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420
  葉氏笑了,“有什麽不放心的,你別小瞧我們婦人,雖然我們不能考科舉,照看家裏樣樣都不差的。你姐姐就在旁邊,你舅舅在如意坊,你盡管放心。”

  明朗也笑了,“又要勞煩姐姐姐夫幫我看家。”

  葉氏擺擺手,“你不用跟你姐姐講這些客套,等你以後中了舉人,多照看照看你姐姐就是了。”

  明朗不好意思,“這舉人的事兒八字還沒一撇呢,兒子如何敢說照看的話,反倒是姐姐仍舊時常照看我。”

  葉氏抬頭看向兒子,“你還記不記得當年咱們一起守夜時我跟你說的話?”

  明朗點頭,“兒子都記著呢。”

  葉氏知道兒子是個有心人,“記著就好,日子還長著呢,暫時不要想那麽多,你隻管好生去考試,也別想能不能考得中,你才多大呢!”

  既然決定去考試,明朗先去姐姐家打過招呼,給學生們放了假,自己收拾了一些東西帶著弟弟就出發了。

  臨行前,黃茂林拉著他們兄弟絮絮叨叨個沒完,一會兒說住店的時候要如何與店家打招呼,一會兒又說遇到外麵一些亂七八糟的人要如何打發……

  明盛笑嘻嘻的點頭,“姐夫放心,你往常跟我說的那些坑蒙拐騙的手段,我都記在心裏呢!誰也騙不了我一文錢!”

  黃茂林哈哈笑了,“我知道你們兄弟二人都能幹,又機靈,不過是白囑咐兩句。”

  韓家兩兄弟走了一陣子後,淑嫻的婚期就要到了。

  梅香和黃茂林這些日子又忙碌了起來,秋收已過,豆腐坊和喜饃鋪子天天生意好的很,梅香還要時常回韓家照看油坊,現在又要幫著二房婆媳操持淑嫻的婚事。

  好在嫁女兒比較簡單,隻要嫁妝準備好了,再把當日酒席上需要的酒菜預備齊全,剩下也沒多少事兒。

  淑嫻的婚事是以黃茂源的名義操辦的,黃炎夏夫婦和黃茂林夫婦隻是從旁協助。因黃茂源天天要出去跑車,大部分的具體事宜,都是楊氏和紅蓮在辦。

  方孝俊提前十天從縣城裏回來成親,土財主常老爺除了把兩個孩子的束脩全額給了方孝俊,又另外送了一份厚厚的賀禮,兩個學生聽說先生回家娶親,也各自送了賀禮。

  方孝俊帶著大包小包回來之後,就在家裏乖乖等著做新郎官兒。

  黃家這邊,黃炎夏提前三天從如意坊裏回來了,那邊全部交給葉厚則打理。

  讓人驚奇的是,明朗兄弟竟然在方孝俊成親前一天回來。

  葉氏見兒子們進屋後臉上帶著笑,心裏有些吃不準。

  還沒等明朗給葉氏行禮問好,明盛笑嘻嘻的先給葉氏鞠個躬,“阿娘,我們回來了,大哥不負眾望,落榜了!”

  明朗抬腿踢了他一腳,“笑話我做甚,明年你去考院試,可別讓我笑話你!”

  葉氏忙笑道,“你才多大,落榜就落榜了,等三年再去也才二十歲,不著急,快進屋去看看玉茗!”

  明郎給葉氏正經行了個禮,“阿娘,兒子回來了,沒考中舉人!阿娘在家裏好不好?”

  葉氏笑著點頭,“都好,你們平安回來就好,快進屋去吧!”

  明朗又問了家裏的一些事情,然後才回房去了。

  明盛挽著葉氏的手進屋了,“阿娘,省城真大,也挺花錢!阿娘在家裏想不想我?”

  葉氏摸了摸兒子的頭,“都這麽大了,還這麽油嘴滑舌!”

  明盛往葉氏身邊湊了湊,“大哥整日正經的很,我若再拉著個臉,阿娘自然是不怕,麥芽她們兩個豈不連大氣都不敢喘!”

  母子兩個進了屋子後,麥芽端了一盆水上來給明盛洗臉,葉氏仔細問了問他們在省城裏的經曆。

  玉茗和明朗說了幾句話之後,夫妻兩個一起出來了。

  大夥兒對明朗這一次參加秋闈本來就不抱什麽希望,故而落榜了也沒人垂頭喪氣。

  葉氏笑著對明朗說道,“我還發愁呢,明兒俊哥兒和淑嫻成親,黃家那邊咱們不用去送禮,但當日咱們家有事情,俊哥兒可都是來送過禮的。可巧你們及時趕回來了,明兒你們兄弟二人一起去方家喝喜酒!”

