來,滿腔憋悶化作動力,將廚房收拾得鋥光瓦亮。

  顧玉成沒提自己還有二百多兩擱在欣榮書坊的事兒,戴著頭巾裏裏外外忙碌拾掇,終於在傍晚前整理好各個房間,還帶著顧玉榮去買了熟食。

  本想簡單吃一頓,但王婉貞堅持開鍋。這可是三十兩一年的宅院,不能這麽草率入住!

  她在瓷盆裏放入白麵和三個雞蛋,又加水攪和成麵糊,將青菜切得碎碎的拌進去,然後用豬油在鍋底蹭一遍,就舀一勺麵糊澆上去,攤成薄薄的餅子再鏟出來。

  等薄餅做完,廚房角落的散碎柴火也消耗一空,正好明天買新的。

  熟食、薄餅和小米粥都端上桌後,王婉貞滿足地歎了口氣:“快吃飯吧,這還是我跟你們奶奶學會的呢,一轉眼這麽多年都過去了。”

  顧玉榮人小不禁餓,對奶奶也沒什麽印象,舉起勺子專心喝粥。顧玉成卻一眼看出王婉貞此刻表情輕鬆許多,想來也是不願住到顧儀家的。

  畢竟兩家門第相差太遠,他住進去是學生,每日裏讀書做文章即可,他的母親和妹妹要如何自處?怕不是得成日悶在屋裏不好出門,阿榮也甭想再跑跑跳跳地自由生長。

  現在這樣賃個宅子住,兩相便宜,才是長久往來之道。

  而且顧儀和顧老太太不知為何,明顯意見分歧,顧玉成又不傻,哪裏能點頭住下?

  這般想著,他將薄餅切成三角狀,夾起一塊默默吃起來。

  好不容易來到京師,明天起要更加努力讀書才是,京中人才濟濟,容不得他懈怠。

  “京師人才濟濟,光努力哪裏能夠?”

  顧儀看著身量拔高一截兒的學生,語重心長地道:“你就是太實誠了,容易吃虧。會試考卷彌封謄抄,考官不知道誰是誰,隻能盡量公平。殿試卻隻彌封不謄抄,看字跡更看名望。那有才名傳揚的,文章平平也能挪進二甲。要是寂寂無名,搞不好就落到同進士裏頭去了,還不如不去殿試。”

  他家幾代為官,對這些門道再清楚不過。每次會試之前,都有眾多舉子進京,這裏遞行卷,那裏辦文會,恨不得名揚天下,至少把名聲送進未來考官耳朵裏。

  這樣一旦進入殿試,閱卷大臣評完後定名次,為了堵悠悠眾口,也不會把有名的才子黜到第三甲同進士裏頭,最次也給個二甲出身。

  “你不小看二甲和三甲的區別,近二十年來能在朝堂上立足的,就沒一個是三甲同進士。老師不指望你狀元及第,但萬不能落到如夫人的地步,以後仕途太難。”

  瞧您說的,好像我已經考過會試有資格殿試了似的……顧玉成腹誹完,誠懇請教應該怎麽做。

  顧儀滿意頷首,將京中形式大致講了講,讓顧玉成記在心中。

  顧玉成這才知道,當今天子對僧道日益信重,現在朝廷冊封的國師都有四位,兩僧兩道,營養啊不,是勢力均衡。

  “兩僧”是覺緣大師和了悟大師,都出自八百年名寺鎮國寺,除了為皇家祈福之外,還在京師不定期講經,威望甚重。“兩道”則是茅山派的張重陽和九逍派的玄鶴子,前者自稱能通神鬼妖仙,後者則擅煉九轉金丹,最得天子寵愛。

  那個給天子出主意,要求上朝前焚香祈禱的,就是玄鶴子。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顧玉成進京這一路上就見到不少寺廟,還有人攜家帶口磕著頭往觀裏進香。此刻得知堂堂天子迷信到這種地步,還立了四個國師分管四塊業務,五花八門什麽都有,臉上不禁帶出點唏噓的神色。

  顧儀瞥了他一眼,正色道:“天子之意,我等不好妄加揣測,你心裏有數就行。”最重要的是別像為師這樣衝動行事。

  顧玉成恭敬應下:“謹遵老師教誨。”

  “五日後覺緣大師在祈雨台開壇論法,他是四國師中最年輕的,精通梵音佛理,屆時你與我同去。”

  顧玉成:“?”

  老師不是得罪僧道才去官的嗎?怎麽還要聽和尚論法?

  正要細問,就見一個半大書童小跑過來,苦著臉道:“合陽公主送來一尊玉觀音,正和老夫人說笑,請,請您過去……”他越說聲音越低,最後說完時幾乎將下巴戳進胸口,完全不敢抬眼。

  顧儀臉色瞬間沉了下來,硬邦邦地道:“告訴老夫人,我沒空。”說完轉向顧玉成,“你考中進士之前,我哪天都沒空!”

  書童看了顧玉成一眼,如蒙大赦,飛快跑走。

  顧玉成:“……”

  第50章 消寒詩會

  顧玉成被迫吃瓜後, 就領了一堆題目回家,此後每天上午背書, 下午作文, 直到十月二十五法會開始, 才暫停苦讀, 隨顧儀一起去祈雨台。

  這台子是去年新建的,長寬都是三丈, 高約五丈,三麵雕刻佛像,氣勢恢宏。頂部是巨大的蓮花台, 四周經幡環繞,檀香嫋嫋。

  圍繞著祈雨台的, 是高低錯落修成環形的石階, 從遠處看呈九瓣蓮花的形狀,和祈雨台頂部的蓮花座遙相呼應,甚是壯美。

  覺緣大師在京師顯然名望極盛, 鎮國寺早就放出消息說辰時末開講, 但權貴人家三更天就派人來占位,將石階坐得滿滿當當。顧玉成還是沾了顧儀的光, 才在東麵角落得了個位置。

  而石階之外, 方圓百米內坐滿圍觀百姓,個個翹首以待,神色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