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作者:當歸矣      更新:2020-07-06 15:53      字數:4594
  “你恐怕看都不會看一眼!”

  趙崇:“……”

  啞口無言.jpg

  他,他這賢弟,怎的這般不給他留麵子啊!

  第18章 趙家夫人

  顧玉成暗自欣賞了一會兒趙崇的窘態,才大發慈悲放過他,緩和了聲音道:“大哥,你不要嫌我今日多話,我也是為了你好。”

  顧玉成說出口,才發現“為了你好”四個字著實好用,在心裏又品了品,方端著一張嚴肅臉,道:“我年紀雖小,也知道色字頭上一把刀的道理,怎麽大哥卻不知了?來日若是新婦進門,發現有這麽個跟你青梅竹馬的妾,心中不滿要把人發賣了,大哥你又待如何?”

  趙崇感覺自己頭上仿佛釘了“好色”二字,無奈地搓搓手:“我真不是好色!我就是與南兒十幾年情分,著實舍不得!”

  顧玉成心說這姑娘要是長得不好看,估計你也發展不出情分來,隻是他現在的目的是為了勸說趙崇,不是當人家爹教訓人,真把趙崇往死裏罵他也不會醒轉,不然哪有今天這出?

  何況知好色而慕少艾是人之常情,便是他將來娶妻,也不願意娶個無顏女。

  趙崇到底心腸不壞,又仗義疏財,隻是鑽了牛角尖出不來罷了。

  顧玉成略一思索,悠悠地歎了口氣:“唉,我知道大哥心裏苦。既然你實在舍不得,我倒有個主意,隻是……”

  趙崇眼前一亮:“快快說來!”

  顧玉成:“不如你去到未來嶽父家裏,告訴他們要先抬妾,這樣人家必然不滿,你正可趁機退親,然後回到趙家,明媒正娶了南兒姑娘,豈不是成全了你倆十幾年的情分,又不用虧待新婦?”

  趙崇:“……”

  趙崇怏怏道:“虧我以為你是真心為我出主意,沒想到竟是這般消遣於我。顧兄弟,我真是看錯你了!”

  “我才看錯你了呢!”顧玉成朗聲道,“你也知道一個丫鬟配不上你趙家大少爺的身份,娶妻就要娶賢良淑德的大家閨秀,偏又貪圖那點溫柔小意,豈不是甘蔗還要兩頭甜?”

  “人家要錢葬父的還知道賣身呢,怎麽你趙崇什麽也不用做,就既有情分又有賢妻呢?天底下哪有這般好事?你可想過未來嶽家知道了是什麽滋味兒?”

  老丈人心裏是什麽滋味兒趙崇不知道,他隻知道現在自己滿心都是後悔的滋味兒。

  他跟南兒剛好上沒兩個月,正是濃情蜜意的時候,要他隨便發賣了是萬萬舍不得的。眼看母親逼得緊,大有再不發賣就打死南兒的架勢,他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將南兒送人的權宜之計。

  先找戶好人家將南兒交托過去,待他成親後再把人接回來,這樣既娶了母親滿意的妻子,也不辜負南兒的一片深情,多好?

  可是他那一幫狐朋狗友,著實開不了口,思來想去就想到了顧玉成。

  顧兄弟年紀小,為人實誠,家裏人口又簡單,正是他托付可心人的不二人選。

  至於南兒的衣飾嚼用,他可以加倍送過去,隻要人完好無損就行。而且都在縣城,他還能過去照應一二……

  趙崇想得很美,沒想到迎頭就挨了一頓批。他甚至有預感,幸虧話頭被截住了沒讓這打算露出來,不然他顧兄弟恐怕要當場割袍斷義,還要把他痛罵一頓。

  現在他也不盼著顧兄弟給他出主意了,隻盼著這實誠孩子能看在往日情誼上,給他留兩分顏麵,畢竟……

  趙崇雖然為人豪爽,還有點愛吹噓,但他肚子裏沒什麽墨水,對上顧玉成這連環錘,很快潰不成軍,現在更是一副深受打擊的模樣,眼神都透著股幽怨。

  顧玉成看得好笑,複又坐下,給自己倒了杯茶,道:“大哥堂堂七尺男兒,做甚麽要這般姿態?你莫要嫌我話多……”

  趙崇一臉無力地擺擺手:“我知道,都是為了我好。”

  “非也,也是為了你家好。”顧玉成道,“我來清平縣的時日不多,也知道趙家綢緞鋪的名聲,在縣裏數一數二,趙家更是家財萬貫。大哥你是趙家的嫡長子,卻來經營興隆酒樓,生意還如此慘淡,連個捧場的都沒有。我一直都沒問過大哥,到底是何緣故?”

