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521
  淑嫻繼續點頭,“我都曉得了,阿娘隻管放心,我也不喜歡與人說閑話的。”

  娘兒幾個在廂房裏絮絮叨叨,堂屋裏麵,酒越喝越多,漢子們的聲音也越來越高,場麵也越來越熱鬧。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黃炎禮父子三個先走了,隨後黃炎斌父子兩個也告辭了。

  方孝俊和淑嫻又逗留了一陣子,方家帶來的回門禮比較豐厚,楊氏隻留下了一半,另外還添了兩樣給女兒帶回去。

  送走了妹妹妹夫,黃茂林就要帶著妻兒回家,楊氏把方家送來的東西分了一些給梅香帶回去。

  當天夜裏,黃茂林早早的就把自己洗個幹幹淨淨,躺在床上陪慧哥兒玩。

  等慧哥兒睡熟了之後,黃茂林摟住梅香就不肯撒手。

  梅香嗔怪他一口,“別毛手毛腳,你又不是沒成親的毛頭小夥子。”

  黃茂林在梅香臉上狠狠香了一口,“今兒看見妹夫體貼妹妹,我就想起原來咱們沒成親的時候。每次我去你家,隻能遠遠的看著你,動也不敢動一下,害的我晚上回來總是做夢和你成親。”

  梅香立刻吃吃笑了,“是你自己不正經,如何賴到我頭上來了?”

  黃茂林見她俏眼含情,開始心猿意馬,伸手就去解她的衣衫。

  梅香往後躲,卻被他一把拉住了。感受到那雙胳膊的有力,梅香頓時感覺渾身有些發軟,眼角眉梢都是欲訴還休的情意。

  黃茂林見她這副俏模樣,哪裏還忍得住,連油燈都不吹,直接撲了過去。

  梅香嗔怪他,“急什麽?”

  黃茂林卻不管那麽多,先一番耳鬢廝磨,待情到深處,立刻入巷。

  頓時,紗帳中熱情流動。

  梅香得了趣兒,感覺自己像吃醉了一樣,細碎的聲音從嘴裏流出,輕輕敲打著著寂靜的夜空,碎了一地的流光溢彩。

  黃茂林聽得如癡如醉,立刻忍不住大動幹戈起來。

  淑嫻出嫁之後,楊氏白天基本上就在黃茂源家裏,偶爾黃茂源回來的早,她才會往如意坊裏去看黃炎夏。

  自從葉厚則來了以後,黃炎夏感覺輕鬆多了。如今他二人經常輪流回家,偶爾楊氏或杜氏也會去住一兩晚。

  杜氏剛開始不好意思去,都老夫老妻的,孫子都有了,有什麽好看的。

  葉老太太攆著兒媳婦去如意坊,“趕緊去,我兒子一個人晚上睡冷被窩,我可心疼著呢!你們雖說有孫子了,外頭跟你這樣大歲數的,生兒子的都有!”

  杜氏立刻臉通紅,“看阿娘說的,我都一把年紀了,哪裏還能生得出兒子!”

  葉老太太笑眯眯的看著大兒媳婦,“不管能不能再生出兒子,我兒子一個人整日在那邊不可憐?你趕緊去吧,我和孫子孫媳婦住在一起好的很!我聽說梅香她婆母經常過去,你去了也有個說話的!這男人,不管多大歲數,都離不得婆娘!”

  葉老太太年齡大了,想著大兒媳婦連孫子都有了,跟她說話也不含蓄。

  杜氏在婆婆的催促下,經常往如意坊那邊去。好在屋子裏雖然小,兩口子也能住得下。

  如意坊那邊有條不紊的運轉著,有了葉厚則的加入,黃家父子有更多的精力去攬更多的客人,生意越來越好。

  才入了十月,梅香忽然又被診出了有孕。

  作者有話要說:

  方小哥:嶽母,我恨你!

  第99章 牽紅線梅香產女

  仔細算下來, 慧哥兒已經兩歲六個月了,梅香這會子又懷上,也是情理之中。

  頭先慧哥兒一直吃奶, 梅香覺得自己應該不會再懷上, 但葉氏當時偷偷告訴女兒,婦人奶孩子期間,並不是人人都懷不上,這得看人。有些婦人剛生了孩子才滿月, 立刻又懷上了。

  梅香當時聽得直咋舌, 懷了身子可就沒奶水了,那剛出生的娃兒沒奶喝, 多可憐。

  好在梅香並不是那種易孕體質,並沒有這種擔憂。

  淑嫻出嫁之前,梅香覺得慧哥兒都這麽大了, 滿嘴牙早就長齊了, 吃起東西來利索的很,每日吃奶也就是從出生之後養成的習慣而已。

  梅香當時趁著天氣不冷不熱,給慧哥兒戒了奶。

  葉氏提前給女兒準備了些麥芽茶, 讓梅香提前煎了喝,這樣可以回奶。

  梅香當時不以為然,“阿娘,我如今沒有什麽奶水了, 慧哥兒不吃也不打緊的。”