  明盛端起茶杯咕嘟咕嘟喝了幾口,“不光要去喝喜酒,我們還要幫著迎親呢!隻是阿娘,黃家那邊我們不用去送禮嗎?”

  葉氏搖頭,“若是你姐姐或是她公公伸頭辦事,我定然要去送禮的,如今既然是二房主辦,咱們自然就不用去了。”

  兩個兒子才回來,葉氏說了幾句話之後,就打發他們各自回房歇息去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梅香就把慧哥兒送到韓家去了。今兒他和黃茂林要去二房幫忙,小柱要照看家裏豆腐坊,張媽媽一個人又做家務又照顧慧哥兒,怕是有些忙亂,梅香幹脆把兒子送到娘家去。

  葉氏讓女兒隻管放心去幫忙,慧哥兒在外婆家再不會受半點委屈。

  把兒子交給娘家,梅香放心大膽的去了黃茂源家裏。

  黃氏族人都來了,淑嫻早上又洗漱過了,這會子正坐在房間裏,等吉時到了就開臉上頭。

  梅香今兒負責酒席的事情,一大早就忙活個不停,杯碗盤碟、桌椅板凳,什麽都要操心。

  正忙碌著,方家人來迎親了。

  一樣的流程,一樣的氛圍。

  淑嫻向父母告別,雙方依依不舍,淑嫻還真哭了一場。在家裏她是嬌嬌女,出了這個門,一到了婆家,她就是個大人了,再也不能躲到父母兄嫂後麵了。

  楊氏哭得淚水漣漣,目送著女兒上了驢車,連著嫁妝一起被方家人吹吹打打接走了。

  淑嫻被接走之後,黃家這邊就剩下一頓酒席了。

  客人們吃酒席的時候,梅香仍舊在四處忙碌。她先查看女客這邊的座次,誰該坐上席而沒坐上了,她得去調停。

  外甥女出嫁,舅舅家得坐上席。閆氏今兒趾高氣揚的爬到了上席上,梅香隻看了她一眼,然後點點頭,表示打過招呼,連個笑臉都沒給她。

  一頓酒席吃了個把時辰,閨女嫁出去了,嫁妝也拉走了,各路賓客也紛紛走了,女方這邊很快就冷清了起來。

  梅香抽空吃了些飯,又和楊氏以及紅蓮一起,把所有席麵上的殘羹剩飯都收拾好。慧哥兒一直放在韓家,好在他如今已經不吃奶了,倒不用一天到晚貼著梅香。

  梅香忙到快天黑,終於把事情都處理妥當了。她和黃茂林一起,又匆匆忙忙趕去韓家接慧哥兒回家。

  慧哥兒一天沒看見阿爹阿娘,想念的很,一頭撲了過來就撒嬌。

  梅香抱起兒子親了兩口,“乖乖,想不想阿娘?”

  慧哥兒高興的摟著梅香的脖子,“想阿娘!”然後啪啪親兩口。

  梅香一邊與兒子親熱,一邊與葉氏說話,“阿娘,弟弟們回來沒?”

  葉氏搖頭,“還沒呢,男方家更熱鬧一些,怕是要吃了夜飯才能回來!”

  梅香看了看外麵,“吃夜飯後天都黑透了,不如在方家歇息一晚上也行。”

  葉氏笑了,“他們走前我也是這樣說的,回不回來都行。你們倆忙了一天了,趕緊回去歇一歇吧。”

  梅香也不客氣,“那我就回去了,慧哥兒,跟外婆道別。”

  慧哥兒兩隻手對著葉氏擺了擺,“外婆,我回去了,不要想我!”

  眾人頓時哈哈大笑,梅香捏了捏慧哥兒的鼻子,抱著他與黃茂林一起回家去了。

  淑嫻長這麽大第一次離開楊氏,楊氏整日愁得睡不著覺。

  直到三日回門,淑嫻才一進門,楊氏立刻迎了過去,先和女婿打過招呼,拉過女兒的手上下打量,見淑嫻穿著一身新做的紅衣裙,麵色紅潤,眼角含笑,猜測女兒應該過得不錯。

  姑奶奶回門,梅香與黃茂林也去了。

  方孝俊始終麵帶微笑,溫聲與眾人行禮問好,慧哥兒也衝了過來,先叫了一聲大哥哥。

  眾人大笑起來,原來在學堂時,慧哥兒習慣性以為學子們都是大哥哥。

  梅香忙糾正他,“這是姑父,不是大哥哥!”

  方孝俊也笑了,摸了摸慧哥兒的頭,“又長高了,等再長大一些,姑父和舅舅一起教你讀書。”

  黃炎夏父子幾個在堂屋裏陪方孝俊說話,梅香和紅蓮在廚房裏做飯,小柱在院子裏陪著慧哥兒兄弟倆玩耍,楊氏把淑嫻拉進屋裏說私房話。

  楊氏摸了摸女兒整齊的發髻,“這幾天如何?公婆和女婿對你好不好?”