  不等趙崇說話,顧玉成又道:“此事必涉及到大哥家事,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一個外姓人就不予置喙了。隻是希望大哥能引以為戒,不要讓自己的嫡親孩兒,將來也麵對這般境地。”

  顧玉成說得坦然,大有“我什麽也不知道隻是道理就是這般”的意思,其實心裏門兒清。

  趙崇之所以被發配到酒樓來,就是因為他有個庶出的二弟,非常得他父親喜歡,又有經商才能,是內定的趙家綢緞鋪繼承人。也就是厲夫人確實厲害,才沒讓趙老爺把這事兒定死,表麵還是兩個兒子競爭。

  顧玉成也沒有去刻意打聽,隻是興隆酒樓裏這麽多趙家夥計,都是厲夫人派來的。這人一多,來來回回的難免露出點話音兒,他又是趙崇看重的人,時日久了自然知曉,隻是不曾提起過罷了。

  現在酒樓起死回生,趙崇也算露了才幹,厲夫人自然不會放過機會,給趙崇定的親事應該也不普通。

  趙崇要想不明白這背後的權衡,早晚要吃大虧。

  對麵的少年說著規勸之語,卻是眼神澄澈,坦坦蕩蕩,跟那些恨不得讓他賣了一身骨氣去討好嶽家的人截然不同。

  顧兄弟是真心為了他好啊!

  一個往日裏從不多言的人,今天卻不顧分寸,直接點破他那點小心思和將來的嫡庶問題,如同醍醐灌頂,振聾發聵。顧兄弟此人,真有君子之風!

  趙崇一時間百感交集,又是慚愧又是敬佩,猛地握住顧玉成的手,想來想去不知道說什麽,隻誠懇地道:“顧賢弟,多謝你點醒大哥!我,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謝你才好!”

  這廝不但聲音有點悶,眼睛也有點紅,不知是腦補了什麽。顧玉成趕緊抽回手,道:“是大哥自己想通才好,我不敢居功。大哥也不必太過煩惱,你若是實在不放心,可將那南兒姑娘遠遠地嫁一戶好人家,或是出一筆銀錢放其還家,由父兄另覓良人,哪個也比做妾強些。隻要保重身體,你與嫂子,將來也會有幾十年情分的。”

  趙崇:“……”

  不知為什麽,剛才滿是感動的一顆心,現在有點點憋悶……

  顧玉成又寬慰了趙崇兩句,就借口去看廚房離開。

  他走得與往常一般無二,步履輕緩穩重,直到回到小廚房關上門,才悄悄抹了把汗,坐在小凳子上沉沉吐出一口長氣。

  他一進去樓上房間就覺得有點不對勁,好一會兒才發現是因為裏側多了一重帷幔的緣故。當時就留了個心眼暗中觀察,又發覺空氣中還殘留著點味道,似乎是脂粉的香氣。

  房間裏分明還有第三個人!

  結合趙崇的難題,這人十有□□就是厲夫人。

  顧玉成當時心頭猛跳,借著起身撣袖子的機會掃去一眼,果然見那處影影綽綽。

  這下好了,他本想迂回規勸,當即改成了重拳猛捶,砸得趙崇清醒過來再迅速點題溜走。

  至於那可能存在的庶長子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夫妻感情問題,就讓厲夫人自己去說吧。他終究是個跟趙崇認識不久的外人,說太多就有窺探別人家事的嫌疑了。

  顧玉成坐了一會兒,又喝了兩碗水,這才平複下心情,專心去調弄那些個麵筋。

  他本就是個物盡其用的人,嚐過挨餓的滋味後,更是見不得糟蹋食物。這洗涼皮剩下的東西,蒸著吃難吃,扔了又太可惜,要能做成一味小吃,也算不浪費糧食了。

  顧玉成邊想邊做,試了幾種調料後就到了傍晚。他照常步行回家,沒多長時間就聽見有人叩門。

  來的是個年輕小廝,手裏捧著一堆東西,自稱是趙家夫人派來的,說話十分客氣:“我們夫人感激您對大少爺的維護,特意命小的送上薄禮,還請顧少爺笑納。”

  “趙大哥為人正派,對我亦是十分關照,趙夫人太客氣了。” 顧玉成將人讓進來,倒上豆漿又拿出新買的李子,請那小廝先用,“麻煩你跑這一趟了。我看你有些麵善,不知是不是姓賈?”