  葉氏笑著看向女兒, “這你就不知道了,你覺得沒有什麽奶水, 一天你還能忍受,等到了三四天以後, 胸口脹得跟石頭一樣,難受的要死。你聽我的,把這拿回去泡茶喝,一天也不拘次數,全當水喝。我見過有人戒奶戒出毛病來的,你可別不當回事。”

  梅香想著阿娘經驗豐富,回去後照著葉氏的方法,把這東西當水喝。

  頭一天給慧哥兒戒奶,慧哥兒有些吃驚。從出生那一天開始,喝奶這件事已經成了慧哥兒生活中離不開的事情。

  梅香抱著慧哥兒,溫柔的對他說道,“乖乖,你大了,不能再喝奶了。以後每天吃飯,吃點心,吃果子,阿娘沒有奶了。”

  慧哥兒一臉委屈的看著梅香,“阿娘,喝奶,喝奶!”

  慧哥兒雖然會說話了,但有時候發音還不是太準確,隻有梅香能聽得懂他所有的話。

  梅香見兒子這可憐兮兮的小模樣,忙把他抱進懷裏,“乖乖,不吃了哦,走,阿娘帶你去外婆家玩。”

  小孩子就是這樣,越不讓他吃越惦記。整整一天,慧哥兒都黏在梅香身上不願意下來,不讓吃奶,對慧哥兒來說,感覺自己要被阿娘拋棄了一樣。

  梅香心疼兒子,一整天都把慧哥兒抱在懷裏,不管吃飯睡覺,寸步不離。

  她一邊要哄慧哥兒,一邊還要提防自己脹奶。

  慧哥兒見阿娘一直溫柔的哄著自己,到了第二天,願意下地了,但仍舊讓梅香跟在他身後,不許離開他的視線。

  因他正在戒奶期,有這種反常舉動眾人也能理解。

  整整三天,梅香和慧哥兒像長在了一起一樣。雖然慧哥兒沒有哭鬧,偶爾還會很委屈的在梅香的胸口蹭一蹭,留戀的趴在上麵,半天不肯下來。

  到了第四天,慧哥兒終於不再整日黏著阿娘,仿佛已經接受了以後不喝奶這件事兒。

  梅香卻開始感覺胸口有些發脹,她繼續不停的喝麥芽茶。

  第五天的時候,脹得更厲害了,好在還能忍受。等到了第六天,竟然開始不脹了。

  幾天之後,奶水徹底回去了,慧哥兒正式結束了自己喝奶的生涯。

  葉氏很高興,“這樣算是很順利的,孩子沒有哭鬧,你也沒有脹得很厲害!那有些孩子戀奶戀的厲害,戒奶的時候能哭好幾天,日夜嚎叫,當娘的聽到這哭聲,脹奶脹得更厲害了,娘倆都得遭大罪!再有一些,直接把孩子丟在家裏走了,孩子忽然沒了奶喝就很傷心,再見不到阿娘,天塌了一般!”

  梅香急忙奉承葉氏,“還是阿娘有經驗,我估摸著那麥芽茶是有用處。”

  葉氏笑了,“我也不是大夫,這都是一輩一輩的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方子,想來是有用的。”

  慧哥兒前腳剛戒了奶,梅香就懷上了。梅香自己推算的日子,大概就是淑嫻回門那一日。

  經王老大夫鐵口直斷,梅香的身孕算是實錘了。黃茂林異常高興,立刻讓梅香停下手裏所有的活計,再不許她動她一點,一切等滿了三個月以後再說。

  聽梅香仔細算了日子,黃茂林忍不住表功,“看來還得我用心才行!”

  梅香捶了他一下,“沒個正經!好了,這些日子我不舒服,你到塌上去睡!”

  黃茂林頓時連連作揖,“好梅香,我錯了,我以後定好生照顧你們,千萬別趕我去榻上睡!”

  梅香捂嘴笑了,“讓你沒個正經!”

  小兩口打鬧了一番,黃茂林又摸了摸梅香的肚子,和她商議家裏的事情,“喜饃鋪子交給舅媽和二姨,豆腐坊有我和小柱,家裏的雜事交給張媽媽。油坊那邊,我跟著你幹了這麽多年,也能出師了!你不用操心,隻管用心養胎。近來家裏生意好,掙得錢也多,你想吃什麽,隻管拿錢去買,若是自己不想去了,打發我和小柱去也使得!不能吃什麽菜跟張媽媽說,讓她單獨給你做!”

  梅香見黃茂林這樣體貼,內心無比溫暖,“茂林哥,你待我真好!”