  淑嫻點頭,“阿娘放心,公婆對我很和善,他對我也很好。”

  楊氏笑眯眯的看著女兒,忽然低下頭湊到淑嫻耳邊,“女婿夜裏體貼不體貼?”

  淑嫻頓時雙臉通紅,“阿娘,您別問了,都好的很!”

  楊氏笑著點頭,“阿娘也是白操心,女婿是讀書人,又一向斯文,自然不會莽撞。不過阿娘也得提醒你,女婿都十**歲了,旁人像他這麽大孩子都能滿地跑,他卻剛剛娶親。大小夥子血氣方剛,難免沒個饜足,你可不能一味的縱著他,把自己身子累壞了。”

  淑嫻的臉更紅了,“我都曉得了,阿娘放心吧。”

  可憐的方小哥還不知道,他熬到十**歲才娶親,因丈母娘這一番囑托,他過了個把月吃不飽的日子。

  晌午吃飯之前,黃炎夏打發黃茂林去把黃炎斌父子和黃炎禮父子三個叫了過來,一起陪新女婿吃飯。

  想到女婿是讀書人,黃炎夏又與黃茂林商議,“能不能把慧哥兒的舅舅們請過來,咱們這些大老粗,與你妹夫又說不到一起去。”

  黃茂林點頭,“行,兒子去請他們。”

  黃茂林親自去請,葉氏立刻打發兩個兒子過來了,大房和六房父子也沒猶豫,一起過來了。

  吃晌午飯的時候,方孝俊是新女婿,自然要坐上席,黃家人又請明朗陪方孝俊一起坐在東麵,兩個年輕的秀才郎坐在一起,看起來真是養眼。

  一想到這都是自己家親戚,黃炎夏頓時止不住的笑了出來。

  其餘男丁分散坐在其他三個方位,黃茂林兄弟二人在下麵忙活著,一會兒給眾人倒酒,一會兒忙著給大家盛飯。

  楊氏在廂房裏又擺了個小桌,她帶著兩個兒媳婦和女兒以及兩個孫子湊了一小桌。

  今兒是姑奶奶回門,眾人隻撿著好話說,不管是堂屋還是廂房,都熱熱鬧鬧的。

  淑嫻一會兒抱著慧哥兒,一會兒又抱著榜哥兒。楊氏笑眯眯的看著女兒,但願明年,女兒也能生個大胖小子。

  楊氏一邊吃飯一邊問女兒,“女婿這請假回來的,過幾天怕不是又得回去,你家裏是怎麽安排你的?”

  淑嫻紅了紅臉,“公婆的意思是,讓我一起跟著去伺候官人起居。”

  梅香笑了,“妹妹說話文縐縐的,我們都是叫當家的,你和我弟妹一樣,都是叫官人。阿娘,弟妹,我們是不是也得改口?”

  紅蓮抿嘴笑,“我要是這樣叫,表弟得嚇壞了!”

  楊氏嗔怪她們兩個,“都是做嫂子的,倒一起打趣起小姑子來了!”

  淑嫻的臉通紅,“嫂子們真是的!”

  楊氏又開始叮囑女兒,“既然讓你跟著去,你可千萬別說什麽要留在家伺候公婆。趁著年輕,多陪陪女婿,小夫妻的情分不就是打年輕的時候來的。就算要留在家伺候公婆,好歹也得先生個兒子。”

  說起生兒子,梅香也開始跟淑嫻絮叨,“妹妹,這生孩子的事兒可不要急,心裏越急越沒有,放寬了心思,緣分一到,說來就來了。”

  淑嫻點點頭,“我知道了,多謝阿娘和嫂子們。”

  楊氏又問女兒,“你的嫁妝田都交給你公婆打理,田地裏的出息,願意給你你就拿著,不願意給你,就當做你們不在身邊孝敬公婆的補償。”

  說完,楊氏又低聲問女兒,“女婿的束脩,全部都給了你公婆?”

  淑嫻點點頭,“以前是的,昨兒公婆和官人說,以後隻給家裏交一半,剩下的我們自己收著。”

  楊氏滿意的點頭,“這才是明事理的公婆,既公婆明事理,你也要多孝順他們。雖然不在身邊,經常給他們做些衣裳鞋襪。去了縣城裏,我聽說那家管你們吃住,你去了也不用操什麽心,隻管用心伺候女婿起居。女婿是讀書人,你可千萬不能學那些碎嘴婆子整日東拉西扯,沒事做做針線,讀書寫字也行。”