  豆漿是下午煮的,被王婉貞放在盆裏,又擱到新打的井水裏湃一個時辰,正是涼滋滋好喝的時候。那小廝一氣兒喝了半碗,樂嗬嗬地道:“顧少爺好眼力,我是賈七,賈老三正是我哥哥。”

  二人聊了幾句,顧玉成又給他裝了一小袋李子,客氣地將人送走,這才去看那些禮物。

  原來是四色糕點和一大塊豬肉、一隻燒雞,還有兩匹顏色素淨的淺藍色棉布。

  顧玉成摸摸下巴,暗道厲夫人真是人如其名,手腕十分厲害了。

  譬如今日這禮物,假如他沒發現有人偷聽,那就是純粹為了感謝他勸解趙崇,鼓勵他再接再厲。

  如果他發現了,那就是感謝加賠禮。畢竟偷聽別人談話,放到哪裏都不是禮貌行為,厲夫人此舉既能挽回自己顏麵,也是替趙崇挽尊。

  一句話不用多說,就辦得妥妥帖帖,大戶人家的夫人真是不容易。

  顧玉成默默感歎完,就招呼小黑丫頭過來:“阿榮,快出來看看。”

  王婉貞之前帶著顧玉榮在屋裏縫衣服,聽見是不認識的男人過來,就避著沒有出去。現在,顧玉榮正扒著門檻,賣力地要爬過去,還朝著顧玉成咿咿呀呀。

  顧玉成將她抱過來,又將東西交給王婉貞。“我今天幫了趙大哥一個忙,他家中便送了禮物過來。”顧玉成簡單講述了過程,並沒有避諱王婉貞和顧玉榮。

  二房分家出來又和叔伯不睦,現在等於是無親無故,他不希望唯二的兩個親人每天困在家裏,兩眼一抹黑,能多說點還是多說點,時間長了自然能長些見識,不容易被騙。

  王婉貞聽罷,讓他將棉布收進屋裏,自己將豬肉切成幾大塊泡在水裏,準備晚上用鹽醃起來,又把那隻燒雞拆開了撕到盤子裏,晚上直接吃。

  顧玉榮悄悄用手去抓,被王婉貞打了兩下手背:“先洗手,開飯了才能吃,知道嗎?”

  顧玉榮嘟起嘴,看哥哥不來抱,就搖晃著小短腿兒,跟個小鴨子似的去找水了。

  不多時,一家三口拴上門,在院子裏吃起晚飯。

  王婉貞幾番欲言又止,忽然道:“那酒樓雖然生意好,但恐怕不是個長久之計。”

  顧玉成眼中染上笑意:“娘說的是,我也這麽覺得。”

  翌日,顧玉成如約帶去《緣木求仙》的後半截稿子,得到了李斷腸的長篇誇讚和串好的六百文銅錢。

  “沒想到這本子竟如此精彩,真令小老兒大開眼界!待我講完,顧小哥可千萬要去周記書鋪找我本家老叔,”李斷腸目光熱切,“他最是個愛書之人,看見這書就得想印出來。”

  顧玉成應了聲“好”,目送二人走遠,揣著六百文回了小廚房,漫不經心地指揮賈老三記錄麵筋的製作步驟。

  家裏的紙快要用完,他需要再去買些白紙和墨條了。

  李斷腸說要盡快講《緣木求仙》,也不知是什麽時候,效果又怎樣……

  或許,他應該再做一次托兒?

  第19章 準備請辭

  “客官,這是您的五刀普通紙和十根墨條,誠惠二百六十五文,收您二百六十文。”

  顧玉成頓了下,道:“麻煩幫我包起來。”又數了銅板遞給夥計。

  夥計手腳麻利地將紙墨用一張破損的大紙包起來,又扯了一截麻繩捆上,雙手遞給顧玉成,“下次再來啊客官!”

  顧玉成拎著東西出了店門,悄悄感慨了一下讀書的耗費。

  這時候的筆墨紙硯,就沒一樣便宜的,虧他還覺得六百文很多,結果沒捂熱乎就花了快一半。

  顧玉成往日都是直接回家,今天為了買東西,繞了一下南清街,就見有幾個人圍在街口,似乎是牆上貼著什麽。

  湊過去一看,發現是一張剛貼的告示,說的是清平縣的隔壁縣遭遇蝗災,波及了接壤的寧安鎮,如有良策可直接去縣衙投遞拜帖,縣令會根據效果酌情獎賞。

  顧玉成認真看完,又在不識字的圍觀者要求下念了一遍。

  這告示頗為簡潔,顧玉成看白話習慣了,下意識就給翻譯了一遍,頓時被七嘴八舌誇了一番。

  “還是小公子說得明白啊!老漢我都知道是咋回事了。”

  “是啊,比那幾個讀書人強多了,話都說不清還瞧不起人!”

  “看衣服是長鬆學堂的呢,好幾個秀才,咱們哪裏惹得起?”

  “秀才多了去了,說不定到老還是秀才,哼。”

  “這蝗災有啥好法子啊,我小時候見過一次,那個嚇人!”

  “寧安縣真倒黴啊,幸虧咱們清平縣離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