  黃茂林把她摟進懷裏,“你待我更好。”

  一時間,夫妻倆都不再說話,互相摟著坐在一起,場麵越發溫馨和諧。

  黃炎夏聽說大兒媳婦又有了身子,心裏非常高興,掏出一兩銀子給楊氏,讓她給梅香買一些補身子的吃食。

  楊氏接到銀子之後,仔細盤算,一兩銀子買吃的,那得買多少呀!她給梅香買了整個一條豬後腿、兩百個雞蛋、五斤糖、五隻雞,外加一些油條和糕點,把一兩銀子花得幹幹淨淨。

  梅香哪裏吃得了這麽多東西,又往黃茂源和葉氏那裏送了一些。

  葉氏聽說女兒再次有孕,心裏非常高興。又聽說楊氏送了一挑子的吃食給女兒,忙也提了許多東西去送給梅香。

  梅香剛懷上,胃口不大好。有時候嘴巴饞,但張媽媽做好了端到她麵前,又不想吃了。

  黃茂林每個月多給張媽媽一百文錢,讓她用心照顧梅香。當然,黃茂林自己一有功夫,也會陪在梅香左右。

  但他實在是太忙了,豆腐坊、油坊和貨倉,三個地方連軸轉。

  好在小柱如今越發能幹了,他到黃家一年多,磨豆腐的手藝不說出師,每天能分擔一大半的任務。黃茂林隻需要每天早上帶著他磨豆腐,上午賣豆腐的活都交給了小柱。

  往縣城送貨時,家裏有小柱看著,黃茂林再沒有不放心的。

  油坊那邊,黃茂林隔幾日去忙活一回。葉氏也經常給女婿幫忙,炒菜籽磨菜籽,這些葉氏都是做熟了的,再有蘭香和兩個小丫頭打下手,倒能忙得過來。

  如意坊中有黃炎夏和葉厚則打理,黃炎夏主外,葉厚則主內,黃茂林隻負責跟著黃炎夏一起去招呼一些大主顧,其餘瑣碎的事情並不需要他操心。

  這樣算下來,雖然家裏有三個地方需要忙活,黃茂林竟然也能撐得下來,還時常能陪著梅香一起閑話。

  再說淑嫻那邊,回門之後,過了兩日她就隨著方孝俊一起去了常家。

  土財主常大老爺擺了一桌酒席,請方家夫婦吃飯。常太太見方先生新娶的妻室端莊賢淑,還識文斷字,長得文靜秀氣,心裏放了一半的心。方先生要教導她兩個兒子讀書,若能有個識大體的師娘,自然是隻有好處。

  常大老爺的堂妹常姑娘偷偷跑過來看了一眼,見淑嫻比自己長得好,也識文斷字,且溫柔端莊,心裏這才放下心。

  方先生是個好人,能娶個這樣的妻室,以後他們夫婦二人琴瑟和諧,我也沒什麽遺憾了。

  方孝俊原還擔心常姑娘來糾纏,淑嫻性子內斂,從不與人爭辯,若常姑娘為難她,淑嫻如何招架的住。

  方孝俊都做好了準備,自己要再做一次惡人。哪知常姑娘並不來糾纏她,反倒與淑嫻說上話了。

  淑嫻在這裏也沒個親近的人,常姑娘與她同齡,又識字,且性格活潑可愛,二人漸漸成了好友。

  方孝俊提起的心終於放下了,常家沒有一個人說半個字,淑嫻自然也不知道,方孝俊就更不會說了。

  好在常姑娘是個磊落之人,說不想就不想了,隻與淑嫻來往,不與方孝俊多說一句話。

  在常家呆了幾天,兩個學生對淑嫻很是敬重。因常家管吃喝,淑嫻家常沒有什麽事情,偶爾也會去廚房給師徒三個做些吃的。

  十二歲的常大郎不再如當初大家傳的那樣調皮搗蛋,自從跟著方孝俊讀書,方孝俊也不強迫他,經常丟下書本給他們講故事,說一些人情道理。兄弟二人有不服氣的,隻管與先生爭論,先生也並不生氣。

  常大郎像忽然間開竅了一樣,把以前那些精致的淘氣通通都丟了,開始認認真真念書。什麽樣的師傅教出什麽樣的徒弟,方孝俊性子內斂,給人一種春風和煦的感覺,常大郎漸漸也少了許多焦躁,比以前沉穩了許多。

  常家夫婦喜不自禁,雖然沒有給方孝俊增加束脩,年節的禮物卻重了許多。

  淑嫻見著常大郎,心裏也很喜歡他。

  一日夜裏,夫妻二人剛剛躺下,淑嫻偷偷問方孝俊,“官人,大郎可有親事?”

  方孝俊本來平躺著,聞言側過身來,在黑暗中雙目炯炯的盯著淑嫻,“娘子是想做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